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列第三的大连理工大学,作为东北地区理工教育的标杆,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核心。该校在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学科领域保持A+评级,船舶与海洋工程更是连续五年入选全球ESI前1%。
近年来,学校深度参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牵头组建“高端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与一重集团、中船重工等企业共建产学研平台,推动国产航母轴承、核电装备等关键技术突破。
其国际化战略同样亮眼,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合作成立中德智能制造学院,培养复合型工程人才。2023年,大连理工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突破400项,科研经费总额达37亿元,夯实了其作为东北科研高地的地位。
位居第七的太原理工大学,凭借在煤炭清洁利用与新能源领域的突破实现排名跃升。作为山西省唯一“双一流”建设高校,该校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能源转型,建成煤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创“低浓度瓦斯发电”技术体系,助力山西年减排二氧化碳超百万吨。
在学科布局上,太原理工打造“智能采矿工程”国家级一流专业,开发5G+智慧矿山系统,并与华为共建“智能矿山创新实验室”。
区域服务方面,学校通过“晋商杯”创新创业大赛孵化出23家科技型企业,推动煤机装备、碳基新材料等产业集群发展。其2023届毕业生留晋就业率提升至58%,成为中西部人才蓄水池的重要支撑。
排名第十三的长沙理工大学,以“大交通+新能源”特色实现跨越式发展。作为原电力部直属院校,其在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领域持续突破,2023年主导的“柔性直流换流阀”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同时,学校依托交通运输工程优势学科,深度参与长沙磁浮快线、赣深高铁等重大工程,研发的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应用于港珠澳大桥。
近年来,长沙理工深化“学科+产业”模式,与三一重工共建工程机械研究院,孵化出风电叶片智能运维等产业化项目。其毕业生在国家电网、中国交建等央企的就业占比超35%,彰显行业认可度。随着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推进,该校正成为中部地区产教融合的典范。
本次排名揭示了理工类高校发展的两大趋势:一方面,头部院校通过国际化与跨学科融合巩固优势;另一方面,地方高校依托区域产业需求打造特色学科,形成差异化竞争力。例如昆明理工大学立足有色金属资源开发,安徽理工大学聚焦煤矿安全技术,均实现了排名提升。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人工智能、碳中和等新兴领域将成为高校角逐的新赛道。然而,排名仅是参考维度,考生更需结合个人志趣与行业前景理性选择。未来,如何平衡基础研究与应用转化、突破地域资源限制,仍是理工院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命题。
“理工大学”实力排名发布,依据2025排名,7所高校跻身国内百强
国内数十所取名为“理工大学”的高校,它们基本都是全国知名高校或者区域实力强校,深受理工科学生的欢迎,录取线普遍不低。那么,这些“理工大学”究竟有多强呢?我们先来看一个排行榜。
上述榜单依据的是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名。榜单显示,7所高校跻身国内百强,它们分别是排国内第17位的北京理工大学、排国内第27位的华南理工大学、排国内第29位的大连理工大学、排国内第38位的南京理工大学、排国内第48位的华东理工大学、排国内第50位的武汉理工大学和排国内第100位的太原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是中国一流的理工大学,也是理工届的“明星高校”,在工程技术、电子信息等领域拥有强大的科研实力,培养了大量的创新型人才。
华南理工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的排名虽然不及北京理工大学,但他们也都是中央管理的985高校,在业内有着极高的认可度。比如大连理工大学,一度被认为是辽宁省的“工科学子摇篮”,自创校以来就以工科为特色,尤其是土木、机械、计算机等专业,培养了无数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
坐落在江苏南京的南京理工大学,在机械、材料、自动化等领域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高新技术研究和产业合作走在全国高校前列;坐落在上海的华东理工大学,则是一所以化工、环境工程等专业为特色的工科学府,该校在化工与环境领域取得了多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突破。
武汉理工大学是中部地区理工科院校的佼佼者,机械、材料、交通工程等领域研究成果和工程应用走在国内前沿;位于山西省的太原理工大学,是山西省重点建设的“211工程”大学,在机械工程、材料科学、土木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等领域拥有强大的科研实力,部分专业是考生报考的热门专业。
昆明理工大学虽然排名没有进入全国前100位,但其在西南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不容小觑的。该校扎实的工程技术基础和特色的教学科研方向,赢得了不少学生的青睐,逐渐成为西南地区理工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
上海理工大学的排名跟昆明理工大学很接近,该校在上海的教育版图上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作为一所以培养应用技术类专业人才为主的高校,上海理工大学近些年在工科专业上表现尤为突出。特别是在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等领域取得了不少成就。
当然,排名只是参考。像山东理工大学,排名仅仅是全国第189位,但在机械、材料、土木工程等传统工科方面的实力是相当强的,而且很有发展潜力。
还有福建理工大学,排名是比较低,可是该校在福建省内外却具有不小的影响力。福建理工大学注重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课程设置紧密结合社会和市场需求,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多个国家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都会派遣一些优秀学子前往国外高校进行交流,扩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其实,对考生来讲,大学并非越强越好,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今日话题:你毕业于哪所大学?你的母校实力如何?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小王老师教育课堂
(图片来源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中国“理工”大学排名,北理工第一,西安理工第十,长沙理工第13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理工类高校以工科专业为主,科研实力强,就业前景好,深受家长和考生喜欢。
根据2025年高等教育机构ABC给出的我国“理工”大学排名,29所校名带“理工大学”的高校,985高校北京理工大学稳居第一名,西安理工大学第十名,长沙理工大学第十三名等等,这篇文章就和大家聊一聊“理工大学”。
3所985理工大学稳居前3强
在29所“理工大学”排名中,985高校北京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牢牢占据前3强位置,而这3所理工大学之间也有“三足鼎立”的趋势。
可院校位于北京且有“国防工程师的摇篮”美誉的北京理工大学略胜一筹,稳居中国“理工大学”排名榜第一名。
北京理工大学,“国防七子”之一,其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物理学等学科是“双一流”建设学科。
另软件工程、车辆工程、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信息对抗技术、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等专业实力强,就业率高,毫不夸张地说考上北京理工大学,毕业根本不愁就业,但只有学霸才能考上。
第四名至第十名:南京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
这7所理工大学,南理工、华东理工和武汉理工、太原理工都是211高校,排名紧随985高校也是理所当然,没啥争议。
这里最让我感到惊奇的是西安理工大学,它竟然闯入理工高校前10强,确实给人眼前一亮。
西安理工大学的前身是1958年的北京机械学院和1960年的陕西工业大学,曾属于机械工业部管理,现是中央与陕西共建高校,更是省属重点大学、陕西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为“校”低调的西安理工大学的综合实力并不弱,2025年在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榜第113名,在软科中国高校排名榜第118名,很是厉害的。
而且西安理工大学的水利水电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王牌专业,就业率高,报考人数较多,招生分数较高。
比如2024年在安徽物理类招生分数581分、在江苏物理类招生570分、在河北物理类招生563分、在江西物理类招生567分、在河南理科招生580分等等,特别适合高考580分左右的考生报考,想去西安读大学的考生别错过西安理工大学。
第十一名至第二十名:成都理工大学、浙江理工大学、长沙理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
这10所理工大学都是综合实力不错的地域性高校,王牌专业各有特色。
比如长沙理工大学,其交通工程、交通运输、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等专业是长沙理工大学的王牌专业。
而它又是中国电力高校联盟成员,电气类专业毕业生非常容易进国家电网工作。
比如长春理工大学,它的前身是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办的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发展至今,为国家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光学人才,有着“中国光学英才摇篮”的美誉。
比如河南理工大学,它的前身是1909年创办的焦作路矿学堂,历史悠久,其安全工程、矿物加工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绘工程、地质工程等专业是它的特色专业,就业率极高,可报考。
总体来说,这10所“理工”大学的王牌专业各有特色,就业率高,值得报考。
第二十一名至第二十九名:青岛理工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华北理工大学、重庆理工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沈阳理工大学、福建理工大学、陕西理工大学。
这9所理工大学,各有特色,我推荐两所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大学。
第一所是东华理工大学,它在江西抚州,是中国核工业第一所高等学校,是中国人民海军士官选拔培训基地、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人才培养基地,厉害吧。
东华理工大学的招生分数并不高,比如2024年在湖南物理类招生508分、在湖北物理类招生532分、在江苏物理类招生533分、在河北物理类招生503分等等,高考530分上下20分的考生可报考。
第二所是院校位于福州的福建理工大学。
可能大家并没咋听说过福建理工大学,这也很正常,因为它的上一个校名是福建工程学院,2023年更名成了“福建理工大学”。
目前福建理工大学招生分数不高,比如2024年在湖南物理类招生499分、在广东物理类招生518分、在重庆物理类招生507分、在河北物理类招生512分等等,高考520分上下10分的考生想去福建读大学可报考。
关于本次全国排名前十的理工大学盘点和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用户评论
冷嘲热讽i
这个排名真是太刺激了!我一直在纠结去哪个大学读书呢,看到榜单上这几所学校,顿时有些懵了!感觉压力大了不少啊,竞争真激烈啊!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顶个蘑菇闯天下i
作为清华北大的校友,可以理解这份榜单带来的喜悦。多年来我们一直为国家的科技发展贡献力量,希望这些顶尖大学都能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余笙南吟
排名靠前的不都是学神聚集的地方吗?我这种普通学生感觉自己离梦想太远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巴黎铁塔
这榜单真是把理工科的压力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啊!不过,也能激励着我们努力拼搏,争取未来也能成为这些名校的一份子。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抚涟i
没想到哈工大排在第十位!?之前听说他家的科研很牛逼,实力应该更强的吧?这个排名让我有些疑惑。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莫晨
理工科真的太难了!每次看到这种榜单就感觉自己比不上这些顶尖大学的学生。希望自己能够坚持下去,努力学习,未来也有机会去优秀的大学深造。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北朽暖栀
对于排名本身我觉得不必太过较真,重要的是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赋流云
这榜单只是反映了目前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成果而已,不一定是唯一的标准。教育应该更全面,照顾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乱世梦红颜
排名靠前真不容易啊!对学生来说,这些学校的压力肯定很大,希望他们能够保持活力与激情,享受学习的过程。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瓷清茶倾城歌
这个排行榜真是太有煽动力了!让我更加坚定要去努力考上名校的想法。我决定加倍努力,争取成为一位顶尖科学家!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梦初醒
我觉得这样的排名还是挺有参考价值的,至少能让我们清楚地了解全国各个大学的水平差异,以便更好地选择合适的学校。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淡抹烟熏妆丶
这份榜单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憧憬。相信这些优秀的大学会继续产出更多杰出的科研成果,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〆mè村姑
这个排行榜应该也要考虑其他因素,例如校园文化、师资力量等等。仅仅只看学术排名是不全面也不客观的。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尘埃落定
清华北大每年都占据前两名,可见实力还是不可撼动。不过,也希望其他学校能够发力追赶,带动全国高校整体水平的提升!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袂婉约
虽然榜单上列出的都是顶尖大学,但我也相信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价值。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选择,并为他们提供充足的支持和鼓勵。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野兽之美
我有点好奇这份榜单是如何评定的呢?有没有考虑到一些其他的指标?感觉排名似乎过于简单化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请在乎我1秒
看到这榜单上这么多优秀大学,让我更加期待未来自己能进入到其中学习!决心好好努力,争取成为一名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才!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些人,只适合好奇~
虽然说名校很重要,但我也觉得个人的能力和发展更应该取决于自身的努力和积累。希望大家不要被排名所束缚,找到自己的方向并勇敢追求!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