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to考研网 资讯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发布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发布

很多朋友对于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发布和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考录程序

考试录用工作按照发布招考公告、报名与资格审查、笔试、资格复审、体能测评(人民警察职位)、心理素质测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面试、体检、考察、公示、审批录用等步骤进行,由省公务员主管部门统一组织,有关工作由各市公务员主管部门和省直招录机关具体组织实施。

二、报考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9年1月至2007年1月期间出生),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年龄,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84年1月以后出生);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

(七)具备省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报考行政机关中行政处罚决定审核、行政复议、行政裁决、法律顾问等职位的,应当取得法律职业资格。

报考面向“服务基层项目人员”职位的,须是经我省统一组织选拔、服务期满、考核称职(合格)的大学生村官和“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人员,服现役满5年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以及中央和外省组织选拔、服务期满、考核称职(合格)的安徽籍“服务基层项目人员”。退役士兵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乡事业编制人员可以报考艰苦边远地区县乡机关面向“服务基层项目人员”职位(其中艰苦边远地区县乡事业编制人员限报本县此类职位,且须在本地事业单位工作满3年)。

招考职位明确要求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报考者必须具备相应的基层工作经历。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在县(市、区、旗)、乡(镇、街道)党政机关(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村(社区)党组织或者村(居)委会,以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工作过。在军队团和相当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经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直辖市区(县)机关工作经历视同为基层工作经历。基层工作经历起始时间按人社厅发〔2010〕59号文件计算,截止时间为2025年7月。因工作单位变化中断的时间可以累计。

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高校毕业生、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不能报考。

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被开除中国党籍的人员、被开除公职的人员、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以及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考。

报考者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公务员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所列情形的职位,也不得报考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职位。

三、报名与资格审查

本次报名采取网上报名的方式进行(涉密等特殊职位除外)。报名时间为2025年1月6日9:00至1月12日20:00。报名网站为安徽省人事考试网(www.apta.gov.cn)。

(一)报考职位查询。各招录机关的具体职位、资格条件等信息详见《安徽省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职位表》,报考者可通过相关网站查询招考职位信息。招考职位的专业、学历、学位等有关资格条件问题,由各市和省直各招录机关负责解释(咨询电话见职位表)。有关报考政策、报名网络技术和考务安排等事宜,请参阅《安徽省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以下简称《报考指南》)。

(二)提交报考申请。报考者登录安徽省人事考试网进行报名,经短信验证后,认真阅读报名须知,并签署《安徽省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者诚信承诺书》,填写《安徽省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名资格审查表》。每位报考者限报一个职位,报名与考试时使用同一有效居民身份证。

报名时,应当仔细阅读诚信承诺书,提交的报考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完整。提供虚假报考申请材料的,一经查实,即取消报考资格。对伪造、变造有关证件、材料、信息,骗取考试资格的,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三)查询资格初审结果。资格审查工作由各市公务员主管部门和省直各招录机关负责。资格审查贯穿录用全过程,在招考各环节发现报考者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的,均可以取消其报考资格或者录用资格。报考者报名后至1月15日16:00前可登录安徽省人事考试网查询是否通过资格审查。通过审查的,不能更改个人信息或再报考其他职位;尚未审查或未通过审查的,可在1月15日16:00前改报其他职位。缴费成功但因招考职位达不到开考比例而取消的报考者,可于1月17日10:00—16:00改报其他职位。

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者于1月16日12:00前登录安徽省人事考试网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易宝)缴纳笔试费用。未按时缴费的,视为放弃报名。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人员、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和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对象、专门面向残疾人招录职位的报考者,先进行网上确认和缴费,1月18日至1月21日期间,按要求报送所需证明材料,经与国家相关平台数据比对、审核无误后,可以享受减免笔试费用的政策。

缴费成功的报考者,请于3月12日至3月14日自行下载并打印准考证。

(四)笔试开考比例。确认报考人数与职位录用计划数的比例达不到4:1的,取消或相应核减该职位录用计划数。艰苦边远乡镇机关职位,面向“服务基层项目人员”、要求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和录用计划数3人(含)以上的职位,以及经省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的其他特殊职位,可按3:1比例开考。大别山等革命老区基层机关招录电商营销、乡村旅游、农机农技等领域专业人才的职位,可按2:1比例开考。

四、笔试

(一)笔试科目、时间和地点

笔试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在考试内容上体现分类分级原则。公共科目笔试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所有报考者均需参加公共科目笔试。

(1)报考省市级机关单位职位(不含行政执法类职位)的,时间和科目为:

3月15日

9:00 — 11:00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14:00—16:30 《申论》A卷

(2)报考县乡级机关单位职位(不含行政执法类职位)的,时间和科目为:

3月15日

9:00 — 11:00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14:00—16:30 《申论》B卷

(3)报考行政执法类职位的,时间和科目为:

3月15日

9:00 — 11:00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14:00—16:30 《申论》C卷

有专业测试要求职位的报考者除参加公共科目笔试外,还须对应参加计算机、法律、财会、外语、公安、军事知识等相关《专业知识》的专业科目笔试。笔试时间为2025年3月16日9:00—11:00。

笔试范围:参照《安徽省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考试大纲》。

笔试地点:省直考点设在合肥市。各市职位报考者的考点设在所报考市,具体见笔试准考证。

(二)笔试成绩

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的,笔试成绩按各占50%的比例合成。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和《专业知识》三科的,笔试成绩按40%、30%、30%的比例合成。笔试单科、合成成绩均按照“四舍五入”规则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笔试阅卷完成后,由省公务员主管部门研究确定公共科目笔试总成绩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合格分数线。对艰苦边远地区职位、基层职位和特殊专业职位等,将予以适当倾斜。体能测评、心理素质测评、面试、体检、考察等人选,从同职位合格线以上人员中按规定确定。报考者有一科无成绩的,取消进入下一环节资格。

明确加试的招考职位,加试时间、内容、方式以及成绩计算方法等事宜于笔试前公布。

五、资格复审

体能测评或面试前,各市和省直各招录机关负责对体能测评或面试人选进行资格复审。复审时,按照要求对入围人选的资格条件以及报名时提供的照片等信息进行核验。凡有关材料主要信息不实、影响资格审查结果的,取消其进入下一环节资格。出现入围人选缺额的,在规定时间内等额递补。

资格复审时,报考者须提供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学历(学位)证书原件、笔试准考证和网上报名资格审查表等材料。招考职位有资格证书要求的,报考者应提供相关证书;招考职位有政治面貌、户籍和工作经历等要求的,报考者还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其中2025年毕业尚未取得学历(学位)证书的人员,可凭学校或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出具的书面证明和有关证件材料办理资格复审,截至2025年9月30日仍不能提供学历(学位)证书(或学信网电子注册备案表,留学回国人员应提供教育部门学历认证材料)的,或证书与证明材料不一致的,取消录用资格。

报考面向“服务基层项目人员”职位的,还应提供服务基层的证明材料,退役士兵应提供退役证明材料。2025年服务期满的“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提供证书及相关证明材料的截止时间为2025年12月31日。

六、体能测评和心理素质测评

报考人民警察职位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体能测评。体能测评人选根据职位录用计划数,依笔试成绩从高到低按3:1的比例确定。不足规定比例的按实际人数确定。最后一名如有多名报考者笔试成绩相同的,一并确定为体能测评人选。

体能测评的项目和标准按照《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评项目和标准》(公政治〔2024〕60号)执行。

体能测评不合格的,不得进入下一环节。出现面试人选缺额的,按规定时间等额递补,递补只进行一次。

报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还须参加心理素质测评,测评结果作为择优确定拟录用人员的重要参考。

七、面试

面试人选根据职位录用计划数,在同职位达线人员(人民警察职位为体能测评合格人员)中依笔试成绩从高到低按3:1的比例确定。不足规定比例的按实际人数确定。最后一名如有多名报考者笔试成绩相同的,一并确定为面试人选。

面试方式以结构化面试为主,也可以采取结构化小组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等方式或者综合选用多种方式。面试工作的具体事宜另行公告。报考者应在规定时间内接受资格复审,登录安徽省人事考试网缴费、打印面试通知书,按要求参加面试。

面试后,笔试成绩与面试成绩按60%、40%的比例合成考试总成绩。笔试成绩、面试成绩、考试总成绩均按照“四舍五入”规则保留小数点后两位。面试成绩低于60分的,取消进入下一环节资格。实际面试人员数少于或等于职位录用计划数的,报考者面试成绩须达到75分或当天该考场实际面试人员的平均分(不宜公开招考的、需要专门测查有关专业技能水平的、专业人才紧缺难以形成竞争的、省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职位,面试成绩须达到60分),方可进入体检程序。

八、体检

根据报考者考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等额确定职位体检人选(考试总成绩相同的,依次按笔试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成绩高低顺序排序)。体检工作在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和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

体检工作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卫生计生委 国家公务员局关于修订〈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及〈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有关内容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140号)、《关于进一步做好公务员考试录用体检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2〕65号)等规定组织实施。其中,对身体条件有特殊要求的,应符合《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和《公务员录用体检特殊标准(试行)》(人社部发〔2010〕82号)的规定。

体检合格人选缺额的,可按规定在同职位面试合格人员中按总成绩依次等额递补。

九、考察

报考者体检合格的,进入考察程序。考察工作按照《公务员录用考察办法(试行)》(中组发〔2021〕11号),结合招考职位的资格条件和要求组织实施。其中,报考人民警察职位的,按照《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政治考察工作办法》(公通字〔2020〕11号)及相关文件规定进行考察。

考察工作突出政治标准,采取实地走访、个别谈话、审核人事档案(学籍档案)、查询社会信用记录、同本人面谈等方法进行,主要了解考察人选政治素质、道德品行、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学习和工作表现、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情况,以及是否具有应当回避的情形,身心健康状况,与招考职位的匹配度等情况。

事业单位在职人员报考的,在考察时须提供有人事管理权限的主管机关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

职位考察人选缺额的,可按规定依次等额递补。体检和考察递补累计不得超过两次。

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如遇突发情况,根据实际需要和有关规定,省公务员主管部门可以对笔试、体能测评、心理素质测评、面试、体检、考察的时间、地点、组织方式等作适当调整。

十、公示

考察工作结束后,各市和省直各招录机关按照职位录用计划数,根据考察情况确定拟录用人员。

拟录用人员名单由招录机关分别报省、市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核,并在省、市相应网站上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内容包括招录机关名称、拟录用职位、拟录用人员姓名、性别、准考证号、工作单位(无工作单位的注明毕业院校)等,同时公布监督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公示后职位出现空缺的,由招录机关提出是否递补的建议,经市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核确定后按规定进行。

十一、审批录用

公示期满,没有问题或反映的问题不影响录用的,由省、市公务员主管部门按有关规定和程序办理审批录用手续。对公示期间反映有影响录用的问题并查实的,不予录用;对反映的问题一时难以查实的,暂缓录用,待查清后再决定是否录用。

根据中央和省有关文件规定,新录用乡镇公务员在乡镇机关最低服务年限为5年(含试用期)。未满规定服务年限的,不得交流(含公开遴选)到上级机关。

面向本市(县)户籍人员招考职位的录用人员须与艰苦边远乡镇签订5年不得流出本乡镇的协议。

十二、监督检查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招考,主动邀请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监督,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对违规违纪的招考工作人员,按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报考者应诚信报考,自觉遵守考试纪律,对违规违纪的报考者,按照《公务员录用违规违纪行为处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给予处理。上述人员涉嫌违法犯罪的,将移送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处理。

十三、信息发布和咨询、监督电话

全省招考公告于1月3日在安徽先锋网(www.ahxf.gov.cn)、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hrss.ah.gov.cn)、安徽省人事考试网(www.apta.gov.cn)、长三角公务员考录一体化平台网站(www.csjgwy.com)等媒体上发布,其他有关信息将陆续在安徽先锋网发布,报考者如对报名和招考工作有疑问,可以拨打以下联系电话: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发布

(一)省政策咨询:0551-62609724;

(二)省考务和技术咨询:0551-63457903;

(三)省监督举报:0551-62608161;

(四)具体职位的资格条件等问题,可直接拨打职位表中对应的联系电话咨询。其中,各市公务员主管部门咨询电话如下:

合肥市:0551-63538709

淮北市:0561-3199387

亳州市:0558-5132016

宿州市:0557-3023073

蚌埠市:0552-2058778

阜阳市:0558-2296396

淮南市:0554-6678430

滁州市:0550-3022415

六安市:0564-3379202

马鞍山市:0555-8880239

芜湖市:0553-3991191

宣城市:0563-3023035

铜陵市:0562-5880860

池州市:0566-2088790

安庆市:0556-5347166

黄山市:0559-2355545

上述电话于报名期间正常办公时间使用。

本公告由安徽省公务员局负责解释。

公务员考试年龄放宽至40岁,有何深意?

近日,“多地省考报考年龄放宽至40岁”受到关注,甚至冲上热搜第一。

截至11月14日,四川、上海、浙江、山东、天津、江苏、北京等7个省市已经发布2025年省考公告,除了北京,其他6个省份都将招录条件中的年龄放宽至40岁。

值得注意的是,各地省考报考资格中的年龄要求均是“满足一定条件,部分可放宽至40周岁”。

例如上海的公务员招录公告中指出,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报考的,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83年11月以后出生);报考工青妇机关专职干部中工会、妇联系统职位的,放宽到40周岁以下。江苏则明确,报考人员需符合年龄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普通高校硕士及以上学位2025年应届毕业研究生、面向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招录职位的报考者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

早在今年9月,深圳事业单位统考发布招聘公告,多个区的大部分招聘岗位对年龄的要求放宽到40岁,这使得不少考生期待,接下来的公务员国考和省考放宽年龄限制。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对《中国新闻周刊》说,部分地区公务员考试将年龄限制从35岁放宽到40岁,不可谓调整幅度不大,但是,“还有逐步放宽乃至完全取消年龄限制的空间”。

有条件的年龄放宽

最近,35岁的叶薇(化名)正在备考河南省考和江苏省考,每天花上大概6小时看书、听课。

叶薇在一家房地产企业工作了7年,大概从4年前开始,公司的运营状况每况愈下,连续几年工资不增反降,叶薇决定参加公务员考试。在社交媒体分享备考的心路历程时,她发现,“大龄考公”的队伍比她想象中还要庞大,许多人也和她一样,抓紧最后一年报考的机会。

公务员报考的35周岁年龄限制,始于1994年,当时人事部(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了《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其第十四条明确,报考国家公务员,必须具备身体健康,年龄为35岁以下的条件。这是第一部对公务员录用年龄作出规定的部门规章,自此,各地公务员录用的相关规定中也都开始加入35周岁年龄上限的限制。

2007年,《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施行后,《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被废止,新规仍保留了“年龄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的报考年龄限制。2019年,新修订的《公务员录用规定》再次明确了这一规定。

马亮说,公务员考试对报考人员设定年龄限制,具有一定历史背景。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推动干部“四化”,特别是“年轻化”,政府采取了不少举措。其中,有关公务员考试和干部任用的年龄限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并一直沿用至今。

对于公务员报考年龄限制的合理性,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曾解释,中国的公务员晋升方式一般是从最低级开始,逐渐晋升,这就需要对年龄和学历作出要求,如果“入门”时年龄太大,而级别又只是最低级,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近些年来,公务员报考的年龄限制逐渐出现了放宽趋势,均是有条件地放宽。

《中国新闻周刊》梳理发现,从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以来,国考报考条件开始加上“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这一条。同年,上海公务员考试也在报考条件中加入了这一条。

到2023年,全国已有约十省份的省考报考条件加入“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的规定。

对外经贸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劳动经济学会劳动力市场分会会长李长安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如今多地的省考针对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放宽年龄限制,释放了一种积极的信号,这也是适应当下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一种变化。

不过,叶薇说,多地省考报考年龄放宽至40岁,只针对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自己是本科学历,因此对自己的影响不大。

前不久,叶薇关注到深圳事业单位招聘中,多个区将本科学历者报考年龄要求变更为“18—40周岁”,因此她尤其关注今年国考的招录要求,希望看到国考将报考年龄放宽至40岁的消息。

10月中旬,国考公告发布,报考年龄放宽至40岁仍只针对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不过,马亮认为,深圳市的改革说明突破年龄限制大有可为,完全没必要拘泥于35岁,而是可以放宽到40岁,甚至在未来进一步放宽到更高年龄门槛。

他指出,之所以取消年龄限制至关重要,就在于要为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提供职业转换机会,使他们可以为党政机关与事业单位提供新鲜血液,“在私营部门和非营利组织有丰富工作经历的职业人士,可以为公共政策与公共服务提供新颖的思维与视角,有利于推动政府治理水平提升”。

风向标意义

9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国务院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具体来看,从2025年起,用15年的时间,逐步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调整至63周岁,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分别调整至58周岁、55周岁。

延迟退休改革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协调推进,以确保政策的顺利实施。马亮认为,放宽公务员考试年龄限制,也是在承接延迟退休政策而进行的年龄顺延。

今年,已有地方围绕延迟退休改革,提出放宽招聘年龄条件。

10月底,四川省委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转发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并提出相关意见,其中包括“结合国家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可适当放宽招聘年龄条件”。

李长安说,随着法定退休年龄渐进式延迟,劳动者能够工作的时间延长了,因此无论是公务员还是事业单位的招录,放宽年龄限制都应该是一个趋势,这也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消除阻碍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障碍的具体表现。

实际上,公务员考试将报考年龄放宽还具有重要的风向标意义。

马亮认为,如今职场普遍流行的35岁年龄限制,可能参考了公务员考试设定的年龄门槛。一些企业在招聘时,往往会设置35岁以下的年龄要求,企业裁员时,35岁以上的员工也总是率先被裁的对象。

李长安此前撰文指出,企业所谓的“35岁门槛”是一种泛化概念,其实质是企业追逐利润最大化与员工劳动力“性价比”之间存在矛盾。

尽管“35岁门槛”几乎已成为职场生死线,但35岁其实尚未达到中国劳动力人口平均年龄。中央财经大学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人力资本报告2023》显示,1985—2021年,中国劳动力平均年龄从32.25岁增加到39.42岁。其中,城镇从33.03岁上升到39.16岁,乡村从31.99岁上升到39.82岁。

近年来,在全国两会上,许多代表、委员纷纷呼吁逐步放开公务员录用年龄限制。2022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华南师范大学经济学教授林勇就曾建议放开公务员考试“35周岁限制”,他指出,这有利于落实延迟退休政策、促进人口增长、消除年龄歧视、提高政府治理能力。

李长安认为,放宽公务员考试的报考年龄,对于改善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歧视和年龄歧视有着重要的“风向标”意义。他曾撰文指出,政府作为招录单位,本身也是就业政策的制定者和劳动力市场中最重要的就业公平的维护者之一。这种特殊性使得政府在招人用人方面的一举一动会引发市场的高度关注,也容易成为市场的效仿对象。

接下来,公务员考试的报考年龄还可以如何放宽?马亮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考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年龄条件放宽也需要依法进行,所以改变必须是自上而下的。“但是,地方获得中央和上级的授权,就可以从地方开始试水。考虑到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未来更有可能是先授权地方试点。”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安徽刚刚公告,计划招录公务员8022人

根据公务员法、《公务员录用规定》和《安徽省公务员录用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安徽省公务员局决定,组织实施全省2025年度考试录用一级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级层次公务员(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下同)工作。全省共计划招录公务员8022名,其中省直机关721名,市以下机关7301名(从优秀村、社区干部中考录乡镇、街道机关公务员,公安机关招录特殊专业技能人民警察,面向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司法院校司法行政警察类专业应届毕业生,西藏籍、新疆籍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以及涉密等特殊职位的招录,另行公告)。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考录程序

考试录用工作按照发布招考公告、报名与资格审查、笔试、资格复审、体能测评(人民警察职位)、心理素质测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面试、体检、考察、公示、审批录用等步骤进行,由省公务员主管部门统一组织,有关工作由各市公务员主管部门和省直招录机关具体组织实施。

二、报考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9年1月至2007年1月期间出生),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年龄,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84年1月以后出生);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

(七)具备省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报考行政机关中行政处罚决定审核、行政复议、行政裁决、法律顾问等职位的,应当取得法律职业资格。

报考面向“服务基层项目人员”职位的,须是经我省统一组织选拔、服务期满、考核称职(合格)的大学生村官和“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人员,服现役满5年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以及中央和外省组织选拔、服务期满、考核称职(合格)的安徽籍“服务基层项目人员”。退役士兵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乡事业编制人员可以报考艰苦边远地区县乡机关面向“服务基层项目人员”职位(其中艰苦边远地区县乡事业编制人员限报本县此类职位,且须在本地事业单位工作满3年)。

招考职位明确要求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报考者必须具备相应的基层工作经历。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在县(市、区、旗)、乡(镇、街道)党政机关(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村(社区)党组织或者村(居)委会,以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工作过。在军队团和相当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经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直辖市区(县)机关工作经历视同为基层工作经历。基层工作经历起始时间按人社厅发〔2010〕59号文件计算,截止时间为2025年7月。因工作单位变化中断的时间可以累计。

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高校毕业生、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不能报考。

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被开除中国党籍的人员、被开除公职的人员、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以及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考。

报考者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公务员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所列情形的职位,也不得报考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职位。

三、报名与资格审查

本次报名采取网上报名的方式进行(涉密等特殊职位除外)。报名时间为2025年1月6日9:00至1月12日20:00。报名网站为安徽省人事考试网(www.apta.gov.cn)。

(一)报考职位查询。各招录机关的具体职位、资格条件等信息详见《安徽省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职位表》,报考者可通过相关网站查询招考职位信息。招考职位的专业、学历、学位等有关资格条件问题,由各市和省直各招录机关负责解释(咨询电话见职位表)。有关报考政策、报名网络技术和考务安排等事宜,请参阅《安徽省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以下简称《报考指南》)。(二)提交报考申请。报考者登录安徽省人事考试网进行报名,经短信验证后,认真阅读报名须知,并签署《安徽省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者诚信承诺书》,填写《安徽省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名资格审查表》。每位报考者限报一个职位,报名与考试时使用同一有效居民身份证。报名时,应当仔细阅读诚信承诺书,提交的报考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完整。提供虚假报考申请材料的,一经查实,即取消报考资格。对伪造、变造有关证件、材料、信息,骗取考试资格的,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三)查询资格初审结果。资格审查工作由各市公务员主管部门和省直各招录机关负责。资格审查贯穿录用全过程,在招考各环节发现报考者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的,均可以取消其报考资格或者录用资格。报考者报名后至1月15日16:00前可登录安徽省人事考试网查询是否通过资格审查。通过审查的,不能更改个人信息或再报考其他职位;尚未审查或未通过审查的,可在1月15日16:00前改报其他职位。缴费成功但因招考职位达不到开考比例而取消的报考者,可于1月17日10:00—16:00改报其他职位。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者于1月16日12:00前登录安徽省人事考试网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易宝)缴纳笔试费用。未按时缴费的,视为放弃报名。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人员、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和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对象、专门面向残疾人招录职位的报考者,先进行网上确认和缴费,1月18日至1月21日期间,按要求报送所需证明材料,经与国家相关平台数据比对、审核无误后,可以享受减免笔试费用的政策。缴费成功的报考者,请于3月12日至3月14日自行下载并打印准考证。(四)笔试开考比例。确认报考人数与职位录用计划数的比例达不到4:1的,取消或相应核减该职位录用计划数。艰苦边远乡镇机关职位,面向“服务基层项目人员”、要求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和录用计划数3人(含)以上的职位,以及经省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的其他特殊职位,可按3:1比例开考。大别山等革命老区基层机关招录电商营销、乡村旅游、农机农技等领域专业人才的职位,可按2:1比例开考。

四、笔试

(一)笔试科目、时间和地点

笔试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在考试内容上体现分类分级原则。公共科目笔试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所有报考者均需参加公共科目笔试。

(1)报考省市级机关单位职位(不含行政执法类职位)的,时间和科目为: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发布

3月15日

9:00 — 11:00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14:00—16:30 《申论》A卷

(2)报考县乡级机关单位职位(不含行政执法类职位)的,时间和科目为:

3月15日

9:00 — 11:00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14:00—16:30 《申论》B卷

(3)报考行政执法类职位的,时间和科目为:

3月16日

9:00 — 11:00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14:00—16:30 《申论》C卷

有专业测试要求职位的报考者除参加公共科目笔试外,还须对应参加计算机、法律、财会、外语、公安、军事知识等相关《专业知识》的专业科目笔试。笔试时间为2025年3月16日9:00—11:00。

笔试范围:参照《安徽省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考试大纲》。

笔试地点:省直考点设在合肥市。各市职位报考者的考点设在所报考市,具体见笔试准考证。

(二)笔试成绩

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的,笔试成绩按各占50%的比例合成。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和《专业知识》三科的,笔试成绩按40%、30%、30%的比例合成。笔试单科、合成成绩均按照“四舍五入”规则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笔试阅卷完成后,由省公务员主管部门研究确定公共科目笔试总成绩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合格分数线。对艰苦边远地区职位、基层职位和特殊专业职位等,将予以适当倾斜。体能测评、心理素质测评、面试、体检、考察等人选,从同职位合格线以上人员中按规定确定。报考者有一科无成绩的,取消进入下一环节资格。

明确加试的招考职位,加试时间、内容、方式以及成绩计算方法等事宜于笔试前公布。

五、资格复审

体能测评或面试前,各市和省直各招录机关负责对体能测评或面试人选进行资格复审。复审时,按照要求对入围人选的资格条件以及报名时提供的照片等信息进行核验。凡有关材料主要信息不实、影响资格审查结果的,取消其进入下一环节资格。出现入围人选缺额的,在规定时间内等额递补。

资格复审时,报考者须提供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学历(学位)证书原件、笔试准考证和网上报名资格审查表等材料。招考职位有资格证书要求的,报考者应提供相关证书;招考职位有政治面貌、户籍和工作经历等要求的,报考者还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其中2025年毕业尚未取得学历(学位)证书的人员,可凭学校或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出具的书面证明和有关证件材料办理资格复审,截至2025年9月30日仍不能提供学历(学位)证书(或学信网电子注册备案表,留学回国人员应提供教育部门学历认证材料)的,或证书与证明材料不一致的,取消录用资格。

报考面向“服务基层项目人员”职位的,还应提供服务基层的证明材料,退役士兵应提供退役证明材料。2025年服务期满的“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提供证书及相关证明材料的截止时间为2025年12月31日。

六、体能测评和心理素质测评

报考人民警察职位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体能测评。体能测评人选根据职位录用计划数,依笔试成绩从高到低按3:1的比例确定。不足规定比例的按实际人数确定。最后一名如有多名报考者笔试成绩相同的,一并确定为体能测评人选。

体能测评的项目和标准按照《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评项目和标准》(公政治〔2024〕60号)执行。

体能测评不合格的,不得进入下一环节。出现面试人选缺额的,按规定时间等额递补,递补只进行一次。

报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还须参加心理素质测评,测评结果作为择优确定拟录用人员的重要参考。

七、面试

面试人选根据职位录用计划数,在同职位达线人员(人民警察职位为体能测评合格人员)中依笔试成绩从高到低按3:1的比例确定。不足规定比例的按实际人数确定。最后一名如有多名报考者笔试成绩相同的,一并确定为面试人选。

面试方式以结构化面试为主,也可以采取结构化小组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等方式或者综合选用多种方式。面试工作的具体事宜另行公告。报考者应在规定时间内接受资格复审,登录安徽省人事考试网缴费、打印面试通知书,按要求参加面试。

面试后,笔试成绩与面试成绩按60%、40%的比例合成考试总成绩。笔试成绩、面试成绩、考试总成绩均按照“四舍五入”规则保留小数点后两位。面试成绩低于60分的,取消进入下一环节资格。实际面试人员数少于或等于职位录用计划数的,报考者面试成绩须达到75分或当天该考场实际面试人员的平均分(不宜公开招考的、需要专门测查有关专业技能水平的、专业人才紧缺难以形成竞争的、省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职位,面试成绩须达到60分),方可进入体检程序。

八、体检

根据报考者考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等额确定职位体检人选(考试总成绩相同的,依次按笔试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成绩高低顺序排序)。体检工作在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和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

体检工作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卫生计生委 国家公务员局关于修订〈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及〈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有关内容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140号)、《关于进一步做好公务员考试录用体检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2〕65号)等规定组织实施。其中,对身体条件有特殊要求的,应符合《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和《公务员录用体检特殊标准(试行)》(人社部发〔2010〕82号)的规定。

体检合格人选缺额的,可按规定在同职位面试合格人员中按总成绩依次等额递补。

九、考察

报考者体检合格的,进入考察程序。考察工作按照《公务员录用考察办法(试行)》(中组发〔2021〕11号),结合招考职位的资格条件和要求组织实施。其中,报考人民警察职位的,按照《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政治考察工作办法》(公通字〔2020〕11号)及相关文件规定进行考察。

考察工作突出政治标准,采取实地走访、个别谈话、审核人事档案(学籍档案)、查询社会信用记录、同本人面谈等方法进行,主要了解考察人选政治素质、道德品行、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学习和工作表现、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情况,以及是否具有应当回避的情形,身心健康状况,与招考职位的匹配度等情况。

事业单位在职人员报考的,在考察时须提供有人事管理权限的主管机关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

职位考察人选缺额的,可按规定依次等额递补。体检和考察递补累计不得超过两次。

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如遇突发情况,根据实际需要和有关规定,省公务员主管部门可以对笔试、体能测评、心理素质测评、面试、体检、考察的时间、地点、组织方式等作适当调整。

十、公示

考察工作结束后,各市和省直各招录机关按照职位录用计划数,根据考察情况确定拟录用人员。

拟录用人员名单由招录机关分别报省、市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核,并在省、市相应网站上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内容包括招录机关名称、拟录用职位、拟录用人员姓名、性别、准考证号、工作单位(无工作单位的注明毕业院校)等,同时公布监督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公示后职位出现空缺的,由招录机关提出是否递补的建议,经市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核确定后按规定进行。

十一、审批录用

公示期满,没有问题或反映的问题不影响录用的,由省、市公务员主管部门按有关规定和程序办理审批录用手续。对公示期间反映有影响录用的问题并查实的,不予录用;对反映的问题一时难以查实的,暂缓录用,待查清后再决定是否录用。

根据中央和省有关文件规定,新录用乡镇公务员在乡镇机关最低服务年限为5年(含试用期)。未满规定服务年限的,不得交流(含公开遴选)到上级机关。

面向本市(县)户籍人员招考职位的录用人员须与艰苦边远乡镇签订5年不得流出本乡镇的协议。

十二、监督检查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招考,主动邀请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监督,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对违规违纪的招考工作人员,按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报考者应诚信报考,自觉遵守考试纪律,对违规违纪的报考者,按照《公务员录用违规违纪行为处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给予处理。上述人员涉嫌违法犯罪的,将移送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处理。

十三、信息发布和咨询、监督电话

全省招考公告于1月3日在安徽先锋网(www.ahxf.gov.cn)、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hrss.ah.gov.cn)、安徽省人事考试网(www.apta.gov.cn)、长三角公务员考录一体化平台网站(www.csjgwy.com)等媒体上发布,其他有关信息将陆续在安徽先锋网发布,报考者如对报名和招考工作有疑问,可以拨打以下联系电话:

(一)省政策咨询:0551-62609724;

(二)省考务和技术咨询:0551-63457903;

(三)省监督举报:0551-62608161;

(四)具体职位的资格条件等问题,可直接拨打职位表中对应的联系电话咨询。其中,各市公务员主管部门咨询电话如下:

合肥市:0551-63538709

淮北市:0561-3199387

亳州市:0558-5132016

宿州市:0557-3023073

蚌埠市:0552-2058778

阜阳市:0558-2296396

淮南市:0554-6678430

滁州市:0550-3022415

六安市:0564-3379202

马鞍山市:0555-8880239

芜湖市:0553-3991191

宣城市:0563-3023035

铜陵市:0562-5880860

池州市:0566-2088790

安庆市:0556-5347166

黄山市:0559-2355545

上述电话于报名期间正常办公时间使用。

本公告由安徽省公务员局负责解释。

特别提示:本次招考不出版也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全省各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考试机构和招录机关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或者个人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对于社会上有关公务员考试培训、网站或者出版物等,请广大报考者提高警惕、理性对待,避免上当受骗,防止权益受损。请社会各界加强监督,如发现以上情况,请向相关部门举报,依法依规严肃查处。省公务员局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维护良好的考试秩序,营造公平公正、安全有序的考试环境。

附件:

1.安徽省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职位表

2.安徽省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

安徽省公务员局

2025年1月3日

附件1 :安徽省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职位表

附件2 :安徽省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用户评论


玻璃渣子

今年考试可以报名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愁杀

终于等到消息,我要去考公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阳光还感觉冷

什么时候开始报名呢?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摩天轮的依恋

看下报名的时间和要求,准备冲刺一下!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爱到伤肺i

2012年的工作目标是考公务员!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麝香味

不知道考什么科目啊?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点一点把你清空

这次考试难度会比去年怎么样?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空谷幽兰

一定要好好准备,争取被选拔到心仪的地方。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放血

梦想的单位就在那里,我必须努力!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执拗旧人

感觉压力山大,但也要抓住机会!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莫阑珊

报名条件看完了,符合啊!我要去报名的。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寻鱼水之欢

希望能成功考上,实现自己的目标!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あ浅浅の嘚僾

希望可以得到一份公平的考官评判!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未来未必来

加油,所有准备考试的人!一起冲鸭!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城烟柳

这次公务员考试会影响哪些地区?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炙年

期待着2012年的公务员考试公告细则!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在哪跌倒こ就在哪躺下

有哪些单位的招聘信息呢?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ok绷遮不住我颓废的伤あ

不知道今年是哪个部门招多少人?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菲

希望我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工作者。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goto考研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tokaoyan.com/4465.html

作者: 小条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