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的孩子们,我知道你们考完英语二心里肯定七上八下的,特别是想赶紧对对答案估个分。2021年英语二整体难度算是稳中有升,尤其是阅读部分,文章选材更贴近当下社会热点,题目设置对细节理解和逻辑推断的要求更高了。别慌,咱们这就一起掰开揉碎了看看,顺便聊聊接下来该咋办,不管是准备复试还是打算二战的,都得心里有谱。
先说大家最揪心的阅读。四篇文章,话题覆盖面挺广,从商业创新、社会心理学现象到环境保护、科技伦理都有涉及。比如Text 1讲的是企业创新与员工幸福感的关系,Text 4讨论的是社交媒体算法对信息接收的影响,都挺有现实意义。题目上,细节题依然是主力,但“推断题”和“作者态度题”的比例感觉比往年稍微多点,这就不能光在文章里找原词了,得真正读懂字里行间的意思,揣摩作者的立场和意图。我印象比较深的是Text 3那道关于“环境政策实际效果”的推断题,很多孩子容易掉进出题人设的“绝对化”陷阱里。对答案时别光看选A还是B,关键看解析里是怎么一步步推导出来的,理解这个思路比答案本身重要十倍。
完形填空这块,2021年考了一篇关于“社区改造与居民归属感”的文章。说实话,选项里的词汇本身不算特别生僻,但几个考察逻辑衔接的题(比如转折、因果)需要结合上下文语境仔细推敲。有些空,单看那句话好像两个选项都能塞进去,但往前看两句、往后看两句,答案就唯一了。这恰恰是完形想考你的地方——整体语篇的连贯性。做完形千万不能“断章取义”。
翻译(英译汉)部分,句子结构不算特别复杂,没有出现那种让人头皮发麻的长难句。主要难点在于几个抽象名词和动词短语的准确传译,比如“sustainable engagement”、“underlying assumptions”这种,需要结合中文表达习惯进行意译,不能生硬地字对字翻。翻译最怕“翻出来自己都看不懂”,所以做完一定要自己读一遍,看是否通顺、是否符合中文逻辑。
写作是小作文加大作文。小作文是写一封“建议信”,内容是关于改进学校图书馆服务的。这属于常考类型,格式别错(称呼、结尾落款),要点写全(题目要求提的两三条建议),语言得体清晰就问题不大。大作文是图表题,给了一个某国2000-2020年“私家车保有量”和“地铁使用量”的变化曲线图。关键点在于:1. 准确描述两条线的趋势(比如私家车先升后稳,地铁持续增长);2. 分析可能的原因(比如经济发展、城市化、环保意识、政策引导);3. 给出自己的看法或预测。很多孩子容易犯的错误是光顾着描述图表,忘了分析原因和给出观点,或者原因分析得过于肤浅。记住,大作文的灵魂在于你的见解。
考完了,答案也看了,接下来该咋整?
考研这条路,无论一战还是二战,拼的不仅是智力,更是耐力、心态和策略。英语学习没有捷径,但正确的方法能让你的努力事半功倍。别被一次的分数定义,重要的是你从中学到了什么,以及接下来怎么行动。加油吧孩子们,未来的路还长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