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2022考研最新消息、2022年考研报考条件及时间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2022考研最新消息、2022年考研报考条件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近日,山东济南46岁男子田运良三战考研最终上岸引发关注。
有网友质疑,该男子花这么长时间去考研,还不如去多赚点钱。27日,田运良回应极目新闻记者称,每个人的目标不一样,他愿意多花时间学习来充实自己,实现自我价值。
田运良和他的考研参考书
弥补没上大学的遗憾
4月27日,田运良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是山东菏泽人,初中毕业后来到济南读中专,2000年中专毕业,2021年拿到函授大专毕业证,2022年开始考研,数学、英语零基础,今年4月8日收到齐鲁工业大学金融专硕拟录取通知。
田运良介绍,他从事计算机行业,但没有上过大学,这么多年心里一直存有遗憾。2022年,女儿上了高中,田运良想给孩子创造一个学习的氛围,激励她一起学习,他就跟着一块学。到后来给自己定下目标,就是考研。
那一年,田运良创办的公司发展也遇到了瓶颈,工作并不是很忙,他就把工作之余的时间利用起来学习。
田运良的笔记
学习时间具体怎么安排呢?田运良说,大块的时间白天没有,但是可以利用早晚的空闲时间。像早晨这段时间,五点半起床到7点半出门,早上会有两个小时学习时间。“这两个小时会很安静,学习效率很高。”另外,晚上下班后也有三到四个小时的时间学习。
学习过程中,最难的是数学和英语。“像高等数学,非常抽象,学起来真的不是一般的困难。”田运良告诉记者,为了学懂,他买了很多基础知识的书,看不懂书就网上找视频看讲解,慢慢理解,理解之后再尝试做题,就这样“反复”,考研复习过程中,学习数学占用了大量的时间。
通过学习实现自我价值
另外,英语也完全是从零开始。田运良告诉记者,自己学英语用的是最笨的办法——反复记忆。“每天早晨至少背半小时单词,早晨背过的,晚上再过一遍,头一天背过的,第二天早晨再记忆一遍,然后再记新的单词,一直往复,直到记住为止。”之前,有老师教过他记忆单词的技巧,但是因为他零基础,用不上,只有用这个“傻办法”。
除此之外,田运良还背下来40余篇英语作文范文,“进了考场,根据题目要求来套记忆里的作文模板,很快就能把作文写完了。”掌握了这些,语法也基本上就通了。
因为从小到大一直对财经信息、金融感兴趣,关注了多个财经博主,田运良报考了金融专业。
录取信息
谈到自己第三次考研终于上岸,田运良说,这几次考研的动力都很足,因为一次比一次进步。“第一次考离分数线还差几十分,到了第二次就因为数学分数太低,差了12分。我就想着我使点劲,第三次肯定有机会。”田运良说,查分时,他的分数是343分,比国家线高出20分。
田运良中专时的班主任——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赵老师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中专时,田运良是班长,学习成绩也不错。毕业之后,她知道田运良在创业,很艰辛,不容易。近两年沟通得知田运良在准备考研,赵老师觉得他这个年纪了,工作也挺忙,并不赞成。如今,田运良考研成功,赵老师也觉得很钦佩,觉得他确实给孩子树立了一个榜样。
田运良考研成功的事登上热搜后,有网友质疑其花那么长时间考研,不如去多赚点钱,田运良回应,每个人每个阶段的目标不一样,他愿意花时间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实现自我价值。
记者 詹钘
原稿点击:
新东方:考研“上岸”难度走低,但扩招节奏开始放缓
李静/文3月27日,新东方大学生学习与发展中心发布《量化考研:2025年考研年度报告》(下称“报告”)称,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388万,较2024年的438万报名人数下降了50万。2024年也是考研报名人数自2015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
与此同时,从统考计划招生的整体数据来看,2023年至2025年考研计划招生人数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23年考研的计划招生人数为830264人,2024年增长至857510人,较上一年增加了27246人,增幅约为3.3%。到了2025年,考研计划招生人数进一步提升至877440人,相较2024年增加了19930人,增幅约为2.3%。
一升一降之间,“上岸”难度有望迎来低点。报告显示,考研统考报录比从2022年的4.89:1,下降到2024年的4.34:1。
新东方大学生学习与发展中心考研项目总监李琳认为,随着招生人数的不断增长以及增幅逐年放缓,研究生招生计划扩张节奏开始趋于平稳,预计这样的平稳增长趋势还会持续下去。
同时,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一些新趋势也在发生变化。李琳说,首先,考研命题更加注重能力导向,依靠背诵答题模板等方法已难以获得高分。在数学方面,命题强调实际问题中的建模能力以及与物理、经济等跨学科的应用场景。
其次,命题注重反“押题”。以英语为例,打破了传统图画作文模板的套路,作答的套路占比持续降低。
第三,统考占比提升。2019年以来,教育部连续5年发文,鼓励招生单位选用全国统一命题科目试卷。2024年,教育专业学位的业务课考试增设了全国统一命题科目。至此,考研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已达25个。
另外,在招生人数上,工学、管理学、农学和交叉学科的增长尤为显著。报告显示,2023—2025年,工学招生人数从284519人增加到314570人,增长了30051人,增幅达10.6%;管理学从2023年的135030人增长到2025年的140349人。特别是交叉学科,招生人数从2023年的441人增长至2025年的5813人。
而一些学科的招生人数也出现了下降或小幅波动,比如历史学和艺术学。历史学招生人数从2023年的4946人减少至2025年的4127人,艺术学从2023年的31014人减少至2025年的30697人。
李琳认为,这体现了国家对交叉学科以及多学科融合研究新型人才的需求导向,也反映了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的结构性调整趋势,即高度重视工学、管理学和交叉学科等重点领域的人才培养。
从招生单位的办学层次上,“985高校”和“211高校”在近三年的招生人数上基本保持稳定,而普通高校的计划招生人数则出现了显著增长。具体来看,“985高校”的招生人数从2023年的126663人增长至2025年的127715人,三年间增幅不足1%;“211高校”从2023年的178309人增长至2024年的180768人,而后在2025年小幅下降至180103人,整体变化较小。
相较之下,其他“双一流”高校和普通高校的招生人数增长较为显著。其中,其他“双一流”高校从2023年的48043人增长至2025年的49585人,增加了1542人,增幅约为3.2%;其他普通高校则从2023年457931人增长至2025年的500910人,三年间增加了42979人,增幅达到9.4%。
报告认为,“985高校”和“211高校”招生计划的稳定性与其资源和学科优势保持一致,而普通高校招生人数的快速增长说明高等教育扩招更倾向于扩大基础教育资源覆盖面,满足更多学生的深造需求。这种调整体现了研究生招生计划在优化结构与扩大规模上的双重平衡。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向专业和实用型人才转型,专业型硕士近三年统考计划招生人数呈显著增长趋势,从2023年的555675人增长至2025年的603679人,三年增加了48004人;学术型硕士则从2023年的274589人小幅下降至2025年的273761人。
李琳说,从学位类型对比来看,专业型硕士的招生人数始终高于学术型硕士,且差距在逐年扩大,进一步反映出高等教育对研究生培养方向的调整,即更加强调实用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总体来看,随着专业型硕士招生规模的持续增长,高等教育正在更加紧密地与产业需求对接,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该报告主要基于当年官方的招生数据,以及新东方每年在读考研学生备考行为轨迹的数据分析。
46岁男子三战考研上岸网友质疑不如去多赚点钱 当事人回应
极目新闻记者 詹钘
近日,山东济南46岁男子田运良三战考研最终上岸引发关注。
有网友质疑,该男子花这么长时间去考研,还不如去多赚点钱。27日,田运良回应极目新闻记者称,每个人的目标不一样,他愿意多花时间学习来充实自己,实现自我价值。
田运良和他的考研参考书
弥补没上大学的遗憾
4月27日,田运良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是山东菏泽人,初中毕业后来到济南读中专,2000年中专毕业,2021年拿到函授大专毕业证,2022年开始考研,数学、英语零基础,今年4月8日收到齐鲁工业大学金融专硕拟录取通知。
田运良介绍,他从事计算机行业,但没有上过大学,这么多年心里一直存有遗憾。2022年,女儿上了高中,田运良想给孩子创造一个学习的氛围,激励她一起学习,他就跟着一块学。到后来给自己定下目标,就是考研。
那一年,田运良创办的公司发展也遇到了瓶颈,工作并不是很忙,他就把工作之余的时间利用起来学习。
田运良的笔记
学习时间具体怎么安排呢?田运良说,大块的时间白天没有,但是可以利用早晚的空闲时间。像早晨这段时间,五点半起床到7点半出门,早上会有两个小时学习时间。“这两个小时会很安静,学习效率很高。”另外,晚上下班后也有三到四个小时的时间学习。
学习过程中,最难的是数学和英语。“像高等数学,非常抽象,学起来真的不是一般的困难。”田运良告诉记者,为了学懂,他买了很多基础知识的书,看不懂书就网上找视频看讲解,慢慢理解,理解之后再尝试做题,就这样“反复”,考研复习过程中,学习数学占用了大量的时间。
通过学习实现自我价值
另外,英语也完全是从零开始。田运良告诉记者,自己学英语用的是最笨的办法——反复记忆。“每天早晨至少背半小时单词,早晨背过的,晚上再过一遍,头一天背过的,第二天早晨再记忆一遍,然后再记新的单词,一直往复,直到记住为止。”之前,有老师教过他记忆单词的技巧,但是因为他零基础,用不上,只有用这个“傻办法”。
除此之外,田运良还背下来40余篇英语作文范文,“进了考场,根据题目要求来套记忆里的作文模板,很快就能把作文写完了。”掌握了这些,语法也基本上就通了。
因为从小到大一直对财经信息、金融感兴趣,关注了多个财经博主,田运良报考了金融专业。
录取信息
谈到自己第三次考研终于上岸,田运良说,这几次考研的动力都很足,因为一次比一次进步。“第一次考离分数线还差几十分,到了第二次就因为数学分数太低,差了12分。我就想着我使点劲,第三次肯定有机会。”田运良说,查分时,他的分数是343分,比国家线高出20分。
田运良中专时的班主任——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赵老师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中专时,田运良是班长,学习成绩也不错。毕业之后,她知道田运良在创业,很艰辛,不容易。近两年沟通得知田运良在准备考研,赵老师觉得他这个年纪了,工作也挺忙,并不赞成。如今,田运良考研成功,赵老师也觉得很钦佩,觉得他确实给孩子树立了一个榜样。
田运良考研成功的事登上热搜后,有网友质疑其花那么长时间考研,不如去多赚点钱,田运良回应,每个人每个阶段的目标不一样,他愿意花时间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实现自我价值。
来源:极目新闻
文章分享结束,2022考研最新消息、2022年考研报考条件及时间和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用户评论
入骨相思
终于看到了最新的考研信息!感觉又比去年稍微放松一点了报考条件,我得好好想想今年是拼一下还是继续备战明年啊。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淡淡の清香
我是今年准备考研的小白,看到这些最新消息真的兴奋!赶紧去查阅一下具体详细情况吧,早做好计划争取顺利考上心仪的大学。真是期待着2022年的目标开启!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抚涟i
报考条件和时间公布了!感觉比往年要简单一点。不过这次考试难度一定会提高,还是要努力学习才能冲进理想学校。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请在乎我1秒
官方放出最新消息后才开始准备考研?太晚了,我的备战计划已经全部都安排好了!建议大家早点关注考研信息,争取在第一时间做好规划!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者何惧
我一直觉得考研流程真的很复杂,尤其那些报考条件和考试时间总让人看得头晕眼花。希望官方可以推出更简洁直观的指南,方便考生了解。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为爱放弃
对2022考研的时间安排不是很满意,感觉挤得太紧了!要怎么在有限的时间里把备考工作做好呢?还有很多科目我没掌握好,时间真不够啊~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致命伤
今年的考试计划是不是有点仓促?我刚从疫情封控中复出又要全力准备考研,压力真的很大!希望自己能够顺利通过考验,加油!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失心疯i
官方终于公布了有关2022考研的消息!太好了!我现在就可以着手制定详细的备考方案,并且了解一下报考条件的变化,争取一次性就能考上理想的大学!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没有爱人i
仔细阅读了所有关于考研的时间安排和报考条件,觉得官方这次做得非常到位,更加注重规范化管理,让考试过程变得更为公平透明。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tm的滚
很高兴看到2022考研的信息公布!希望同学们可以认真规划备考计划,合理分配时间,争取在今年的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旧爱剩女
这篇文章很详细地阐释了2022考研相关消息。现在开始抓紧时间学习,争取考上目标大学!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反正是我
我发现2022考研报考条件其实没有想象中复杂,只要认真了解一下考试要求就很容易理解。建议大家都能提前收集资料,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瞒我瞒
看到这个消息让我兴奋难掩啊!我一直在梦想着去考研,现在终于实现目标的机会来了!我要好好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像从了良
虽然考试时间还是比较紧凑,但我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我要坚持每天高效复习,争取在2022年考研中取得优异成绩!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话少情在
我个人觉得考研压力很大,需要做好心理调整和学习策略。今年的目标就是拼一拼!无论结果如何,都要全力以赴!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的黑色迷你裙
对于那些还没决定要考研的同学来说,建议仔仔细细地阅读官方消息,了解报考条件和时间安排,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ˉ夨落旳尐孩。
希望2022考研考试能够更加公平公正,让每一个有梦想的学生都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目标!加油!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经典的对白
想要考上心仪大学的同学可以根据最新消息整理一份详细的备考计划,并坚持执行计划!祝大家都能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迎战2022考研!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念安я
我觉得2022考研信息发布是利好消息,可以让学生们了解考试流程和要求,做好相应的准备。这样才能更高效地完成备考目标!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