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to考研网 资讯 揭秘:教育硕士的报考现状及难度分析

揭秘:教育硕士的报考现状及难度分析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揭秘:教育硕士的报考现状及难度分析的问题,以及和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但现在,其实并不太建议家长朋友通过教育年金来帮孩子规划未来。

具体是为啥?下面就跟大家一起聊一聊这个话题。

想帮孩子提前存钱,不建议选教育年金

养一个孩子,远比你想象的更花钱。

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版)就提出:0岁至本科毕业的养育成本平均为68万元。其中上海和北京养孩子的成本名列前茅,分别为101万元和93.6万元。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育娲人口

实际上,很多人在大学毕业前几年、结婚生育时还是会需要父母的经济支持。

就拿电影《哪吒2》的导演饺子来说,他在大学毕业后曾经在广告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后来辞职在家做动画,有3年多没有收入。他的母亲退休工资并不高,却始终全力支持他。

父母都希望自己既可以支持孩子追梦,也可以帮孩子兜底,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钱。

于是,有很多想要给孩子提前存钱的父母开始留意教育年金。

教育年金本质上是一种年金险,只能把未成年孩子作为被保人,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投入一笔钱,等孩子上大学后就可以定时领钱,保单满期后再领一大笔钱就结束合同。

老朋友都知道,深蓝保做保险测评接近9年时间了,之前也测评过一些收益还不错的教育年金产品。

不过,近年来随着预定利率的不断下调,很多收益不错的教育年金都先后下架了。

如今不建议家长选教育年金,除了市面中可选产品不多以外,还因为它有两个小bug:

1、只能在固定的时间领固定的钱

教育年金的产品设计一般是这样的——孩子从18岁时开始领钱,保单满期后再领一大笔钱,领完后保单结束。

比如有妈妈为0岁的孩子投保了一份教育年金,每年交5万,一共交5年。

那么,在孩子18岁到21岁时,每年可以领31284元,在22岁时还可以一次性领到26万多的满期金。

从表面上看,选择教育年金可以帮父母提前准备好孩子的大学期间费用。

但实际上,孩子在大学四年期间每年领取少量的钱,等大学毕业后突然领到一大笔钱,这种领取方式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都不够灵活。

因为孩子花费的高峰期并不一定只是在大学期间,有的孩子可能会在中学时转入国际学校或者去国外读书,有的孩子可能会成为艺术生,还有的孩子可能会读研……

如果孩子需要用钱时保单还不能领钱,孩子领钱后又用不上这笔钱,这就会造成实际领取与家庭需求的错配。

2、领完钱后保单彻底结束

教育年金在领完满期金以后,保单就彻底结束了。

如果到时候一下子用不上这笔钱,就会面临一个问题,这笔钱要放在哪里?

毕竟合同结束了就不能继续放在里面增值,另外利率下行是大趋势,如果到时候想用这笔钱买别的金融产品,收益大概率会比现在低。

所以结合目前的情况,我们并不建议大家轻易选择教育年金。

想给孩子提前存钱,哪类产品更合适?

家长帮孩子提前存钱,是为了应对未来几十年(尤其是前20年)的大额支出。

这笔钱需要同时满足3个条件:足够安全、长期收益不错、中后期取用灵活。

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中,能够同时满足这三者的金融产品并不算多。

比如银行存款和余额宝之类的产品基本没风险,但是收益偏低,容易被挪用。

如果选择好公司的股票或是长期定投收益不错的指数基金,收益可以做到上不封顶,但这对投资者的知识储备、分析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要求很高。

另外如果投入的钱亏损或被套时,家庭又刚好急需用钱,这时拿钱出来会有损失。

而储蓄险里的增额寿,却可以同时满足这三点。

  • 足够安全:每份保单都会受到《保险法》保护,足够安全。
  • 长期收益不错:增额寿的收益不会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从投保那一刻起,咱们投入多少钱、未来能领多少钱已经写进了合同里,优秀产品的IRR可以做到接近2.5%。
  • 中后期取用灵活:增额寿在中后期的资金取用是比较灵活的,需要用钱时,我们可以通过减保领一部分钱,剩余的钱继续放在保单里增值。

但是,增额寿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产品。

它的资金流动性不会像余额宝那么强,如果在投保前几年不交保费或者退保可能会有损失,不过这一点可以倒逼家长做到强制储蓄。

如果你了解完增额寿的优缺点后,还是想要用它来给孩子准备“托底资金”,可以看看下面的内容。

这款优秀增额寿,让孩子一辈子有钱花

增额寿虽然好,但我并不建议你随便买。

如果买错了,不光实际收益更低,还有可能会为以后埋雷。

一般来说,咱们为孩子准备的“兜底资金”,一般在未来的10到20年就会用到。

所以,咱们可以优先选择前20年IRR更高、减保条件更宽松的产品,比如增多多8号

老朋友都知道,我们每月初都会更新不同险种的榜单,只有综合实力优秀的产品才会进入到榜单里,而增多多8号就进入了我们今年3月的增额寿榜单

它的长期IRR已经接近预定利率2.5%,可以吊打市面中的大多数增额寿产品。

看完以后,可能有些朋友不太清楚怎么从保单里减保拿钱,下面我们就以30岁母亲给0岁女儿投保,女儿从18岁开始减保拿钱为例: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位母亲投入的钱,一直在保单里不断增值,就像一只会下蛋的金鹅。

在孩子人生的不同阶段,这份保单减保后领的钱可以支持孩子求学、创业、婚嫁、养老……

母亲当年投入的25万元,变成最终领取的67万元。

这个收益,真的很香了!

增额寿减保领钱的时间和金额并不一定要按照表格来,咱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灵活设计。

比如在孩子30岁时才开始减保领钱,那么当年的保单现金价值已经累计到48.7万,以后养老金可以领更久。

从保单领到的钱也并不一定只能给孩子用。

如果父母的收入一直很可观,孩子的上学费用完全可以通过家庭现金流来支付,那么等孩子成年后,父母也可以把这笔钱作为孩子的婚嫁金或创业基金。

如果孩子一直用不上这笔钱,父母也可以让这笔钱在保单里终身增值,作为自己的养老金。

另外,与教育年金不同的是,增额寿的投保人掌握保单的绝对控制权,被保人可以是配偶、父母、子女。

在我们测评的上百款增额寿中,增多多8号是为数不多把第二投保人写进条款的产品。

关于这一点的作用,我们可以举个例子:

假设一位母亲为女儿投保增多多8号。

在女儿18岁以前,她可以把被保人设置为女儿,第二投保人设置为自己的父母或配偶。

等到女儿18岁以后,母亲可以把女儿变更为第二投保人,万一自己有一天不在了,女儿就可以成为投保人,掌控保单的所有权。

写在最后

对于父母来说,生育孩子只是开始,托举孩子进入更大的世界才是更加深沉的爱。

永远有父母兜底的孩子,既可以勇敢探索人生,也会拥有更多试错的机会。

这或许就是增多多8号存在的意义——它能够让孩子更自由地选择想要的生活与生活,让孩子的人生始终拥有更多可能。

如果觉得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点或者“分享”,有需要也可以扫码联系规划师。

小互动:你开始给孩子准备教育金了吗?你是怎么做的?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30%院校的研究生不值得报考”,张雪峰一席话,令家长看清现实

直到考研报名人数下降,“考研热”得以降温,家长们才意识到,原来张雪峰说的那句“30%院校的研究生不值得报考”背后的含金量。

考研是为了什么?这是一个很基础的问题,却是不少考研党从开始筹备考研,到结束考研都未曾认真思考过的问题,好像大家都是为了考研而考研,却从来没有思考过背后的意义,就像过往十几年的教育经历一样,为了考试而考试,没有任何目标和规划。

之所以有很多人这样随波逐流,归根结底在于习惯了基础教育的连贯性,但这种没有规划的教育生涯,其实到了高考结束之后就应该彻底摒弃了,否则就会像大多数人那样,为了考研而考研,不管是考上了还是没考上,下一步都只剩下了无尽的迷茫。

张雪峰口中的“30%院校的研究生不值得报考”,无外乎是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在数量上的确足够丰富,但在质量上依旧处于匮乏的状态,因为名校的数量就那么多,而名校的研究生招生名额也十分有限。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考不上名校的研究生,就会选择为了考研而考研,在第二年备考时直接选择报考普本甚至是二本的应届生,考上了之后会发现,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甚至是平台资源,根本无法支持研究生的培养,对于学生个人没有提升,那么这个研究生,读的就没什么意义。

有学生肯定不以为意,认为自己逆向考研的思路没有错,毕竟二本学校新增硕士点、普本研究生扩招,似乎大环境都在鼓励学生去读研,但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一所学校的师资力量是有限的,盲目的扩招不仅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还会间接造成研究生学历的贬值。

而这种学历的贬值,影响最大的不是那些985、211的硕士,因为他们的学历含金量只会因为更多普本硕士的衬托而显得更加珍贵,反而是普本的硕士因为扩招变得贬值了,直白点说,你们的努力,反而让自己贬值了。

除此之外,专业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以及教材的落后,也是导致30%学校的研究生不值得报考的关键所在。多少学校的研究生课程,明明是对实践要求很高的专业,却没有提供给学生充足的实践机会,就连教材上的案例分析,还是十几年前的老新闻,这样的培养模式,如何能培养出当下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呢?

“30%院校的研究生不值得报考”,张雪峰一席话,令家长看清现实,也给备考研究生的同学们敲响了警钟,人生不是落叶,随波逐流只会让你错失机遇,没有规划的发展,哪怕你付出最大的努力,也容易走错岔路,最终留下的只有后悔和遗憾。

因此劝告各位同学们,尽早对自己未来的努力方向做好规划,其实最佳的规划时间是高考结束后,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理想专业,选择自己能力范围内可以考上的最好学校,下一步就是想明白——自己未来是想升学还是想就业?

想找工作就在本科四年学好专业课、考下高含金量的证书、丰富自己的实习经历,带着一份光鲜亮丽的简历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想升学就优先争取保研机会,认真对待每一门学科,考出理想的成绩。

如何才能看出规划的重要性呢?假设同学们在明确自己想读研之后,却因为一些意外错失了保研机会,那么在你已经为保研做出了很多努力之后,你会发现:

别人考研是从头开始学习英语、数学和专业课,而你准备考研,是真正的“复习”而不是“学习”,本科四年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的你,有六级基础后学习考研英语自然不会两眼一黑。

高数期末考试成绩优异的你,复习考研数学得心应手,甚至过一遍知识点就能直接上手做题了,反观那些没有规划的考研党,此刻还在看网课呢,这差距显而易见,专业课更不用说了,对人生有规划的你,早就赢在起跑线上了。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用户评论


哽咽

我觉得选择教育硕士还是需要结合自身情况来决定啊,不是所有的老师都适合深造。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箜明

我有个朋友考了教育硕士,说对实际工作挺有帮助的,让她在教学上更系统地思考问题。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来自火星的我

如果是为了升职加薪,可能教育硕士并不是必备条件吧,其他技能和经验也都很重要。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琴断朱弦

现在竞争压力这么大,很多人都考研究生了,想不考虑一下教育硕士的含金量呢?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蝶恋花╮

还是得看学校和专业,有些学校的教育硕士学历认证挺有用的。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太易動情也是罪名

考教育硕士需要很长时间和精力,要认真权衡利弊吧!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袂婉约

我觉得,只要用心学习,哪个学位都是有价值的。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城烟柳

教育行业应该多注重老师本身的成长,而不是简单的学历要求。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青裳

这个话题挺热的,大家的想法都不一样!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情深至命

现在很多培训机构都提供教师培训课程,可以考虑一下有没有更适合自己的选择?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巷雨优美回忆

我想问问,教育硕士毕业后能做什么?工作前景如何?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雪花ミ飞舞

我也在犹豫着要不要考教育硕士,这篇文章帮到我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盲从于你

其实老师学习不应该局限于学位证书,实践经验也很重要啊!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暖栀

我觉得每个人的职业发展路径都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在我面前犯贱

考完教育硕士还能继续深造吗?有没有更高的学历认证?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单*无名指

教育硕士对老师来说是个很好的提升机会,可以拓宽视野!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窒息

想了解一些教育硕士的学习内容和课程设置啊!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凉凉凉”凉但是人心

这篇文章让我更加清楚了教育硕士的一些情况,有助于我做出决定!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迁心

也许,教育硕士不是唯一一条路,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最重要!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goto考研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tokaoyan.com/9862.html

作者: 小条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