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张雪峰揭秘:哪些考研专业最不被看好?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新闻学专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今年报考人数骤降40%,就连中国传媒大学的王牌专业也出现招生缺口。短视频平台上,自称\\”新闻系毕业送外卖\\”的博主获得百万点赞,评论区充斥着\\”读新闻不如玩抖音\\”的调侃。长沙某地方院校的新闻系教授自嘲:\\”我们现在教的内容,学生刷两个小时手机就全学会了。\\”
土木工程专业的转型阵痛正在武汉上演。华中科技大学把传统土木课程压缩到两年,新增的智能建造模块却让学生叫苦不迭。走访武汉某工地发现,戴着安全帽的女生在测量组占比不足5%,她们多数是调剂专业时\\”误入歧途\\”。沈阳建筑大学的应届生小王坦言:\\”工地上连个女厕所都没有,我们班8个女生有6个准备考研转行。\\”
市场营销专业的尴尬在上海体现得最为明显。某二本院校的市场营销课堂上,教授还在讲解20年前的4P理论,台下学生都在刷直播带货教学视频。杭州电商园区里,专科毕业的00后运营拿着比本科生高两倍的工资,这让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成都春熙路的写字楼里,挂着\\”市场营销专业优先\\”牌子的公司,HR私下透露:\\”我们其实更想要会拍短视频的。\\”
这些现象折射出中国高等教育与就业市场日益严重的脱节。小语种专业还在培养外交官,市场需要的是跨境电商客服;新闻学院教着如何写通稿,用人单位却想要能策划10万+的运营。教育部门要求高校严格控制专业撤销,导致很多\\”僵尸专业\\”靠调剂维持生存。湖南某高校招生办主任透露:\\”我们市场营销专业80%的学生都是调剂来的,转专业考试比高考还激烈。\\”
专业选择的困境本质上是时代变革的缩影。就像二十年前的供销专业消失一样,当下这些争议专业或许正在经历新陈代谢的阵痛。但让人忧虑的是,这种淘汰过程正在让普通家庭的孩子付出更高试错成本。河北农村考生小李的故事令人揪心:全家举债供他读土木工程,毕业却只能在县城工地打零工。这种个案正在提醒我们,专业预警机制需要更精准的落地。
面对专业选择的迷局,或许该换个思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取消市场营销本科的成功案例值得借鉴,他们把传统课程替换为直播电商、私域运营等实战模块,毕业生起薪直接翻倍。青岛某高职院校的小语种专业转型跨境电商方向,就业率从58%飙升到92%。这些实践表明,专业冷热不在于名称,而在于能否紧扣产业脉搏。
站在十字路口的考生们需要更清醒的认知。选择专业不是买股票追涨杀跌,而是要看清自己的:家庭能支撑你试错几次?所在城市有没有相关产业?个人特长是否匹配行业需求?就像选择去鹤岗买房还是北漂租房,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合不合适。重要的是明白,在这个职业寿命短于专业培养周期的时代,保持终身学习能力比选择\\”正确\\”专业更重要。
夜深了,广州大学城的自习室里依然灯火通明。市场营销专业的大二学生小陈正在自学短视频剪辑,新闻系的小王在研究直播话术,土木工程的阿强在B站学智能建模。这些年轻人的选择,或许正在书写中国高等教育转型的另一个答案。关于专业选择的争论永远不会停歇,但可以肯定的是,能在这个快速迭代的时代活下来的,永远是那些主动打破专业边界的人。
张雪峰:这8个专业是天坑,普通家庭的孩子绕道走!
每年高考季,张雪峰就像个拿着大喇叭的“专业排雷专家”,把那些看起来光鲜实则坑人的专业挨个点名。今天咱们就来唠唠他反复强调的八大慎选专业“学医要谨慎”“小语种女生别碰”“中低端师范慎选”……这些建议究竟是危言耸听,还是逆耳忠言?小编今天就结合真实案例和行业现状,给普通家庭的孩子避坑指南。
张雪峰直播时直接放话:“家里条件一般、没医学背景的,学医就是给自己找罪受!”这些话也不是不无道理,因为学医要8年起步(本硕博连读),别人毕业赚钱了你还在啃书,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双杀。同时,三甲医院非博士不要,县医院工资低到怀疑人生。更扎心的是,没背景的医学生可能连规培机会都抢不到。所以想稳定不如选口腔医学(至少能开诊所),或者直接学护理,大专学历就能进三甲当护士。
“普通学校法学毕业就是失业预备队!”张雪峰这话虽然扎心但真实。现实确实是红圈律所只要清北人政毕业生,二本法学生连简历关都过不去。更困难还在后面呢:法院岗位1:500的报录比,司法考试通过率常年卡在10%,没点狠劲真玩不起。最让人害怕的是,有学生自考法律资格证转行当法务,结果发现公司更想要有行业经验的理工科背景法务。
“生化环材四大天坑,化工材料占俩坑!”这吐槽在知乎上能刷出十万+赞。现实就是本科生进厂三班倒,月薪5000算高薪;研究生进研究所,年薪15万但天天吸有毒气体。甚至某985材料硕士哭诉:“除了写论文我啥都不会,转行IT被嫌弃代码能力不如培训班出来的。”但是说实话,确实真有学霸研发出新型电池材料融资千万,但这类人凤毛麟角。
“以前土木是铁饭碗,现在连饭碗都生锈了。”张雪峰这话让土木老哥集体破防。因为行业迎来寒冬:房地产暴雷、基建放缓,中建XX局校招名额砍半,985毕业生也得去非洲工地。设计院月薪6000天天通宵画图,施工单位全年无休住板房,对象都找不到。确实,有学生蹭计算机课转行BIM建模,还有人考公去住建局——但竞争比高考还激烈。
“学新闻不如玩抖音!”张雪峰这话虽然极端但戳中痛点。某211新闻系学生自嘲:“老师教怎么写报纸,但报社都倒闭了,我们学了个寂寞?”大厂新媒体岗更爱招中文系学生,MCN机构直言:我们要网感,不要学术理论。现实是网红李佳琦卖货比新闻系教授赚得多,这届学生已经开始自学短视频剪辑了。
“导游变微商,酒店经理送外卖。”这可不是段子。某旅游管理专业全班45人,36个在考教资,剩下9个在旅行社拿2000底薪+看天吃饭的提成。五星级酒店管培生要求硕士学历,实际工作端盘子换床单,初中毕业的阿姨干得比你利索。有学生辅修数据分析,转型旅游产品经理,算是杀出一条血路。
“工商管理=毕业即失业?”这话虽然夸张但并非危言耸听。HR直言:“我们宁愿招会计专业转行做人力,也不要工商管理应届生——你们学的都是纸上谈兵!”有学生拿着老爸给的20万创业,半年赔光后吐槽:“老师教的SWOT分析,还没抖音创业博主讲得实在。”赶紧蹭课学财务或编程,考CPA、PMP证书比专业成绩管用。
“二本师范生≈底层教育民工”这话难听但真实。现在教师全部都要求硕士学历,县城小学老师岗位挤破头,985硕士和师范专科生同场竞技;深圳中学教师岗清北毕业生扎堆。某三线师范生考编3年没上岸,代课月薪2800,家长还嫌“不是正经老师”。有学生考取教师资格证后转行做教育博主,靠卖网课月入3万,比当老师赚得多。
接地气比高大上重要:计算机、电子信息、电气工程这些技术岗永远有饭吃。
地域就是资源:想进电网就选东北电力大学,比某些211理工科更吃香。
提前实习试错:某大学生大二去化工厂实习一周,回来立刻转专业,及时止损。
复合技能为王:“英语+编程”、“会计+数据分析”这类组合拳,秒杀单一专业选手。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张雪峰揭秘:哪些考研专业最不被看好?和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用户评论
颓废i
张雪峰这几年都在说这些啊,好多和我一样考虑考研的人都听了他的话。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凉笙墨染
还是得看自己的实际情况吧,哪个专业适合自己最重要。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染年华
我感觉确实很多热门专业竞争太激烈了,如果想考上好学校费时费劲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要变勇敢℅℅
我现在就面临着这个选择,有点纠结到底要不要去考研。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挽手余生ら
我也想知道张雪峰最不推荐考研的那些原因。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优雅的叶子
我觉得还是应该多听听不同人的意见啊,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龙吟凤
确实很多专业毕业后发展方向很局限,这几年就业形势也很复杂.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赤;焰﹏゛
考研本身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如果自己有目标的话去努力争取就是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花世界总是那么虚伪﹌
我也很想知道张雪峰具体的建议是什么樣的,可以分享一下吗?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所谓
有些专业确实不需要考研,直接去工作也不错啊!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志平
现在就业市场是越来越看重实际经验的,学历只是部分因素。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杰克
觉得张雪峰说得有道理,也要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比如个人兴趣和发展方向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菲
很多专业都有一定的市场需求,不过竞争确实很激烈。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衫故人
选择还是要自己做决定啊,听从他人的意见只是参考的。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莫阑珊
感觉考研这种事情还是得看自己的情况和兴趣来决定!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残留德花瓣
我觉得张雪峰说得很对,要对未来有所规划才能做出更好的选择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櫻之舞﹏
对于自己喜欢的专业来说,无论如何都要努力争取啊!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巴黎盛开的樱花
考研是一个很好的提升自我的机会,但要慎重考虑自己的计划。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凉月流沐@
有很多人都听从张雪峰的建议,所以那些专业真的不太适合去考研吗?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