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2022年非全日制研究生国家线—2020年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国家线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2022年非全日制研究生国家线—2020年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国家线和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陕西省,2022考研初试成绩公布时间为2月23日,可能是全国最迟的!
报考陕西省各个大学的考生,只能辛苦再等等了,虽然你们现在很焦虑,也很紧张,不过,我们要坚信,付出总是会有回报的!
在你看到考研成绩的那一刻,肯定也会喜极而泣!
因为,2022考研,对你们来说真的非常不容易!
回想起复习时的点点滴滴;
回想起考研复试时的各种不容易与感动,一切都是值得的!
而其他大部分省份都是在2月21日公布考研成绩,相信,很多考生都已经查到了自己的成绩。
从大家晒出来的分数就能够看出来,确实都考得不错。
全网“400+”的高分,真的是让人越看越焦虑。
不过,我们还是要相信,400+的考生毕竟属于少数。
大部分大学,大部分专业的复试线都不会超过400分,哪怕是去年“卷”出天际的“科软”,复试分数线也才388分。
何况,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报考的学校并不是34所“自划线”大学,其复试线要更低,特别是工科专业,有不少“双非”大学复试线本身就是国家线。
像2021年,国家线也就263分(工科)。
这就意味着你考270分,都有可能有学可上。
不过,随着考研人数越来越多,“双非”大学也变得不再那么好考。
有一位2022年报考安徽理工大学(本校)的考生,考研初试成绩如下。
政治,69分;
英语二,47分;
数学二,78分;
机械设计,110分;
总分:304分。
光看总分,作为工科“天坑”专业的机械设计,304分并不算太低。
如果放在两年前,那基本上是稳的,进复试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今年的情况可能有点“卷”,这位考生的专业排名,居然是214名。
而2022年安理工本专业拟招生人数是120人,按照复试比1:1.4来估算,也就168人能进复试。
所以,综合招生人数来看,排名在214确实有可能进不了复试,除非学校今年能调整复试比例或者扩招,才有机会进复试。
而2021年,安理工机械专业,280分的考生都能成功进复试。
所以,这样来看,今年的考研确实有那么一点点“卷”。
不过,这只是一所大学的情况,代表不了所有情况,只能参考。
那么,为什么今年会出现304分上不了“双非”大学这种情况?
个人认为主要有3个原因。
2022年考研人数多达457万人,比2021年增长了80万人,增幅高达21%。
考研人数大幅增长,然后分配到每一所大学,大部分大学的考研报名人数都在增长。
而像一些传统工科院校,考研人数增幅更大。
考研人数越多,高分考生也就会越多,因为,各个分数段的考生整体比例是固定的。
其实,这个原因依旧可以归结为考研人数暴增。
考研人数越来越多,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很多考生都能够看清这个现实。
继而为了能够成功上岸,会选择“稳中求胜”,开始各种“抄底”,专门挑选往年报考人数比较少的大学。
你这么想,别人可能也会这么想,结果发现抄到了一起。
这就是很多“双非”工科院校复试线不稳定的一个主要原因。
考研“复试线”越来越高,我想,“二战”考生的贡献应该是最大的。
这就好比一个“死循环”,“二战”考生越来越多,为了上个好学校,就会逼迫更多的考生去选择“二战”,然后,分数线也就越来越高。
哪怕一些“双非”大学,复试线也是在节节攀升。
基于以上三个原因,哪怕是一些“双非”院校,考研复试线也在涨,可能,已经很少有以国家线作为复试线了。
那么,有些同学又要问了,既然是这样,那2022年考研国家线会不会大涨?
注意,这里只讨论工科国家线。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叫《2022考研工科国家线预测,单科线35、53分,总分265分!》。
在这里,依旧坚持这个预测,2022年考研国家线并不会大涨,依旧会保持稳定。
至于原因,个人认为主要有4点,这里不再展开细说。
1、工科类专业扩招幅度较大;
2、现在“非全”与全日制一起划线;
3、最近几年,工科国家线比较稳定,2022年与2020年情况比较类似;
4、工科专业有不少冷门专业,并不都是像计算机类的热门专业。
综合以上4大原因,个人认为2022年工科专业国家线并不会大涨。
所以说,同学们,不要被全网的400+吓到,我们依旧要打起精神,认认真真准备复试哦。
万一真的就过线了呢?
万一真的就出现在复试名单上了呢?
如果不准备复试,那你岂不是要后悔死了?
感谢您的阅读,喜欢文章就点赞转发一下吧!
2022考研工科国家线预测,单科线35、53分,总分265分
文/学个习
考研,工科绝对属于大头。
这不光体现在工科涉及到的专业较多,还体现在考生也是最多的。
所以,工科国家线也是关注度最高的,这篇文章主要来预测一下2022工科国家线,希望大家都能过线。
首先,对最近几年工科国家线进行一个简单的回顾。
2017年-2021年,最近5年工科国家线如下所示。
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点。
① A类考生与B类考生分差稳定,都是10分之差;
② 分数线相对比较稳定,A区最高分270分,A区最低分260分,波动10分;
③ (满分=100分)单科线与(满分>100分)单科线存在稳定的近似1.5倍关系;
比如,2018年,单科国家线分别是34分、51分,刚好1.5倍关系。
基于此,可以预测一下2022年考研工科国家线。
在预测之前,我们再来看一下工科专业的一些特点,或者说我们预测工科国家线的几个重要依据。
就扩招来说,工科专业相对来说幅度要更大一些,毕竟需求量很大。
比如,2020年,对很多工科专业都进行了扩招,特别是人工智能、高级集成电路等专业,扩招幅度都比较大。
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确保了虽然考研人数在不断增长,但是,工科国家线却能够维持稳定。
很多人会说,工科专业国家线好低啊。
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存在。
自从2017年以来,“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放在一起划线,这直接导致国家线不会太高。
换句话说,现在的国家线,其实也是为了“照顾”非全日制研究生。
之所以能够准确预测工科专业国家线,就是因为工科国家线较为稳定,特别是2020年、2021年两年,工科国家线只差了1分。
而2022年无论是初试题目难度,还是考研人数的增长幅度,都与2020年的情况比较类似。
所以说,这也是可以进行工科专业国家线预测的主要原因。
工科类专业国家线较为稳定,并且也不算太高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工科专业所包含的专业比较多,其中也不乏一些冷门专业。
然后,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的差距会非常大。
一些热门专业的考研复试线可能会远高于国家线,比如,计算机、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等专业。
而冷门专业,其考研复试线可能会擦着国家线,乃至于出现哪怕是擦着国家线招生还招不满的情况。
比如,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等专业。
而所有工科专业,采用的又是同一个国家线,所以,为了照顾到一些“冷门”专业,国家线也不会太高。
所以,基于以上因素,可以大胆预测一下2022年考研工科专业国家线,仅供大家参考。
2022年工科专业国家线很大概率依旧会保持稳定,虽然考研人数在增加,但是,目难度也比较大。
所以,大胆预测国家线如下:
(总分=100分)单科线:35分;
(总分>100分)单科线:53分;
总分:265分。
最后,我们再来讨论一个争论比较大的话题,常常能够看到很多人在说,“过了国家线也没啥用”。
对于这一说法,有点不敢苟同。
你如果说过国家线没用,那可能会伤了很大一部分同学的心。
因为,初试结束后,他们每天都在不断进行着估分,然后,希望国家线能够降一点再降一点,只为了数学(英语)能够过国家线。
其实,过考研国家线并不像有人说的没啥用,还是非常有用的。因为,前面已经讲了,有不少院校的部分冷门专业考研复试线本身就是国家线。
毕竟,不可能人人都报考34所“自主划线”大学吧。
其次,过了国家线就有资格参加调剂。
至于调剂成不成功另说,如果选择B区的一些偏远二本大学,还是有机会调剂成功的。
所以说,过国家线是最基本的,这条线也意味着成功上岸的机会。
如果连国家线都过不了,那意味着考研已经失败。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不知道你是否过了国家线呢?欢迎留言讨论。
感谢您的阅读,喜欢文章就点赞转发一下吧!
扩招后你在什么位置?近五年山大考研分数线及国家线最全汇总来了
2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扩大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2月28日,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上明确指出,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的规模较去年增加18.9万,在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财政支撑的情况,以及高校办学条件等因素,精准测算培养能力和承载能力,科学确定分校招生的规模,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高校倾斜。研究生计划增量,重点投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专业,而且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以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为主。
快来看看2015—2019年研究生报考、录取人数及分数线,希望对今年报考的你有所帮助!
2015-2019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
2020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创历史新高,达到341万,同比增长17.59%,这已经是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了。
2015-2019年研究生招生、
在校生及毕业生数量
2019年,研究生教育招生91.7万人,在学研究生286.4万人,毕业生64.0万人。
2018年,研究生教育招生85.8万人,在学研究生273.1万人,毕业生60.4万人。
2017年,研究生教育(增加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80.5万人,在学研究生263.9万人,毕业生57.8万人。
2016年,研究生教育招生66.7万人,在学研究生198.1万人,毕业生56.4万人。
历年分数线(2015- 2019年)
教育部根据全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和教育水平等,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分为两类,分别为一区和二区。报考地处一区、二区招生单位的考生,分别为A类考生和B类考生。
(2015年- 2019年)
01
哲学
02
经济学
03
法学
04
教育学
05
文学
06
历史学
07
理学
08
工学
09
农学
10
医学
11
军事学
12
管理学
13
艺术学
14
体育学
15
工学照顾专业
16
中医类照顾专业
17
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
经济学专硕
02
法学专硕
03
教育学专硕
04
文学专硕
05
历史学专硕
06
工学专硕
07
农学专硕
08
医学专硕
09
中医
10
管理学专硕
11
艺术
12
工程照顾领域
山东大学作为34所自主划线院校之一,每年的分数线和国家线相比稍有不同,报考山大的同学需要重点关注哦。 下面是 近五年山大分数线的数据供大家参考 。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三、专项计划
素材/研招网 山大研究生招生
山大研究生微信公众号
封面/张证越
编辑/周梦依 胡燕南 于子旋
责任 编辑/韩笑晨 苗 立群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用户评论
裸睡の鱼
终于等到了!今年考研分数还是有点过分低一点的感觉,但是看到这个国家线让我感觉还有希望呢!期待着后续的院校录取信息!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已麻木i
看来想考研顺利还得继续刷题加倍努力啊!我今年没上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就该更努力了~ 明年一定要冲!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焚心劫
2020年国家线比我想象的高不少,真是有点让我吃惊。 不过这也侧面反映了竞争激烈程度的真实状况,希望大家都能坚持梦想!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醉婉笙歌
作为一名正在准备报名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同学,看到这个数据让我有点慌…感觉自己的复习还要加把劲!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该用户已上天
看了2022年的国家线后,突然觉得我去年那个成绩还挺不错啊!虽然没有考上,但是现在的状态,明年再拼一把应该不是问题。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败类
看到这个数据我反而松了一口气,我当初就没决定要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看来我的选择没错吧?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喜欢梅西
希望以后还有更多院校出招来提供不同类型的非全日制研究生项目,这样更加方便同学们进行选择!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上蔷薇
这年头的研究生国家线可越来越高了!估计明年更难上了…还是建议大家认真考虑自己的目标和实际情况吧。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猫腻
2022年的国家线比往年有所下降,真是让很多想要考研的同学惊喜不已。希望能把握机会顺利考上心仪的学校!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赤;焰﹏゛
对于已经毕业想继续深造的同学们来说,非全日制研究生项目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啊!加油努力争取梦想!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蔚蓝的天空〃没有我的翅膀
我准备明年重新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希望能够拿到理想的成绩。这个国家线给到了我新的信心!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回到你身边
我想问问,除了这个国家线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影响因素吗?比如院校的排名、专业设置等等…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oО清风挽发oО
看来还是需要提前做好规划和准备工作啊!不能等到考试临近才开始紧张吧?对未来的计划要有所掌控!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哭花了素颜
对于那些已经考了非全日制的,你们觉得这个国家线怎么样呢? 感觉符合预期吗? 希望可以分享一下你们的经验!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等量代换
很多人都说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难度比全日制高,不知道是真的吗? 请问学长学姐们真实情况怎么样?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闷骚闷出味道了
想问问这个国家线只包含哪些院校和专业的呢? 现在就需要去研究各个院校的录取要求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傲世九天
对于非全日制研发的考分标准来说,我觉得要更加人性化一些!毕竟上班还要考研真的很不容易…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顶个蘑菇闯天下i
看到这个国家线后,很多人都说这几年考研越来越难了。希望大家都能努力争取自己的梦想!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