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2019考研分数线 2019考研分数线复试这个问题,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与2021年相比,A区学硕历史学、艺术学上涨15分,哲学、教育学、法学上涨14分,经济学、文学、管理学上涨12分,理学、工学、医学上涨10分。专硕除农学、军事、工商管理旅游管理三类专业之外,也全线上涨。
记者翻阅近年资料,考研国家线浮动空间基本在5分左右。这次,国家线普遍大幅度上涨,在报考人数逐年攀升和硕士扩招的双重背景下,考研变难了吗?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这又预示何种趋势?
“400分以上都不算高分”
即便考了410分,江西考生邹云(化名)也没敢掉以轻心,“今年的高分比较多,总的来说,400分以上都不算高分”。
邹云报考的英语专业历来都是热门,分数线居高不下。今年该专业国家线更是刷新了近十年纪录,提高了12分,达到367分。
在考研人数迅速攀升的同时,高分层出不穷,竞争越来越激烈。
“这个问题表面看是教育规模扩张带来的。”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罗燕分析,当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普及程度时,上大学就失去了曾经具有的社会筛选作用。她说,“本科普及了,研究生教育自然而然就变成了社会筛选器。考研就成了精英高等教育时代的‘高考’,依然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按照教育部的统计,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在2021年、2022年突破900万、1000万。为了应对紧张的就业形势,相当一部分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以增加自身竞争力。
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近六成考生因为就业压力大,想增强就业竞争力而选择考研。该报告勾画出大部分考生的心理:拿到研究生文凭,是为了在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
“考研热度不退,背后有两个因素值得关注。”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谢爱磊分析,一是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加,推高了报考基数,二是文凭“通胀”现象逐渐显现。
曾有社会学者质疑普通人对学历提升的追求,认为其并非工作变得复杂、对知识和技术的要求不断提升的结果。谢爱磊表示:“现阶段,不少人选择借助文凭这一特定手段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从这个角度看,学生们要保持社会地位或实现社会流动,就要不断地追求更高类型的文凭。”
“高分并不等同于高质量生源”
3月11日,教育部召开视频工作会议,部署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各招生单位将按规定,在国家分数线的基础上,自主确定并公布本单位各专业考生进入复试的要求。“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将于3月底左右开通。
伴随着普涨的国家线,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纷纷公布自主划线情况。清华大学应用统计复试线为420分,其中业务一和业务二分别要求140分、130分以上,浙江大学经济学复试线为395分。
“高分并不等同于高质量生源,尤其需要关注的是,如何在众多高分考生中选拔出确实具备创新潜力的学生。”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包水梅说,在研究生复试工作中,要督促导师切实参与招生,根据学生的报考材料对其研究能力进行全面、科学评估。
“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招生选拔仅仅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步,在后续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中如何保障培养不“注水”、学位不“贬值”是未来我国研究生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水梅认为,研究生教育必须处理好规模和质量的关系,既要把好招生质量关,更要严控培养质量关。
谨防考研成“分数游戏”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457万人,比2021年增长80万人,增幅为21%。从近年数据来看,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比2019年增加了51万人,2021年比2020年增加了36万人。
自2016年起,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在高位上保持高增长趋势。2015―2022年,7年平均增长15.8%。谢爱磊预测,考研的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但要谨防考研成为一场焦虑的“分数游戏”。
“为了考出更高的成绩,备考漫长而艰辛。而由竞争推高的分数线,只会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在谢爱磊看来,只有合理调节收入差距,全社会共同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减少学历歧视,才能推动个体按照自身需要选择人生道路,而不是朝同一个方向“卷”下去。
“很多国家的高等教育除了分层,在层次内还有丰富的分类,起到了分流的客观效应,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配置也调节和分流了教育需求。”罗燕说,“促进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建立多元的教育流通机制,是实现人才有效配置,缓解考研过热的根本解决之道。”(记者 陈鹏)
来源:光明日报
一战成研:2017-2024考研国家线一览!
国家线是教育部统一划线,是进入复试必须通过的最低分数线,同时规定应届本科毕业生和非应届毕业生实行统一的复试分数要求。
考研国家线总体上分为学术型复试分数线和专业学位类分数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学硕和专硕复试线。国家划定的总分分数线就是在总分方面要求考生须达到的分数要求。
以下是我们为大家整理的2017-2024历年考研国家线以及各学科门类趋势图和单科分数情况,供大家参考!
一,2017年:
二,2018年:
三,2019年:
四,2020年:
五,2021年:
六,2022年:
七,2023年:
八,2024年:
用户评论
糖果控
看了一下今年的分数线,我感觉比去年还高了呢!我的成绩勉强过线,真担心下步复试难度会更大。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的眸中有星辰
终于出来了!看到自己想要报的学校分数线后感觉超级兴奋,赶紧联系一下辅导老师,问问复试准备怎么安排。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半梦半醒半疯癫
说实在的,今年考研太难了!好多朋友都跟我说这个分数线没去年高多少,但我感觉自己努力了一年,成绩比上一年还进步了,还是有点伤心。希望自己的复试能表现好点。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Edinburgh°南空
我报考的方向竞争激烈 lắm, 而且今年好像特别重视专业课的成绩呀!所以复试的时候一定不能放松,好好准备专业知识吧!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闷骚闷出味道了
对于很多同学来说,今年分数线确实在预期之外。想要逆袭的话,肯定需要更认真地备战复试了!好好发挥自己的优势,争取最终被录取名额。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琴断朱弦
这个年份考研压力太大,好几个朋友都因为分数线问题放弃了继续考试了,希望大家能调整心态,无论结果如何都要对自己负责,加油!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灵魂摆渡人
复试真的也是一关难关啊,之前有人说只要把考试成绩拼过去就好,其实不然,我感觉面试更考验一个人的能力和个人魅力。 真是担心自己无法在复试环节脱颖而出!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伤离别
分数线公布出来后,很多同学都在感叹今年考研太卷了!大家都努力的参加着这场竞争。希望大家都能坚持梦想,不放弃对目标的追求。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她最好i
其实我更关注的是那些没有进入复试阶段的同学,他们也付出了很多时间和努力,成绩只是衡量成功的一种方式,希望他们能找到自己新的方向!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断桥残雪
看了分数线,感觉自己还有不足,需要继续努力!准备从现在开始全面复习复试内容,争取在复试环节给招生老师留下深刻印象!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神经兮兮°
想问问有哪些兄弟姐妹考过这个学校的复试?希望能够得到你们一些宝贵的经验和建议,比如考试流程,常见问题等等! 或者你准备复试的内容。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暮染轻纱
分数线公布了,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大家一起加油冲刺!目标清晰,努力方向统一。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愁杀
考研过程确实很不容易,希望那些还在备战的同学可以保持初心,相信自己能够战胜困难,取得理想成绩。梦想真的离我们不远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念抹浅笑
今年的复试环节我感觉更注重综合能力的考察,除了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建议大家提前制定好复试计划,练习一些常见的面试题!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致命伤
对于那些想要考研的人来说,分数线只是一个小小的关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朝着目标前进,最终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站上冰箱当高冷
很多人说竞争越来越激烈,但其实每个人的优势都不一样,只要找到自己的亮点好好展现出来,就一定能找到自己的未来!祝福所有考研大军都能成功!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羁绊你
希望各位考研的学弟妹们心态放平,不轻言放弃,在未来的复试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和潜力吧!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