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to考研网 资讯 2022年研究生报名人数—2022年研究生报名数量

2022年研究生报名人数—2022年研究生报名数量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388万,相比去年下降50万人,已是连续两年报名人数下降。

资料图:2023年12月23日,2024年考研开考,众多考生排队进入考场。中新网记者 杨华峰 摄

考研报名人数连续两年下降

2025年研考初试时间为2024年12月21日至22日,考试时长为6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3日举行。

其中,12月21日上午8:30-11:30思想政治理论或管理类综合能力;12月21日下午14:00-17:00外国语;12月22日上午8:30-11:30业务课(一)或专业基础综合;12月22日下午14:00开始业务课(二);12月23日上午8:30-14:30业务课(二)。

据教育部统计,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388万,这一数据引发关注。

据中新网此前报道,近年来,考研报名人数持续增加,教育部数据显示,2021年和2022年的考研报名人数分别为377万人和457万人,2023年增至474万人,创下历史新高。而2024年考研报名人数为438万人,较上一年减少36万人,今年则较去年下降50万人,已是连续两年报名人数下降。

资料图:2023年12月23日,2024年考研开考,考生在考场外抓紧复习。中新网记者 杨华峰 摄

教育部公布涉研考违法有害信息

近日,教育部会同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召开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安全工作视频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动员和部署做好考试安全工作。

为积极营造清朗健康的全国研考网络环境,根据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部署,教育部会同中央网信办、公安部联合开展查处涉研考违法有害信息专项工作。

12月19日,教育部公布了已处置的涉研考违法有害信息,包括“免考入学获双证”、“考试包过”“内部指标(计划、名额)”、“保研(推免)政策大变化”三类有害信息,还公布了三个公安机关打击涉研考违法犯罪典型案例。

教育部提醒广大考生擦亮眼睛,从教育部门和招生单位的官方渠道获取研究生考试招生权威信息,切勿心存侥幸、投机取巧,切勿轻信“免考入学”“内部指标”等不实信息,勿入“”骗局,以免上当受骗。

12月20日,教育部提醒,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是法律规定国家考试,凡在考试中作弊的考生,其作弊事实将依法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并通报其所在学校或单位。广大考生应知法守法,严格遵守考试考场规则,切实履行诚信考试义务,以诚取信,以信取胜,莫拿个人诚信当儿戏。

资料图:2023年12月23日,2024年考研开考,考生在进考场前抓紧复习。中新网记者 杨华峰 摄

初试结束后需关注这些节点

根据教育部网站,初试之后,考生还需关注以下节点。

招生单位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向考生公布成绩。考生若对评卷结果有异议,可以依程序申请成绩复查,具体的复查办法按照教育部相关考务文件执行。

2022年研究生报名人数—2022年研究生报名数量

招生单位复试工作一般应在录取当年4月底前完成。

教育部按照一区、二区制定并公布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即国家分数线)。招生单位须在国家分数线基础上,结合生源、招生计划、复试比例等情况,自主确定本单位考生初试成绩要求及其他学术要求。

招生单位在第一志愿合格生源不足时,可组织开展调剂工作。招生单位接受所有考生调剂申请均须通过教育部“全国硕士生招生复试调剂服务系统”进行,严禁通过其他渠道接受考生调剂申请。

招生单位要在本单位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教育部有关招生政策规定及属地省级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的管理和实施办法,根据本单位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以及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和品德情况、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来源:中国新闻网)

考研报名人数比两年前少了86万,卷学历不香了?

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2024年12月21日至22日举行。教育部11月21日公布,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388万。

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的变化引人关注。数据显示,2015年考研报名人数为164.9万,此后考研报名人数均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2022年迈入400万大关。2023年达到474万人,创下新高。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438万,比2023年的人数474万减少36万人,考研人数在连续8年增长后首次出现下降。2025年报考人数继续下降,为388万,比上一年减少了50万人,相比2023年减少86万人。

在业内人士看来,考研人数下降有多方面因素,其中一个因素是部分学生读研的性价比和回报率下降。

根据麦可思《2024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毕业生选择读研的动机主要是为了增强就业竞争力和满足职业发展需要。根据2023届读研群体数据,分别有48%、45%的毕业生因就业前景好、职业发展需要读研。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对第一财经分析,很多学生意识到,与其考上研究生,还不如尽快工作。因为考上研究生,对其找到工作、增加就业市场竞争力的效果下降了,这是主要原因。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分析,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对部分学校、部分专业来说,读研的性价比和回报率在下降。对很多学生来说,读研需要考虑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现在很多院校专硕占比提升,专硕学费高,而且很多高校专硕学制延长到3年。同时,很多高校不为专硕生提供宿舍,如果是在一线城市和沿海强二线城市,住宿成本和各种生活成本都比较高,多种因素考量之下,很多学生思考是否考研。

丁长发说,很多人读研就是为了提高学历的含金量和竞争力,为了找一个好工作,但如果付出了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找工作却还是不如预期,就业竞争力没有明显提高,那就选择不考了。

在考研热降温的同时,考公考编持续升温。今年报考国考的人数持续增长,达到历史新高。数据显示,2025年国考,共有341.6万人通过了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86:1。

由于考研和考公备考工作量都很大,也促使不少本科毕业生把考公放在第一选择上。考公考编包括了国考、省考、事业编制、选调生考试等,考试选择和机会多。丁长发分析认为,选择考公考编的人越来越多,这也分流了一部分考研的生源。

来源:第一财经 编辑:丁丰林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2022年研究生报名人数—2022年研究生报名数量和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用户评论


汐颜兮梦ヘ

今年的研究生报名人数好高啊!看来很多人都想继续深造,竞争肯定也越来越激烈了。我还在犹豫要不要报考呢。感觉自己压力有点大……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败

这数据真让人意外!我还以为今年经济不太景气,大家可能会更慎重选择学历提升呢?结果还是有很多人选择攻读硕士啊!やっぱり,知识是宝贵的财富啊。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珠穆郎马疯@

这个报名数量太夸张了吧?!我之前看新闻说一些热门专业的学费都涨了不少,现在竞争这么激烈我也有点担心…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淡抹丶悲伤

希望这些报考研究生的年轻人能够真的找到自己喜欢的领域,不要只是一味追求学历的提升啊!我觉得对未来的展望比分数更重要一点。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此生一诺

看到这个数据我才明白,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教育资源的重要性了。虽然这代表着竞争压力加大,但也可以看作是未来人才储备充足的表现吧!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染殇雪

我身边很多学弟妹都准备报考研究生,感觉他们对未来的规划都很明确,我也想学习他们的积极态度!不过,报名人数这么多,感觉录取门槛肯定也会上升不少啊。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在哪跌倒こ就在哪躺下

我觉得这个数据还是很有意义的。能反映出社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变化吧?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科研事业的发展,为国家贡献力量!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櫻之舞﹏

虽然报名人数很多,但是也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盲目追求热门专业可能会导致竞争更加激烈。还是要多去了解各个专业的发展前景和个人兴趣爱好才能找到合适的道路!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灵魂摆渡人

这数据显示,中国教育发展势头强劲,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涌现出来。不过,也要注意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公平的机会。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凉凉凉”凉但是人心

我觉得这个现象反映的是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增加。竞争固然激烈,但对于那些有梦想、有努力去实现梦想的人来说,还是有机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价值!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城烟柳

想报考研究生的人真是太多了!这让我感觉压力山大…..不知道自己能否成功通过考试,还得好好学习才行啊!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男神大妈

这个数据让我反思:难道我应该重新考虑自己的教育规划?还是要继续努力奋斗吗?未来真的充满了不确定性…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暮光薄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当然也反映在考研人数的增长上面。我相信只要努力学习,一定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减肥伤身#

看到这个数据我有些担忧,不知道研究生教育体系是否能够适应如此庞大的学生数量?希望各高校都能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和服务,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益!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水波映月

我觉得近年来科研工作在国内逐渐受到重视,这也吸引了许多人想要深入研究科学问题。我希望这些优秀的年轻人能够为推动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神经兮兮°

这个数据令人欣喜,表明中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中!希望各个高校能继续加强师资建设和教学改革,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抓不住i

想考研的朋友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竞争确实很激烈!加油吧!相信自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goto考研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tokaoyan.com/15787.html

作者: 小条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