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录取季一结束,各地升学宴就热闹起来,考上心仪的学校本是件喜事,但最近,河南南阳一场特殊的升学宴,却在网上炸开了锅。
一名准大学生考上了大专,家里人给她办了酒席,结果引来铺天盖地的议论,有人赞成,有人骂,各种声音此起彼伏。
以前办升学宴,那都是考上名牌大学才能有的荣耀,家里会觉得特别光彩,乡亲们也跟着羡慕,只有那些学业顶尖的孩子,才配得上这样的隆重。
这种传统看法,曾经深入人心,决定了宴席的稀有与地位,象征着家族的荣耀与学业的巅峰,但现在,很多父母的想法变了,他们不再只看重学校名气,更看重孩子为学业付出的努力。
在他们心里,孩子考上大学,哪怕是大专,也是人生路上一个重要节点,这就像成人礼,标志着孩子迈向独立新阶段,值得纪念。
很多家长办宴席,只是想给孩子一个肯定,他们想让孩子感受到家里的支持和爱,用一场热闹的聚会,一起庆祝和开启人生的新篇章。
但是有些人看到大专生也办升学宴,立马质疑这是变着法子收钱,他们觉得这背后是红包往来,给亲友们增加了经济负担。
毕竟,人情世故在中国社会里很重要,亲戚朋友的孩子办喜事,自己得随礼,如果轮到自己家有事不办,以前随出去的礼金就收不回来,甚至可能被人说“不懂规矩”,让人觉得“没面子”。
这种办宴席的风气,在一些地方已经成了惯例,不少网友反映,无论孩子考上本科还是专科,甚至分数不高,只要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家里都会张罗一桌。
这让一些家庭感觉,办宴席已经不是选择,而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2024年,东北就发生过一起类似的事件,有位家长给考上专科的孩子大摆了三十多桌酒席,结果来的人很少,收到的礼金根本不够支付成本。
当时就有人说:“吃席不问分数,人家只是分少,又不是菜少。”
这次南阳的升学宴风波,更是直接揭示了社会上对大专学历的偏见,很多人看不起大专生,认为“寒窗苦读十几年就换来个专科文凭,不值得庆祝”,这种固化的学历认知,深植人心。
互联网现在成了最大的公共平台,任何个人事件都能迅速被推到风口浪尖,一场南阳的升学宴,也能瞬间变成全国性的话题,网络把各种情绪都放大了,包括那些酸溜溜的嘲讽。
评论区里,支持和反对的声音吵成一团,大家各执己见,语气激烈,几乎没有理性讨论的空间,很多人的发言充满了情绪,甚至带有攻击性。
传统观念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影响很深,大家总觉得学历越高越好,但现在社会变化很快,高学历不代表万无一失。
现在的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内卷严重,连研究生、博士生送外卖的新闻都时有耳闻,其实在现在这个时代光有高学历,并不等于拿到就业的保障书。
职业教育的价值,正在被重新认识,社会需要各种人才,不仅仅是高学历的理论研究者,更需要大量有专业技能的实用人才。
如果没有工人、没有环卫工,社会根本无法正常运转,职业院校培养的就是这些能直接上手、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人才。
考上大专,绝不是人生的终点,更不代表没有未来,十八岁只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
大专生有很多途径提升自己,比如可以通过“专升本”考取本科学历,甚至可以继续考研深造,拓宽自己的发展空间。
你看21岁的包佳千,她学习成绩不突出,但在烘焙上却有天赋,她去了职业学校,凭着一股钻劲儿,最后成了国际青年烘焙师大赛中国区唯一的女性冠军。
其实只要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深耕下去,同样可以做出一番大事业。
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努力过的孩子,无论他们考上了本科,还是大专,都是他们付出汗水得来的结果,每一步成长都值得被肯定,每一次选择都应该得到祝福,这才是社会应有的温度。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勇敢地追求自己的价值,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让我们一起,为他们创造一个理解和支持的环境吧。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以上就是gotokaoyan.com关于南阳女生上大专举办升学宴!称吃好喝好玩好,评论区出现恶心一幕的全部内容,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以官方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