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招生、中国政法大学2022研究生招生信息,以及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考研成绩即将出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你!(附成绩查询方式)
根据湖北省教育考试院的统一安排,现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的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初试成绩查询
1.查询时间:2019年2月16日上午9:00以后。由于查询人数较多,可能会出现网络堵塞,请选择不同时段查询。
2.查询方式:
方式一:登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招生管理平台-硕士考生查询系统
(http://stu.znufe.yanzhao.edu.cn/),
输入身份证号码查询。可查询报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考生成绩。考生可从系统打印成绩单。建议尽早打印,系统关闭后将无法打印。
方式二:中国研究生招生成绩查询系统同时开通,考生可选择登录此网站查询初试成绩。
成绩复核申请
初试成绩包括全国统考科目成绩和自命题科目成绩。全国统考科目包括101思想政治理论、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04英语二、301数学一、302数学二、303数学三、397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398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497法硕联考综合(法学)、498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其它科目为自命题科目。
1.申请复核条件及规定
⑴全国统考科目为全国或全省统一阅卷,各科目成绩经过反复核查;自命题科目经学校反复核查。因此考试成绩出现常规性错误的可能性不大。如考生对本人成绩确有疑问、有充分理由的,可申请复核成绩。
⑵根据教育部、湖北省教育考试院相关文件精神,复核内容主要为分数是否漏记、错记以及统分差错等,考生不得查阅答卷。评卷教师对评分标准的执行情况不属复核范围。违规考生各科目不予复核,缺考科目不予复核。
⑶全国统考科目由湖北省教育考试院组织专人复核,自命题科目由学校组织专人复核。
2.申请复核时间:2019年2月16日—19日12:00,逾期不再受理。
3.申请复核程序
⑴ 考生如需要申请复核,请登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招生管理平台-硕士考生查询系统查询成绩并网上提交复核申请,申请一旦提交,则不能修改。每位考生仅有一次申请复核的机会。不接受现场申请复核。
⑵ 对申请合乎要求且理由充分的考生,学校汇总考生复核申请提交省教育考试院复核或组织专人复核。
⑶2019年2月23日17:00以后通过系统查询到的成绩为最终成绩。
其他事项
1.教育部预计于3月中下旬左右公布“2019年参加统一入学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简称“国家复试分数线”,具体时间以教育部通知为准)。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和学校具体情况,学校将于“国家复试分数线”公布后确定学校复试分数线和复试办法。复试通知将采取网络查询并下载的形式,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不另行发放纸质复试通知。请各位考生关注学校研究生招生网(http://yzb.zuel.edu.cn)相关公告。学校复试工作将根据国家线公布时间进行安排。
2.按教育部有关工作安排,全国2019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工作有专门的调剂服务系统和办法,请考生在相应日期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公网网址:yz.chsi.com.cn,教育网址:yz.chsi.cn)查阅。
预祝大家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我们在这里等你哟。
来源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院
在鄂高校发布公告: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2月24日9时可查询
湖北日报讯(记者包东喜)近日,根据教育部及湖北省教育考试院有关安排,在鄂高校官网纷纷发布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查询及复查公告,2025年硕士招生考试初试成绩将于2025年2月24日9时开通查询。
公告表示,如考生对本人成绩有疑问,可按规定时间通过学校研究生招生服务平台进行网上申请复查成绩,逾期不再受理。
据悉,各科目成绩复核工作由省教育考试院和学校按规定分别完成,复核内容包括:答题卡扫描图像是否清晰完整,主观题分数是否有漏记、错记以及统分差错,每题是否由两名以上的评卷教师给分等。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官网信息
附 武汉各高校官网公告>>
武汉大学
2025年硕士招生考试初试成绩2月24日9时开通查询
查询网址1:武汉大学研究生招生服务平台
http://yz.whu.edu.cn
查询网址2:中国研究生招生
https://yz.chsi.com.cn/
查询办法详见中国研究生招生相关说明。
如考生对本人成绩有疑问,可于2月25日9时—2月27日16时前通过武汉大学研究生招生服务平台进行网上申请复查成绩(网址:http://yz.whu.edu.cn),逾期不再受理。
复查结果反馈:3月4日17时后,各科目成绩即为最终成绩,通过武汉大学研究生招生服务平台公布,同时将开通打印考研成绩单功能。
咨询电话:027-68754125
华中科技大学
2月24日09:00通过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系统(https://yanzhao.hust.edu.cn)公布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
报考该校的考生可凭考生编号(以10487开头的15位号码)、姓名、身份证号进入系统进行查询。
考生若对成绩有疑问,可于2月25日17:00—2月27日17:00在成绩查询系统内提交复查申请。系统关闭后不再受理复查申请。复查各环节工作均不接受现场咨询与处理。
统考科目复查由湖北省教育考试院组织,自命题科目复查由华中科技大学组织。考生在3月4日17:00之后进入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系统(https://yanzhao.hust.edu.cn)查询到的成绩即为最终成绩,并可从系统打印成绩单备用。
咨询电话:027-87541746
华中师范大学
根据湖北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安排,我校计划于2月24日上午9:00发布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考生若对本人成绩有异议,可于2月24日至2月27日向我校提出成绩复核申请。
成绩查询
1.查询方式: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http://yz.chsi.com.cn/apply/cjcx/)进行查询。
2.发布时间:2025年2月24日上午9:00。
成绩复核
1.申请入口:复核申请通过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系统(https://grd.ccnu.edu.cn/student/sslogin)网上提交。
2.申请时间:2025年2月24日上午11:00-2月27日上午12:00,超过规定时间系统将关闭,不再接受复核申请。
成绩复核工作结束后,如成绩有变化,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将在3月5日前电话通知考生本人;如成绩无变化,将不再另行通知。
成绩复核申请阶段,遇有特殊情况,考生可在工作时间拨打咨询电话:027-67861488、67867707。
武汉理工大学
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定于2月24日9:00向考生公布。
考生成绩查询系统网址: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考试系统(http://218.197.101.52:8090/)或中国研究生招生(https://yz.chsi.com.cn/)。
考生对成绩若有疑问,可通过成绩查询系统(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考试系统:http://218.197.101.52:8090/)提出复查申请。
申请时间为:2月25日至2月27日17:00,逾期不再受理。
复查结果将于3月4日17:00之后,通过成绩查询系统(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考试系统:http://218.197.101.52:8090/)予以公布。
联系方式:电话027-87651413;邮箱whutyzb@whut.edu.cn;微信公众号: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
华中农业大学
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公布公布时间:2月24日上午9:00。
查询方式:登录华中农业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查询系统,请点击: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查询系统。
成绩复核
我校考试成绩已作认真核对,考生若对考试成绩仍有异议,可申请复核。申请时间为2月25日08:00–27日12:00,系统关闭后不再受理。申请复核登录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复核系统。
咨询电话:027-87280470,电子邮箱:yjs10504@mail.hzau.edu.cn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
查询时间 2月24日上午9:00以后。
查询方式 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成绩-硕士初试成绩查询”(https://yz.chsi.com.cn/apply/cjcx/),考生需凭姓名、身份证号、准考证号(即考生编号)查询。
考生申请复核时间
2月25日0:00—2月27日16:00,逾期不再受理。
考生如需要申请复核,请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招生管理平台-硕士考生查询系统”(https://yanzhao.zuel.edu.cn/kspt/,系统将在2月25日开放)。
3月4日17:00后,考生通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招生管理平台-硕士考生查询系统”(https://yanzhao.zuel.edu.cn/kspt/)查到的成绩为最终成绩。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
查询时间:2月24日上午9:00起。
查询方式:考生登录学校硕士生招生系统查询,系统用户号和初始密码均为身份证号码。不接受电话查询或现场查询。
面向对象:考生编号以10491开头的统考生(报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考生)
申请复查程序:
①考生登录学校硕士生招生系统提交复查申请,勾选需要复查的科目并单击“复查申请”按钮,申请一旦提交,则不允许修改,每位考生仅有一次申请复查的机会。
②考生复查申请统一提交相关部门复查。
③3月5日10:00后通过系统查询到的成绩为最终成绩。复查卷面分有误的将通知考生,复核无变化的不再另行通知。
中南民族大学
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计划于2月24日上午9:00发布
成绩查询网址为https://yz.chsi.com.cn/apply/cjcx/。查询办法详见中国研究生招生相关说明。
成绩复核有关规定:1.复核时间:考生若对成绩有异议,可于2月25日至2月27日申请复核,2月27日之后不再受理。
复核申请办法:考生须一次性向我校提出成绩复核申请,复核科目为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各科目(含统考科目和自命题科目),复核申请网址:https://www.wjx.cn/vm/ex134hn.aspx#。
复核结果反馈:申请复核的成绩如有差错,经相应学科评卷专家组、省评卷领导小组认定后予以更正。2025年3月4日后,更改结果由学校招办通知考生。
咨询电话:027-67843396/67842123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查询及申请复核相关工作安排通知如下:
2月24日9:00(周一)公布初试科目成绩
2月24日-26日(周三下午16:00前)受理初试成绩复核申请,逾期不予处理
成绩查询
考生请自行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根据系统设置的查询条件进行查询。网址为http://yz.chsi.com.cn/apply/cjcx/。
成绩复查程序:
(1)考生请下载《2025年湖北省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成绩复查申请表》(请见附件)并按要求填写(须考生本人手写签名),与准考证及身份证一起扫描后在规定时间内发送至指定电子邮箱hbzyyzb@163.com,逾期不予受理。
(2)对申请理由充分的考生,由学校汇总考生复核申请提交省教育考试院复核或组织专人复核。
(3)复核结果将于3月5日通过邮箱向考生本人反馈。
研招办电话:027-68890083。
电子邮箱:hbzyyzb@163.com
湖北大学
报考湖北大学的考生(考生编号10512开头)2月24日9:00后可查询成绩。
成绩复核
1.考生如对成绩有异议,可于2月25日09:00-27日17:00经成绩查询系统提交复查申请(考生在查分界面选择需要复查的科目后在线提交);申请一旦提交,系统不允许修改,请谨慎选择。系统关闭后不再受理复查申请。
2.学校按照省考试院有关成绩复核的工作安排组织复核。成绩有误的,3月5日后单独通知考生本人;如成绩无误,将不再通知考生。
3.复查各环节工作均不接受现场咨询与处理。
武汉科技大学
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查询时间:2025年2月24日上午9:00以后。
成绩查询办法:
查询方式二:考生通过电脑端使用IE浏览器进入中国研究生招生(http://yz.chsi.com.cn/apply/cjcx/),输入“考生编号(准考证号)”“姓名”“证件号码”,点击“查询”按钮。
初试成绩复查
申请复查时间:2025年2月25日00:00-2月27日16:00,超过规定时间不再接受复查申请。
申请复查程序:进入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http://yjszs.wust.edu.cn/ks),输入用户名(报考年份+报名号)和密码(身份证后六位)登录系统。
复查结果反馈:根据湖北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安排,成绩复查时间为2025年2月28日-3月3日,申请复查的成绩如有差错,经相应学科评卷专家组、省评卷领导小组认定后予以更正,成绩更正时间为2025年3月4日。因此,我校将于2025年3月5日后,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中反馈。
(来源:湖北日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华东政法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发布!
华东政法大学
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正式发布!
华东政法大学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拥有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培养体系,已培养各类人才10余万人,是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和上海市属重点高等政法大学,2018年被遴选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2021年入选国家级涉外法治研究基地,被誉为“法学教育的东方明珠”。
华东政法大学现已发展为一所以法学学科为主,兼有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工学等学科的办学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现有长宁、松江两个校区,占地面积75万余平方米,设有22个学院(部),180余个科研机构,拥有法学、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硕士学位授予权,应用经济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建有16个博士学位二级授权学科、52个硕士学位二级授权学科、30个本科专业,以及法学博士后、公共管理博士后流动站;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上海市一流学科、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各1个。
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学科评估中,法学一级学科位列全国五强;2016年学科评估中,法学获评A级,政治学获评B级;2018年公布的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结果中,法律硕士专业获评A档。研究生教育基本形成了以法学为核心,经济学、管理学共同发展,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学位协调共进的“一体两翼”格局。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招生人数、学制及学习方式
2023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约1780名左右(含推荐免试生)。最终招生总人数以上级主管部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文件为准,拟招收的推免生人数以最后推免生系统确认的录取人数为准。
所有学术型硕士学位学习方式均为全日制,学制3年。法律(非法学)及法律(法学)硕士专业学位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非全日制两种,公共管理专业学位学习方式为非全日制,其他专业学位学习方式为全日制。
在全日制专业学位中,法律(非法学)学制3年,法律(法学)涉外律师方向、国际仲裁方向学制为3年,翻译学制为2.5年,其他专业学位学制均为2年。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学制均为3年。
招生专业
学术型硕士学位有4大学科门类44个学科专业、专业硕士学位有8个专业类别对外招生。所有全日制专业均可接收推荐免试生。
2023年我校新增两个自主设置专业0301Z7教育法学、0301Z9党内法规,新增四个交叉学科专业0301J2卫生健康法学、0301J3纪检与监察法学、0301J4传播法学、0301J5法治文化,共新增6个二级学科专业招生。具体详见《华东政法大学202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
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学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的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必须于入学报到前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以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A、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满两年(2021年9月1日以前毕业)者;B、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
同等学力考生报名时必须同时具备:A、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425分以上);B、修过普通高等学校相关专业本科课程,并提供该专业本科八门课程合格成绩单(由本科院校教务处盖章证明)。
(4)已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名参加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本报考条件第(一)款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的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三)报名参加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本报考条件第(一)款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的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可报考法律(法学)专业学位。
(四)报名参加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本报考条件第(一)款中第1、2、3项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五)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的考生,须符合下列条件:
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上述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考生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
我校2023年接收具有推免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报名办法
(一)推免生报名
经本科毕业学校(具有开展推免工作资格的高校)选拔并确认资格的推免生(包括“研究生支教团”推免生)可在规定时间内(时间以我校研究生院通知为准)登录“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招生系统”(https://yz.ecupl.edu.cn/#/homeIndex)进行推免生预报名。
所有推免生还须在规定时间内(时间以教育部通知为准)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http://yz.chsi.com.cn/tm)填报志愿,经我校审核通过后,发送网上复试通知,按照要求参加复试。凡通过复试,被我校录取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全国统考。
推免生接收办法参见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官方网站(http://yjsy.ecupl.edu.cn)相关信息。
(二)统考生报名
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入学考试采用网上报名与网上确认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生必须在规定时间进行网上报名与网上确认,逾期不再补办理。
1.网上报名
网上报名时间为2022年10月5日—25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2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考生在规定时间登录到“中国研究生招生”(http://yz.chsi.com.cn)按报名网站的提示和要求如实填写本人报名信息,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市)报考点,其他考生(含公共管理等专业学位考生)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市)报考点。
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励情况,特别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考试过程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未能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须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考生在报名时应全面、客观填写个人信息,如考生在报名时采取弄虚作假手段取得报考、录取资格的,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其报考、录取资格。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和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和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网上确认
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在网上或到报到考点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网上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发布。
考生网上确认时应当配合报考点工作人员,根据核验工作需要,按要求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同等学力者提供相关材料)、网上报名编号等,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
在上海(华东政法大学考点)参加入学考试的非上海市应届本科考生需提供本人上海市户口簿,非本市户籍考生还需提供本人2022年连续六个月的上海市社保记录,具体要求详见考点公告。
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考生应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的,不得准予考试。
3.准考证网上下载打印
考生应当在考前10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http://yz.chsi.com.cn)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4.考生报名时须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及要求。
考 试
(一)初试
1.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和有效的居民身份证参加考试(初试和复试)。
2.考试时间为2022年12月24—25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3.考试地点由报名点另行通知。
4.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和两门业务课。其中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英语(一)或俄语或日语)、数学的考试大纲由教育部制订并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其余的业务课由学校自行命题(学校提供考试范围或知识点),除统考英、俄、日外其它外国语种由学校自行命题。
5.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中除公共管理、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外(初试科目为外国语(英语(二))、管理类综合能力),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和两门业务课。
其中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英语(一)或英语(二)或俄语或日语)、数学使用全国统考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法学或非法学)、法律硕士综合(法学或非法学),管理类综合能力、经济类综合能力等业务课的命题由教育部教育考试院承办,其余业务课由学校自行命题。
各专业具体考试科目详见本年度招生专业目录,各科的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满分各100分,两门业务课满分各150分(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200分)。
(二)复试
1.学校在复试前对考生的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籍核验结果、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
2.学校复试录取办法和各学院(培养单位)复试实施细则一般在3月中旬公布,复试采取差额形式,主要考核考生的创新能力、学术能力和专业素养等。
若复试采用网络远程面试,考生将采用随机抽取试题的方式进行。复试期间,考生应仔细阅读、自觉遵守考场规则和考生签署的诚信复试承诺书等内容,在学校招生复试工作结束前不得对外透露或传播复试试题内容等有关情况。
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公共管理硕士、会计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3.以同等学力资格(以报名时为准)报考的考生(除法律硕士(非法学)、公共管理硕士外),在复试时须加试两门所报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具体加试科目在复试前通知。
4.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
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服务期满、考核称职以上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其中报考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5分。
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现役退役,达到报考条件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初试总分加10分,纳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招录的,不再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
加分项目不累计,同时满足两项以上加分条件的考生按最高项加分。
调 剂
初试成绩符合教育部复试基本要求,但因招生名额限制无法参加复试的考生,可以申请调剂。调剂复试的具体要求均以初试结束后教育部发出的当年录取工作通知的规定为准。届时,考生可通过“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填写报考调剂志愿。
体格检查
招生体检跟新生入学体检合并。在新生报到后于新生复查期间进行体检。体检不合格的再依据相关规定取消入学资格或者进行其他学籍处理。
培 养 费
(一)学术型专业
法学、应用经济学、公共管理、外国语言文学、新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培养费为0.8万/年;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培养费为0.7万/年。
(二)专业学位
全日制专业学位中,法律(非法学)培养费为1.8万/年;法律(法学)培养费为2.25万/年;翻译培养费为2.6万元/年;新闻与传播培养费为3万元/年;社会工作培养费为1.5万元/年;金融培养费为5.4万元/年;会计培养费为6.9万元/年。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中,法律(法学)、法律(非法学)培养费均为2.5万元/年(具体以备案结果为准);公共管理培养费为3.3万元/年。
录 取
(一)按照“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以及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二)录取前,全日制非定向就业的考生入学时其人事档案必须转入学校,户口可按需要同时迁移;定向就业的考生需单位、学校和考生三方签署定向培养合同,入学时其人事档案、户口等关系不转入学校。
(三)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只招收在职定向就业的考生,入学时其人事档案、户口等关系不转入学校,在读期间学校不安排住宿,不享受国家助学金和学业奖学金。
毕业时,学校根据其修业年限、学业成绩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相应的、注明学习方式的;其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可以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证书。
资助体系
(一)学校建立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等制度;同时,完善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和配套政策措施,加大研究生助教、助研和助管岗位津贴资助力度,资助研究生完成学业(非全日制研究生及定向就业研究生不适用)。
(二)硕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0.6万/年。根据学生学习成绩和科研成果评定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资助标准为2万/人,具体名额由上级主管部门确定。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覆盖面为100%,实行动态管理,每学年评定一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二、三等奖比例依次为10%、20%和70%,学术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资助标准为分别为1.2万/年、0.8万/年、0.2万/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资助标准为分别为0.6万/年、0.4万/年、0.1万/年。学校同时为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设立专业实践奖学金。
学校设立硕士研究生新生学业奖学金,根据其专业类别按当年入学考试初、复试总成绩排序依次确定新生学业奖学金等级。奖助标准按照学业奖学金的标准确定。
就 业
定向就业研究生毕业后均回原定向单位就业。
非定向就业研究生毕业时与用人单位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学校负责办理相关就业派遣手续。
其 他
(一)所有全日制专业均可接收推荐免试生。接收推免生的名额约占学校当年招生计划总数的45%,推免生奖助标准参照本简章第十一条的规定。欢迎全国重点大学的优秀推免生申请我校。
(二)非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只招收在职定向就业考生,且录取时必须签订定向培养协议。请考生报考时注意选择报考类别为定向。
(三)非全日制法律硕士采用分散授课方式,利用双休日授课,授课地点拟安排在长宁校区,如有调整按学校公布通知为准;公共管理采用双休日与集中授课相结合方式,授课地点以学院通知为准。
(四)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多个研究方向。在法律(法学)硕士中,拟开设智能法实务、卫生健康法律实务、法律与金融、刑事法律实务、国际法与涉外法治、涉外金融法律实务、涉外法治、律师实务、民商法实务(卓越法治人才(高端应用与研究型)培养实验班研究生阶段)等研究方向;
在法律(非法学)硕士中,拟开设民商法实务、政务法治、涉外法治(国别法、比较法)、卫生健康法律实务、经济法律实务、商事法律实务、社会法与环境法实务、国际经贸法律实务、犯罪调查与刑事合规、刑事法律实务、网络与信息法、司法鉴定实务、知识产权法律实务、国际金融与法律实务、法治文化等多个研究方向,考生录取后经双向选择至各相关学院培养,另外学校也将根据国家、社会对法硕需求,开设新的研究方向。
目前学校有法律学院、刑事法学院、经济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国际金融法律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律师学院、涉外法治学院(筹)等学院开展法律硕士培养工作。上述方向考生网上报名时不用选报,最终各学院培养方向以录取后考生选择和学院公布为准。
法律硕士 (法学) 涉外律师方向、国际仲裁方向在学校国际法学院招收和培养,涉外律师方向学制为3年,国际仲裁方向学制为3年,考生直接填报,涉外律师方向招生计划暂定20名,国际仲裁方向招生计划暂定20名。最终招生计划根据教育部下达计划为准。
(五)学校于暑假举办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开展优秀营员选拔考核工作,并给予优秀营员相应报考激励政策,有关信息可浏览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院网站。(https://yjsy.ecupl.edu.cn/)
(六)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现已更名为“政府管理学院”,2024年研招报名时启用。2023年报考该学院时仍选择“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考取上述学院硕士研究生,符合条件的可参加与英国利兹大学的双硕士项目,具体可关注学院相关网站。(https://zzgg.ecupl.edu.cn/5024/list.htm)
(七)学校试行硕博连读长学制培养方式,有关硕博连读选拔办法请关注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院网上相关信息。
(八)学校设有长宁、松江两个校区,根据实际情况对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就读校区进行统筹安排。
(九)学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班,严禁学校任何部门和人员(包括在校生、拟录取考生)举办或参与举办考试招生辅导活动。
(十)如国家出台新的研究生招生政策,学校将做相应调整,并及时予以公布,请考生随时关注学校网上发布的相关招生信息。
(十一)监督方式
研究生招生工作全程接受学校纪检监察机构监督,校纪检监察机构专用监督电话:021–57090496。
(十二)联系方式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万航渡路1575号17号楼102室
联系部门: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200042
咨询电话:021-62071885
咨询邮箱:hzyjszs@ecupl.edu.cn
▲扫二维码获取2023年招生专业目录
▼点击图片跳转至官网查看更多内容
欢迎报考华东政法大学!
源|@华东政法研招
编辑 | 刘雨洁
/ 有趣有温度 有料有态度 /
也可以看看这些
都是用热爱制作~
数说华政园2022级本科新生!
风雨无阻!华政园欢迎你!
华政人共度双节!
更多资讯 @华政媒介矩阵
关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招生、中国政法大学2022研究生招生信息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用户评论
tina
哇,中国政法大学的研究生录取标准真高啊!要想去中国政法大学读研,可真是得好好努力学习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蝶恋花╮
想在法律领域深造的朋友们,这个机会不要错过哦!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的专业实力很强大,而且老师也很优秀。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情字何解ヘ
我还在犹豫要不要报考中国政法大学的研究生呢?听朋友说,他们的学术氛围很棒,而且学习资源非常丰富。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盲从于你
终于看到了中国政法大学2022研究生招生信息!希望能成功申请到理想的专业,开启一段全新的学习旅程。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苍白的笑〃
中国的法律学研究一直走在前列啊,中国政法大学作为知名高校,招生信息肯定超级抢手的。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爱到伤肺i
我对中国政法大学的研究生院一直很感兴趣,这次看到招生信息真是太好了!不过感觉竞争蛮激烈的吧。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素颜倾城
中国政法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前景应该很广阔吧?未来发展潜力也很大呀!羡慕即将参加考试的同学们!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涐们的幸福像流星丶
中国政法大学是梦寐以求去的学校,希望我有能力通过入学考试,追逐法律梦想!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忘初心
看了中国政法大学2022研究生招生信息后,感觉自己还是不够强大呀!还是要抓紧时间多学习,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雪花ミ飞舞
政策变化蛮快啊,中国政法大学的研究生招生的要求和去年相比好像有所改动。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颜幽梦
其实我觉得只要用心备考,不管到哪个学校读书都一样重要,要相信自己!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浮殇年华
中国政法大学毕竟是顶尖高校,竞争肯定很激烈,希望看到更多优秀的同学也能成功入读哦!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留遗憾
感觉中国政法大学的研究生院专业设置还挺全面的,可以选择的目标很多啊!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琴断朱弦
我对中国政法的法学专业一直很好奇,有机会真想去听听他们的课!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在哪跌倒こ就在哪躺下
虽然竞争激烈,但我还是希望能有机会进入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深造,在师资力量和校友资源丰富的环境下学习!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猫腻
中国政法大学的招生简章写的很详细,内容也很全面,信息量很大,建议大家认真阅读。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旧爱剩女
我梦想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所以想争取去中国政法大学学习法律知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