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to考研网 资讯 往年考研成绩查询服务 — 考研成绩历史查询平台

往年考研成绩查询服务 — 考研成绩历史查询平台

考研分为14大学科门类,每个学科门类都有自己的总分国家线和单科国家线,咱们要进入复试,成为研究生的第一个门槛就是先过线,这是基本的要求。

那什么是国家线呢 ?

国家线,全称“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也可以理解成初试及格线。

国家线根据研究生类型、专业以及地区的不同,会有所不同,如下图是21年研究生笔试国家分数线。

(一)学硕专硕国家线不同

l 学硕(学术型研究生)

l 专硕(专业型研究生)

(二)一区二区国家线不同

此外,国家线还与咱们报考院校的地区有关。

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和教育水平等,教育部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分为两类,分别为一区和二区,将报考一二区的考生称为A类考生和B类考生。前者分数线高于后者,一般总分相差10分,单科相差3-5分。(如上图)

(三)单科线

在国家线表格中还会提到单科(满分=100)和单科(满分>100)。单科(满分=100)所指的分数即为政治和英语的线。单科(满分>100)是指数学和专业课,数学满分150分,专业课满分150分。对于不考数学的专业,单科(满分>100)还统一指那些考两门专业课或单门专业课满分是300分等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单科线加起来不一定等于总分线,总分和单科都必须过线才有可能进入复试。如果考生成绩有一门课没过单科线,但是总分超过国家线,依然意味着考研失败,总分考再高也是白搭。

但如果报一区的考生的单科或总分没过一区的分数线,过了二区国家线,还是有机会参加二区招生单位的调剂的。

二、自划线

自划线是指目标院校自己划线,一般都要高于国家线。那哪些学校是自划线院校呢?

所谓的自划线院校也就是大家常说的34所。即39所985中除中央民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西北农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5所之外的34所。如下表:

这些院校因为学校实力雄厚、报考人数多,竞争非常激烈。因为分数线通常会高国家线不少。比如近几年大火的专业新闻与传播,21年新传国家线355,四川大学自划线为382,简直是内卷翻天。

三、复试线

复试线是每个学校根据当年的考研情况最终确定有资格参加复试的最低分数线,复试线≥国家线。一般除了34所自划线院校之外,其他院校的国家线就是复试线。

当然,这也与你报考什么层次的学校,什么专业有关,一些热门211或者双非院校的一些热门专业基本会二次划线,这时复试线就不再是国家线了,以院校发的二次划线为准。

比如重庆邮电大学通信专业,复试线基本都是二次划线,要高出国家线六七十分。

可能很多同学会有这样的误区,认为国家线就是复试线,这种理解其实是不对的,通过我们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国家线并不等于复试线,过了国家线只能说明你有进入复试以及后期调剂的可能,不一定就能进目标院校的复试,而只有过了学校最终发布的复试线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过线哦。

本次分享就到这里,觉得有用的话记得给老王点赞呀,后续老王会持续给大家输出考研相关信息,您的支持就是老王坚持更新的动力。

25考研注意!查分渠道+查分步骤+复试上线判断指南!

25考研已出分!快速看一下查分通道和注意事项!如果想快速查到分数,强烈推荐这两个渠道:

学信网:

在微信中关注学信网官方账号并绑定账号后,无需再次输入任何信息即可快速显示结果。由于服务器负载较强,即使在查分高峰时段,被卡或崩溃的概率也低于研招网,数据更新与研招网同步,可以保证考生及时获得成绩。

招生单位官网:

部分高校会提前在官网开通成绩查询通道,比其他平台更早公布成绩。而且访问人数主要来自报考院校的考生,相对较少,一般不会因为人太多而被卡住只要学院开放查询,考生一般都能很快查到结果。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个学校都有这个渠道,具体情况要看学校出的公告。

如果分数不正常,早有心理准备才能不慌

在查分的过程中,有些同学可能会遇到一些异常的情况,下面介绍前几年发生的异常情况及应对措施:

成绩异常:

成绩-1.表示缺考。如果考生确定自己考了,却显示-1.这很可能是分数输入或识别过程中的问题。比如扫描一张试卷、在信息录入的过程中,可能是因为机器故障、工作人员疏忽等,导致系统未能正确识别考生的参考信息。

成绩-2.意味着违纪。但如果考生坚信自己在考试过程中遵守了考场规则,不存在违纪行为,却出现了-2.可能是判断失误。比如监考老师记录错误或者在随后的考场总结情况、上报时出现偏差。

成绩显示“待审核”一般是因为试卷中的特殊情况,比如答题卡扫描不清、主观题评分有争议、考生信息有待进一步核实等,这时候就需要联系院校的研招办,询问原因,并按要求提交材料进行审核。

无法登录查询系统:

帐户密码错误或系统繁忙、浏览器或设备不兼容、网络问题等原因。建议先检查信息输入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再尝试更换浏览器、设备或网络,仍然解决不了,联系客服或向报考高校寻求帮助。

页面加载异常或显示不完整:

可能是网络不稳定、浏览器缓存或Cookie问题、网址输入不正确等。尝试检查网络清除浏览器缓存和Cookie,仔细检查网站或更改网络环境、浏览器再次访问。

成绩数据混乱或显示异常字符:

可能是系统数据传输或显示失败,建议刷新页面或更换浏览器、重新检查设备如问题依然存在,及时联系学院或相关考试机构反馈。

多平台结果不一致:

有些考生会通过多个平台查询分数,比如学校研招办官网、研究生招生平台、省研招办提供的网站可能会有不一致的结果。此时以官方指定的正规评分平台上显示的成绩为准,如有疑问,可向院校或当地招生考试机构咨询核实。

往年公布排名结果的高校

成绩排名同时公布:

大连交通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江西财经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

3月前公布排名院校:

长沙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

3月后公布排名院校:

云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宁波大学、河北大学、云南财经大学

注:以上是往年的研考情况,以学校最新公布为准。

根据排名计算是否能进入复试

知道了自己的排名,即使分数线没有公布,也能大致判断自己进入复试的可能性有多大。可以作为我们准备一志愿复试或者调剂的参考。

判断方法:

1、查阅招生简章,了解拟招生人数、复录比(复试人数、最终录取人数)

2、本年复试人数=本年拟招生人数*复录比。比如今年预计招生50人,重复招生比例为1.2.然后预计今年60强会有复试。

根据这个方法,你可以大致算出自己是否能进入复试、进入复试的概率有多大、以及你初试成绩进入复试后是否有优势。

一般来说:

1、初试成绩排名前30%是比较稳的。

根据学校公布的复试内容认真准备,具体可以参考的资料是复试大纲、历年复试真题等。

2、初试成绩排名30%~80%之间的同学,复试稳定发挥,录取不成问题。不过要看学校复试成绩的比例和差额复试的比例,两者越大,复试被刷的几率越大。

这部分学生根据排名做两个准备,目标院校复试和调剂的信息收集。根据成绩排名,排名越靠后的同学准备重点越往调剂信息搜集上靠。

3、如果院校复试成绩占比高,学生对复试比较有信心,可以准备在一志愿院校复试。不然就抓紧时间联系调剂院校,准备调剂院校的复试。

用户评论


娇眉恨

想看看自己如果复读几年的数据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罪歌

我去年分数没超过安全线一点,想知道哪些科目需要加固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轨迹!

这个网站能不能看具体院校的分数分布?我比较关注某个学校的往年考研情况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权诈

我挺想知道我的分数在各个专业的跨专业竞争力怎么样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笑叹★尘世美

准备明年再冲一下,看看去年哪些科目的题型变化大啊!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暖瞳

想看一看那些复读一年的人们最后都考到了什么分数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灼痛

希望网站能提供更详细的分析报告,这样就能更有针对性的学习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者何惧

我要看看哪些学校往年录取线的波动比较大!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昂贵的背影

这个数据对我来说挺参考价值的,至少知道自己要努力的方向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怕疼别碰我伤口

还有很多小伙伴跟我一样想要复读今年考研吗?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回到你身边

网站有没有提供一些学习建议或者经验分享?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繁华若梦

希望我的分数能赶上去年录取线!加油!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爱你的小笨蛋

考研压力真大,希望这个网站的数据能给我一点信心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又落空

看了一下别的博主分享的资料,觉得这个网站挺靠谱的可以参考一下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纯真ブ已不复存在

想了解各个专业的学习难易度比较,这方面网站是不是也有详细数据?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执念,爱

准备去查查我去年没考上的那几所学校的分数要求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亡则人忘

现在的数据能帮我预测一下明年考试的难度吗?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迁心

这个网站挺有帮助的!希望更多人能用上它了解往年考研信息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此生一诺

大家一起加油,争取今年都考上理想的学校吧!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关于道别

我感觉很多人的复读经验都能分享给别人,互相鼓励可以更轻松一点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goto考研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tokaoyan.com/3754.html

作者: 小条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