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23年考研成绩公布;2o考研成绩的问题,以及和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盗版网盘资料被包装成“考研秘籍”
近日,各高校陆续发布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名单,研究生招生工作进入尾声。与此同时,在社交平台上,新一轮考研宣传拉开帷幕——不少考研培训机构晒出“战绩”,以“高分上岸”“独家资料”“保过协议”等吸引考生。
然而,《法治日报》记者调查发现,火爆的考研培训市场背后暗藏重重乱象:从精心设计的招生陷阱,到令人担忧的教学质量;从混乱的办学资质,到艰难的维权退费过程,不少考生花钱报了班,没想到却掉入了无底洞。
虚假宣传
四川成都的应届毕业生潘潘在备战考研期间遭遇了一场噩梦。2024年7月,潘潘在某电商平台上购买了金融学考研网课资源包,随后添加了店铺的售后客服。客服每日在朋友圈发布督学服务广告,宣称提供“全程内部绝密资料”及“个性化学习计划”,且零基础全程班通过率高达91.8%。
起初,潘潘觉得不太正规,自己也不太需要。可一个月后,潘潘因身体抱恙,备考进度严重受阻。心急如焚的她迫切想要提升学习效率,这时她想到客服之前宣传的督学服务,便与对方联系。在对方宣传攻势下,她没有查验机构资质也未签订任何协议,就支付5499元报了名。
正式服务开始后,潘潘察觉到不对劲:客服要求她填写一份学习情况调研表,里面涉及参考书目、学习进度等信息。她本以为这是为制定个性化计划做准备,可一周后收到的所谓“个性化计划”,竟然只是金融学通用复习模板,且计划中要求使用的教材,与她实际备考采用的参考书目完全不符。
督学课程质量更是让潘潘大失所望。在她加入的一对多学习群里,老师无视她提出的修改教学计划的诉求,每天只是机械地发一些简单的英语词汇,让她背诵,完全没有针对性的辅导。而所谓的“绝密资料”“考研秘籍”,不过是一些盗版的网盘资料及刷题小程序,与客服之前宣传的相去甚远。当潘潘提出退费时,机构以“定制服务”为由拒绝退款。
潘潘在社交平台发出自己的遭遇后,有不少考生留言表示自己遇到了相同的套路。根据潘潘提供的线索,记者在全国12315平台检索该机构,发现已有多条针对它的投诉公示记录。然而,该电商平台店铺仍处于正常经营状态。
类似套路屡见不鲜。湖北武汉考生李涵花高价购买了某机构的“全真模拟考”服务,对方承诺聘请不同院校“名师”命题,还可以“精准把握目标院校命题规律”。可拿到试卷后,李涵发现试题涉嫌抄袭其他机构的公开资料,部分答案解析甚至照搬已发表论文。
在社交平台上,记者以“考研机构避雷”为关键词检索发现,相关话题阅读量超千万次,考生投诉集中在“名师实为在校生”“资料高度雷同”“作业批改质量较差且二次批改需额外收费”等问题。
资质成疑
“学长学姐辅导班”是不少考研学生反映的考研培训市场另一大陷阱。
四川成都考生刘念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一名自称是其目标院校在读学姐发布的考研辅导班招生信息,对方宣称可“免费跟学一个月”,单科课程仅需2300元,不满意可退款。这样诱人的条件让刘念心动不已,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正式开课后,刘念发现课程全是录播课。虽然学姐承诺会更新课程内容,但在学习过程中,刘念注意到这些课程都是两年前录制的,不仅内容陈旧,质量也欠佳。这与学姐宣传的内容相差甚大,刘念于是向学姐提出退款。对方称需扣除400元服务费,只愿意退还1900元。刘念清楚记得报名时对方从未提及过服务费条款,当她试图询问收费明细时,却发现自己已被学姐删除并拉黑。
刘念将自己的经历发布到社交平台上,多名有相似遭遇的学生纷纷与她联系。其中一名花5600元报了全程班的学员反映,直到辅导结束,学姐都未完成基础教材的讲授。更有刘念报考院校学生私信透露这个“学姐”根本不是刘念报考专业的在读学生。
刘念向电商平台申请信息披露,结果发现店铺注册经营者竟是一名60岁的老年人。她将这些信息发布在社交平台上,希望学姐退还学费并公开道歉。然而,该学姐不仅否认,还继续在各个平台发布招生广告。
记者试图联系该学姐,对其身份进行验证,但在说明来意后就被对方拉黑了。
湖南长沙考生程琦则遭遇了“盗用高分经验帖”的“假学姐”,其课程内容照本宣科,资料需要额外高价购买,冲刺班更被质疑“割韭菜”。
“我仔细浏览了学姐的社交账号主页,看到她正在推出免费试听公开课,还在创建的群聊中分享免费参考书目等资料。参加两次公开课后,我觉得学姐的课程内容浅显易懂,框架清晰,于是报名了她售价1599元的全程班。”程琦回忆道。
正式开课后,程琦发现自己掉进了陷阱。上课时,学姐大部分时间都是照本宣科,面对学员提问,她总是用“多看几次书就懂了”等话语敷衍应对。之前公开课上分享的免费资料,在正式开课后都需要以每份180元的价格购买,且这些资料内容大多抄袭其他机构的公开资料。作业批改时,学姐既没有给出完整的文字反馈,也不提供二次批改服务,如果学员想要修改,需要额外支付每篇35元的费用。
程琦告诉记者,她还发现该学姐涉嫌盗用他人信息,其在各大社交平台宣称自己436分考研成绩和专业第一名都是假的。真正的专业第一名早已公开声明从未开设过辅导班,“这个所谓的学姐只是盗用了人家的经验帖进行虚假宣传”。
根据我国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任何单位或个人举办教育培训机构,必须经过教育行政部门等相关部门审批,取得《办学许可证》,并完成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同时,我国许多高校如贵州大学、南京大学、东北大学等,都明文禁止在校学生开设辅导课程。
但记者调查发现,尽管有这些规定,仍有不少在校学生偷偷开设相关辅导课程,而校方对这些违规账号的追查也存在技术难点,导致这些实际并没有办学资质的“个人导师”大量存在,且真假难辨。
有考生告诉记者,在自己报的考研班上,学姐会直接录屏所在高校老师的上课PPT作为考研素材。
维权艰难
面对考研机构的种种乱象,考生们想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困难重重。
在北京上大学的林晓备战考研期间,在某社交平台上刷到了自称通过率极高的“优学××”考研机构,在进一步沟通后,对方称可以提供“保过”服务,若考试未通过,机构将全额退费。林晓交了28800元学费,报名了该机构的“保过班”。
考研成绩公布后,林晓总分差23分,未达到录取分数线。她依据协议向机构申请退费,却遭到拒绝。售后客服先是表示林晓上课出勤率低于80%不予退费。之后,机构又以专业课分数不达标,属于个人学习能力问题为由,拒绝退费。客服甚至拿出一沓打印的内部规定,要求林晓签署补充条款,其中新增“因学员基础薄弱导致未过线,机构不承担退费责任”。
“之前说保过,结果没考上后多了这么多不退费的借口,我无法接受。”反复要求退款未果后,林晓联系律师准备起诉维权。
广东东莞考生陈静的遭遇更荒诞:培训机构因资金链断裂停课,负责人失联,8000元学费“打了水漂”。
“我一听说资金链断裂的消息后,立即联系机构负责人,对方承认了。可面对我的退款诉求,对方提供的各种方案都不合理,原始课程合同中未明确的‘服务费’被随意扣除,退款合同也没有明确的退款时限和条款。”陈静说,“即便如此,在备考的巨大压力下,我无奈接受了对方提供的限时退款方案,可最终还是没能收到退款。”
记者调查发现,多数机构合同条款模糊,退费规则不明,甚至随意增设“附加条件”。尽管部分考生通过诉讼维权,但高昂的时间成本让更多人选择沉默。
今年年初,考研出分,陈静落榜。
“维权耗费大量精力,最终钱没了,学也没考上。”陈静无奈道,“能不能管管考研培训市场,让这种不靠谱的机构远离考生?”(文中考研学生均为化名)
漫画/高岳
来源:法治日报微博
考研培训机构乱象调查:盗版网盘资料被包装成“考研秘籍”
近日,各高校陆续发布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名单,研究生招生工作进入尾声。与此同时,在社交平台上,新一轮考研宣传拉开帷幕——不少考研培训机构晒出“战绩”,以“高分上岸”“独家资料”“保过协议”等吸引考生。
然而,《法治日报》记者调查发现,火爆的考研培训市场背后暗藏重重乱象:从精心设计的招生陷阱,到令人担忧的教学质量;从混乱的办学资质,到艰难的维权退费过程,不少考生花钱报了班,没想到却掉入了无底洞。
虚假宣传
四川成都的应届毕业生潘潘在备战考研期间遭遇了一场噩梦。2024年7月,潘潘在某电商平台上购买了金融学考研网课资源包,随后添加了店铺的售后客服。客服每日在朋友圈发布督学服务广告,宣称提供“全程内部绝密资料”及“个性化学习计划”,且零基础全程班通过率高达91.8%。
起初,潘潘觉得不太正规,自己也不太需要。可一个月后,潘潘因身体抱恙,备考进度严重受阻。心急如焚的她迫切想要提升学习效率,这时她想到客服之前宣传的督学服务,便与对方联系。在对方宣传攻势下,她没有查验机构资质也未签订任何协议,就支付5499元报了名。
正式服务开始后,潘潘察觉到不对劲:客服要求她填写一份学习情况调研表,里面涉及参考书目、学习进度等信息。她本以为这是为制定个性化计划做准备,可一周后收到的所谓“个性化计划”,竟然只是金融学通用复习模板,且计划中要求使用的教材,与她实际备考采用的参考书目完全不符。
督学课程质量更是让潘潘大失所望。在她加入的一对多学习群里,老师无视她提出的修改教学计划的诉求,每天只是机械地发一些简单的英语词汇,让她背诵,完全没有针对性的辅导。而所谓的“绝密资料”“考研秘籍”,不过是一些盗版的网盘资料及刷题小程序,与客服之前宣传的相去甚远。当潘潘提出退费时,机构以“定制服务”为由拒绝退款。
潘潘在社交平台发出自己的遭遇后,有不少考生留言表示自己遇到了相同的套路。根据潘潘提供的线索,记者在全国12315平台检索该机构,发现已有多条针对它的投诉公示记录。然而,该电商平台店铺仍处于正常经营状态。
类似套路屡见不鲜。湖北武汉考生李涵花高价购买了某机构的“全真模拟考”服务,对方承诺聘请不同院校“名师”命题,还可以“精准把握目标院校命题规律”。可拿到试卷后,李涵发现试题涉嫌抄袭其他机构的公开资料,部分答案解析甚至照搬已发表论文。
在社交平台上,记者以“考研机构避雷”为关键词检索发现,相关话题阅读量超千万次,考生投诉集中在“名师实为在校生”“资料高度雷同”“作业批改质量较差且二次批改需额外收费”等问题。
资质成疑
“学长学姐辅导班”是不少考研学生反映的考研培训市场另一大陷阱。
四川成都考生刘念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一名自称是其目标院校在读学姐发布的考研辅导班招生信息,对方宣称可“免费跟学一个月”,单科课程仅需2300元,不满意可退款。这样诱人的条件让刘念心动不已,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正式开课后,刘念发现课程全是录播课。虽然学姐承诺会更新课程内容,但在学习过程中,刘念注意到这些课程都是两年前录制的,不仅内容陈旧,质量也欠佳。这与学姐宣传的内容相差甚大,刘念于是向学姐提出退款。对方称需扣除400元服务费,只愿意退还1900元。刘念清楚记得报名时对方从未提及过服务费条款,当她试图询问收费明细时,却发现自己已被学姐删除并拉黑。
刘念将自己的经历发布到社交平台上,多名有相似遭遇的学生纷纷与她联系。其中一名花5600元报了全程班的学员反映,直到辅导结束,学姐都未完成基础教材的讲授。更有刘念报考院校学生私信透露这个“学姐”根本不是刘念报考专业的在读学生。
刘念向电商平台申请信息披露,结果发现店铺注册经营者竟是一名60岁的老年人。她将这些信息发布在社交平台上,希望学姐退还学费并公开道歉。然而,该学姐不仅否认,还继续在各个平台发布招生广告。
记者试图联系该学姐,对其身份进行验证,但在说明来意后就被对方拉黑了。
湖南长沙考生程琦则遭遇了“盗用高分经验帖”的“假学姐”,其课程内容照本宣科,资料需要额外高价购买,冲刺班更被质疑“割韭菜”。
“我仔细浏览了学姐的社交账号主页,看到她正在推出免费试听公开课,还在创建的群聊中分享免费参考书目等资料。参加两次公开课后,我觉得学姐的课程内容浅显易懂,框架清晰,于是报名了她售价1599元的全程班。”程琦回忆道。
正式开课后,程琦发现自己掉进了陷阱。上课时,学姐大部分时间都是照本宣科,面对学员提问,她总是用“多看几次书就懂了”等话语敷衍应对。之前公开课上分享的免费资料,在正式开课后都需要以每份180元的价格购买,且这些资料内容大多抄袭其他机构的公开资料。作业批改时,学姐既没有给出完整的文字反馈,也不提供二次批改服务,如果学员想要修改,需要额外支付每篇35元的费用。
程琦告诉记者,她还发现该学姐涉嫌盗用他人信息,其在各大社交平台宣称自己436分考研成绩和专业第一名都是假的。真正的专业第一名早已公开声明从未开设过辅导班,“这个所谓的学姐只是盗用了人家的经验帖进行虚假宣传”。
根据我国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任何单位或个人举办教育培训机构,必须经过教育行政部门等相关部门审批,取得《办学许可证》,并完成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同时,我国许多高校如贵州大学、南京大学、东北大学等,都明文禁止在校学生开设辅导课程。
但记者调查发现,尽管有这些规定,仍有不少在校学生偷偷开设相关辅导课程,而校方对这些违规账号的追查也存在技术难点,导致这些实际并没有办学资质的“个人导师”大量存在,且真假难辨。
有考生告诉记者,在自己报的考研班上,学姐会直接录屏所在高校老师的上课PPT作为考研素材。
维权艰难
面对考研机构的种种乱象,考生们想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困难重重。
在北京上大学的林晓备战考研期间,在某社交平台上刷到了自称通过率极高的“优学××”考研机构,在进一步沟通后,对方称可以提供“保过”服务,若考试未通过,机构将全额退费。林晓交了28800元学费,报名了该机构的“保过班”。
考研成绩公布后,林晓总分差23分,未达到录取分数线。她依据协议向机构申请退费,却遭到拒绝。售后客服先是表示林晓上课出勤率低于80%不予退费。之后,机构又以专业课分数不达标,属于个人学习能力问题为由,拒绝退费。客服甚至拿出一沓打印的内部规定,要求林晓签署补充条款,其中新增“因学员基础薄弱导致未过线,机构不承担退费责任”。
“之前说保过,结果没考上后多了这么多不退费的借口,我无法接受。”反复要求退款未果后,林晓联系律师准备起诉维权。
广东东莞考生陈静的遭遇更荒诞:培训机构因资金链断裂停课,负责人失联,8000元学费“打了水漂”。
“我一听说资金链断裂的消息后,立即联系机构负责人,对方承认了。可面对我的退款诉求,对方提供的各种方案都不合理,原始课程合同中未明确的‘服务费’被随意扣除,退款合同也没有明确的退款时限和条款。”陈静说,“即便如此,在备考的巨大压力下,我无奈接受了对方提供的限时退款方案,可最终还是没能收到退款。”
记者调查发现,多数机构合同条款模糊,退费规则不明,甚至随意增设“附加条件”。尽管部分考生通过诉讼维权,但高昂的时间成本让更多人选择沉默。
今年年初,考研出分,陈静落榜。
“维权耗费大量精力,最终钱没了,学也没考上。”陈静无奈道,“能不能管管考研培训市场,让这种不靠谱的机构远离考生?”
(文中考研学生均为化名)
来源:法治日报
用户评论
恰十年
终于等到了啊!这个结果还是有点意料之外的,我感觉自己复习状态没那么好的时候,却考得还不错,开心!希望明年能继续加油冲刺!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青裳
看了一下分数线,我的专业分数刚好超过了上年。总算不用再纠结是否要考研这问题了! 哈哈哈哈哈,赶紧报名吧!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晨与橙与城
哎,20个名额,我错过了1个点,感觉特别对不起自己当初的努力,太不甘心了呀,会不会一直后悔?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高冷低能儿
这个分数线比我想的要高很多呢,看来今年考研竞争还是挺激烈的啊。不过我还是坚持自己的目标,明年再来!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此生一诺
我的成绩出乎意料地好!真想大声感谢一下当初陪伴我度过整个复习过程的好朋友们,你们是我的精神支柱啊!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疯人疯语疯人愿
对于考研结果的公布,其实早就已经准备好迎接了,无论是喜是悲都需要自己去面对。希望明年能更加坚定目标,努力拼搏!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巴黎盛开的樱花
我有点后悔去年选择放弃考研,现在看着这些成绩才明白自己想要挑战一下!来年继续努力挑战吧!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念初
看到大家都说20考研竞争激烈,我还比较担心自己,我的专业分数没有达到预期高度要加倍努力才能冲进名额中去啊!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慑人的傲气
终于结束了这个漫长的追梦之旅!不管结果如何,我都不后悔选择了考研这条路,它让我成长了不少,未来依然充满期待!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极§速
成绩出来了,还没来得及检查自己是不是错过了什么。先让自己冷静一下,再好好计划来年的事业方向吧!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清原
看到一些同学喜极而泣,也看到一些同学黯然失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考研的这条路充满了机遇和挑战。 无论结果如何,都希望大家都能勇敢地追梦!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淡写薰衣草的香
我的专业分数线变化不大,对今年的考研形势比较了解了。明年我一定要提前预习更多资料,争取更高的成绩!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望的后半生
其实我已经毕业一年了,现在看到这些学弟学妹的考研结果也感觉非常熟悉和真实,仿佛又回到了那段紧张备考的日子。祝所有同学都能梦想成真!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凉凉凉”凉但是人心
看到那些奋战考研的学生们,我感慨万千,他们的故事让我明白,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坚持努力,梦想终会实现!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忘故
希望所有参加考研的同学们都能顺利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实现人生的价值目标!这不仅仅是一项个人成就,更是对知识和未来的追求!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蔚蓝的天空〃没有我的翅膀
23年考生成绩公布了,20考研学生的复习经验也值得借鉴。未来我们要更加珍惜时间,认真学习,为梦想奋斗去!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衫故人
看到很多同学因为考研成绩焦虑不安,想要告诉大家:人生不只是考研这一条路,你的才华和潜力是独特的,你值得被爱与尊重,未来的日子还有更多精彩等待着你去探索!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素颜倾城
虽然竞争激烈,但我觉得20考研经验给了我很多宝贵的启发。希望未来可以继续学习成长,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也不要轻易放弃梦想。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