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考,“硕博应届生年龄放宽到40岁”“没有能报考岗位”等话题引发很多关注。实际上,国考中硕博应届生年龄放宽始于2011年,已施行多年,很多地方省考近年来在一些基层岗位也在放宽年龄限制。有专家认为,放宽年龄限制有利于缓解“内卷”焦虑,对大龄劳动者也是一个福音。
对于“没有能报考岗位”的讨论,公考专家表示,国考岗位设置更偏向经济、金融、计算机、财政学等专业,建议没有合适岗位的人把目标放在省考和事业单位考试上。
国考报名“冰火两重天”
部分岗位条件限制少成热门
2025年国考共招录39721人,比去年增加160人,再度刷新历史新高。岗位中有2.75万个计划补充到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2.67万个计划专门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
数据显示,截至10月18日16时,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系统中有716058人提交报名申请,比去年同期增长近8万人,其中有448509人通过用人单位资格审核,平均竞争比为18:1。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中华职业教育社联络部仅招录1人,已经有4335人报名。但仍有955个职位无人报考,占总职位数的4.6%,国考报名“冰火两重天”的现象仍然存在,无人报名职位集中在金融监督管理局、税务局、海关、海事局等部门。
中华职业教育社联络部这个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的岗位,却成为本次国考的“黑马”,引发很多讨论。
中华职业教育社联络部岗位详情
招录要求显示,该岗位专业要求非常宽泛,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其他要求方面,最低本科学历,没有基层工作、政治面貌限制,也没有户籍限制等,这也扩大了招录半径。
很多人在相关讨论中提到,不看好自己能在四千多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但希望通过这个仅有的符合条件的岗位参加笔试,积累相关经验。
国考没有适合自己的岗位?
专家建议尽早准备省考
今年国考报名开始后,“没有能报的岗位”在多个社交平台引发讨论。很多人发消息称,自己准备国考已久,但在报名时却发现没有适合自己的岗位,受限的原因包括非应届生、专业限制、基层经验限制等。
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多名发帖网友,有人表示自己会计专业想报考山东威海岗位却发现基本都要应届生;也有人称自己没有目标城市,但作为英语非应届的考生没有看到一个适合的岗位;还有人表示自己工作后辞职读研获得应届生身份,却发现自己的研究生专业没有符合的岗位。
中公教育公考专家李茜告诉记者,今年的国考岗位设置和往年相比没有明显变化,“没有能报考的岗位”相关话题引发热议,主要还是国考报考热度高的原因。
李茜还提到,每年招录对专业范围都有明确要求,国考的招录“主力”主要集中在税务、铁路公安、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统计局以及金融监管部门等具有公共管理职能或者行政执法职能的部门,一直偏向具有经济、金融、计算机、财政学等专业背景的人才。对于这些专业以外的人,确实很难找到合适的岗位。
2025年国考招录数据显示,今年税务系统计划招录23014人,约占总招录人数的57.9%,是不折不扣的“招录大户”,利好经济、金融、财政等专业的考生。
除税务系统之外,铁路公安、海关等执法机构的招录也比较可观,尤其是金融监管部门,今年“扩招”力度较大,招录2440人,与去年相比招录人数增加了780人,涨幅高达47%。
“还有不少人不了解国考要求,对专业的理解太窄,自己最小单位的专业确实没有适合岗位,但专业所属大类是可以报名的。比如智能制造,直接搜几乎没有合适岗位,但该专业属于机械类专业,适合的岗位很多。”李茜建议,没有适合岗位的考生,目标应该定在接下来的省考和事业单位考试,能找到很多适合的岗位。
硕博应届生年龄放宽至40岁
专家称有助于缓解“内卷”焦虑
2025年国考报考条件中提到,年龄一般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8年10月至2006年10月期间出生),对于2025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83年10月以后出生)。“国考部分年龄放宽至40岁”吸引了不少媒体关注。
记者搜索往年国考要求发现,“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放宽到40周岁以下”的政策已经施行多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1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中,首次出现了“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相关表述。此后,每年的国考均有该要求,至今已施行十多年。
国考之外,省考同样也在放宽年龄限制。从2023年开始,大部分省份已明确将硕士、博士应届生年龄限制放宽到40岁,新疆更是将县(市、区)及以下机关职位的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年龄放宽到45岁。还有些省份对报考村组织或“艰苦边远地区乡镇职位”年龄限制放宽到40岁。
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炜衡劳动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姚均昌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目前企业招聘中虽然不会写年龄限制,但录取中实际的歧视普遍存在,在劳动合同履行期间,企业会找理由与35岁以上员工解除劳动关系。公考招录把年龄放宽到40岁,对“大龄劳动者”来说是一个福音,增加了他们的就业渠道。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张志红曾经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并不新的新闻能再次引起大家关注,代表着大家对全面放开35岁年龄限制的一个期望。
“我认为消除年龄限制对年轻人来说,有利于从制度上消除青年过度内卷的焦虑,给大家更多的生活节奏自由调控的时间。”张志红认为,另一方面,有更多社会实践经验的人重新进入公共部门工作时,目标会更准确,会更清楚自己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工作。
“随着国内市场的发展和自我组织的优化,大量的企业和社会组织也培养了很多优秀的综合型人才,如果能实现企业和政府部门组织之间的跨越,是非常有利于组织之间相互学习的。”张志红说。
来源:红星新闻
2025国考观察:最热岗位超四千人报名仅招一人,硕博应届生年龄放宽至40岁
资料配图 据图虫创意
2025年国考报名进入第五天,截至10月18日16时,已有716058人提交报名申请,比去年同期增长近8万人,最热门职位已有4335人报名,仅招录一人。
今年国考,“硕博应届生年龄放宽到40岁”“没有能报考岗位”等话题引发很多关注。实际上,国考中硕博应届生年龄放宽始于2011年,已施行多年,很多地方省考近年来在一些基层岗位也在放宽年龄限制。有专家认为,放宽年龄限制有利于缓解“内卷”焦虑,对大龄劳动者也是一个福音。
对于“没有能报考岗位”的讨论,公考专家表示,国考岗位设置更偏向经济、金融、计算机、财政学等专业,建议没有合适岗位的人把目标放在省考和事业单位考试上。
国考报名“冰火两重天”
部分岗位条件限制少成热门
2025年国考共招录39721人,比去年增加160人,再度刷新历史新高。岗位中有2.75万个计划补充到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2.67万个计划专门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
数据显示,截至10月18日16时,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系统中有716058人提交报名申请,比去年同期增长近8万人,其中有448509人通过用人单位资格审核,平均竞争比为18:1。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中华职业教育社联络部仅招录1人,已经有4335人报名。但仍有955个职位无人报考,占总职位数的4.6%,国考报名“冰火两重天”的现象仍然存在,无人报名职位集中在金融监督管理局、税务局、海关、海事局等部门。
中华职业教育社联络部这个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的岗位,却成为本次国考的“黑马”,引发很多讨论。
中华职业教育社联络部岗位详情
招录要求显示,该岗位专业要求非常宽泛,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其他要求方面,最低本科学历,没有基层工作、政治面貌限制,也没有户籍限制等,这也扩大了招录半径。
很多人在相关讨论中提到,不看好自己能在四千多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但希望通过这个仅有的符合条件的岗位参加笔试,积累相关经验。
国考没有适合自己的岗位?
专家建议尽早准备省考
今年国考报名开始后,“没有能报的岗位”在多个社交平台引发讨论。很多人发消息称,自己准备国考已久,但在报名时却发现没有适合自己的岗位,受限的原因包括非应届生、专业限制、基层经验限制等。
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多名发帖网友,有人表示自己会计专业想报考山东威海岗位却发现基本都要应届生;也有人称自己没有目标城市,但作为英语非应届的考生没有看到一个适合的岗位;还有人表示自己工作后辞职读研获得应届生身份,却发现自己的研究生专业没有符合的岗位。
中公教育公考专家李茜告诉记者,今年的国考岗位设置和往年相比没有明显变化,“没有能报考的岗位”相关话题引发热议,主要还是国考报考热度高的原因。
李茜还提到,每年招录对专业范围都有明确要求,国考的招录“主力”主要集中在税务、铁路公安、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统计局以及金融监管部门等具有公共管理职能或者行政执法职能的部门,一直偏向具有经济、金融、计算机、财政学等专业背景的人才。对于这些专业以外的人,确实很难找到合适的岗位。
2025年国考招录数据显示,今年税务系统计划招录23014人,约占总招录人数的57.9%,是不折不扣的“招录大户”,利好经济、金融、财政等专业的考生。
除税务系统之外,铁路公安、海关等执法机构的招录也比较可观,尤其是金融监管部门,今年“扩招”力度较大,招录2440人,与去年相比招录人数增加了780人,涨幅高达47%。
“还有不少人不了解国考要求,对专业的理解太窄,自己最小单位的专业确实没有适合岗位,但专业所属大类是可以报名的。比如智能制造,直接搜几乎没有合适岗位,但该专业属于机械类专业,适合的岗位很多。”李茜建议,没有适合岗位的考生,目标应该定在接下来的省考和事业单位考试,能找到很多适合的岗位。
资料配图 据ICphoto
硕博应届生年龄放宽至40岁
专家称有助于缓解“内卷”焦虑
2025年国考报考条件中提到,年龄一般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8年10月至2006年10月期间出生),对于2025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83年10月以后出生)。“国考部分年龄放宽至40岁”吸引了不少媒体关注。
记者搜索往年国考要求发现,“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放宽到40周岁以下”的政策已经施行多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1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中,首次出现了“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相关表述。此后,每年的国考均有该要求,至今已施行十多年。
国考之外,省考同样也在放宽年龄限制。从2023年开始,大部分省份已明确将硕士、博士应届生年龄限制放宽到40岁,新疆更是将县(市、区)及以下机关职位的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年龄放宽到45岁。还有些省份对报考村组织或“艰苦边远地区乡镇职位”年龄限制放宽到40岁。
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炜衡劳动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姚均昌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目前企业招聘中虽然不会写年龄限制,但录取中实际的歧视普遍存在,在劳动合同履行期间,企业会找理由与35岁以上员工解除劳动关系。公考招录把年龄放宽到40岁,对“大龄劳动者”来说是一个福音,增加了他们的就业渠道。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张志红曾经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并不新的新闻能再次引起大家关注,代表着大家对全面放开35岁年龄限制的一个期望。
“我认为消除年龄限制对年轻人来说,有利于从制度上消除青年过度内卷的焦虑,给大家更多的生活节奏自由调控的时间。”张志红认为,另一方面,有更多社会实践经验的人重新进入公共部门工作时,目标会更准确,会更清楚自己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工作。
“随着国内市场的发展和自我组织的优化,大量的企业和社会组织也培养了很多优秀的综合性人才,如果能实现企业和政府部门组织之间的跨越,是非常有利于组织之间相互学习的。”张志红说。
红星新闻记者 付垚 刘亚洲
编辑 何先锋 责编 魏孔明
用户评论
一样剩余
太棒了!终于等到了这个消息,之前一直担心年龄超过35岁就没机会考编,这下子希望很大啊!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绝版了i
对,就是对年龄的限制太高了一点。我觉得学习能力和工作态度才是重要的,年龄不是衡量标准,应该更注重人才的实际贡献。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关风月
感觉这还是有点晚了呀,很多朋友都错过最佳机会了。我希望未来还能够继续放宽一些政策,为各个年龄段的人提供更多公平的机会。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醉枫染墨
太好了!我已经40多岁了,一直在想办法提升学历,准备冲击国考,这下子总算有了希望!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灼痛
别的不说,我觉得对年轻人更公平一点吧。35岁确实太高了,很多人都还在探索,调整职业规划的阶段,年龄限制就显得比较死板。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减肥伤身#
政策变化是好事,但是现在很多人45岁才开始参加国考实在太困难了!学习时间有限,跟年轻人的准备时间差距很大。需要相应的培训和帮助措施!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很爱吃凉皮
终于看到了公平对待不同年龄段人员的势头,希望以后更多领域也能放宽限制,为每个阶段的人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悲哀
感觉还是很多年轻人更适合国考岗位,毕竟他们充满活力,更容易适应新事物。45岁的人要重新学习和拼搏压力很大啊!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淡抹丶悲伤
这政策对我来说是个意外惊喜!我一直觉得年龄不是问题,只要心态年轻、学习积极,就总能实现目标。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凉话刺骨
国考是公务员考试的简称,现在放宽到45岁应该是有针对性的改进。对于一些特殊的岗位需要更长时间积累经验和阅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我发功喷飞你
对吧!以前很多有经验、做事稳重的中年人才没办法参加国考,真是可惜了这部分宝贵的资源!这次改措施是对社会进步的体现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娇眉恨
这应该是个好政策,可以为各行各业的人提供更多公平的机会,让那些积累经验丰富的人也能贡献自己的力量。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暖栀
希望这个政策能真正帮助到需要的群体,不要只是纸面上调整而已。也需要完善相应的培训和支持机制保障不同年龄段的考官都能胜任工作。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淡淡の清香
虽然放宽到45岁还是个很大的进步,但我觉得国家还需要考虑更多因素,比如教育背景、技能水平等等,才能真正做到人才选拔公平公正。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眷恋
国考是个很看重能力和经验的考试啊,所以年龄其实也不应该是绝对的限制。希望这次政策能有效吸引一些优质的人才!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惯例
45岁确实可以接受,毕竟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希望这个政策也能鼓励更多人提升自己,积极追求梦想。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念抹浅笑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改变!年龄只是数字,关键是能力和经验。 相信很多成熟的人才也会为国家事业贡献更大的力量!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