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to考研网 资讯 东北大学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

东北大学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东北大学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的一些知识点,和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沈阳市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公告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工作即将开始。为确保沈阳市报名工作顺利实施,市招考办特此告知广大考生,及时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公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以下简称“研招网”),仔细查阅辽宁省招考办和沈阳市各报名点网报公告,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报名注册,严格按国家、省、市和各报考点的相关规定,准确选择报考点,及时完成基本信息填写和网上缴费,在规定期限内上传网上资格审查所需各类证明材料,并完成电子信息采集。

一、沈阳市受理考生范围

根据国家教育部和省招考委相关规定,沈阳市各报考点受理下列范围内的考生报考:

1.沈阳域内各类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沈阳市户籍的非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其他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

3.全国范围内报考沈阳音乐学院、鲁迅美术学院的本科毕业生;

4.长期在沈工作,并在沈缴存养老保险的外省(市)户籍人员(截止2023年11月5日前,至少连续3个月以上缴存记录)。

二、网上报名及缴费

1.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沈阳市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时间安排如下:

9月24日至25日,沈阳市域内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网上报名。

9月26日至27日、10月8日至25日,沈阳市各类别考生均可网上报名。

报名期间,考生每天9:00至22:00可登录研招网进行报名。考生应在规定时间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辽宁省招考办、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

2.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不能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3.考生须缴纳报考费才视为有效报名。按有关规定各类考生报考费为每生150元,采取网上支付方式收取。报考费缴纳时间为9月24日至27日,10月8日至10月25日,逾期不得补缴。

在网上报名阶段主动取消报名、网上确认阶段未确认和未通过或者招生单位不准考的考生均予以退费,退费工作一般在下一年1月中旬前完成,所退款项将由研招网按考生缴费渠道原路返还。如遇应退款项未到账等问题请咨询研招网客服(考生可登录研招网进行网上咨询,也可以拨打010-67410388电话咨询)。

三、网上确认

所有报名缴费成功的考生均需要进行网上确认。我省网上确认时间为11月1日至5日(具体工作时间安排由各报考点公布),逾期不再补办。具体要求详见《沈阳市2024年研究生考试网上确认注意事项》。

四、注意事项

1.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经考生填报并通过网上审核的报名信息一律不作修改。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不能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免初试、转段)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s://yz.chsi.com.cn/tm)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截止规定日期仍未落实接收单位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资格。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

3.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在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复试前须向招生单位提供《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进行复核。

4.符合报考条件且选择我市报考点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须由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资格审查,并向省招考办申领报名校验码。省招考办将通过“中国研招网”接收考生申请材料并进行网上备案审核。请考生于10月10日9:00至10月24日17:00(逾期不再受理)将本人身份证(人像面及国徽面)和《报考2024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加盖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公章并由本人签字确认)扫描件通过研招网(https://yz.chsi.com.cn/apply/ggjh/xymsh/index.do)上传备案。省招考办将在2个工作日进行网上审核,审核通过的考生,可直接在研招网进行网上报名,不需现场领取校验码。

5.报名期间研招网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须上网查看校验结果。

对于国内学历考生,如提示学历(学籍)异常的,可通过学信网获取《教育部电子注册备案表》(非应届生)或《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应届生),学信网上查不到学历的非应届生须取得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根据以上报告中的本人相关信息检查并修改网报信息。

持国(境)外学历学位报考的考生,填报学历信息时须根据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填写完整认证信息。

不能在网上报名截止前获得国家承认的国(境)外学历、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等届时可毕业本科生,网报时应按照非应届生身份填报信息(编号等尚未获取的信息可暂填“无”或用“0”代替),暂时忽略学历校验结果提示,完成网上报名。此类考生必须在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期限由招生单位规定)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或学历学位认证报告,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6.选择我市报考点的残疾考生如需在考试期间提供合理考试便利服务的(如盲人试卷、辅助设备或其他),须于11月15日前向所选报考点和报考招生单位提出申请。

五、报考点选择

1.在沈阳市域内各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须选择就读学校对应指定的报考点(以网报系统可选为准)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手续。毕业学校设立为考点的应届考生,应选择指定的报考点(以网报系统可选为准)办理网上报名及确认手续。

2.我省域内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可选择户籍所在区的报考点,其中教学点设置在我市的,考生也可选择教学点所在区的报考点。

3.工作单位在沈阳且符合沈阳市规定报考条件(截止2023年11月5日前,至少连续3个月以上社保缴存记录)的外市户籍考生,既可回户籍所在地报名,也可选择沈阳市报考点进行报名(以网报系统可选为准)。

4.报考沈阳市招生单位的考试方式为“单独考试”的考生,在沈河区报考点报名考试、办理网上报名和确认手续。

5.全国范围内报考沈阳音乐学院和鲁迅美术学院的考生,须选择报考院校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手续,在其他报考点报名无效。

6.在沈阳市普通高校攻读第二学士学位的考生,可选择本人就读学校对应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及网上确认手续。

7.招生考试部门将会同教育、人社、公安等部门联合对考生上传的信息进行电子数据比对,对伪造报考信息的考生将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并追究相关责任。

六、沈阳市报考点联系方式

辽宁省招考办咨询电话:024-86157004

沈阳市招考办咨询电话:024-67851649

附件1:沈阳市2024年研究生考试网上确认注意事项

附件2:沈阳市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普通高校应届生对应报考点一览表

沈阳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2023年9月22日

附件1

沈阳市2024年研究生考试网上确认注意事项

一、2024年沈阳市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全面实行网上确认。所有报名缴费成功的考生均需要进行网上确认,未缴费考生不能通过网上确认。网上确认时间为11月1日至5日(具体工作时间由各报考点安排),逾期不再补办。

考生须提前查阅辽宁省招考办和报考点发布的网报公告,了解网上确认各项要求,严格按照有关要求上传考生照片、居民身份证件、、户口或社保证明等有关材料并进行网上审核。

报考点将在网上集中审核,并通过网上确认系统向考生反馈审核结果。

二、经考生填报并通过网上审核的报名信息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未能按要求提交材料或提供虚假信息导致审核不通过的,将视为报名无效。

三、需要上传的相关信息

特别提醒:考生提交材料务必真实、有效,不可翻拍,不可PS,不可修图美颜,不可用最美证件照等,并符合标准要求。如因提供虚假材料,影响考试、录取的,责任由考生本人承担。

如考生提供的照片无法清晰、准确辨识,考生须重新提交。

所有在沈阳市报考点参加网上确认的考生均须上传下面第1项列明的材料照片,另外要根据自己报考身份的实际情况按要求上传第2、3、4项中的规定材料照片。

1.身份证明

(1)本人近三个月内正面、免冠、无妆、、彩色电子证件照(白色背景,用于准考证照片)。宽高比例3:4,坐姿端正,双眼自然睁开并平视,耳朵对称,左右肩膀平衡,头部和肩部要端正且不能过大或过小,需占整个照片的比例为2/3。JPG格式,照片大小5M以内。

上传照片将用于准考证,务必真实清楚,符合上述要求,绝不可用修图软件等进行美化修改。

(2)本人手持身份证照。拍摄时,手持本人身份证,将持证的手臂和上半身整个拍进照片,头部和肩部要端正,头发不得遮挡脸部或造成阴影,要露出五官;身份证上的所有信息清晰可见、完整(没有被遮挡或者被手指捏住)。

(3)本人身份证原件正反面照。分正、反面两张上传,请确保身份证边框完整,字迹清晰可见,亮度均匀。

特别提醒:证件照片要按照要求上传,严禁对照片进行修图,对证件照审核未通过的考生,须重传直到审核通过。

如果因上传照片与实际不符造成的审核不通过,所有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2.学历(学籍)信息证明

(1)2024届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考生(含全日制成人高校本科毕业生)须上传“中国高等教育学生”的《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2)持国内学历的往届生(学历认证通过的)须上传照片(丢失的提供“中国高等教育学生”的《教育部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

学历认证未通过的往届生(个别老及军校毕业证)上传《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

已经办理该认证手续,暂时未下来证书的,请上传办理认证流程证明(缴费收据等)。

学历认证未通过的自考生须上传成绩证明。

持国(境)外学历学位报考的往届生须上传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对以上学籍、学历信息要求有疑问的请与招生单位联系确认,以招生单位要求为准。

3.户籍或明

(1)前述应届本科生请上传本人学生证(卡)照片(带注册学号)。

(2)沈阳市户籍的非应届本科毕业生等其他考生请上传户口本首页、个人单页(集体户口需提供集体户口首页原件及个人页原件图片)照片。户籍章必须清晰可辨。

(3)非沈阳户籍,工作单位在沈阳的考生,需提供截止到确认当天在沈阳近三个月的社保缴纳记录原件照片,原件要求有二维码和社保专用章(二维码要清晰便于核查)。

4.明

现役军人考生须上传军人身份证件

附件2:

东北大学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

沈阳市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普通高校应届生对应报考点一览表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招考办:

·10145东北大学(南湖校区)

·10177沈阳音乐学院

·10178鲁迅美术学院

·13610辽宁何氏医学院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招考办:

·10149沈阳化工大学

·10142沈阳工业大学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招考办:

·10157沈阳农业大学

·10153沈阳建筑大学

·10163沈阳药科大学(沈阳校区)

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招考办:

·10166沈阳师范大学

·11035沈阳大学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招考办:

·10162辽宁中医药大学

·10140辽宁大学

·10175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招考办:

·10145东北大学(浑南校区)

·13609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

·10144沈阳理工大学

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招考办:

·10159中国医科大学

·10143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11632沈阳工程学院

·13957辽宁传媒学院

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招考办:

·10164沈阳医学院

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招考办:

·10176沈阳体育学院

·13220沈阳城市学院

·13208沈阳城市建设学院

·13621沈阳科技学院

沈阳音乐学院:

·10177沈阳音乐学院

鲁迅美术学院:

·10178鲁迅美术学院

(沈阳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明天起2025考研预报名启动 招生专业目录这里查→

根据《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其中,网上报名时间为2024年10月15日至10月28日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4年10月9日至10月12日),每日9:00—22:00。

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网址:https://yz.chsi.com.cn),考生务必提前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吉林省教育考试院、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报公告等有关要求报名。提交网上报名信息后,通过“网上支付”方式在规定的网上报名时间内缴纳报考费,逾期不能补缴费。所有硕士研究生报考缴费标准均为每生200元。

2025年研招网报流程图(统考)

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我省共设置9个报考点,其中包括7个市(州)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2个高校报考点。

应届本科毕业生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市(州)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

报考长春理工大学单独考试的考生应选择长春理工大学报考点;

报考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单独命题考试的考生应选择长春大学报考点;

报考吉林大学强军计划、东北师范大学单独考试的考生应选择长春市教育考试院报考点;

其他考生(含在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应选择户口或工作单位所在地所属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手续。

其中,以户口所在地报考的往届生须按要求在网上提供本人现居地户口簿;以工作单位所在地报考的往届生须按要求在网上提供所在报考点接收市(州)社会保险管理部门出具的、本人工作单位所缴纳的、2024年7月份以后连续缴纳1个月以上(含1个月)的社会保险参保证明。

特别提醒:要合理安排个人网上报名时间,尽量避开报名初期、末期网站访问填报。考生网上报名结束后,应密切关注网上确认安排。网上确认未通过的,无法参加考试。未进行网上确认或未通过网上确认审核的考生,其报名信息无效,由“研招网”通过原缴费渠道退回考生支付账户,预计于12月底前完成。考生不要在缴纳报考费后立即注销支付账户,否则将影响退费。

公告原文如下:

根据《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现将吉林省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报名要求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考生均须在规定时间内参加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逾期不再补办(缴费说明见后续公告)。网上报名技术服务工作由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负责。

  (一)网上报名时间

  1.网上报名时间:2024年10月15日至10月28日,每天9:00-22:00。

  2.网上预报名时间:2024年10月9日至10月12日,每天9:00-22:00。考生在此期间报名及支付的报考费有效。

  (二)网上报名方式

  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网址:https://yz.chsi.com.cn,以下简称“研招网”)进行报名。考生务必提前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吉林省教育考试院、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报公告等有关要求报名。

  (三)报考点接收生源范围

  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我省共设置9个报考点,其中包括7个市(州)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2个高校报考点。应届本科毕业生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市(州)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报考长春理工大学单独考试的考生应选择长春理工大学报考点;报考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单独命题考试的考生应选择长春大学报考点;报考吉林大学强军计划、东北师范大学单独考试的考生应选择长春市教育考试院报考点;其他考生(含在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应选择户口或工作单位所在地所属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手续。其中,以户口所在地报考的往届生须按要求在网上提供本人现居地户口簿;以工作单位所在地报考的往届生须按要求在网上提供所在报考点接收市(州)社会保险管理部门出具的、本人工作单位所缴纳的、2024年7月份以后连续缴纳1个月以上(含1个月)的社会保险参保证明。

  具体的报考点代码、报考点名称及接收范围如下:

  【2202-延边州招生考试服务中心】:接收延边州和长白山管委会所辖地区报考全国统考考生的报名。

  通讯地址:延吉市龙东街261号

  咨询电话:0433-2557386、0433-2520574

  【2203-白城市教育考试院】:接收本地区报考全国统考考生的报名。

  通讯地址:白城市洮北区中兴东大路3号

  咨询电话:0436-3230057

  【2204-通化市招生考试服务中心】:接收本地区、白山地区和梅河口市报考全国统考考生的报名。

  通讯地址:通化市东昌区佟江路288号

  咨询电话:0435-3275313

  【2205-四平市招生考试服务中心】:接收本地区和辽源地区报考全国统考考生的报名。

东北大学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

  通讯地址:四平市铁西区英雄大街1666号

  咨询电话:0434-3248668

  【2206-吉林市招生考试服务中心】:接收本地区报考全国统考考生的报名。

  通讯地址:吉林市船营区中东南路61号

  咨询电话:0432-62757006

  【2207-长春市教育考试院】:接收本地区(含公主岭市)报考全国统考考生的报名;接收全国报考吉林大学强军计划的考生报名,该类考生在其它报考点网上报名及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一律无效;接收全国报考东北师范大学单独考试的考生报名,该类考生在其它报考点网上报名及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一律无效;

  通讯地址: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卫星路2726号

  咨询电话:0431-89965266

  【2208-松原市招生考试服务中心】:接收本地区报考全国统考考生的报名。

  通讯地址:松原市宁江区沿江东路759号

  咨询电话:0438-2286678

  【2210-长春理工大学】:接收全国报考长春理工大学单独考试的考生报名。

  通讯地址:长春市朝阳区卫星路7089号

  咨询电话:0431-85583236、0431-85582476

  【2213-长春大学】:接收全国报考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中医学(100500)(视障)、音乐(135200)(视障)、美术与书法(135600)(听障)、设计(135700)(听障)专业的单独命题考试的考生报名,该类考生在其它报考点网上报名及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一律无效。

  通讯地址:长春市朝阳区卫星路6543号

  咨询电话:0431-85251786、0431-85251989。

  (四)网上报名信息填报

  网上报名前,广大考生务必仔细阅读《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吉林省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公告》的全部内容以及所选择报考点和所报招生单位的公告信息和有关要求,正确选择招生单位和报考点,以免因错选招生单位或报考点而耽误报名和考试。

  符合规定条件并申请享受照顾政策的考生,须在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填报相关信息,并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及定向就业少数民族地区。

  符合规定条件并申请享受初试加分政策的考生,须在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填报相关信息。

  未按规定申报的,不享受相应照顾或加分政策。

  申报“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请密切关注吉林省教育考试院后续公告,并按研招网要求填报相关材料。

  网上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不能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网上报名成功后若修改招生单位、考试方式、专项计划、报考点等关键信息,必须先取消当前有效志愿进行重新报名,重新报名则需要重新进行网上缴纳报考费。其他已提交的非关键网报信息,考生可在网上报名截止时间前使用已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对其进行修改。

  网上报名时间充裕,建议广大考生合理安排报名时间,避开报名初期、末期高峰,避免网络拥堵影响报名。

  二、网上确认要求

  今年我省各报考点仍全部采用网上确认方式。

  (一)网上确认时间

  网上确认具体时间以所选择的报考点公布的考生网上确认时间安排及相关要求为准。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须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网上报名信息核对,并进行网上确认。逾期不再补办。

  (二)网上确认程序

  详见《吉林省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确认公告》(见后续公告)

  三、考生网上报名注意事项

  (一)须认真阅读教育部《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

  (二)须认真阅读所报考招生单位《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

  (三)须认真阅读所选报考点网上报名、网上确认公告及相关安排,严格按照吉林省报考点接收生源范围选择报考点;

  (四)考生务必如实、认真填写报名信息和按规定选择报考点,对假报、错报、漏报报名信息和错选报考点而造成影响考试和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五)其他未尽事项,以《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等有关要求为准。

  吉林省教育考试院

  2024年10月8日

2025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专业目录查询功能全面优化升级,现正式开通,考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查询招生单位的招生专业相关信息。

欢迎报考!东北大学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发布

热烈欢迎广大考生报考我校2025年硕士研究生!欢迎具有所在学校推荐免试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申请到我校攻读研究生,具体条件和要求详见《东北大学2025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办法》。

2025年,我校拟在72个专业(领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3个专业(领域)招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具体招生专业详见《东北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第一章 报名

第一条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本章另有规定的除外: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2.具有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后满2年及以上人员(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下同),网上确认前须修完报考相关专业10门及以上本科主干课,且国家大学外语四级考试分数达到及格线或通过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三级,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在读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第二条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专业学位、以及工程管理专业学位中的工程管理(代码为125601)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符合第一条中第(一)、(二)、(三)项要求。

(二)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或本科结业后,达到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或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

第三条报名参加单独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符合第一条中第(一)、(二)、(三)项要求。

(二)本科毕业后连续工作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回原单位定向就业的在职人员;或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工作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回原单位定向就业的在职人员。

第四条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

网上报名时间为2024年10月15日至10月28日(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4年10月9日至10月12日,相关工作安排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确定并公布。),每日9:00-22:00。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网址:https://yz.chsi.com.cn)参加报名,按要求如实填写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

网上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教育部有关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具体确认工作由相关报考点组织实施。考生应积极配合报考点做好网上确认工作,认真核对并确认本人报名信息,根据核验工作要求提交补充材料。

所有考生均须参加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逾期不得补办。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含初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报名网络技术服务工作由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负责。

第五条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中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可选择教学点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单独考试考生应选择招生单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招考办);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

第六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后3年内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可申请享受初试总成绩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一)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项目之一,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

(二)退役大学生士兵〔即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者,其中,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含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达到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条件。

申请享受初试加分的考生,须在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填报相关信息。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进行审核。未按规定申报或审核未通过的,不享受加分政策。加分项目不累计。

第七条工作单位和户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且定向就业单位为原单位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可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

申请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须在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填报相关信息。报考点对相关考生资格进行初审,我校将在复试(含调剂)前进行复审。未按规定申报或审核未通过的,不享受照顾政策。

第八条报考有关专项计划的考生,须符合相应报考条件并在网上报名时填报。

(一)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条件。

东北大学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

考生报名时按要求填报信息,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进行审核;考生复试前向学院提供《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我校将对其报考资格进行复核。审核或复核未通过的,不得按照“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参加复试,仅可在调剂阶段按规定申请调剂到普通计划。

报考普通计划的考生,若报名时申请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并填报了相关信息,经有关部门审核通过后,调剂阶段可按规定申请调剂“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若报名时未申请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的,不可参加“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调剂。

(二)其余专项计划,执行相应文件规定。

报考专项计划的考生,不再享受初试加分和少数民族照顾政策。

第九条对服役期间获得三等战功、二等功以上奖励或者二级以上表彰,符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条件的退役人员,可申请免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符合免初试资格的考生,应在教育部规定的全国统考报名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免初试、转段)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s://yz.chsi.com.cn/tm)报名,逾期不得补报。对申请免初试的考生,我校将按照相关日程安排组织复试,复试合格者即可予以拟录取。

第十条学校将根据相关规定,对考生报考信息进行全面审查,确定考生的考试资格。

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的,不得准予考试、录取,随时发现、随时处理。

第十一条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须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免初试、转段)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报名。在规定截止日期未被招生单位录取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资格。已被招生单位录取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第二章 初试

第十二条初试方式均为笔试。初试时间为2024年12月21日至22日。

其中,12月21日上午8:30-11:30 思想政治理论或管理类综合能力;

12月21日下午14:00-17:00 外国语;

12月22日上午8:30-11:30 业务课(一)或专业基础综合;

12月22日下午14:00开始 业务课(二)[其中910建筑设计(4小时)截止时间18:00,其它科目截止时间17:00] 。

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考试,一律不予承认。

第十三条我校各专业初试考试科目设置详见《东北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第十四条我校初试自命题科目(910建筑设计除外)均通过网上评卷方式,考生应仔细阅读《东北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条形码张贴说明及答题规范》。

第三章 复试

第十五条复试是硕士研究生录取的必要环节,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复试中加强对考生的全面考查和综合评价,既注重考查考生的学业知识,也注重考查考生的专业能力素质和科研创新潜质,既注重考查考生的考试成绩,也注重考查考生的一贯学业表现。

第十六条复试时间、地点、内容、方式、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以下简称考生初试成绩要求)、成绩使用办法、工作程序、组织管理、咨询渠道等事宜将按教育部有关规定另行制定发布,详见复试前在我校研究生招生公布的相关信息。

第十七条在国家分数线基础上,我校结合生源、招生计划、复试比例等情况,自主确定本单位考生初试成绩要求及其他学术要求。

第十八条学校将在复试前严格采取人证识别及相关信息库数据比对等措施,加强对考生的身份审核及报考专项计划、申请享受初试加分的资格审核。对不符合规定条件者,不予复试。

第十九条考生应自觉遵守考场规则及考生所签署的《诚信复试承诺书》等内容,在复试工作结束前不得对外透露或传播复试试题内容等有关情况。

第二十条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不同于初试科目)。加试方式为笔试,加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第二十一条会计、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学位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在复试中组织,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第二十二条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均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第四章 调剂

第二十三条所有考生(含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与普通计划之间调剂的考生等)调剂申请均须通过教育部“全国硕士生招生复试调剂服务系统”(网址:https://yz.chsi.com.cn/yztj)进行,具体程序及要求届时请关注系统。

第二十四条第一志愿报考下列专业(或专项计划),应遵循相关调剂要求。

(一)报考照顾专业(指工学照顾专业、体育学、体育硕士,教育部将根据国家战略需要、社会发展需求、考生报考情况等因素适时调整,下同)的考生若调剂出同类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达到我校该照顾专业所在学科门类(非照顾专业)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报考非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入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符合我校对应的非照顾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工学照顾专业之间,体育学与体育硕士之间调剂,按本类照顾专业我校初试成绩基本要求执行。

(二)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会计专业学位的考生,在满足调入专业报考条件、且初试成绩同时符合调出专业和调入专业在我校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可申请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报考其他专业的考生不得调入该4个专业学位。

(三)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的考生,申请调剂到普通计划,其初试成绩须达到我校相关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

报考普通计划的考生,若符合“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报考条件,可申请调剂到该专项计划,其初试成绩须符合我校确定的接受“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调剂的初试成绩要求。

(四)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到该专项计划以外;未报考的不得调剂到该专项计划。

(五)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不得调剂。

(六)调剂工作具体要求详见我校研究生招生在复试录取阶段公布的调剂工作办法。

第二十五条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调出考生仔细查看调剂意向高校调剂工作办法。

第五章 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

第二十六条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主要考核考生本人的现实表现,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对于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第六章 录取

第二十七条学校根据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以及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和品德情况、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第一学年学业奖学金等级。

第二十八条学校与定向就业的考生及其单位,在考生录取前,签订定向就业合同。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只能被录取为回原单位定向就业。报考非定向就业研究生申请录取为定向就业的,应在拟录取名单公示后一周内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

第二十九条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使我校无法调取考生档案、签订定向就业合同,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我校不承担责任。

第三十条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者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者,录取资格无效。

第三十一条被录取的新生(录取资格无效的除外),可以申请保留入学资格,保留入学资格的条件、期限等由学校规定。经学校同意保留入学资格的新生纳入招生单位录取当年的招生计划管理。

第七章 其他

第三十二条我校不办任何考研辅导班,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请登录我校研究生招生-硕士简章查询。

第三十三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习方式为全脱产在校学习,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习方式原则上为业余时间到校上课。

第三十四条我校2025年各招生专业学制情况,具体详见《东北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学制情况汇总表》。

第三十五条全日制研究生专业学费标准最终以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为准;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及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费标准最终以学校审批为准。

第三十六条我校研究生奖助学金基本情况详见《东北大学研究生奖助学金实施方案》。

第三十七条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和《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和学校有关规定执行,体检工作相关安排另行公布。

第三十八条关于单独考试有关规定和要求详见《2025年单独组织考试招收四年以上工龄在职人员硕士研究生报考须知》。

第三十九条关于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招生考试相关规定和要求详见《2025年工商管理硕士(MBA)招生简章》《2025年公共管理硕士(MPA)招生简章》。

第四十条专业目录中带有“【秦皇岛】”字样的研究方向有关情况,具体详见《东北大学关于秦皇岛分校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及相关工作情况的说明》。

第四十一条专业目录中带有“【佛山】”字样的研究方向有关情况,具体详见《东北大学关于佛山研究生创新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及相关工作情况的说明》。

第四十二条关于我校同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举办控制工程专业[代码为085406]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详见《东北大学与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招收中控技术工业人工智能研究生创新班项目介绍》。

第四十三条关于我校同美国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合作举办软件工程专业[代码为085405]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详见《东北大学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合作举办软件工程专业(085405)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介绍》。

第四十四条关于东北大学对口支援宁夏理工学院定向培养硕士研究生专项计划详见《东北大学对口支援宁夏理工学院定向培养硕士研究生专项计划报考须知》。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五条现役军人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办法由军队相关部门另行制定。

第四十六条本章程最终解释权归东北大学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未尽事宜以上级有关文件为准。

第四十七条本章程如有与教育部招生政策不符,以教育部发布政策为准。如果上级主管部门出台新政策,学校将对章程做出相应调整。

通讯地址: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三巷11号东北大学主楼(原综合科技大楼)521室 邮政编码:110819

联系电话:024-83687556

传真号码:024-23907982

网址:http://yz.neu.edu.cn/(东北大学研究生招生)

来源 | 研究生院

编辑 | 马小涵

责编 | 迟美琪 杨明

用户评论


你的眸中有星辰

这个东北大硕招系统好复杂啊!我刚开网站就愣住了,感觉弄半天也不知道要怎么操作,能不能做更友好一点的界面?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袂婉约

终于上线了,这东北大硕官网信息获取太不方便了,现在有个专门的系统真是太好了!查考试时间、录取政策什么的都能一目了然。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何年何念

东北大学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这个名字也太平平啊,能不能再文艺点,感觉跟人家别的高校系统差距有点远呢。不过功能还是要有的才好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要变勇敢℅℅

想问问东北大的研招,我之前注册过账号,现在登录就说用户名不存在了?是不是我账号被删除了?在线客服也不给回复?希望官方能解决这个问题!我很心急啦!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从此我爱的人都像你

终于不用一个个打电话询问信息了,这个东北大学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真方便啊!网上缴费、论文上传这些操作都蛮流畅的。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小清晰的声音

我是去年申请东北大的学生,当时研招系统的功能真的太有限制了,希望今年更新后能解决一些痛点,比如提交材料审核速度比较慢的问题。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浅巷°

这个网站做的还可以,比之前官方网站的信息更新快多了!希望以后都能保持良好运转,方便大家了解东北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你,很幸福

東北大研招服務系統太人性化了,信息分类清晰,操作简单方便。还有专门的答疑板块,遇到问题可以及时咨询,真是一箭双雕。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烟消云散

希望能把其他高校的优秀功能也移植到这个东北大学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里,比如在线模拟考试、导师推荐等功能,会更加完善!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纯真ブ已不复存在

对东北大研招系统还是比较满意的。能及时获取信息,操作方便快捷也很重要。希望后续能加入更多特色功能,提高用户体验。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样剩余

网站的网页设计风格有点陈旧,感觉跟不上时代潮流,希望更新一下页面样式和布局,让它看起来更现代化、年轻化一些。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慑人的傲气

东北大研招系统,这个名字好奇怪!感觉没有特色。能不能换个更有吸引力的名称呢?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寒

终于不用翻来覆去找招生简章了,这个东北大学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太方便啦!可以清晰地看到各种专业信息、录取分数线等等。非常实用功能性强。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良人凉人

希望东北大学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后期能加强用户的隐私保护措施,保证用户信息安全!毕竟牵涉到敏感信息还是要格外重视的。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暮染轻纱

这个东北大研招系统太简洁了,没有太多繁杂的操作步骤,反而让我有些不安稳,感觉是不是缺少一些功能呢?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鹿先森,教魔方

网站加载速度还可以改进一下,有时会卡顿很久,影响使用体验。希望官方能对服务器进行优化,提高页面响应速度。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还未走i

东北大学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真不错!比之前单独寻找信息要方便多了。希望能看到更多高校参考这套系统建设,让广大研究生申请者都能享受这样的便捷服务。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goto考研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tokaoyan.com/13965.html

作者: 小条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