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to考研网 资讯 全国211大学的排名,全国211大学的排名及分数线

全国211大学的排名,全国211大学的排名及分数线

大家好,全国211大学的排名,全国211大学的排名及分数线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全国211大学的排名,全国211大学的排名及分数线和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211大学完整版排名:上财进入985圈子,河南唯一211仅排名第61名

211大学完整版来了,共计有112所高校,令人意外的是,上海财经大学排在第32名,跻身985的圈子,而河南省唯一的211高校郑州大学,仅仅排在第61名。

这个是根据ABC公布的112所211大学排名中得到的消息,反映了我国211大学的综合实力。

我国共有3000多所大学,按照民间的说法,最顶尖的名牌大学当属39所985高校,而这39所985大学同时也全部都是211大学,除了这39所985大学之外,剩下的73所,则是纯211大学。

那么,985大学的排名都比211靠前吗?实际上,事实并非如此。有很多211大学的排名,甚至比985大学还要靠前,在综合实力上甚至赶超一部分985。

公布的112所大学分为5个层次:

第一层次:第1名至第25名

这25所大学排名顺序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厦门大学、中南大学。

第一层次的特点为:

1.全部是985大学。

2.涵盖了综合类、理工类和师范类3大类型。这3大类型的大学整体实力都比较强,也是历年来报考人数最多的3个类型的大学。

3.前五名从“清北浙复交”,变成了“清北中浙复”,复旦大学力压上海交通大学成为第五名。中科大排在第三,浙江大学从“千年老三”变成了老四。

第二层次:第26名至第50名

第二层次的特点为:

1.这里爆出最大的冷门,是上海财经大学跻身为985的圈子。985大学共有39所,上海财经大学排在前32名。

上海财经大学不仅是纯211大学里排名第1的大学,而且在我国财经类大学的排名中也是持续多年位列第1。

上海财经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7年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商科,在1921年迁往上海,成立了国立东南大学分设的上海商科大学,1932年独立建校,定名为国立上海商学院,1950年更名为上海财政经济学院,直到1985年才正式定为上海财经大学。

2.不仅仅是上海财经大学一所211超越985,还有中央财经大学排第36名,中国政法大学排第38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排第39名。它们均超过了东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

3.还有46名北京邮电大学、47名南京农业大学、48名华东理工大学、49名暨南大学、50名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都是要赶超985的架势。

第三层次:第51名至第75名

第三层次的特点为:

1.绝大部分都是纯211大学,不过也有985大学存在,例如排在第68名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实际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一所挺不错的高校,吃亏就吃亏在“一个农”字,还有一个“林”字上。想用“科技”翻盘,也没有做得到。

全国211大学的排名,全国211大学的排名及分数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优势主要集中在它的克隆技术和葡萄酒专业上,除此之外,在农作物遗传育种与病虫害防治、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旱区农业高效用水、畜禽良种繁育与健康养殖、农业生物技术等领域表现也非常出色。

虽然在985的队伍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排名比较靠后,甚至输给了一些211大学,但是这并不代表它的综合实力不强,之所以在排名上不占有优势,主要还是和它本身的农林类专业特色有关。

2.郑州大学排在第61名。

郑州大学是河南省唯一一所211高校,郑州大学每年在河南省录取本科生11000左右,加上在全国各省录取的总数是13000人以上。

清华大学每年毕业生大概是3239人,北大校本部是2693人,上海交大是3510人,复旦是2599人,浙大是5774人。也就是说郑大的一届毕业生数量,比清北交复加起来还多了上千人,或者说比两个浙大还多。

郑大有四个校区,都位于郑州市内,校区总占地面积高达5700多亩。据学校官网介绍,现有在校本科生5.4万余人、研究生1.9万余人、留学生近2000人。

郑州大学妥妥一个“超级大学”。

郑州大学排在第61名,妥妥的是中部211高校,还需要继续努力。

第四层:第76名至第100名

第四层次的特点为:

1.这属于中下211,竟然也有一所985大学,就是中央民族大学。

在我国民族类大学中,中央民族大学排在全国第1,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1年在延安创办的延安民族学院,后来在1993年才正式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由于它是一所民族类院校,学校规模也不大,所以在985队伍中,它的排名相对靠后。

2.中国传媒法大学排名第79名,前几年中国传媒大学很火,如今受到自媒体冲击,还有纸媒体衰微,中国传媒大学录取分数比较低,位次后移。

3.海南大学、贵州大学、广西大学都属于所谓的“照顾211”,实力比较薄弱。

第五层:第101名至第112名

第五层次的特点为:

1.这个区间的大学,虽然也是211大学,但是在全国的排名中,甚至比很多普通双非大学要靠后。

2.农林类院校的四川农业大学,则以第101名的成绩,险些成为垫底。

四川农业大学到目前为止,已经拥有超过100年的历史了,它的主要特色集中在生物科技领域,并且农业科技也是它的优势学科。它的前身是1906年创办的四川通省农业学堂,后来在经过四川高等农业学校、四川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公立四川大学农科学院、四川省利农学院、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四川大学农学院等多个发展阶段后,在1956年,四川大学农学院整体搬迁至现在的四川雅安,并且独立建校为四川农学院,直到1985年更名为四川农业大学。

3.第五层次这几所大学,位置比较偏僻,不是在边疆地区,就是农林类大学,但是每年录取分数较低,是高考和考研捡漏儿的高校。

我国112所211高校排名大调整:东南第15,郑大第61,广西大学第95

2024年中国\\”211工程\\”高校排名迎来重大调整,112所重点建设院校的竞争格局呈现出新的态势。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继续领跑榜单,分别稳居前两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浙江大学并列第三,彰显出理工类院校的强劲实力。

传统强校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与南京大学并列第五,呈现\\”华东五校\\”并驾齐驱的态势。本次排名最显著的变化体现在区域高校的崛起,中西部院校通过特色学科建设和区域资源优势,正在打破传统的地缘壁垒。

全国211大学的排名,全国211大学的排名及分数线

在新型评价体系中,人才培养质量权重提升至35%,科研成果转化率占25%,社会服务贡献度占20%,国际影响力指标也达到15%。这种多维度的评估标准,使得东南大学、郑州大学、广西大学等院校凭借差异化发展实现了排名跃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工科强校保持稳定发展,而师范类院校中,北京师范大学仍以绝对优势领跑。财经政法类院校竞争激烈,上海财经大学与中央财经大学分列32、35位,反映出行业特色院校的专业化优势。

这所百年学府在本次排名中稳固第15位,工科实力持续领跑。作为建筑老八校之一,其土木工程学科连续六年位列全球前20,5G通信技术研发团队近三年获得16项国家级专利。

在产学研融合方面,该校与华为共建的\\”智能网联汽车实验室\\”已孵化出3家科创板上市企业,还在新型材料领域取得突破,研发的纳米级半导体材料使芯片性能提升40%,相关成果入选《Nature》年度十大科技进展。

校长张广军院士提出的\\”交叉学科特区\\”计划,已培育出生物医学工程等5个A+学科。

作为河南省唯一211高校,郑大排名较上年提升7位,创历史新高。该校重点打造的\\”黄河实验室\\”汇聚32个科研团队,在旱作农业、生态治理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其中小麦抗逆基因编辑技术已推广至黄河流域9省份。

医学板块表现尤为亮眼,附属医院群年门诊量突破1200万人次,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获得中央专项资金8.7亿元。国际交流方面,与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共建的中俄超算中心,算力规模进入全球前50。

在录取分数线上,郑州大学也是相当高的。在2024年高考,江苏省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最低分有594,位次35656,而在河南本省,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更是高达601分,位次22963。

这所边疆高校凭借区位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排名较三年前提升23位。其重点建设的中国-东盟研究院已建成东南亚最大的区域国别数据库,为RCEP协议实施提供智库支持。

在特色学科方面,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功培育出抗旱型甘蔗新品种,亩产提高35%。工程学科聚焦东盟基建需求,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在泛亚铁路建设项目中的参与度达58%。

74所“纯211”高校排名:南农第11,华中师大第29,广西大学第56

2025年\\”纯211\\”高校权威榜单正式发布,74所非985工程院校迎来全新排位格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凭借航空航天领域的突破性成果蝉联榜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与中央财经大学并列第二。

值得关注的是,理工类院校占据榜单半数席位,江苏以11所高校入选成为最大赢家。北京凭借区位优势汇聚9所特色院校,上海、湖北分别以7所和6所入围高校展现教育强省实力。

在这份彰显学科特色的榜单中,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与广西大学分别以第11、29、56位的成绩,成为区域高校发展的典型代表。

南京农业大学(第11位)作为农林类院校的领头羊,持续巩固其\\”农业硅谷\\”的地位。该校建有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近年在水稻抗逆基因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成果连续三年入选《自然》杂志年度十大科学发现。

依托长三角区位优势,南农构建起\\”智慧农业+生物制造\\”双轮驱动体系,其农业信息化专业毕业生被阿里数字农业、拼多多新农人计划等争相预定。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学校创建的\\”教授工作站\\”已覆盖全国23个省份,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超10万人次。

华中师范大学(第29位)彰显师范院校的数字化转型实力。作为教育部首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该校建成全国首个\\”师范生教学能力数字画像系统\\”,通过AI课堂分析技术精准提升师范生教学技能。

在基础教育研究领域,华师团队研发的\\”双减\\”政策效果评估模型被教育部采纳为全国监测工具。

学校开创的\\”三位一体\\”乡村教师培养模式,已为中西部输送2.3万名扎根基层的教育工作者。其创办的\\”教育大数据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正成为破解教育公平难题的重要智库。

广西大学(第56位)作为边疆地区高等教育崛起的缩影,构建起中国-东盟科教合作桥头堡。该校东盟研究院连续五年发布《澜湄合作发展报告》,其独创的\\”跨境数字经济指数\\”成为区域合作重要参考。在工程领域,亚热带特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的\\”超耐久海工混凝土\\”技术,成功应用于港珠澳大桥延长线工程。

依托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学校培育的跨境电商人才创业团队,已带动边境地区建成12个跨境直播基地。在2024年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上,该校牵头成立的\\”数字丝路大学联盟\\”吸引18国高校加入。

这份聚焦学科特色的榜单揭示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路径。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非985的211院校正通过深耕优势领域,打造不可替代的办学特色。从南京农业大学的智慧农业生态链,到华中师范大学的教师教育数字化革命,再到广西大学的东盟科教融合实践,这些院校的突围之路印证了\\”术业有专攻\\”的发展真谛。随着教育评价体系改革的深化,特色化、差异化的办学理念正在重塑中国高校的竞争格局,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用户评论


我要变勇敢℅℅

我也是985院校毕业的,对这些排名的解读确实很多,感觉好像只要进211就差不多了,其实我觉得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为爱放弃

分数线太难突破了!尤其是上热门课吧学校,感觉对学生来说压力都很大。其实,我认为学习成绩只是部分指标,个人的兴趣和能力也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龙吟凤

211大学的排名确实很受关注,作为准备考研的学生,我一直在留意这个信息。 但我觉得,分数线只是参考值,更重要的是要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学校。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拽年很骚

排名固然重要,但也不能成为学习的唯一目标,保持兴趣和积极的心态才是最重要的!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拥菢过后只剰凄凉

对于想要考大学的学生来说,这份排名确实很有参考价值。不过还是要谨慎对待,毕竟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侧重点。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雁過藍天

我觉得分数线只是大致的指引,更重要的是要看个人自身的兴趣和能力。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摇划花蜜的午后

这种排名有时候会让人感到焦虑,其实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优势领域,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就足够啦!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潇潇

这个排名有没有考虑各大学的地理位置和学生生活环境呢?我更加关注这方面的因素。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非想

总感觉这些ranking都是比较主观的,很难完全客观地反映每个学校的实力。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然淺笑

想问问哪些211院校的师资力量比较雄厚呀!希望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念初

对一些本科生来说,211大学的排名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但也不要被它所限制,更重要的是发现自身的兴趣和才能。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追忆思域。

这个排名对以后的选择的确很有帮助!也预祝那些备考的学生能早日梦想实现!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浅巷°

我觉得这种排名还不如多关注学校的校风以及师资力量呢!对于学生来说,这些才是更重要的选择因素。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指尖的阳光丶

211大学确实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希望大家不要被排名所左右,要积极探索自己的发展路径。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野兽之美

我的目标一直是上一个优质高校学习,现在看来211院校也是不错的选择!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凝残月

这篇文章让我对211大学有了更深入了解,也让我更加明确了以后的学习方向!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goto考研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tokaoyan.com/11993.html

作者: 小条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