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to考研网 资讯 2022下半年考研报名时间,2022下半年考研报名时间表

2022下半年考研报名时间,2022下半年考研报名时间表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2022下半年考研报名时间,2022下半年考研报名时间表,以及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2025考研今开考:388万人报名,连续两年下降

中新网北京12月21日电(张钰惠)今日,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开考。据教育部消息,本次研考初试时间为12月21日至22日,考试时长为6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3日举行。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388万,相比去年下降50万人,已是连续两年报名人数下降。

资料图:2023年12月23日,2024年考研开考,众多考生排队进入考场。中新网记者 杨华峰 摄

考研报名人数连续两年下降

2025年研考初试时间为2024年12月21日至22日,考试时长为6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3日举行。

其中,12月21日上午8:30-11:30思想政治理论或管理类综合能力;12月21日下午14:00-17:00外国语;12月22日上午8:30-11:30业务课(一)或专业基础综合;12月22日下午14:00开始业务课(二);12月23日上午8:30-14:30业务课(二)。

据教育部统计,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388万,这一数据引发关注。

据中新网此前报道,近年来,考研报名人数持续增加,教育部数据显示,2021年和2022年的考研报名人数分别为377万人和457万人,2023年增至474万人,创下历史新高。而2024年考研报名人数为438万人,较上一年减少36万人,今年则较去年下降50万人,已是连续两年报名人数下降。

资料图:2023年12月23日,2024年考研开考,考生在考场外抓紧复习。中新网记者 杨华峰 摄

教育部公布涉研考违法有害信息

近日,教育部会同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召开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安全工作视频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动员和部署做好考试安全工作。

为积极营造清朗健康的全国研考网络环境,根据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部署,教育部会同中央网信办、公安部联合开展查处涉研考违法有害信息专项工作。

12月19日,教育部公布了已处置的涉研考违法有害信息,包括“免考入学获双证”、“考试包过”“内部指标(计划、名额)”、“保研(推免)政策大变化”三类有害信息,还公布了三个公安机关打击涉研考违法犯罪典型案例。

教育部提醒广大考生擦亮眼睛,从教育部门和招生单位的官方渠道获取研究生考试招生权威信息,切勿心存侥幸、投机取巧,切勿轻信“免考入学”“内部指标”等不实信息,勿入“”骗局,以免上当受骗。

12月20日,教育部提醒,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是法律规定国家考试,凡在考试中作弊的考生,其作弊事实将依法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并通报其所在学校或单位。广大考生应知法守法,严格遵守考试考场规则,切实履行诚信考试义务,以诚取信,以信取胜,莫拿个人诚信当儿戏。

资料图:2023年12月23日,2024年考研开考,考生在进考场前抓紧复习。中新网记者 杨华峰 摄

初试结束后需关注这些节点

根据教育部网站,初试之后,考生还需关注以下节点。

招生单位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向考生公布成绩。考生若对评卷结果有异议,可以依程序申请成绩复查,具体的复查办法按照教育部相关考务文件执行。

招生单位复试工作一般应在录取当年4月底前完成。

教育部按照一区、二区制定并公布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即国家分数线)。招生单位须在国家分数线基础上,结合生源、招生计划、复试比例等情况,自主确定本单位考生初试成绩要求及其他学术要求。

招生单位在第一志愿合格生源不足时,可组织开展调剂工作。招生单位接受所有考生调剂申请均须通过教育部“全国硕士生招生复试调剂服务系统”进行,严禁通过其他渠道接受考生调剂申请。

招生单位要在本单位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教育部有关招生政策规定及属地省级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的管理和实施办法,根据本单位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以及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和品德情况、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完)

2025年考研预报名今日启动!你会踏上“赶考路”吗?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素萍

今日起,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开始预报名。

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前几天,多所在浙高校发布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对招生人数、研考具体流程、学制和学费标准等内容进行明确。

关于人生选择的问题,大概永远不会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大学毕业生是考研或者去参加工作,一直是个世纪难题。这次,你会踏上“赶考路”吗?

浙江大学官方微信号 招生简章

研究生人数超本科生

今年浙工大研本比首次超1:1

165万、177万、201万、238万、290万、341万、377万、457万、474万、438万……查阅2015以来每年的考研报名人数,近十年变化不小,之前一直是涨涨涨的节奏,去年出现了首次下降。

国内的大学教育,原本研究生数量是极少的。研究生大幅扩招,是近些年的新现象,从2020年开始,在读研究生首度突破300万人。而2020年人口普查结果也显示,中国人中本科学历的仅6.67%,拿到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只有0.76%,本硕比接近9:1。

然而,今年开学季的一大新闻,是浙江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已经出现了“在校研究生多过本科生”的现象。

今年9月1日,浙江工业大学官方微信号发布了2024级新生数据。其中,一个新情况引起关注:浙江工业大学2024级本科生5342人,研究生5382人,研本比首次超1:1。

浙江工业大学官方微信号 新生数据

“研究型大学”诚然能体现高校的学术水准。在现行的评估体系下,高校有着强烈的内在动力去扩招研究生,因为要证明办学层次和水平,就得有更多硕士点、博士点。

放眼全国,“本研倒挂”已不是“新闻”。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的《2022-2023学年度北京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概况》,2023年北京高校全日制毕业生数量约29.6万人,其中研究生16万余人,多出本科生3万人。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国至少有53所“双一流”高校招收的研究生新生人数超本科生新生。浙江某高校研招办负责老师介绍说:“对于研究型大学而言,这不是什么新现象。清北复交都是这样的。”

2022下半年考研报名时间,2022下半年考研报名时间表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扩大,落实到学校层面,其办学规模也在扩大。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浙江不少高校重点提到了新增专业。比如,浙江工业大学新增能源与碳中和科教融合、地理信息两个招生学院,并新增心理学、数字经济两个招生专业。据中国计量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钱丽娟介绍,中国计量大学2025年新增知识产权(0354)、金融(0251)、材料与化工(0856)、工业工程与管理(125603)四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招生,“计划招生数均超过20人,招生计划充足是送给考生首年招生的最大福利。”

AI 绘图。记者陈素萍

那么,为什么那么多人选择考研?

“考研早已经高考化了,感觉身边本科同学都在打开电脑预报名。”马丹丹本科就读的院校一般,谈及考研动力,她坦言:“主要是想‘镀金’的动力更大。”

马丹丹坚定地表示:“从2022年开始,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连续超千万,硕士扩招,今年博士也在扩招,仅靠本科文凭求职不够分量,迟早要读研,还不如早读。”

和很多人一样,马丹丹的读研目的很明确,“为了拿张更拿得出手的文凭,我对学术谈不上多大兴趣,可是,读了研,总指望着以后应聘时能有一块更好的敲门砖。”

“入场券”、“学历门槛”、“个人成长”、“提高了学校层次”、“更多求职可能”等字眼在社交媒体上反复出现,考研被广泛视为解决就业的有效途径。

网上有一种颇具代表性的声音认为:“高学历可以随意向下兼容,而低学历是不可能向上兼容的。那些‘好工作’择优录取时首先看的还是学历。所以说,千万不要被网上那些‘读书无用论’‘学历过分贬值’等不良言论影响了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某大型企业人力资源总监对记者说:“只看文凭当然不行的,但是面对一个陌生求职者,学历至少能做一个最基本的筛选。”

于是,在高校、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等多方合力之下,考研持续升温。

2025年研招网报流程图(统考)及注意事项。图源:研招网

提前了解学硕、专硕和非全日制区别

自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后,1994年生的丁雨桐已经工作8年。面对不见起色的职位发展,她动起了读研充电的念头。然而,翻阅各校招生简章内容后,她放弃了在职读研的念头。

“工作还是不能丢的,所以想读非全日制,而非全日制的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学费十万不嫌多,几十万都有。”丁雨桐举例说,2025年浙江工商大学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工商管理硕士(数字管理领军人才办)全程15.8万元。2025年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非全日制MBA学费则是33.6万元/全程,iMBA是33.6万元/全程,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是52.8万元/全程。“考不考得上暂且不论,学费超出我能承受的范围。”

浙江工商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学费。图源:学校招办官网

开学季,有网友在社交平台放出了自己的研一学费截图,显示共缴费10.9万元。该网友的截图和配文显示,她即将就读于东部某顶尖高校攻读全日制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

不过,也有其他网友留言认为其言论有一定误导性,类似专业如经管类专业都属于高收费专业,如果是非全日制收费则可能更高,“在报名时应该提前了解过,有一定心理准备”。

这里插播一条科普小常识。按照学习方式,硕士生录取类别分为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

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

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录取,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

从一些案例来看,最近两年涨了学费的都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和专硕,因为这两类研究生的学费并不像学术型硕士一样有明文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加强研究生教育学费标准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曾明确规定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年不超过8000元、10000元。

多数院校中,学硕和专硕除了在学费方面有所不同,住宿也有不同,部分院校不再给专硕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提供住宿条件。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中提到: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安排住宿;其他类型研究生原则上不安排住宿。

北京师范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也对住宿一事进行了详细说明:在学制规定年限内,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由学校安排住宿;培养地点在北京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不解决住宿,定向就业的北京地区硕士研究生不解决住宿……

去年,报名2024考研的人数迎来近十年的首次下跌。今年的考研报名人数是涨还是跌,尚未见分晓。但是,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衡量,拿到学历后的收入是否值得为此投入的金钱、时间、精力等诸多方面的成本。

同时,教育部在历年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都明确,国家对所有纳入招生计划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均安排生均拨款,国家和招生单位通过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三助岗位、绿色通道等制度,建立多元奖助体系,支持硕士研究生完成学业,提高硕士研究生待遇水平。

不少省份也会重点强调奖助学金的发放。比如,温州大学在2022年针对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奖助政策中曾明确强调“学生报到注册时,无需携带学费,可将获得的学业奖学金(每人至少不低于8000元)直接抵扣学费。”2023、2024年为全日制(非定向)硕士研究生提供每人至少不低于8000元/年的学业奖学金,可覆盖其学费。

浙江大学2024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图源:浙江大学官网

学历并不是“越高越好”

找到最合适自己的道路

研究生就一定比本科生更好找工作吗?

很多用人单位表示,“企业要的不是高学历人才,而是能干事的人。如果本科生能做,为什么要硕士博士?还要开高工资。”

对于读研,考生要有清晰的认识。“每个人都会幻想上岸后大施拳脚,逐渐开启科研人生。但最开始,你会一脸呆滞问导师‘文献综述怎么写’,问师兄‘器材怎么用’。研究生的培养应该和本科生很不一样,那并不只是‘更高一点的学位’,而是进行自由的学术探索。”浙江大学在读研究生严莉笑着说,“经历过的人才知道,研究生的开心时刻只有两次,考研被录取和顺利毕业。”

“毕竟,读研只是人生中的一小段经历,未来还有更广阔的道路。”严莉说,读研之后她逐渐感受到,每个人的赛道变得越来越不一样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有自己想去的城市,有自己想从事的职业,“中学时代以成绩论高低,研究生时期却不是,我们无法照搬他人的路,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这两三年的读研时间提供了一个与社会接轨的缓冲期,好好想清楚自己未来的方向。”

“学历崇拜和学历歧视本身就是伪命题,残酷的现实总会大浪淘沙出有真才实学的人,我初中有一位同学读书偏科但动手能力强,后来读了职高、高职,已经拿到了省级技能竞赛奖牌,评上了杭州市技术能手、杭州市E类人才,现在活得也很开心。我们应当各自找到最合适自己的道路吧。”严莉说,研究生的就业心态也在发生变化,更看重求职适配度与成功率。

严莉补充说:“年龄有时候也是一种优势,倘若年纪大了才开始接触社会,‘纠错’机会和时间相应会减少。无论读多少年书,最终还是要走向社会,面对现实的就业环境。”

“为有源头活水来。也许最重要的是经济发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创造出需要高学历人才的新增就业机会,否则,卷学历卷得再厉害,也不是出路。”某高校招就处老师说,“高学历低就业”的现象实际上是社会资源的浪费和错配,是一种与真实市场需求脱节的虚假繁荣。

“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毕业生更应该想清楚自身特长、职业发展方向,做好职业规划,而不是选择将考研当成短暂的避风港。”来自高校、企业的就业创业导师团提出,“一旦做出了选择,就要为自己的将来负责。”

2022下半年考研报名时间,2022下半年考研报名时间表

预报名网站。图源:研招网

网上报名结束也别大意

应密切关注网上确认安排

10月8日,教育部发布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有关事项公告。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时间为2024年10月15日至10月28日,预报名时间为2024年10月9日至10月12日。

需要提醒的是,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

网上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确定并公布。考生网上报名结束后,应密切关注网上确认安排。网上确认未通过的,无法参加考试。

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网址:https://yz.chsi.com.cn),按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报公告要求参加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逾期不再补办。

又到十月,秋叶落,钟声起,灯光下,余晖里,处处是忙碌的身影。最后祝考生们心想事成,成功上岸!

(应受访者要求,马丹丹、丁雨桐、严莉为化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5考研今日开考:388万人报名,连续两年下降

今日,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开考。据教育部消息,本次研考初试时间为12月21日至22日,考试时长为6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3日举行。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388万,相比去年下降50万人,已是连续两年报名人数下降。

资料图:2023年12月23日,2024年考研开考,众多考生排队进入考场。中新网记者 杨华峰 摄

考研报名人数连续两年下降

2025年研考初试时间为2024年12月21日至22日,考试时长为6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3日举行。

其中,12月21日上午8:30-11:30思想政治理论或管理类综合能力;12月21日下午14:00-17:00外国语;12月22日上午8:30-11:30业务课(一)或专业基础综合;12月22日下午14:00开始业务课(二);12月23日上午8:30-14:30业务课(二)。

据教育部统计,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388万,这一数据引发关注。

据中新网此前报道,近年来,考研报名人数持续增加,教育部数据显示,2021年和2022年的考研报名人数分别为377万人和457万人,2023年增至474万人,创下历史新高。而2024年考研报名人数为438万人,较上一年减少36万人,今年则较去年下降50万人,已是连续两年报名人数下降。

资料图:2023年12月23日,2024年考研开考,考生在考场外抓紧复习。中新网记者 杨华峰 摄

教育部公布涉研考违法有害信息

近日,教育部会同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召开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安全工作视频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动员和部署做好考试安全工作。

为积极营造清朗健康的全国研考网络环境,根据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部署,教育部会同中央网信办、公安部联合开展查处涉研考违法有害信息专项工作。

12月19日,教育部公布了已处置的涉研考违法有害信息,包括“免考入学获双证”、“考试包过”“内部指标(计划、名额)”、“保研(推免)政策大变化”三类有害信息,还公布了三个公安机关打击涉研考违法犯罪典型案例。

教育部提醒广大考生擦亮眼睛,从教育部门和招生单位的官方渠道获取研究生考试招生权威信息,切勿心存侥幸、投机取巧,切勿轻信“免考入学”“内部指标”等不实信息,勿入“”骗局,以免上当受骗。

12月20日,教育部提醒,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是法律规定国家考试,凡在考试中作弊的考生,其作弊事实将依法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并通报其所在学校或单位。广大考生应知法守法,严格遵守考试考场规则,切实履行诚信考试义务,以诚取信,以信取胜,莫拿个人诚信当儿戏。

资料图:2023年12月23日,2024年考研开考,考生在进考场前抓紧复习。中新网记者 杨华峰 摄

初试结束后需关注这些节点

根据教育部网站,初试之后,考生还需关注以下节点。

招生单位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向考生公布成绩。考生若对评卷结果有异议,可以依程序申请成绩复查,具体的复查办法按照教育部相关考务文件执行。

招生单位复试工作一般应在录取当年4月底前完成。

教育部按照一区、二区制定并公布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即国家分数线)。招生单位须在国家分数线基础上,结合生源、招生计划、复试比例等情况,自主确定本单位考生初试成绩要求及其他学术要求。

招生单位在第一志愿合格生源不足时,可组织开展调剂工作。招生单位接受所有考生调剂申请均须通过教育部“全国硕士生招生复试调剂服务系统”进行,严禁通过其他渠道接受考生调剂申请。

招生单位要在本单位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教育部有关招生政策规定及属地省级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的管理和实施办法,根据本单位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以及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和品德情况、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中国新闻网)

用户评论


丢了爱情i

终于等到消息了!下半年考研报名时间出来,我赶紧关注公众号查看详细时间表了。这次想报考软件工程专业,现在开始备考起来吧。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摩天轮的依恋

呜呜呜,时间过得好快啊!才刚度完暑假呢,下半年考研报名就开始了,感觉自己还来不及休息就被卷进了考试的潮流中去。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她的风骚姿势我学不来

各位学长姐们,2022下半年考研报名时间表已经发布了,大家可以赶紧查一下自己目标院校和专业的具体日期。还有三个月的时间准备,加油冲鸭!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优雅的叶子

这个报名时间的安排也太密集了吧?刚刚才考试结束的,又要开始备考了,间隔那么短是不是太给新生压力大了点?考研这种事情本来就挺紧张的,希望能给我们多一点时间调整一下心态和状态。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请在乎我1秒

看了一些知乎上的帖子,下半年考研报名难度高很多吗?有没有考过今年下半年的学子们出来分享经验?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軨倾词

仔细看了下2022下半年考研报名时间表,我发现好多专业的时间窗口还是蛮紧凑的,这个时间的安排是不是应该再延后一点呢?这样给考生们的备考时间能更充裕一些。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龙卷风卷走爱情

我已经迫不及待想查查我的考试科目有哪些了!下半年考研报名时间终于敲定下来,我就知道今年一定可以梦想成真!我要冲击目标院校成功录取!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生命一旅程

希望这次下半年考研报名能够顺利进行,考试时间和地点也给的比较明晰点,毕竟我们这些考生都是认真备考的,希望能公平竞争的机会。加油鸭!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君临臣

终于看到下半年考研报名时间表的消息了!我还犹豫了一下,现在看来还是得踏上征程。我会努力备考,希望明年梦想成真!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逾期不候

这个信息发布的时间点是不是还可以晚一点?刚结束考试, estudantes 都需要休息调整一下状态嘛。提前公布这些信息会不会让人有点压力太大呢?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寒山远黛

我已经开始关注了官方论坛,想要了解下更多关于2022下半年考研报名时间表的细节。希望到时候官方能提供更完善的答疑服务!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没过试用期的爱~

这次考试真真是太紧张了,终于结束了。现在才有点缓和过来, 听到下半年考研报名马上开始了就感觉压力又来了…不过目标只有一个,要冲!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败类

我打算放弃来年下半年的考研报名机会了,准备去积累一些工作经验再考虑。大家都要加油啊,相信你们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羁绊你

希望官方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考试政策和指南,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下半年考研的各项规定。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放血

看到这个报名时间表,我就感觉自己好像被拉回考研战场了。我之前一直以为还有不少时间,现在才发现时间过得真快!我要加油,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仰望幸福

我是一个已经毕业很久的人,最近想试试下半年考研报名看看能不能重回校园。希望我的复习能跟上大家 jóvenes 的步调吧!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goto考研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tokaoyan.com/15872.html

作者: 小条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