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考”到底有多难 ?湖北考生:参考书摞起来超过半米
因为难度大、通过率低被称为“天下第一考”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今年起简称“法考”),10月13日举行第二阶段主观题考试,全省9000余人参考。
今年的主观题考试首次全面推行计算机化考试,同时保留纸笔考试方式。我省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主观题考试在武汉、黄石、襄阳、宜昌、恩施设置计算机化考试考区,在荆州设置纸笔化考试考区。
“天下第一考”到底有多难?湖北司法通过考场实地探访,发现要通过考试还真的不容易。
考试涉及60部法律
要准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需要看多少部法律法规条文?这个问题,在今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第一阶段客观题考试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两名考生余俊颉和胡浩然,当时他们比出的高度大约有半米,“看过的书摞起来差不多这么高”。据他们介绍,仅法典就有8大类,几十本之多。
余俊颉和胡浩然没有夸张,中央微信公众号“中央长安剑”在2018年曾经列举了“法考”涉及到的部分法律条文,包括《宪法》《刑法》等,限于篇幅不能全部列出,而且这个目录还没有包括所有涉及的法律条文以及司法解释,小编细数了一下,包括60部法律。
既考脑力也考体力
涉及的内容这么多,主观题考试的题量可想而知。这点从考试时间上就可以看出来:从8点半到12点半,要考4个小时。
这么长时间的考试,对考生来说不仅是脑力活,也是体力活。在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考点,武汉市司法局负责考场协调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在考试之前就向考生发出了提示,考试当天最好保证高质量的早餐。同时考点还准备了糖水等物资,供考生及时补充体力,保证考试。
4个小时的考试考完之后感觉是怎么样的?湖北省司法厅相关负责人说,曾经问过几个从事司法工作的朋友,他们说,考完之后一出考场,连人脸都看不清,就感觉眼前晃过的都是密密麻麻的字;一上午整整4个小时握着笔写个不停,吃饭的时候感觉拿筷子都很吃力。
主观题今年首次机考
今年是我省第一次在主观题考试全面推行机考,全省有5个考区共10个考点实行计算机答题,只有1000多名考生选择了纸笔答题。湖北省司法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与纸笔考试相比,计算机化考试在考生修改卷面上更方便,同时可以通过电脑检索查找法律法规,可以大大减轻考生的答题强度,未来将会成为考试的主要趋势。
考生在使用计算机答题时,只需对需要查找的法律法规进行目录检索,相应的条文内容就会出现在屏幕的一侧区域,和答卷对照以便于输入,有效地减轻了考生的“劳动量”。考虑到部分考生更习惯翻阅纸质的法律法规资料汇编,考场也提供纸质资料以备查阅。
来源|楚天都市报
全体保研!快来看中南学霸寝室是如何炼成的?
三寸笔锋怀天下,一骑白马赴山河。
抬头,他们的青春在中南相遇;
转身,他们的未来向远方奔去。
自强不息浸透了他们的大学生活,
奋斗的青春底色,坚韧的青年精神,
这就是计算机学院,
软件工程1805班512学霸寝室 。
保研至北京大学
曾获国家奖学⾦两次、中南⼤学优秀学⽣两次、学年特等奖学金和华为优秀学⽣奖。
获得中国⼤学⽣服务外包创新创业⼤赛国家⼀等奖、Robocup机器⼈世界杯中国赛2D仿真组国家⼆等奖,并完成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结题⼯作两次。
保研至清华大学
曾获学年一等奖两次、中南大学优秀学生两次、计算机学院自动化奖学金以及锐伟奖学金。
同时获得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铜奖、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全国二等奖、华为杯全国物联网设计竞赛全国二等奖以及2020华为杯全国物联网设计竞赛华中及西南赛区赛区特等奖。
保研至南京大学
曾获中南大学学年二等奖学金两次、中南大学优秀团员和中南大学优秀团干。
获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中国机器人大赛中型仿真组全国亚军和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2D仿真组全国二等奖。
保研至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技术研究所
曾获学年一等奖两次,铜冠奖学金、锐伟奖学金和优秀学生。
获中国机器人大赛救援仿真组国家级一等奖、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家级三等奖和省级金奖、同时参加了三次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立项工作,并在其中两项作为项目负责人。
一群快意书生,他们各自怀揣梦想,携手于中南求学,道阻且长,但有知己为伴,匆忙的学习生活不由增加了几分畅快与轻松。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恰逢风华正茂,他们以奋斗为船,以学识为帆,驰骋于碧波之上。
他们拥有强烈的求知心,也凭借着不谋而合的默契,四人在求学的道路上共同进步。课堂上,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汲取着知识,笔尖在纸上滑动,书写下求真的印记;回到寝室,他们相互讨论,相互为师,系统化地整理知识,弥补自己的缺失。
面对难题,他们先是各自思考寻找突破,接着提出看法集思广益,在一场场头脑风暴的较量中最终达成一致。他们总能将想法落实。面对团队协作的任务,四人配合默契,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总能以高效率完成任务。
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集体的合力却是无限的。面对新的知识,他们总结出了他们的“小黄鸭”学习法。为了更好地掌握知识,他们会让一人当做“小黄鸭”——对学习内容一窍不通的人,然后让另外的人对其进行讲解,一遍遍地梳理逻辑,一遍遍地加深印象,四人正是在这样教学相长的环境同进步。
对于目前所取得的成绩,他们说:“这离不开学院和老师的帮助。”学院提供的广阔平台和丰富资源,老师传授的基础知识和终身的学习方法,无一不在他们今天的成就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大学四年,他们在一步步成长,对于知识处理也是得心应手。基础知识是重中之重,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概念要义是必须掌握的;我们可以用结构化的方式将知识串联,巩固所学知识;同时知识习得不应仅限于掌握书本知识,更要将知识用于实践,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提前做好学习规划也是学习之路的助力,他们会制定详细的计划并严格执行,固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他们会在学习一门课程之前提前了解该课程的整体规划,并查找相关的书籍,做到有备无患。
面对紧张的复习考试周,他们也并非毫无压力。一周十几门的考试,紧张的复习安排,他们也会烦躁,也会不安。但是战胜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面对恐惧,无论前路多难,四人都会相互鼓励、相互扶持,,支撑他们的不只是求知的渴望亦是好友的相伴。偶尔的相约游玩,互诉烦恼,让四人的友谊随着青春珍藏到心灵深处。
“在竞赛中获得成功的关键就是四个字:胆大心细。”
所谓胆大,即对于竞赛不要感到畏惧,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勇敢地去寻找指导老师,勇敢地去参与竞赛课题,勇敢地去寻找厉害的队友,并且敢于提出自己有创意的idea。”陈彦廷如是说。没有第一步,后面的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所谓心细,即审慎仔细地对待和完成比赛。落实指导老师提出的每个小意见,想法的产生、提出、制作和展现的一系列过程都要时时把关,正所谓得其大者需得兼其小。细节处的落实,为他们的成功保驾护航。
竞赛纷繁复杂,而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常常是有限的,面面俱到可能反而一无所获。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竞赛?参加竞赛要结合兴趣和自身专业优势来选择性地参加,不能一味从众。
“孤舟难当千层浪,滴水无为让海深”,成就的取得绝非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积年累月矢志奋斗的结果。没有努力就没有收获。努力不仅是针对个人,更是针对一个团队。以丰富的理论知识储备为基础,互相了解、彼此信任,合理分配任务,共铺成功之路。
相较于竞赛名次和荣誉,他们更在乎自己在这次赛事里,得到的个人能力的提升、视野的开阔、沟通交流能力的进步、心态的成长以及人脉资源的积累。
失,不自怨自艾,不怀疑自己;得,不骄不躁,总结提升。抛开身后的喝彩与鼓掌声,他们一直在追寻自己的一方净土。
精力有限,而知无涯。同样是有限的精力,不同的人们完成的事情在量和质上却有着巨大的差异。这就是效率的区别。512的他们在平常始终将课业放在首位,合理调配竞赛和科研的时间。在不同的年级他们也有不同的侧重点:大二主要关心竞赛,大三主要集中于科研。划定重点和次重点,有衡量地投入时间和精力,他们会给日常学习留足时间,保证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同时在每天晚上进行复盘巩固。陈冉飞谈到:“除日常休息外,我还会将空余的时间进行模块化。比如说,把这个模块用于科研,那个模块用于竞赛。我们对自己的计划了如指掌,就可以按部就班地去做,不用再花费时间思考下一步做什么,减少迟疑和权衡的时间浪费。”
“尽可能地在有限时间里做更多的事情,提高效率。”不三心二意,专心致志,将时间最大程度地利用。姚文进说道,“课堂上需要更高效地学习,这个不是单纯听完一堂课那么简单,而是需要记住,就是边听边记,这样的话就可以为课下的复习节省出很多时间。”
除了这些学习技巧,他们还强调了劳逸结合的重要性。长时间的集中精力会使人疲惫,这时候一杯咖啡、一次散步、一场谈心,都是可取的放松活动。
“我们寝室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张智洋向我们提到:“我们四个人相互包容、相互扶持。和优秀的人呆在一起,我感觉自己也在不断地变得优秀。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但在实现目标的路上我们一直做伴。”
他们并非完人,却能够彼此包容;他们并非生来优秀,却能够在相处中相互学习,力争上游。遇到事情,无论是好是坏,他们会一起面对,挑灯夜谈,无话不说。一起出去聚餐,一起参加竞赛……不管碰到什么困难,他们都会选择与室友沟通谈心;碰到什么开心的事情,他们也会第一时间与室友分享。
端正积极的态度,是他们的共同之处。宿舍学习氛围浓厚,他们甚至不用去图书馆,在寝室里就可以高效学习。“宿舍就是最好的自习室。”互相提问、互相分享学习方法是他们的宿舍日常。在这样的氛围下,任何一个人想要停下或掉队都是不可能的,因为其余的人会“推着你”向前走。
他们向彼此学习,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小到背书方法,大到性格培养,他们在室友的身上不仅学到了如何学习,更学到了如何为人处世。曾经互不相识的少年们,在岁月的迷雾散去后,都成为了自己心中那个优秀的人。
笔锋落下,白马远去,
远方晨曦微光,
只见一轮红日正厚积薄发。
像极了少年大踏步向前的模样。
中南少年,未来可期!
姚文进:
心态放正,能打胜仗。
陈彦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张智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陈冉飞:
世事我曾抗争,成败不必在我。
来源:中南大学官方微信
编辑:古丽扎提
责编:古丽扎提
关于二本考研中南大学有多难【二本考研中南大学有多难考】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用户评论
折木
说实话,考研压力太大啦!我一直想着去中南大学读研,但听很多人说二本考研那里很难,真是有点担心是不是要放弃梦想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非想
看了一下中南大学的招生计划,感觉专业的选择还是挺多的,其实我蛮好奇二本考研竞争究竟有多激烈,听说只要分数高就能稳上啊!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稳妥
去年我的好朋友去中南大学读研了,她说要坚持学习、多练习模拟试题,对二本录取线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有更大的把握。真希望我能通过二本の努力考上中南大学…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默默的爱
我听说中南大学的教师力量很强,科研方面也非常不错,如果二本考研能考上,那学习的机会真是太棒了!不过竞争肯定很激烈,需要好好备考才行啊!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雁過藍天
我就是去年通过二本考上了中南大学的研究生,虽然过程很艰辛,但只要付出努力就能实现目标!加油吧!相信你也能考上心仪的学校!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哥帅但不是蟋蟀
我曾经也是个想去中南大学读研的考生,但是因为二本考研太难了,最后选择了其他的院校。其实竞争越来越激烈了,备考的过程也很辛苦…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致命伤
虽然说是二本考研,但听说中南大学的门槛还是蛮高,需要认真对待才能通过!建议多了解一下录取分数线和考试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毒舌妖后
我觉得中南大学的实力还是很强的,无论从师资力量还是学校氛围来说都很出色。二本考研一定很不容易,但想要去tigious 学校学习,就要敢于挑战!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浮光浅夏ζ
听说中南有好多热门的专业呢!二本考研只要分数够高和努力准备,相信是可以实现梦想的!加油!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一种中毒叫上瘾成咆哮i
其实每个学校都有它的难易程度,关键在于你的目标和实力。坚持学习,认真备考,你就会发现二本考研并非遥不可及的目标,中南大学等你来挑战!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麝香味
我朋友说中南大学的二本考研竞争很激烈,分数线一般都很高,需要提前做好规划!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红玫瑰。
觉得还是要注意自己的兴趣和适合的专业方向,而不是盲目追求学校名声。认真筛选和考察每个院校的优势和劣势,才能做出明智的选择哦!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莫飞霜
如果真想考中南大学,二本考研难度的确不容小觑!建议多加了解学校信息,认真查阅招生文件,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淡抹丶悲伤
去中南大学读研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要相信自己,好好备考,努力冲鸭! 你也能实现你的目标!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あ浅浅の嘚僾
感觉现在越来越多人想考研去了,二本考研竞争真的很激烈,要有心理准备啊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拽年很骚
我之前也想过去中南大学的官网了解更多关于二本考研的信息,就是觉得这个过程有点复杂…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