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就业问题,每年都会出现,有不少大学生埋怨:就业太难,根本看不到希望。
2024年毕业生就业率55%,还有一半人找不到工作,这不禁让人疑惑,难道如今大学生真的这么难吗?
针对这个问题,人民日报曾发布一篇《你不失业,天理难容》文章,怒批当代大学生,并给出失业答案……
如今大学生就业困难存在哪些原因?人民日报又是如何解释的?
当代大学生就业难?
读书上大学一直成为中国人根深蒂固思想,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绝大多数人都会存在这么一个想法。
只有读书才是 唯一出路,读书考上大学 ,以后就有美好未来,这不仅能缓解家庭经济,更能改变一个人命运。#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这不,“寒门出贵子”就是在这样条件下产生的,多年来,寒门出贵子事例存在很多,像庞众望就是一个成功例子。
因此,这给许多家庭父母一个动力,尤其是在上学的孩子,希望他们能通过读书来改变家庭和自身出路。
可你有没有想过,今夕不同往日,过去,读书只要考上大学,出去就一定能找到安稳工作,竞争力小,待遇工资好,能养活一家人。
但如今却不一样,考上大学后,大学生需要面临许多问题,比如找工作困难问题。
今年大学生毕业人数不少,有1222万人,要知道2024年大学生人数为1179万,这样一对比,两者就多出了43万人。
有大学生抱怨就业难,光看毕业人数并不行,最主要看就业率和失业率,数据显示,2024年,大学生就业率为55.5%。
这说明有一半大学生可能处于找工作阶段,迷茫,虽然不存在失业率,但在2025年7月,16—24岁失业率却达到17.8%。
换句话说,随着时间推移,那一半还在找工作的大学生可能绝大多数一些人要面临失业问题,加入这个行列,这样一来,失业率会又往上升。
总结下来,如今大学生失业这块,依旧是常年最高峰,有人说,可能是大学生找工作旺季,步入社会大学生对招聘工作不熟悉,十分迷茫,因此,才会产生跳槽率,比如工作不满意,达不到预想后果等。
由此,旺季一过,有人找到了工作,也有人失业状态,彻底成为“无业游民”。
就这种情况,每年都会有大学生抱怨就业太困难,看不到任何希望。
这就会产生一个问题:为何如今大学生会觉得就业困难?就业困难存在哪些原因?
就业困难原因
首先是市场环境,相信有不少人能感觉到,如今就业市场竞争力很大,以今年1222万毕业大学生为例。
比去年增加43万,意味着,其就业人数增加,而多出来这些人会与原本毕业人数在就业上面相互竞争。
毕业人数多了,就业市场竞争力大,反之竞争力小,举一个很明显例子,一家企业推出一个岗位,而选择这个岗位的大学生可能是几百人,也可能是几千人。
岗位名额有限,但人数却并不低于名额,因此,总会有大学生在竞争中淘汰,沦为失业状态。
别看就业市场推出许多岗位,可一些冷门的岗位,大学生都纷纷摒弃,转而投向热门岗位,这也是大学生共同就业想法,他们认为热门企业岗位就业简单,有很好发展机会。
反观冷门岗位是有风险,一旦选择,未来发展不能保证,关键可能会因为不喜欢,而辞职失业。
其次就是企业选择
市场环境是一大原因,但企业选择同样重要,今年8月,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布一项校园招聘白皮书。
上面写了3000家企业招聘类型岗位,比如互联网,计算机,人工智能等,不少新型岗位涌现,按理来说能给当代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岗位机会。
结果并不如意,还有许多大学生依旧就业困难,而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企业招聘要求,首先就是学历,其次就是工作能力。
可能会有人觉得,企业招聘的不是也有应届毕业生吗?乍眼一看确实如此,不过,如今企业看中的更多是个人能力以及学历。
说白了,应届毕业生只是企业对当代大学生降低门槛的要求,一旦失去应届毕业生资格,更多是看学历和经验。
当然,即便是应届毕业生被企业所录取,可能因为工作能力不强,亦或者有更优秀人才,或将被裁减。
工资高的,学历和经验很重要,工资低的,大学生又看不上,觉得不行。
这也导致许多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来回徘徊。
最后就是个人问题,记得2017年,人民日报曾发布一篇关于大学生事业文章。人民日报这篇文章不仅怒批了大学生,还指出了就业过程中,个人存在的问题。
从内容上看主要分为阶段,第一高中时期,第二大学生活。
高中时,学生起早贪黑用功读书,课程安排明明白白,有些人成绩优秀,也有些人成绩异常差。
虽然高考过程,双方考上的大学生有差距,有人考上重点211,985,也有人只考上民办二本,甚至大专。
可归根结底,他们都是大学生,一到大学生后,大学生就又回到起点,因为高中时期的紧绷,一到大学,他们就放飞自我。
原本高中给自己定下作息时间,到大学后却无规律作息,每天不是逃课,就在宿舍打游戏,连简单的人际交往都很难做到。
有大学生说自己努力过了,比如考英语四六级,选修课程,可仔细一看,这些大学生并没有用心听讲,只是假装“努力”完全听不进去。
有网友说,现在的知识太过老旧,跟不上时代步伐,可实际上却想错了,大学教育只是提供一个简单知识平台,更多是靠大学生自己。
整天吃喝玩乐,无所事事,经常挂科,跟努力规划人生,提升学习技能比起来,相差太大。
“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个社会或许是残酷的,社会改变不了,但唯一能改变的就是自己,只有自身学习技能,适应社会才会有更好发展。
由此看来,人民日报给出的解释并非没有道理。
作者声明:作品含AI生成内容
以上就是gotokaoyan.com关于大学生就业难?人民日报痛批:00后如果就业容易,天理难容!的全部内容,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以官方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