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院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教材编审委员会、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语教学研究分会、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外语语言文学类专业委员会、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国文学研究分会、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社会翻译学专业委员会、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话语译介与传播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翻译协会跨文化交流研究委员会等重要学术机构主要负责人或成员所在单位。英语学院创新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方法,立志成为全国英语教育的典范。自成立以来,英语学院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外交、外贸、金融、媒体、英语教育和翻译人才。
中国最优秀的英语学院之一
第四轮学科评估A+学科:外国语言文学
国家级重点学科点:英语语言文学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英语专业、翻译专业
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英语专业
国家大中小学外语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
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英语语言文学、翻译学
北京市翻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北京市优秀本科育人团队
拥有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英语学院以全人教育、跨文化思辨取向、创造性学习和跨学科课程设置为特色,致力于培养具有深厚的英语语言文学和翻译学功底、宽广的人文社科知识和出色的学习、思维、创造、合作与领导能力的复合型、国际化优秀人才。毕业生在外交、外事、国际经贸、对外文化交流、国际传播、英语教育等领域具有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学院的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依托外国语言文学下的英语语言文学和翻译学两个二级学科,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英语语言文学学科包括英美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美国研究、英国研究、澳大利亚研究、加拿大研究、爱尔兰研究、外语教材研究等研究方向。翻译学主要包括翻译理论与跨文化研究、口笔译教学研究、认知翻译研究、翻译与跨文化研究等方向。研究生人才培养重视系统的专业知识建构和严格的研究方法训练。课程设置旨在拓展学术视野,培养具有人文社科素养、独立研究能力和开拓精神的高级外语类专门人才。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研究生分为口译、笔译两个专业,旨在培养符合职业特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笔译专业设有高级人文翻译和政治文献翻译两个方向。翻译专业博士学位(DTI)旨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高级翻译专业人才。
英语学院与英、美、澳、加、新等国的10多所重点大学和学术机构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每年派送优秀学生出国短期留学,同时接收国外学生攻读学位,课程设有国际化教育学分。建立了本科生、研究生短期留学和国外夏令营学习机制,并推出了本、硕、博三层次的对外合作办学;吸纳外国留学生攻读学位,与中国学生同堂学习,实现教育的国际化。
英国兰卡斯特大学来访(2024)
第二届中英联合翻译学研讨会(2023)
英语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专业化师资队伍,其中教授30名(其中博士生导师22名),副教授29名,讲师32名,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北京市优秀本科育人团队等荣誉,获批建设国家级和北京市精品课程以及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学院现有本科生782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678人。英语学院始终以服务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己任,不断创新教育理念、改革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学方法,立志成为全国英语教育的典范。
学院设有16个专业研究中心:英语文学研究中心、语言学研究中心、翻译研究中心、MTI翻译硕士中心、翻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外语教材研究中心(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社会翻译学研究中心、美国研究中心、英国研究中心、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加拿大研究中心、爱尔兰研究中心、跨文化研究中心、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中心、儿童语言研究中心、南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集聚了一大批相关领域、学科、方向的优秀专家学者,为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英语学院海外实践团赴剑桥大学(2023)
英语专业
英语学院致力于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英语专业,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国家对外交流、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深厚的人文素养、较强的跨文化思辨能力、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出色的学习、创新、合作与领导能力以及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高层次、复合型、国际化优秀人才。
英语专业学生在二年级自主选择进入英语文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社会与文化研究三个方向的专业课程学习。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辅修国际经济与贸易、外交学、新闻学、法学等专业,符合相应条件可获得辅修证书。
2025年入校新生可经选拔进入“21世纪马克思主义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项目”班学习。通过遴选的同学自动转专业至英语学院,修完课程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且成绩合格者,可获颁中国人民大学辅修专业证书。该项目融合发挥北外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与人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势,采取“马克思主义理论+英语”“中国历史+英语”的跨校跨学科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英语语言功底扎实,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具备较高政治思想理论素养、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马克思主义国际传播人才。
英语学院新生文艺晚会(2022)
英语学院毕业生学位授予典礼(2018)
翻译(外交外事高级翻译)专业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在外交外事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高端口笔译人才。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涵盖口笔译基础、外交外事翻译实务、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热点问题、中国政治文献等,为学生进入外交部门以及其他组织机构工作打下坚实的口笔译以及相关知识基础。英语学院翻译系毕业生凭借扎实的翻译实践技能、深厚的人文知识储备、突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获得了诸多用人单位的青睐。
英语学院的毕业生一直以过硬的语言实践能力、宽广的国际视野、敏锐的思辨能力、良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广泛好评。毕业生的去向分就业与深造两类。就业去向包括国家部委、驻外机构、涉外企业及跨国公司、新闻媒体、金融机构、国际咨询机构、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广告公司、大型国有企业、高等院校等。深造去向包括国外和国内的著名高校的文科和商科专业,近年来每年约有四分之一的毕业生进入牛津、剑桥、哈佛、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一流高校深造,另有约四分之一的毕业生在本校保送读研或进入北大、清华等国内名校深造。
孙宁,英语学院2003届毕业生,在校期间获第七届“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冠军。2003年8月进入外交部翻译室工作,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翻译;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为党的二十大代表。现任外交部翻译司英文处处长。
秦文娟,北外英语学院2010届毕业生,哈佛大学教育学硕士、博士。目前任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副教授,英文系副主任。从事应用语言学以及基于语言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在国内外取得了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头条号:北京外国语大学招生办
注:本文转载自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办
双学位+2!北外“外语+”复合型专业大盘点
近日,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公布2025年度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及联合学士学位项目名单的通知》。其中,北京外国语大学申报的“德语+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以及“俄语+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两个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成功获批。这是北外首次申报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该项目将于2025年开始招生。
这并非北外首次在专业建设上展现其前瞻性和创新性。作为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外国语高等学校,学校成立80余年来,始终秉承延安精神,坚持服务国家战略。目前,学校已获批开设101种外国语言,语种覆盖183个与中国建交国的官方用语,欧洲语种群和亚非语种群是目前我国覆盖面最大的非通用语建设基地。
近年来,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纵深推进、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升级,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爆发式迭代、国际教育竞争愈发激烈,社会对兼具专业外语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面对这些新形势,北外积极响应国家对外开放的战略需求,持续推进学科交叉融合,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和扎实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
除了“德语+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俄语+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外,学校还从这三个方面持续发力专业建设——
一、守正创新
在充分发挥外语教学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学校紧跟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积极布局新兴交叉学科,探索前沿学科方向,推动外语与区域国别研究、法学、教育学、国际关系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打造“外语+”多维交叉的学科体系,助力培养具有专业深度和跨领域视野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近三年已设立并推进多个“外语+”专业方向,涵盖范围广泛,包括但不限于:
- 外语+区域国别研究:
日语(日本研究)、瑞典语(欧洲研究)、荷兰语(欧洲研究)、塞尔维亚语(欧洲研究)、立陶宛语(欧洲研究)、朝鲜语(朝鲜半岛研究)、菲律宾语(东南亚研究)、缅甸语(东南亚研究)、老挝语(东南亚研究)、僧伽罗语(南亚研究)、豪萨语(非洲研究)、英语(国别与区域研究)、俄语(白俄罗斯研究);
- 外语+高级翻译:
日语(高级翻译)、翻译(外交外事高级翻译);
- 外语+国际关系:
法语(国际关系);
- 双外语:
西班牙语(葡语)、马达加斯加语(法语)、乌克兰语(复合俄语)、俄语(土库曼语);
- 外语+法学:
葡萄牙语(法学)、朝鲜语(法学);
- 外语+教育:
英语(外语教育);
二、“跨界”融合
学校汇聚首都优质教育资源,通过搭建跨学科、跨专业、跨学校的多维学习平台,为学生开辟多样化成长路径,助力学生在多领域协同中拓宽视野、提升能力、成长为适应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 跨校联合培养专业(联合学士学位项目):
英语+法学:与中国政法大学联合培养涉外法治人才;
西班牙语+国际新闻传播: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培养拥有国际传播专长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国际化人才;
英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与北京理工大学联合培养国际化信息管理人才;
英语+金融学:与中央财经大学联合培养复合型全球金融治理高端人才。
4个跨校联合培养项目实行“1+1+1+1”模式,学生首年在学籍校筑牢专业基础,次年于北外强化语言核心素养,第三年进入联培目标高校深耕专业领域,第四年返回学籍校完成学科融合学习。项目推行双导师、双辅导及双班主任制,毕业生如符合两校学位授予标准,将被授予联合学士学位,并有机会获研究生推免资格。
- 校内辅修专业、微专业:
12个辅修专业:英语、日语、外交学、法学、新闻学、传播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历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6个辅修微专业:教育学、人工智能、国际经济与贸易、涉外法治、外交与外事、区域国别史。
- 跨校选修优质通识课程:
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北外陆续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达成合作协议,相互限额开放部分本科优质通识选修课程,支持在校本科生跨校修读。2025年春季学期,四校面向北外一至四年级全日制本科生共开放61门课程,提供总计254个互选名额。内容覆盖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科技领域,以及西方艺术史、心理学等人文方向,为北外学生拓展多元化的学习路径,助力其接触跨学科前沿知识,开阔学术视野,提升综合素养。
三、“战略”对接
学校立足学科交叉融合趋势,面向非外语专业学生推出“复合型多语拔尖人才培养计划”,通过深度整合产学研优质资源,搭建独具特色的多元化育人平台——
2024暑期,全球治理卓越本科生平台2022级学生赴深圳、香港、澳门、珠海开展研学实践
- 全球治理卓越本科生平台:面向全校选拔有志于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领域的优秀全日制本科生,择优提供本硕贯通培养通道;
2022级柬埔寨语专业本科生娄天琦入选多语种国际传播实验班,辅修新闻专业,并于2024年7月赴新华社实习
- 多语种国际传播实验班:与新华社联合共建,培养具备多语能力和国际传播素养的高端复合型人才;
“21世纪马克思主义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项目”开班仪式
- 21世纪马克思主义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项目班: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共同培育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人才。
高校作为人才培育的战略高地,汇聚着优质教育资源与学科创新动能。在新文科建设浪潮中,北外始终勇立潮头,不断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等方式,推进本科教育改革,创新学科交叉、培育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展望未来,北外将继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耕复语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为学子插上逐梦世界的翅膀。这些兼具家国担当与全球视野的时代新人,必将在“一带一路”的时代画卷上挥毫泼墨,以青年智慧书写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新篇章,为中国声音响彻全球注入更多澎湃动能。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头条号:北京外国语大学招生办
注:文中部分内容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办
非全日制研究生 | 北京外国语大学2025年(MBA)招生简章
学校简介
北京外国语大学(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简称北外,位于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高校,入选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财政部6所“小规模试点高校“之一,是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京港大学联盟、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延河高校人才培养联盟成员、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成员高校。
MBA项目介绍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2018年动态调整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学位〔2019〕8号),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于2019年5月6日正式获批新增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BA)。
2025年北京外国语大学MBA项目现已面向全国正式招生,拟定招生人数为全日制50人,非全日制20人。
项目宗旨与目标
>打造全球企业家认知中国商业实践的桥梁
>成为中国企业家走向世界经济舞台的起点
>培养面向科技时代和多元文化环境,具有卓越的跨文化管理能力的企业家
课程特色
北外MBA项目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战课程、融合了各行的管理英才,特别适合中高管理骨干向高层管理者发展。
课程结构
培养特色
学期安排
学费标准
全日制MBA项目,2年制,学费共12.8万元人民币
非全日制MBA项目,3年制,学费共19.8万元人民币
*(以上费用不含旅费及国内外实践活动期间的食宿费用)
奖学金
国家奖学金:二年级,20000元,覆盖约5%(限全日制)
学业奖学金:每年,6000-12000元,覆盖约80%(限全日制)
注:根据学院最新奖学金政策为准。
招生对象
1.本科毕业,入学时满足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各国各界人士;
2.硕士毕业,入学时满足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各国各界人士。
您的背景可以是
>语言专业背景,希望提升管理专业能力、成为帮助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商业精英
>经济管理专业背景,希望了解更多国家的文化和真实商务环境
>理工科专业背景,希望培养全球化视野和提高跨文化沟通与管理能力
>来自世界各地,希望了解中国商业实践与管理文化
报考方式
报名采用网上提交报考信息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考生应在教育部规定的研究生报考报名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按要求填写并提交个人报名基本信息、网上缴纳报名考试费,然后按规定时间到指定报名点现场摄像、确认报名信息。具体报考事宜及相关政策,以教育部文件和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公布的通知为准。
北京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招生网、北京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招生网官网和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用户评论
满心狼藉
终于找到正规的报名通道了!之前网上搜到好多不靠谱的网站,浪费了好长时间。这次一定要考上北外研!”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你,很幸福
想问下录取分数线和专业方向具体安排一下吗?我的专业是翻译,对未来的发展规划也蛮好奇的。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浮光浅夏ζ
今年申请北外的同学们,要好好准备啊!竞争真是激烈啊!记得早点查阅招生信息,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加油!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所谓
北京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挺不错的,环境好,师资力量强大,学校的国际化氛围真的很棒。报名流程简单明了,官网操作也很方便。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要变勇敢℅℅
我关注了一个北外研历届学生群,里面很多专业的学长姐在分享经验,我觉得很有帮助!想了解一下具体专业设置和实习情况,可以去问问他们哦!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龙卷风卷走爱情
刚毕业的大学生,心里一直希望能考研。北京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招生网是必须访问的网站!希望能够顺利通过考试,实现自己的目标。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发呆
北外研太难进了吧?听说每年录取率都超低?我也是个翻译专业的,有点害怕申请的过程呢~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打个酱油卖个萌
这个官网感觉信息还是比较全面的,可以清楚了解到各个学院的相关专业和招生要求。希望能早日收到offer!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短发
北京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招生网网站导航设计得不太好,我找半天都找不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还好咨询客服,解决了我的问题。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回忆未来
希望北外研能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实习资源,毕竟理论知识也很重要,但是实战演练更能让我们学到真正有用东西!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全网暗恋者
想问一下北外研的住宿情况怎么样?据说寝室条件还不错吧?能不能提前了解一下具体安排?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毒舌妖后
听说北外研的研究生生活氛围特别好,大家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我已经很憧憬了!期待能够融入这个温暖又充满活力的校园环境!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限量版女汉子
网站更新频率有点低啊,很多信息都比较滞后,希望能及时更迭資訊,方便我们了解更多动态。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凉笙墨染
个人觉得北外研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很有优势,注重实践和国际化视野。期待能够在这里学习到更多知识,开拓自己的眼界!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落花忆梦
报名流程很清晰,步骤也很容易操作。北京外国语学院的学生们真的都很用心地维护官网,服务态度真棒!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封心锁爱
北外研的研究生毕业后发展前景怎么样?就业范围广吗?想了解一下具体信息,以便更好地规划未来的职业道路!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寒山远黛
北京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招生网,网站操作体验很流畅,信息全面易懂,对于想要了解报考信息的同学们来说简直太棒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的眸中有星辰
我真的很期待考上北外研!希望自己能够努力学习,付出汗水,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加油!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默默的爱
个人认为,网站的功能性还可以加强,比如增加在线咨询、问答等功能,更方便学生寻求帮助和了解信息。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