编辑 | 海阔天空
想要好运常伴左右?想要财神爷青睐?那就关注我吧!点赞关注,开启幸运之旅!
“孩子考上了华北电力大学,未来工作不用愁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多少父母心中朴素的愿望,将孩子送入一所好大学,找到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几乎是每个家庭共同的期盼,而“电气工程”专业,因为与国家电网、电力系统等“铁饭碗”行业紧密相连,成为了不少家长和考生眼中的“香饽饽”
最近一则来自四川家长的网络吐槽
,却给众多怀揣“电气梦”的家庭泼了一盆冷水,这位家长在网上发帖,诉说着孩子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却与寝室的六位同学都与国家电网“失之交臂”的经历
“我们寝室六个人,都是华北电力大学毕业的,竟然没有一个人进入国家电网!”这位家长的语气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深深的疑惑
华北电力大学
,素有“电力黄埔”的美誉,在电力行业享有盛名,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更是王牌专业,在全国范围内都赫赫有名,按理说,从这所学校毕业的学生,进入国家电网应该不是一件难事为何这位家长和他的孩子却遭遇了这样的困境?
随着这位家长断断续续的描述
,事情的来龙去脉逐渐清晰,原来,他的孩子就读的并非大家想象中的“电气工程”专业,而是“会计学”专业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当初选择会计专业
,也是考虑到电网系统也需要财务人员,觉得专业对口,就业应该不成问题,”这位家长解释道
现实却给了他们沉重的一击
,国家电网的招聘岗位虽然涵盖了管理类、财会类等多个类别,但与电力行业直接相关的技术岗位依然占据了主导地位,加之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即使是顶着“电力黄埔”光环的毕业生,想要进入国家电网,也并非易事
这位家长和孩子的经历
,折射出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热门”专业选择误区,许多家长和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往往过于关注专业的“热度”和“名气”,而忽略了自身的兴趣特长、职业规划以及社会发展趋势等重要因素
“电气工程”专业近年来持续火热
,与国家电网的招聘需求密不可分,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国家电网一直是众多毕业生心目中的“金饭碗”,稳定的工作、优厚的待遇、完善的福利,都对年轻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不会是一成不变的
,近年来,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电网的用人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传统的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已经趋于饱和,而信息技术、新能源、智能电网等新兴领域的人才需求却在不断增长
如果考生只是一味地追逐“热门”专业,而缺乏对自身兴趣和未来发展趋势的理性思考,很可能就会像这位家长和孩子一样,陷入“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境地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事实上,不仅是“电气工程”专业,任何一个专业都无法保证毕业生能够“稳稳地端上铁饭碗”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传统的“铁饭碗”概念已经逐渐淡化,终身雇佣制被打破,个人职业发展路径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跳槽”、“转行”、“创业”成为了职场常态
在这样的背景下
,与其执着于寻找所谓的“铁饭碗”,不如积极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对于即将步入大学的年轻人来说
,选择专业时,更应该关注自身的兴趣和特长,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们应该如何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在求职路上走得更加从容自信呢?
1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尽早做好职业规划
不要把进入国家电网或其他大型国企、事业单位作为唯一的目标
,要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长,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并为之付出努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2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夯实专业基础
大学期间
,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3积极培养综合素质,提升个人竞争力
除了专业知识,还要注重培养自身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这些都是企业招聘时重点考察的方面
4关注行业发展趋势,拓宽就业渠道
要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关注新兴领域和的人才需求,积极拓宽就业渠道,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5保持积极的心态,勇敢面对挑战
求职过程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勇敢面对挑战,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找到心仪的工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专业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关键在于是否适合自己,选择专业时,要理性分析,综合考虑自身情况和社会发展趋势,才能做出最优选择,而进入职场后,更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这位家长和孩子的经历,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本文分享正能量,无侵权意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家长吐槽:孩子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全寝室六人无一人进国家电网
文 | 有趣的光束
编辑 | 有趣的光束
想拥有锦鲤运气?那就关注我吧!点赞关注,财运亨通,福星高照!
“金饭碗”这个词,曾经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归宿,代表着稳定、体面和令人艳羡的未来,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曾经光鲜亮丽的“金饭碗”在今天是否依然闪耀?
近期
,一则关于华北电力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帖子,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帖子中,一位家长难掩失望之情,诉说着孩子从这所被誉为电力行业“黄埔军校”的高校毕业后,却与进入国家电网失之交臂的经历,更令人意外的是,类似的遭遇并非个例,同寝室的几位同学,也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华北电力大学,这所与电力行业深度绑定,培养了无数电力人才的高校,在许多人心中,几乎等同于进入国家电网的“直通车”,现实却给出了残酷的答案,即使顶着“电力黄埔”的光环,也未必能轻松敲开国家电网的大门
这不禁让人疑惑,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些来自名校,且经过专业系统学习的毕业生,在求职路上遭遇了如此尴尬的处境?是国家电网的招聘门槛真的高不可攀还是“金饭碗”本身的吸引力已经大不如前?
国家电网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自然十分严格,近年来,随着国家电网的不断发展壮大,以及对人才质量的更高追求,招聘标准也水涨船高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就业观念的转变,“金饭碗”的传统优势正在逐渐减弱,曾经,稳定的工作和优厚的待遇,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看重职业发展空间、个人价值实现以及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在家长吐槽的帖子中
,除了对国家电网招聘的质疑,也透露出对孩子专业选择的些许后悔,据悉,这位家长的孩子并非电力相关专业,而是选择了会计专业
这也引发了另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选择专业时,是应该追逐所谓的“热门”,还是应该结合自身兴趣和实际情况做出更理性的选择?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可否认
,一些热门专业,在特定时期,确实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薪资待遇,热门专业往往也意味着更大的竞争压力,以及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
相反,一些看似冷门的专业,如果能够与个人兴趣和特长相结合,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同样能够在职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这起事件
,也折射出当前社会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曾经被视为“铁饭碗”的行业,如今也面临着竞争加剧、转型升级等挑战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
,更应该认清现实,打破对“铁饭碗”的迷思,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拥抱多元化的职业选择
创业、自由职业、新兴行业……越来越多的选择摆在年轻人面前
,关键在于要根据自身情况,做好职业规划,并为之不断努力
“金饭碗”的故事
,或许正在提醒我们,时代在变,观念也要随之改变,与其执着于追求所谓的“铁饭碗”,不如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心态,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你对“金饭碗”的看法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指导,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海最让人觉得可惜的几个板块
上海有几个板块,让人觉得很可惜
它们有的是被开发商耽误,有的被规划给拖累,有的是因为工业的历史遗留问题
甚至即便占据了一个好地段,发展仍旧不尽如人意
今天就来和大家说说,上海这几个一直以来的洼地板块
它们到底是被什么给耽误了?
01
当初规划宏大,现在烂尾尴尬
说的就是被人们称为落魄凤凰的惠南
惠南一度很辉煌过,它本是南汇县的政治文化中心,如果从地理位置来看,惠南也正好位于浦东新区的心脏腹地
惠南发展的转折是在2009年
2008年南汇区将区政府搬到了临港,2009年南汇区并入浦东,曾作为南汇核心的惠南
各种行政机关单位,不断从惠南搬迁到临港,地位被彻底弱化
不仅产业和人口被陆家嘴、张江、金桥吸附,行政地位下降后,当初规划的五角场商贸城无人气烂尾
惠南还曾经规划大学城,现在却成了纯纯的大专城
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水产大学、上海电力大学陆续搬走后,惠南大学城由原来的六所大学
变成了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上海兴伟学院、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等一些专科学校
(图源:百度地图)
如今浦东的产业规划都完美绕过惠南,地位还不远如临港
可见板块的发展无论当初是多么的宏大,行政地位下降后,瞬间失去政府导入的资源
有钱人从惠南离开,新人口基本导入临港
曾经的南汇中心,现在不如临港,也难怪被称为落魄凤凰了
(PS :现在临港的二手房价格都快超过惠南了,新房价格也是齐头并进)
02
上海那些难以搬迁的“场”
两个比较典型的板块,月浦和桃浦
月浦的宝钢厂区,是这个板块永远的痛,宝山钢铁大院在上海宝山区的位置如图所示
宝山钢铁集团大院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南北长约7.5公里,东西长约4公里
这个广大面积上面,就是宝山钢铁的总部,也是上海市宝山区月浦镇的主要组成部分
上海市月浦镇总体规划中的布局结构是下面的样子
棕色的部分工业用地,也就是宝山钢铁的用地,事实上宝山钢铁集体大院的面积,已经超过了月浦镇的二分之一
而在月浦板块,无法搬迁的宝钢工厂,决定了这个地方无法成为一个拥有良好居住氛围的居住区
周边工厂环绕着的中部主要是老公房,且配套不够完善,商业较少,板块距离江杨北路地铁站也较远,又远在上海外环外
(图源:百度地图)
说到月浦就能想到宝钢,是这个板块无法撕下的一个标签,上个世纪80年代,月浦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土地资源也日益稀缺
现在板块里面除了工厂和老公房,大型商业配套没有,能够拿得出手的就只有几个生活广场和休闲街
月浦,除了宝钢就是老公房,而宝钢不能搬,老公房不能拆,上海进入黄金发展的二十年,月浦的发展却相对放缓了
再来说说有着相似命运的桃浦
在桃浦这个板块里,也有一些历史遗留的无法搬迁的化工厂,上海英雄钢笔厂、上海橡胶厂、上海中药制药一厂,当年均坐落于此
现在的桃浦,还分布着成片的仓库厂房,产业形态偏低端,大多是一些制造厂和物流公司,这些夹杂在老小区中间,桃浦的城市界面感觉更混乱了
和月浦一样,桃浦作为化工基地,已经有几十年时间了,所以在七八十年代这里同步造了大量的老公房、安置房
同步配套了学校商业医院等基础设施,满足当年的职工所需,当然毕竟是三十年前建的
档次嘛自然就不会很高,也导致了现在桃浦城市界面的衰落凋零
虽然现在桃浦的化工厂都搬迁到了金山,但是这片土地曾经被化工严重污染
30年的工业建设,成就了桃浦当时的经济发展,却也让生态环境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月浦桃浦,因为那些无法搬迁的“场”
城市面貌也仿佛几十年如一日,房价自然也一直是洼地
03
天生的地理位置有缺陷
上海的影视城基地:车墩
说到车墩你会想到什么,先来看看我去车墩踩盘时候拍到的画面
车墩镇距上海市中心大约四十公里,车墩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
不仅位置上,尴尬的是位于两大高速申嘉定湖高速和沈海高速的夹角处
说起车墩,最出名的大概就是上海车墩影视基地了,这个以民国剧拍摄地著称的影视基地,现在来拍戏的剧组已经寥寥可数
和影视城配套的,是大量的临时工劳务中介所
一条马路上过去,十家门面里有五六家劳务中介、两家家政中心和一家小旅馆
车墩镇周围有着大量的工厂以及工业园区,甚至松江出口加工区,大量的用工需要不仅催生了大量的劳务中介,更催生了大量的车墩大神
密集的低端制造业,和密集的廉价劳动市场,可能是上海板块里最内生发展的一个,周边板块都比它能级高,购买力无法外溢
位于杨浦东北死角的:中原,被称为上海的西伯利亚
我一个同事这么和我形容她认知里的中原
我舅舅前些年和我说,在上海杨浦买了一套房,当时我对上海还不是很熟悉,听着杨浦以为是市中心
但是到他家的路上,我以为快要开车去到崇明了
的确,从地图上可以看到中原地区东、北部都是黄浦江,西部二三十年前是江湾机场,三个方向只有一条军工路可以连通外界,被认为是东北死角
中原板块的公共交通主要依赖8号线,除此之外就没了
板块西侧还可以沾到一点10号线的光,其他地区都还得指望嫩江路和市光路两座车站
未来这里也没有其他交通方面的重大规划,8号线也基本没有延伸可能,轨交只靠8号线通勤的现状,未来还将继续维持下去
另一个问题是这里的人口老龄化也比较严重,没有人口增量,区域内的年轻人也在不断往外走,是一个人口流出的区域
(图源:链家)
中原地区是一个非常纯粹的居住社区,这里绝大部分都是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旧小区,有工农、民星、市光、国和、开鲁等新村
最近几十年,在别的地方都在加快建设、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时候,这里的马路,几乎都保持着旧时模样
相比上海其他区域,过去十多年,中原的变化是比较小的
05
被开发商拖累
城市里一个板块在发展之初,选择一家什么样的开发商很重要
真如想要发展,偏偏遇上了李嘉诚
2006年,上海真如作为城市副中心,推出了第一幅核心地块
普陀把最精华的四块地,以22亿交给了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
虽然十几年来上海地价涨了十几倍,但是当时3000不到楼板价绝对算是白菜价
长江实业规划做了一个100多万㎡的综合体项目高尚领域,还曾计划打造浦西最高楼:西上海中心
(如今普陀已将浦西第一高楼拱手相让,目前是北外滩白玉兰广场)
当时的规划图是这样的
让普陀人民苦等13年之后
普陀没有等来像样的商业,等来的只是切割小面积散卖的低总价酒店式公寓,还有一栋盖到一半的写字楼
普陀核心地段的大体量商业项目,并没有产生商业集群效应,将产业带进来将人集中起来,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空置不仅是一种极大的浪费,没有给区域带来发展,导致此处区域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周边
如果不是李嘉诚,真如本可以成为普陀的商业中心和城市副中心
也不会变成现在在四个副中心里房价最低,城市界面最差,产业导入最慢的一个板块
这锅甩给开发商,不算过分吧
被高地价提前透支了房价的:小昆山
小昆山由于地处偏远,是松江相对落后的小镇,2017年3月中海以超过3万/平的楼板价拿下境内3幅住宅用地
地王把楼板价直接推高到了3万以上
不断刷新的土地价格,已经完全提前透支了这个板块的房价
后来小昆山没有大规模的开发,目前城市界面还保持一种三线城市的感觉
(图源:百度地图)
相比环境优美的松江新城、松江大学城,落差无疑是十分明显的
其次,小昆山的地理位置有多偏远
距离松江大学城地铁站都要10公里,距离上海市中心原点的差不多41公里
对于普通的刚需客来说这样的距离无疑是硬伤
而当初的地王,中海九峯里在2018年以超过4万/平的单价强势入市,要知道2019年松江泗泾、九亭、松江新城等区域新房单价也不过4万出头
与这些板块相比
小昆山在2017年就突破了地价的上限,面粉贵过面包价
开发商不理性拿地的高地价,完全透支了小昆山的价值
原本板块在未成熟的阶段,开发商的的土地开发,可以带动人口导入、配套和城市界面的发展
但如果地王销售速度太慢
不仅抬高了土地价格,还拖累了整个板块的建设速度
最后
毫无疑问,这些地方一定是上海二手房的洼地,对刚需来说最容易上车的地方
它们也代表着那个时代,政府为了城市发展,作出了多大的努力
不过这些正在老去、或短时间难以改变、或很难再有规划利好的板块
一旦落于下风,可能就难赶上了
同样的价格,上海依旧还有很多板块可以选择,很多人也会犹豫纠结
用户评论
在哪跌倒こ就在哪躺下
哈哈!这个真是一针见血啊,我当时选课的时候,也没认真考虑过为啥叫上海电力学院,现在想想确实有点抽象的😂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昂贵的背影
说实话,这个名字听着一点也不高级的样子。感觉像是老掉牙的某个单位,一点都赶不上那些现代化的学校名气场!或许应该换个名字比较好?建议问问学生们意见吧!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尾流莺
我觉得这种说法有点过于嘲讽了。校园建设、师资力量都很不错啊,而且很多毕业生都能在电力行业找到很好工作。 评判一个学校只看名字确实不太客观哦!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南宫沐风
上海电力学院?一听就觉得很专业的样子嘛!毕竟人家是重点院校,专注电力领域的培养,这名字 mencer写了他们的学术特长啦!我倒是很喜欢这个称号,既直观又富有内涵!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怪咖
哈哈哈哈哈!校名是谁写的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啊!我的老同学说当年校长选的名字特别有时代特色,现在看来确实有点…怎么说呢? 感觉像穿越千年回古代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残花为谁悲丶
我觉得这个名称其实挺好啊,直接点明学校的专业方向,让人一看就能明白他们主打什么。当然每个人对名字的喜好不同,我也很喜欢其他一些浪漫诗意的校名。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暮光薄凉
完全认同!感觉有点像小学时代写作文那种老套的名字。现在很多大学都用一些新潮的名字,上海电力学院确实显得格外“古老”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所谓
这个说法也太主观了点吧? 每个人的理解和喜好不同,我倒是觉得这种传统型的校名很有历史感,感觉更有底蕴!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莫阑珊
我觉得要从这个角度想想的话,上海电力学院的名字 actually 是挺合适的, 能看出他们对于专业的专注啊! 就好像有些名字不长但是寓意非常好一样。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浅嫣婉语
哈哈哈!这真是一句“宝藏评论”! 我以前以为上海电力学院是哪个科技公司,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大学!这种玩笑也是太有趣了!你们知道校名是谁写的吗?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煮酒
说实在的,一个学校就应该专注于教育水平和科研成果啊,别把心思浪费在这种叫名字的事情上。其实上海电力学院的名气在行业内还是挺不错的!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日久见人心
我觉得这个评论也点到了一个问题:现在很多校名都比较追求所谓的“时尚感”。但是我更喜欢像上海电力学院这样直白、清晰的命名方式,可以让人一瞬间就明白学校所擅长的领域。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鹿叹
这种调侃有点无心,人家可是重点大学!虽然名字听起来有点尴尬,但不代表他们的实力就不强呀!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赋流云
哈哈哈哈哈,我猜可能当年校长是电力行业的专家,所以用“上海电力学院”这个更直白的名称来表达学校的专业方向?也许还能请到专业的命名机构改一下呢,比如: 阳光科技大学,现代能量学园什么的 !😂😂😂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咆哮
的确啊,看点名就猜出是个相关领域的学校,这种直接性的命名方式也挺不错的。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更应该关注一个学校的实际实力和办学水平,而不是被表面上的名字所局限。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ok绷遮不住我颓废的伤あ
我觉得这个评论很有意思,确实是有些尴尬哈哈!就像你刚认识一个人,他自我介绍:我是“XX学院的学生”,你说是不是有点想问 “哪个XX”?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山暮雪
上海电力学院的校名确实比较抽象,我以前也是这样想。可后来才知道,其实这名字反映了学校办学理念,就是专注于电力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说起来倒是挺有深度!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