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to考研网 资讯 张雪峰解析:专硕与学硕哪个更适合你?

张雪峰解析:专硕与学硕哪个更适合你?

很多朋友对于张雪峰解析:专硕与学硕哪个更适合你?和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招生专业目录里的人数一般不可信

(1)看清楚招收的是学院人数还是专业人数

(2)看清楚招收人数里包不包含保送生人数

如果这个学校的招收简章写的是学院的人数而且包含保送生,那么这里面的水分就比较大了。举个例子,去年,某211学校的专业招收人数是在报完名以后才公布出来的,而且某个专业只招收一个人,这就相当尴尬了,换学校吧,争不过人家复习了很长时间的,不换学校吧,就招一个人…

有的学校是按一级学科来划分数线的,哪个专业多少分让人一目了然,但有的学校就不是按一级学科划分了,它是按学科门类划分数线的,一个学科门类下面包含很多的一级学科,每个一级学科的复试分数线是不一样的,这个时候你就需要去你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学院网站去看一看,这样你查的分数线会准确一些。

那么学校的招收人数应该去哪儿查呢?这个是在录取名单里查。那么录取名单在哪里找?录取名单一般在以下两个地方找:

(1)研究生院网站,公布的时间一般是在每年的3月底,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南京大学、山东大学。

(2)目标院校目标专业所在学院的学院网站,在学院网站里面找“通知公告”,公布的时间也基本是3月底,极个别的院校会在4月份公布。

典型盲目报考人员

最典型的就是师范类学校,这类学校的学生在报考院校的时候,脑子里几乎就那么几个大学,最厉害的是北师大、华东师大,然后就是区域性的学校像东北师范、华中、华南师范、陕西师范,接着是地区性的学校像哈师大、湖南师范,最后就是二级城市的学校像华北师大,赣南师范一类的。

你会发现师范类的学生报考学校时特别有意思,从上往下一级一级报,难道就只有师范类学校招生吗?并不是这样的,比如在北京招收学科语文专业的,除了北师大首师大,还有中央民族大学,还有一个思想政治专业,在全国有三百多个硕士点,这个专业在选择院校时是很宽泛的。

1.如何查询我所学的专业有哪些学校在招生

我们到底要从哪里查我这个专业有哪些学校在招生呢,很简单,登陆研究生招生,简称研招网,打开硕士目录,然后你会看到下面这个页面:

右下角有个学习方式,里面是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这个自己选一下就行,接着你只需要填写门类类别和学科类别,点击查询就能查到你这个专业全国有哪些学校在招生,你如果就想看某个城市的学校,把所在省市填上就行,这里面还有一个功能,有单独的211和985选项,你可以单独看211或985的学校,so easy!

2.专硕问题

研究生有两类,分专硕和学硕,以上的方法是学硕的查询方法,专硕查询的方法每个学校和每个学校是不一样的,有个简单的办法,先看这个学校有没有你这个专业的学硕,有了学硕才有可能有专硕,没有学硕是肯定没有专硕的,但是有几个专业例外,没有学硕也会有专硕,就是我们的会计和非法学专业,这两个专业在查的时候要注意一下了,没有这个专业的学硕也会有这个专业的专硕的。

参考书目应该从哪里查呢?有的学校招生目录里就有,有的学校就没有,没有的话怎么办?可以看看往年的参考书目有哪些,或者想办法去认识一个的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本科同学,去问问本科阶段用什么书,那么基本上你可以把这本书列为参考书。

招生目录一般是这样查的,登录这个大学的研究生院网站,点进招生信息,再查看6月-10月之间的招生信息。

还有很多同学在关注一个数据叫做报录比,我想说这个报录比什么用都没有用,报录比体现不出来这个学校这个专业的考试难度,它只能体现考试热度。举个例子,A学校报录比8:1,B学校报录比10:1,是不是B就比A难考,是这样吗?真不是。比如A是清华大学,B是郑州大学,郑大就比清华难考吗?不是的。

很多同学考研之前,都会上论坛看看别人的成功经验帖,看看别人成功是怎么做的。经验帖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比如像“考研用这几本书就行了”,这个书本适用别人,可能不适合你自己,一定要寻找自己的方法和途径。

像网上有很多关于复习几个月考上985的帖子,有很多同学就盲目的跟风,千万不要这么做,复习几个月就考上985的是什么人啊,是大神是学霸啊,底子不一样,不要盲目的跟随崇拜,一切从自身出发,二本、三本的同学不要盲目去学学霸的复习方法,肯定不适合你,你要从身边和你一样起点并且优秀的人去学习。

二三本的同学考211、985会很渺茫吗?有很多学校招生的时候会标明211、985学校的优先,其实除非这个学校明确表明只要211或985学校的学生,那这些就不是问题,他只是说优先,人家211、985学校的学生不一定能看上这所学校呢,所以说“优先”不是什么大问题

英语是分成几个环节的,一个是单词,一个是语法,一个是阅读。像有的同学看一句话,单词都看得懂,但就是不会翻译。所以不存在只要备好单词阅读就没问题的说法。

完全看你的底子和报考的院校,底子不好又要考好学校怎么样都不算早,你若底子超级强,过目不忘,想什么时候复习就什么时候复习。

还是那句话,依旧是看底子,底子不好早复习早努力,人家学霸说不难,你能和人家一样,该好好准备还是要好好准备的。

很多同学问我考研怎样才能成功?一共有3点:1.要正确的选择院校和专业;2.好的学习方法;3.坚持不懈的努力。

关键复习计划,大家千万不要做得太细,计划是阶段性的计划。按月份来,比如3月背单词,4月看高数线代等等。

收集资料也不要一下子收集太多,收集重点的就行,像背单词,肯定优先被考研高频词汇。数学也没必要搞题海战术,你把10年真题摸透,保证所有的题都会做,能达到这种程度,你数学考得也不会差。

这个心态一定要摆正,要有自信,但是自信一定要建立在充分复习的基础上。像英语的阅读理解,这个是分成2个部分,一个是阅读,一个是理解。阅读是每个句子你能不能翻译得出来,理解是你题目为什么做错了。只要你真正做到了阅读和理解,那你英语肯定拥有了这个自信。

还有的的同学担心本科受歧视,这种歧视存不存在?当然存在。这个歧视和有的老师一样。像有的老师是“北大六代”,“北大六代”到什么程度?小学北大附校,初中北大附校,高中北大附中,大学北大,硕士北大,博士北大,“北大六代”,后来又去国外读了一个博士后,回到北大教课。这个老师从小就生活在北大,那你说他会不会歧视?他一定会歧视你。

但如果说有些老师的经历和这个“北大六代”的经历不一样,这个老师可能大学本科还不如你,但是这哥们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去考研,又去考博士,后来去国外读了一个博士后,回来后去北大教课。这个老师就不会歧视你。为什么?因为他跟你的经历一模一样。

不要想着一口吃成一个胖子,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就是今天打一耙明天打一耙,这个就是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复习,什么阶段在干嘛。你应该有个整体的规划。

考研成没成功只是一个结果,重要的是过程,你会发现当你把这个过程坚持下来了,你会有一个不一样的全方位的新体验。

都是研究生,到底报“学硕”还是报“专硕”?

时光飞逝,又是新的一年“考研季”,打开手机,微博上“考研”话题三天两头被推上热搜。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从2017开始,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连续7年上涨,从201万人增至457万人,2023年全国考研人数仍将进一步上涨,再创历史新高。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大,“考研”已经成为了全社会每年的“焦点话题”…….

对于报名23年考研的同学来说报名确认等步骤都已经完成,接下来是最后的备考冲刺阶段,而对于更多备考24、甚至25年考研的同学来说,有一个问题不可避免地都要遇到,那就是选学术型研究生(简称学硕)还是专业型研究生(简称专硕)?很多专业在硕士阶段都设置了学硕和专硕,选择不同可能未来的就业方向和结果也会大不相同。所以考“学硕”和“专硕”差别在哪里呢?

1、培养目标不同:学硕是把你培养成一个理论研究的人才,学制一般是3年,通常第一年上课,第二到三年在实验室做实验完成相关科研项目,其中第三年主要做毕业论文相关的实验课题。而专硕更倾向于培养你的实践能力,学制一般是二年或二年半,第一年同样是上课,后面时间根据各学校和专业的安排很多会去相关单位边实习边完成毕业论文相关的课题。这二者,一个是偏研究方向的,一个是偏应用方向的,在培养目标上就存在明显差异。

所以总的来说,国家培养“专硕”的目标在于:把你培养成既有理论研究能力,又能实际操作的复合型人才,而“学硕”培养目标更倾向于理论研究能力方向为主。

2、导师不同:学硕通常有1位导师,而专业型研究生一般有2位导师,一个叫做校内学术导师,另一个叫做校外指导老师,这边的校外指导老师就是未来从事行业是我行业从业人员,他会告诉你所读“专硕”专业未来的工作内容、发展方向、如何去开展工作以及如何做好这个行业的工作。

3、考试难度不同——三类专业专硕比学硕更难考:

(一)会计硕士,会计专业,专硕竞争压力非常的大,如果考不上的话,你可能连调剂都没办法调,

(二)医学硕士,医学专业学硕和专硕会有一个很大的差别,医学如果考专硕,你是可以免三年规培的,然而学硕是不免规培的。因为大家都想把这三年规培提前完成,所以现在专业硕士报的人比学术硕士报的人远远大的多。

(三)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英语)等师范类研究生。这类专业是为了培养未来的中小学老师而设置的。教师作为既稳定又有一定社会地位的行业,受到很多人的追捧,因此这类专硕要比相对应的教育学学硕竞争大很多。

——而其它大多数的专业,还是学硕报考人数比专业硕士报考的人数要多。

4、考试科目不同:一个专业的学硕和专硕的考试科目往往是不一样的,这个主要体现在公共基础课程上,学硕的数学和英语往往要比专硕考得更难,很多理工类专业学硕会考数学一、英语一,而专硕可能只需要考数学二、英语二。对于专业课方面,部分学校学硕和专硕专业课考得一样,也有部分学校学硕和专硕专业课考试科目有差异。

有的专业不但考试科目有差别,考试的数量也会有差别,比如说教育学,教育学的学硕是考三科,分别是政治、英语和教学综合,而教育学的专硕是考四科,所以对于准备考研的同学来说,一定要提前查清楚自己目标院校的考试科目。

5、学费不同:学硕的学费便宜,专硕的学费比学硕略贵一些,学硕的学费一般在一万以内,国家规定是8000(包含奖学金),专硕学费一般是一万以上,有无奖学金,每个学校规定都不一样,甚至专业之间也是有不同的,所以大家对于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学费问题也同样需要看清楚。

6、学位证不同:毕业证是一样的。但学位证是不同的。比如会计学,你是学硕,你的学位证叫做管理学硕士学位,因为会计学属于管理学学科门类,所以你就被授予了管理学硕士学位,而会计学的专硕生将会被授予会计硕士学位。所以只要有毕业证,社会上是认可专硕的。

7、考博士不一样:学硕和专硕两种研究生是都可以考博士的,但在同等条件下,导师往往更倾向于学硕,毕竟从培养目标上来说,学硕就是往做理论研究去培养的。如果有想考博士的同学,条件允许的条件下最好还是考学硕。

依据近年来“学硕”和“专硕”的报考数据而言,报考专硕的规模占比明显上升。以云南大学和浙江财经大学为例:

2020年,云南大学考研专业学位硕士人数为13418人,占比61%;而在2021年,考研报考专业学位硕士人数为16557人,占比67%,占比增长了6%。

2020年,浙江财经大学考研报考专业学位硕士人数为2886人,占比64%;而在2021年,考研报考专业学位硕士人数为3769人,占比67%,占比增长了3%。其中,会计、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金融四个专业,成为报考最热门的专业,报考人数达2685人,占报考总人数的48%。

用户评论


在哪跌倒こ就在哪躺下

我现在就读研究生呢,纠结要不要转专硕,听听老师怎么说!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桃洛憬

我以前觉得学硕更厉害,现在想想专硕也挺有诱惑力。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摩天轮的依恋

张雪峰说的话对吧?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目标来选择啊。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水波映月

专硕就业率高吗?还是学硕更有发展?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艺菲

我也想知道这个选题的答案,我的未来摆在中国石油里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一种中毒叫上瘾成咆哮i

专业方向对选专硕还是学硕影响很大吧?🤔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留遗憾

到底哪个更能提升自己的实力呢?一直没决定…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致命伤

大学阶段,我感觉压力越来越大了。这个话题很有必要啊。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娇眉恨

张雪峰老师讲课很有逻辑,这次演讲肯定很精彩!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恰十年

希望他能详细分析专硕和学硕的不同优势。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十言i

我朋友最近在申请研究生,正好可以分享一下这场演讲!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浅巷°

这个话题很多人都关心,期待了解更多信息啊!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月下独酌

我想听听张雪峰老师的建议,哪个更适合科研方向?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浅笑√倾城

是不是看个人兴趣爱好来决定?🤔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怕疼别碰我伤口

选择专硕还是学硕需要认真考虑啊!不能草率决定…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拥菢过后只剰凄凉

希望他能给出一些实际操作的指导意见,让我们能更好地做出选择。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素衣青丝

这对于未来规划真的很重要!听完演讲可以更加清晰地思考方向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她的风骚姿势我学不来

这个话题很有深度,值得好好消化一下。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凉凉凉”凉但是人心

张雪峰老师的分享总是让我受益匪浅!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长裙绿衣

我朋友在纠结,看来找个时间看看这段视频吧!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goto考研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tokaoyan.com/10086.html

作者: 小条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