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to考研网 资讯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招生网、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招生计划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招生网、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招生计划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招生网、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招生计划,以及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25年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5〕6号)要求,我校2025年继续面向农村和脱贫地区县(含县级市)及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开展高校专项计划招生。具体实施区域由有关省(区、市)确定。

一、招生计划

我校2025年高校专项计划按教育部相关规定执行,招生计划数不低于我校总招生计划的2%(拟招生120人),最终以教育部下达的招生数为准,并继续投放优势与特色学科相关专业进行招生。学校将根据考生报名情况和审核结果,在我校本科招生公布各省计划招生人数和专业。

二、招生对象与报名条件

考生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符合2025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2.考生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考生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

3.考生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注:考生户籍、学籍资格由各省(区、市)审核确定;往年被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专项计划报考资格。

三、报名方式

网上报名:考生需在2025年4月20日前登录高校特殊类型招生报名平台(http://gaokao.chsi.com.cn/gxzxbm),按要求进行网上报名,如实填写报名信息,上传相关证明材料,完成报名申请。我校将通过报名平台进行网上评审,不需要考生或中学邮寄任何纸质材料。

注:考生须按系统提示填写或上传的材料如下:

(1)《中国海洋大学2025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申请表》(网上报名后系统自动生成);

(2)校级以上获奖及其他成果证明材料(非必须项)。

以上材料需由中学相关部门审核后,加盖中学公章,经扫描或拍照后一并在报名系统上传。上传至报名系统的申请材料务必真实、准确、清晰。

四、选拔程序

1.材料审核及入选考生确定办法

我校将按照“全面考察、公平公正”的原则,对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评审(所在省户籍学籍审核不通过者不予审核)。

2.入选考生公示

入选考生名单将于2025年5月底前通过我校本科招生公示。经公示无异议的考生,我校将报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进行公示。最终名单经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公示无异议后正式确定。

3.招生计划确定

我校将根据各省入选资格考生人数,兼顾生源质量与区域分布的合理性,参考我校在各省总体招生计划安排,公布各省高校专项计划招生人数和专业。

五、录取政策

1.志愿填报:入选考生须参加2025年普通高考,按照生源地省级招办统一安排和相关要求填报我校高校专项计划志愿。未按要求填报的考生将不再享有我校高校专项计划资格。录取时,学校将视各省生源情况,在各省份间适当调整招生计划。

2.录取规则:入选考生高考投档成绩达到所在省份划定的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参照该省份确定的部分特殊类型相应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执行),我校根据公布的高校专项分省分专业计划,对投档的入选考生按高考投档成绩从高到低,遵循“分数优先”的原则择优录取。

实行高考改革的省份,考生选考科目应符合我校相关专业(类)的选考科目要求。

六、决策与监督机制

1.我校招生办法、录取程序、录取结果等招生过程中的所有重要事宜均由本科生招生委员会集体研究决定。

2.学校纪检监察部门负责招生全过程监督,受理举报或投诉:通信地址:青岛市松岭路238号中国海洋大学监察处;邮政编码:266100;电话:0532-66782733,E-mail:jiancha@ouc.edu.cn。

3.考生须承诺提交的所有材料客观、真实。如有虚假内容,将取消当年高校专项计划的报名、审核和录取资格,并将有关情况通报有关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取消其当年高考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视情节轻重给予3年内暂停参加各类国家教育考试的处理。已经入学的,按教育部和我校相关规定处理取消学籍,毕业后发现的取消毕业证、学位证。中学应当对所出具的材料认真核实,出现弄虚作假情形的,我校保留采取相关措施的权利。

4.本简章由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如教育部有政策调整,以教育部最新政策为准。我办联系方式如下:

电话:0532-66782426/66782478(传真)

邮箱:ouczsb@ouc.edu.cn

网址:http://bkzs.ouc.edu.cn/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

2025年4月1日

中国海洋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海洋和水产学科优势显著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依山傍海,坐落在景色秀丽、气候宜人的海滨城市青岛。

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根据《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20〕1号)等文件,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经批准我校2025年继续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中国海洋大学强基计划”),旨在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

一、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

在我校安排强基计划招生的省份,符合202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综合素质优秀、基础学科拔尖,有强烈的专业兴趣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符合专业招生体检要求,并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报名。申请报名考生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综合素质优秀、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

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高中期间获得全国中学生五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奖励。

二、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

学校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为海洋科学、海洋技术和生物科学专业,面向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云南、陕西和甘肃等省(区、市)试点招生,在上述高考改革省份的选考科目要求为:物理和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具体分省招生计划数见强基计划报名平台。

注:不建议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和色觉异常II度(俗称色盲)的考生报考上述专业。

三、报名方式与选拔程序

(一)报名时间和办法

考生于2025年4月21日至5月10日登录中国海洋大学强基计划报名平台(网址: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423),按要求准确、完整地完成网上报名。报考学校数量限定为1所,不可兼报其他高校。考生只能填报一个专业,且考生选考科目须符合相关专业要求。

(二)入围校考办法

1.考生需于6月10日至20日在报名系统内对参加强基计划招生考试的意愿进行确认并签订承诺书,确认不参加考试或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试确认者,视为放弃我校强基计划。

2.入围校考名单将于6月下旬确定:

对于确认考试的第一类考生,考生高考成绩(不含政策加分)不低于2025年所在省划定的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线上40分(高考满分非750分制的省份按高考满分*40/750,四舍五入折算后确定)。在此基础上,学校依据考生入围成绩,按分省招生计划数的3倍确定各省入围学校考核考生名单并公示入围标准,入围成绩相同时,依次按照数学单科成绩、语文单科成绩、外语单科成绩排序确定入围名单。

对于报考海洋科学、海洋技术专业的考生:入围成绩=高考成绩(不含政策性加分)+数学单科成绩*0.3。

对于报考生物科学专业的考生:入围成绩=高考成绩(不含政策性加分)。

对于确认考试的第二类考生,高考成绩达到2025年所在省划定的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可直接入围学校考核。

(三)学校考核

学校拟于7月4日前举行考核,考核包括面试和体育测试两部分。面试采取专家、考生、考场“三随机”抽签的方式,测试全程录音录像。

1.面试:着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志向、兴趣特长以及创新思维,全面考察学生的理想信念、综合素质、培养潜质以及外语应用能力等。同时,学校还将组织专家根据《中国海洋大学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使用办法》有关规定将考生综合素质档案作为参考材料使用。

2.体育测试:进入考核环节的考生原则上均须参加体育测试。测试项目包括:BMI体重指数(测试身高和体重)、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考生须参加所有项目测试,每个项目满分为100分,测试得分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版)中对应项目高三年级组标准为准。体育测试成绩不计入学校考核成绩。

注:如因身体残疾、受伤等客观原因确实无法参加体育测试的考生,可凭有效证明材料提前向我校提出免测申请,学校审核通过后给予免测资格。

(四)录取办法

1.学校考核合格分数线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招生网、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招生计划

遵循“严格标准、保证质量”的原则,根据考生考核情况,划定合格分数线。

2.综合成绩折算办法

综合成绩构成:高考总成绩/高考满分值×850+校考成绩/校考满分值×150。校考成绩满分100分。

3.确定录取名单

在学校考核合格基础上,对于第一类考生,学校将根据考生所在省份强基计划的招生名额,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确定强基计划预录取名单。考生综合成绩相同时,排序依据依次为:学校考核成绩、高考总成绩、高考数学成绩、高考外语成绩、高考语文成绩、体育测试成绩。

对于第二类考生,综合成绩达到同省份第一类考生综合成绩最低录取分数线的,予以录取,且不占第一类考生的录取名额。

学校本科生招生委员会审定强基计划预录取名单后,报各省级招办审核,办理录取手续。

我校于7月5日前公布录取名单并公示录取标准。被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本省(区、市)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本省(区、市)后续各批次志愿录取。

四、培养方案

(一)本硕博衔接培养方案

实施“本硕博”衔接式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前3年主要进行通识教育、学科教育和科研训练,达到学业标准的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中间2年,主要开展本科毕业论文撰写、本硕衔接培养、研究生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后4年为博士培养阶段。

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学生主要在强基计划所在基础学科专业进行培养,本研衔接专业范围详见强基计划各招生专业培养方案,具体招生专业和名额以当年度学校工作方案为准。

(二)阶段性考核和分流补入办法

专业将分别在本科阶段一、二年级末对学生进行动态调整,不适合强基计划培养模式的学生转出班级,进入普通班继续学习。同时,通过有关程序,在一、二年级本科学生中选拔成绩优异、科研能力表现突出的学生补充进入强基计划。

本科阶段三年级末,经考核认定不具备强基计划培养潜质的学生,分流至普通班完成本科阶段学习,其他学生按照教育部和学校最新相关政策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

在研究生阶段第二学年,按照学校和学院相关工作实施细则等规定,经专家工作组考核未通过的学生退出“本硕博”衔接培养模式,按照普通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培养。

(三)其他激励机制

1.结合教育部有关政策,通过校内“本硕博”衔接机制,畅通学生成长发展通道;结合国家公派出国政策支持,优先选拔强基计划学生出国完成博士学位。

2.设立“强基”专项奖学金,奖励在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设立“出国(境)访学奖学金”,支持学生赴国(境)外短期访学(课程学习)、国(境)外短期科学研究或科研训练,参加国(境)外高水平学术会议、国(境)外高水平暑期学校。

3.为每一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跟踪学生成长情况。建立毕业生信息反馈机制和人才成长数据库,根据质量信息和反馈信息持续改进学生培养工作;依托学校专业评估、学生学习体验调查、教学督导、课程评估和教师帮扶等机制,实现学生培养工作的质量管理和自我评估。

4.学校将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广大教师投入强基计划学生培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荣誉感。具体包括:对强基计划选聘的师资在课酬、绩效等方面单独制定政策,在评奖评优、职称评聘等方面予以倾斜,激励教师在授课、教学改革、教材编写、学生学业指导、科研训练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

五、其他说明

(一)关于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已建立省级统一信息平台省份,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将考生电子化的综合素质档案上传至强基计划报名系统。未建立省级统一信息平台的省份,由各省教育行政部门汇总本地各中学报考学生的综合素质档案后,统一上传至强基计划报名系统。

(二)对于综合素质档案造假或在高校考核中舞弊的考生,将取消强基计划的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将有关情况通报有关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取消其当年高考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视情节轻重给予3年内暂停参加各类国家教育考试的处理。已经入学的,按教育部和我校相关规定处理取消学籍,毕业后发现的取消毕业证、学位证。中学应当对所出具的材料认真核实,出现弄虚作假情形的,我校保留采取相关措施的权利。

(三)强基计划录取考生入学后本科阶段原则上不允许转换专业学习。

(四)选拔测试期间,考生的交通、食宿等费用自理。入围高校考核的家庭经济困难考生可向我校提出申请,我校可酌情提供保障性路费和住宿补贴。

(五)学校未委托任何个人或中介组织开展强基计划等考试招生有关工作,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营利性培训活动。

六、监督保障机制

(一)我校强基计划招生工作在学校本科生招生委员会的领导下,由本科生招生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和实施。我校在实施本简章的过程中做到招生方案公开、选拔方法公平、录取标准公示。

(二)我校将对录取的学生进行入学资格复查,对不具备入学资格的学生,按教育部相关规定处理。

(三)我校强基计划招生改革试点工作接受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并接受社会监督,受理举报或投诉(通信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中国海洋大学监察处,邮政编码:266100,电话:0532-66782733,E-mail:jiancha@ouc.edu.cn)。

七、联系方式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

邮编:266100

电话:0532-66782426/66781723

传真:0532-66782478

电邮:ouczsb@ouc.edu.cn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招生:http://bkzs.ouc.edu.cn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招生官方微信公众号:ouc_zsb

阳光高考信息平台:https://gaokao.chsi.com.cn

本简章由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

2025年4月17日

来源: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

中国海洋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海洋和水产学科优势显著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依山傍海,坐落在景色秀丽、气候宜人的海滨城市青岛。

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根据《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20〕1号)等文件,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经批准我校2025年继续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中国海洋大学强基计划”),旨在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

一、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

在我校安排强基计划招生的省份,符合202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综合素质优秀、基础学科拔尖,有强烈的专业兴趣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符合专业招生体检要求,并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报名。申请报名考生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综合素质优秀、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

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高中期间获得全国中学生五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奖励。

二、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

学校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为海洋科学、海洋技术生物科学专业,面向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云南、陕西和甘肃等省(区、市)试点招生,在上述高考改革省份的选考科目要求为:物理和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具体分省招生计划数见强基计划报名平台。

注:不建议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和色觉异常II度(俗称色盲)的考生报考上述专业。

三、报名方式与选拔程序

(一)报名时间和办法

考生于2025年4月21日至5月10日登录中国海洋大学强基计划报名平台(网址: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423),按要求准确、完整地完成网上报名。报考学校数量限定为1所,不可兼报其他高校。考生只能填报一个专业,且考生选考科目须符合相关专业要求。

(二)入围校考办法

1.考生需于6月10日至20日在报名系统内对参加强基计划招生考试的意愿进行确认并签订承诺书,确认不参加考试或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试确认者,视为放弃我校强基计划。

2.入围校考名单将于6月下旬确定:

对于确认考试的第一类考生,考生高考成绩(不含政策加分)不低于2025年所在省划定的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线上40分(高考满分非750分制的省份按高考满分*40/750,四舍五入折算后确定)。在此基础上,学校依据考生入围成绩,按分省招生计划数的3倍确定各省入围学校考核考生名单并公示入围标准,入围成绩相同时,依次按照数学单科成绩、语文单科成绩、外语单科成绩排序确定入围名单。

对于报考海洋科学、海洋技术专业的考生:入围成绩=高考成绩(不含政策性加分)+数学单科成绩*0.3。

对于报考生物科学专业的考生:入围成绩=高考成绩(不含政策性加分)。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招生网、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招生计划

对于确认考试的第二类考生,高考成绩达到2025年所在省划定的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可直接入围学校考核。

(三)学校考核

学校拟于7月4日前举行考核,考核包括面试和体育测试两部分。面试采取专家、考生、考场“三随机”抽签的方式,测试全程录音录像。

1.面试:着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志向、兴趣特长以及创新思维,全面考察学生的理想信念、综合素质、培养潜质以及外语应用能力等。同时,学校还将组织专家根据《中国海洋大学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使用办法》有关规定将考生综合素质档案作为参考材料使用。

2.体育测试:进入考核环节的考生原则上均须参加体育测试。测试项目包括:BMI体重指数(测试身高和体重)、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考生须参加所有项目测试,每个项目满分为100分,测试得分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版)中对应项目高三年级组标准为准。体育测试成绩不计入学校考核成绩。

注:如因身体残疾、受伤等客观原因确实无法参加体育测试的考生,可凭有效证明材料提前向我校提出免测申请,学校审核通过后给予免测资格。

(四)录取办法

1.学校考核合格分数线

遵循“严格标准、保证质量”的原则,根据考生考核情况,划定合格分数线。

2.综合成绩折算办法

综合成绩构成:高考总成绩/高考满分值×850+校考成绩/校考满分值×150。校考成绩满分100分。

3.确定录取名单

在学校考核合格基础上,对于第一类考生,学校将根据考生所在省份强基计划的招生名额,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确定强基计划预录取名单。考生综合成绩相同时,排序依据依次为:学校考核成绩、高考总成绩、高考数学成绩、高考外语成绩、高考语文成绩、体育测试成绩。

对于第二类考生,综合成绩达到同省份第一类考生综合成绩最低录取分数线的,予以录取,且不占第一类考生的录取名额。

学校本科生招生委员会审定强基计划预录取名单后,报各省级招办审核,办理录取手续。

我校于7月5日前公布录取名单并公示录取标准。被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本省(区、市)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本省(区、市)后续各批次志愿录取。

四、培养方案

(一)本硕博衔接培养方案

实施“本硕博”衔接式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前3年主要进行通识教育、学科教育和科研训练,达到学业标准的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中间2年,主要开展本科毕业论文撰写、本硕衔接培养、研究生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后4年为博士培养阶段。

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学生主要在强基计划所在基础学科专业进行培养,本研衔接专业范围详见强基计划各招生专业培养方案,具体招生专业和名额以当年度学校工作方案为准。

(二)阶段性考核和分流补入办法

专业将分别在本科阶段一、二年级末对学生进行动态调整,不适合强基计划培养模式的学生转出班级,进入普通班继续学习。同时,通过有关程序,在一、二年级本科学生中选拔成绩优异、科研能力表现突出的学生补充进入强基计划。

本科阶段三年级末,经考核认定不具备强基计划培养潜质的学生,分流至普通班完成本科阶段学习,其他学生按照教育部和学校最新相关政策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

在研究生阶段第二学年,按照学校和学院相关工作实施细则等规定,经专家工作组考核未通过的学生退出“本硕博”衔接培养模式,按照普通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培养。

(三)其他激励机制

1.结合教育部有关政策,通过校内“本硕博”衔接机制,畅通学生成长发展通道;结合国家公派出国政策支持,优先选拔强基计划学生出国完成博士学位。

2.设立“强基”专项奖学金,奖励在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设立“出国(境)访学奖学金”,支持学生赴国(境)外短期访学(课程学习)、国(境)外短期科学研究或科研训练,参加国(境)外高水平学术会议、国(境)外高水平暑期学校。

3.为每一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跟踪学生成长情况。建立毕业生信息反馈机制和人才成长数据库,根据质量信息和反馈信息持续改进学生培养工作;依托学校专业评估、学生学习体验调查、教学督导、课程评估和教师帮扶等机制,实现学生培养工作的质量管理和自我评估。

4.学校将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广大教师投入强基计划学生培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荣誉感。具体包括:对强基计划选聘的师资在课酬、绩效等方面单独制定政策,在评奖评优、职称评聘等方面予以倾斜,激励教师在授课、教学改革、教材编写、学生学业指导、科研训练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

五、其他说明

(一)

关于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已建立省级统一信息平台省份,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将考生电子化的综合素质档案上传至强基计划报名系统。未建立省级统一信息平台的省份,由各省教育行政部门汇总本地各中学报考学生的综合素质档案后,统一上传至强基计划报名系统。

(二)

对于综合素质档案造假或在高校考核中舞弊的考生,将取消强基计划的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将有关情况通报有关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取消其当年高考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视情节轻重给予3年内暂停参加各类国家教育考试的处理。已经入学的,按教育部和我校相关规定处理取消学籍,毕业后发现的取消毕业证、学位证。中学应当对所出具的材料认真核实,出现弄虚作假情形的,我校保留采取相关措施的权利。

(三)

强基计划录取考生入学后本科阶段原则上不允许转换专业学习。

(四)

选拔测试期间,考生的交通、食宿等费用自理。入围高校考核的家庭经济困难考生可向我校提出申请,我校可酌情提供保障性路费和住宿补贴。

(五)

学校未委托任何个人或中介组织开展强基计划等考试招生有关工作,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营利性培训活动。

六、监督保障机制

(一)

我校强基计划招生工作在学校本科生招生委员会的领导下,由本科生招生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和实施。我校在实施本简章的过程中做到招生方案公开、选拔方法公平、录取标准公示。

(二)

我校将对录取的学生进行入学资格复查,对不具备入学资格的学生,按教育部相关规定处理。

(三)

我校强基计划招生改革试点工作接受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并接受社会监督,受理举报或投诉(通信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中国海洋大学监察处,邮政编码:266100,电话:0532-66782733,E-mail:jiancha@ouc.edu.cn)。

七、联系方式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

邮编:266100

电话:0532-66782426/66781723

传真:0532-66782478

电邮:ouczsb@ouc.edu.cn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招生:

http://bkzs.ouc.edu.cn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招生官方微信公众号:

ouc_zsb

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https://gaokao.chsi.com.cn

本简章由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来源: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招生

用户评论


孤街浪途

终于找到了2024年的中国海洋大学招生计划!我一直憧憬着能在美丽的山东青岛接受高等教育,现在越来越近了!我要好好准备CET-4和高考,争取明年能考上我心仪的专业。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业是老师的私生子

中国海洋大学的海气环境真是太棒了,每年都可以去海边玩,想象一下多酷炫啊!招生计划を見ると、各个专业都很有特色,感觉学下去肯定挺有收获!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落花忆梦

想问下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录取分数线是怎么看的?有没有办法提前了解今年的招生比例?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妄灸

这网站设计真是令人头疼,信息不太好查找。想看某个专业的具体报考条件,还得翻来覆去找很久,能不能改进一下网页界面呢?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把孤独喂饱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高三学生,中国海洋大学是我的心头好!一直想研究海洋生物学,听说是学校的特色项目。这次要好好留意招生计划,争取明年有机会报考哦!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喜欢梅西

说实话,我对中国海洋大学有点观望态度。虽然山东的环境不错,但是它的知名度和科研水平比不上一些国内顶尖的大学校吧? 还是需要再认真研究一下才决定。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个人

对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的招生计划很有兴趣!想要了解一下,哪些专业比较热门呢?未来几年就业前景怎么样?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龙吟凤

我想报名考取中国海洋大学的物流管理专业。不过我还有个疑问: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具体是什么?请问有谁知道吗?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素衣青丝

想问一下大家对中国海洋大学有什么建议? 比如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有哪些特殊的申请条件?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强辩

希望中国海洋大学能够更加重视学生的全面培养,不仅仅局限于学术成绩。我们可以组织更多实践活动和社团服务,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能锻炼能力,丰富人生阅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失心疯i

我很期待以后有机会去中国海洋大学参观学习。听说学校有先进的实验室和设施,还有很多知名教授可以带入门导学研究,想想就激动人心的吧!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回到你身边

其实我对中国海洋大学比较了解,它虽然不是985重点大学,但它的优势在于学科特色和实践应用能力。 我觉得这个学校特别适合喜欢实际操作、动手实践的同学。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清羽墨安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海洋大学的课程设置和师资力量,最好可以多查阅一些学生或者校友的评价!那样能更有帮助地进行选择哦!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怕疼别碰我伤口

中国海洋大学真的很棒!它位于美丽的青岛市区,风景优美,环境宜居。如果能有机会入学就太完美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拽年很骚

对中国海洋大学的招生计划很感兴趣,希望这个学校能够更加开放和包容,提供更多专业的选择! 让更多优秀的学子都能在这里实现自己的梦想!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醉婉笙歌

不得不承认,中国的高校招生的制度还是有一定问题的。比如一些学校过度注重分数,忽略学生的全面发展。 希望中国海洋大学能更加重视素质教育,让学生不仅仅具备专业知识,还能培养独立思考、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goto考研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tokaoyan.com/13205.html

作者: 小条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