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2023研究生调剂信息、2021年研究生调剂汇总和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2023考研复试+调剂全攻略来了!
近日,各高校陆续开始组织考研复试工作,2023年考研调剂系统开放时间也已公布。如何准备复试?线下复试时要带哪些材料?想要参加考研调剂,网上调剂步骤有哪些?这篇复试攻略↓↓分享给各位考生。
考研复试主要包括:自我介绍,英语笔试和面试,专业课笔试和面试,综合素质面试。(具体考试内容以招生单位公布为准)
自我介绍:中文+英文
中文介绍时长基本在3分钟左右,英文介绍1分钟左右。
可依次介绍个人基本信息,学术学业情况,生活与学习经历,社会活动经历,表彰与论文情况,读研期间的规划打算以及兴趣爱好等,最后加上感谢语。
● 面带微笑,自信表达,切忌面无表情、背书式陈述。
● 遇到不懂的问题不必慌张,告诉导师自己不是很了解,并把已知内容尽量说出来。
● 管理类联考考生,可在介绍中体现职业和事业相关信息如职业成就、职业规划等。
专业课:笔试+面试
1. 专业课笔试
● 主要通过试卷方式考查专业课。
● 部分招生单位会考查考生的文献综述能力。
2. 专业课面试
● 专业课及综合面试处于核心地位,要面对面与老师交流,考生留下的直观印象直接决定着考官对你的认知和评价。
● 对于跨专业考生,可阐述自己的知识结构,告诉老师自己对所报考专业的了解程度。
● 面试中除了会问考生与专业相关的问题以外,有些导师们还喜欢问一些生活和社会上的常见问题,考察考生的应变能力。
● 专业知识查漏补缺
巩固初试复习过的专业课内容,做好知识拾遗。
● 理论、时事相结合
多翻阅专业期刊,同时对本年度业内热点事件有一定了解。
● 强调自我特色
踏踏实实收集资料、认认真真做学问的学生,很容易得到导师青睐。
● 勤于练习英语听力与口语
可利用英语听力APP保持听感,勤于练习口语保持流畅性和流利度。
● 身份及学历证明
初试准考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学位证书(应届生带学生证)原件或复印件等。
● 政治审核表
档案单位一般应与报名时填报的工作或学习单位一致且需加盖公章,该表需要在院校网站下载。
● 成绩单
大学期间成绩单原件或档案中成绩单复印件,需加盖公章,在复试时单独交至各学院。
● 其他材料
包括英语四六级等相关证书及操作技能证书等。
(具体材料以各高校具体要求为准)
如果分数刚刚压线,院系招收的人数又不多,觉得自己所报考的专业把握不是很大,那么还需要做好调剂的准备。
准备调剂的考生要注意这两个系统有本质的区别,开放时间和具体填报要求不相同,提交前一定要仔细检查。
区别1
开放时间不同,意向采集服务系统在调剂系统服务系统前开通,考生可在意向采集服务系统中了解招生单位发布的调剂意向余额情况。
调剂服务系统开通24小时内,在满足条件的前提下,考生可将调剂意向转为调剂服务系统中的调剂志愿。调剂服务系统开通24小时后,转移为调剂志愿的功能将关闭。
区别2
意向采集系统中最多可提交10个平行调剂意向,提交后不可取消或更改。
调剂服务系统最多可提交3个调剂志愿,在招生单位设置的锁定时间(不超过36小时)内不可取消或更改。
区别3
意向采集服务系统中的调剂意向不等于调剂志愿,但是可以在特定条件下转化为调剂志愿。调剂服务系统开通24小时内,在满足条件的前提下可将调剂意向转化为调剂服务系统中的调剂志愿(最多转换3个),已转移成功的调剂志愿与直接在调剂服务系统填报的调剂志愿一样,未转移成功的调剂意向在调剂服务系统中无效。
在清楚了两个系统的区别后,一起来了解调剂流程,以便大家能够在系统开通后从容不迫、轻松应对。
1. 登录调剂系统
考生凭网报时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的网上调剂系统。
2. 查询计划余额
考生在填报调剂志愿前需认真阅读各招生单位在其院校信息栏目里或其它途径发布的调剂办法,查询各招生单位的计划余额信息。
特别注意:申请调剂的考生应符合招生管理规定确定的调剂条件。不符合调入专业学科门类要求、初试科目要求,或不满足招生单位调剂条件的考生,将无法申请填报相应志愿。
3. 填报调剂志愿
通过调剂系统选择已发布余额的招生单位和专业研究方向,如满足教育部调剂政策且符合招生单位设置的调剂报考条件,可填报调剂志愿(可一次填报三个平行调剂志愿)。提交后的调剂志愿在招生单位设置的时间内(不超过36小时)不允许修改(每个志愿单独计时),以供招生单位下载志愿信息和决定是否通知考生参加复试。锁定时间到达后,考生可继续等待或改报其他志愿。
4. 复试通知
提交调剂志愿后,如招生单位同意其参加复试,将通过调剂系统发送复试通知。请考生及时登录调剂系统,查看志愿状态和招生单位复试通知。如果收到复试通知,请考生及时通过调剂系统在招生单位规定时间内回复是否同意参加复试,并按招生单位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复试没有通过的考生仍可继续填报其他调剂志愿。
5. 待录取通知
考生在复试结束后,如果符合录取条件,将收到招生单位发送的“待录取通知”;
考生接到招生单位发出的待录取通知后,须在招生单位规定时间内登录调剂系统进行确认,否则招生单位可取消待录取通知;
考生一旦确认接受待录取通知,表示调剂完成,将不能再填报调剂志愿、接受复试或待录取通知;
考生如取消已确认的待录取通知,必须征得招生单位同意,由招生单位取消待录取通知,且考生登录调剂系统进行确认后,方可继续填报其他调剂志愿。
@考生 2023考研复试调剂全攻略来了!
据@ 消息,近日,各高校陆续开始组织考研复试工作,2023年考研调剂系统开放时间也已公布。如何准备复试?线下复试时要带哪些材料?想要参加考研调剂,网上调剂步骤有哪些?这篇复试攻略↓↓分享给各位考生。
考研复试主要包括:自我介绍,英语笔试和面试,专业课笔试和面试,综合素质面试。(具体考试内容以招生单位公布为准)
自我介绍:中文+英文
中文介绍时长基本在3分钟左右,英文介绍1分钟左右。
可依次介绍个人基本信息,学术学业情况,生活与学习经历,社会活动经历,表彰与论文情况,读研期间的规划打算以及兴趣爱好等,最后加上感谢语。
● 面带微笑,自信表达,切忌面无表情、背书式陈述。
● 遇到不懂的问题不必慌张,告诉导师自己不是很了解,并把已知内容尽量说出来。
● 管理类联考考生,可在介绍中体现职业和事业相关信息如职业成就、职业规划等。
专业课:笔试+面试
1. 专业课笔试
● 主要通过试卷方式考查专业课。
● 部分招生单位会考查考生的文献综述能力。
2. 专业课面试
● 专业课及综合面试处于核心地位,要面对面与老师交流,考生留下的直观印象直接决定着考官对你的认知和评价。
● 对于跨专业考生,可阐述自己的知识结构,告诉老师自己对所报考专业的了解程度。
● 面试中除了会问考生与专业相关的问题以外,有些导师们还喜欢问一些生活和社会上的常见问题,考察考生的应变能力。
● 专业知识查漏补缺
巩固初试复习过的专业课内容,做好知识拾遗。
● 理论、时事相结合
多翻阅专业期刊,同时对本年度业内热点事件有一定了解。
● 强调自我特色
踏踏实实收集资料、认认真真做学问的学生,很容易得到导师青睐。
● 勤于练习英语听力与口语
可利用英语听力APP保持听感,勤于练习口语保持流畅性和流利度。
● 身份及学历证明
初试准考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学位证书(应届生带学生证)原件或复印件等。
● 政治审核表
档案单位一般应与报名时填报的工作或学习单位一致且需加盖公章,该表需要在院校网站下载。
● 成绩单
大学期间成绩单原件或档案中成绩单复印件,需加盖公章,在复试时单独交至各学院。
● 其他材料
包括英语四六级等相关证书及操作技能证书等。
(具体材料以各高校具体要求为准)
如果分数刚刚压线,院系招收的人数又不多,觉得自己所报考的专业把握不是很大,那么还需要做好调剂的准备。
准备调剂的考生要注意这两个系统有本质的区别,开放时间和具体填报要求不相同,提交前一定要仔细检查。
区别1
开放时间不同,意向采集服务系统在调剂系统服务系统前开通,考生可在意向采集服务系统中了解招生单位发布的调剂意向余额情况。
调剂服务系统开通24小时内,在满足条件的前提下,考生可将调剂意向转为调剂服务系统中的调剂志愿。调剂服务系统开通24小时后,转移为调剂志愿的功能将关闭。
区别2
意向采集系统中最多可提交10个平行调剂意向,提交后不可取消或更改。
调剂服务系统最多可提交3个调剂志愿,在招生单位设置的锁定时间(不超过36小时)内不可取消或更改。
区别3
意向采集服务系统中的调剂意向不等于调剂志愿,但是可以在特定条件下转化为调剂志愿。调剂服务系统开通24小时内,在满足条件的前提下可将调剂意向转化为调剂服务系统中的调剂志愿(最多转换3个),已转移成功的调剂志愿与直接在调剂服务系统填报的调剂志愿一样,未转移成功的调剂意向在调剂服务系统中无效。
在清楚了两个系统的区别后,一起来了解调剂流程,以便大家能够在系统开通后从容不迫、轻松应对。
1. 登录调剂系统
考生凭网报时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的网上调剂系统。
2. 查询计划余额
考生在填报调剂志愿前需认真阅读各招生单位在其院校信息栏目里或其它途径发布的调剂办法,查询各招生单位的计划余额信息。
特别注意:申请调剂的考生应符合招生管理规定确定的调剂条件。不符合调入专业学科门类要求、初试科目要求,或不满足招生单位调剂条件的考生,将无法申请填报相应志愿。
3. 填报调剂志愿
通过调剂系统选择已发布余额的招生单位和专业研究方向,如满足教育部调剂政策且符合招生单位设置的调剂报考条件,可填报调剂志愿(可一次填报三个平行调剂志愿)。提交后的调剂志愿在招生单位设置的时间内(不超过36小时)不允许修改(每个志愿单独计时),以供招生单位下载志愿信息和决定是否通知考生参加复试。锁定时间到达后,考生可继续等待或改报其他志愿。
4. 复试通知
提交调剂志愿后,如招生单位同意其参加复试,将通过调剂系统发送复试通知。请考生及时登录调剂系统,查看志愿状态和招生单位复试通知。如果收到复试通知,请考生及时通过调剂系统在招生单位规定时间内回复是否同意参加复试,并按招生单位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复试没有通过的考生仍可继续填报其他调剂志愿。
5. 待录取通知
考生在复试结束后,如果符合录取条件,将收到招生单位发送的“待录取通知”;
考生接到招生单位发出的待录取通知后,须在招生单位规定时间内登录调剂系统进行确认,否则招生单位可取消待录取通知;
考生一旦确认接受待录取通知,表示调剂完成,将不能再填报调剂志愿、接受复试或待录取通知;
考生如取消已确认的待录取通知,必须征得招生单位同意,由招生单位取消待录取通知,且考生登录调剂系统进行确认后,方可继续填报其他调剂志愿。
编辑 邓淑红
2023考研复试+调剂全攻略来了!
近日,各高校陆续开始组织考研复试工作,2023年考研调剂系统开放时间也已公布。如何准备复试?线下复试时要带哪些材料?想要参加考研调剂,网上调剂步骤有哪些?这篇复试攻略分享给各位考生。
考研复试主要包括:自我介绍,英语笔试和面试,专业课笔试和面试,综合素质面试。(具体考试内容以招生单位公布为准)
自我介绍:中文+英文
中文介绍时长基本在3分钟左右,英文介绍1分钟左右。
可依次介绍个人基本信息,学术学业情况,生活与学习经历,社会活动经历,表彰与论文情况,读研期间的规划打算以及兴趣爱好等,最后加上感谢语。
● 面带微笑,自信表达,切忌面无表情、背书式陈述。
● 遇到不懂的问题不必慌张,告诉导师自己不是很了解,并把已知内容尽量说出来。
● 管理类联考考生,可在介绍中体现职业和事业相关信息如职业成就、职业规划等。
专业课:笔试+面试
1. 专业课笔试
● 主要通过试卷方式考查专业课。
● 部分招生单位会考查考生的文献综述能力。
2. 专业课面试
● 专业课及综合面试处于核心地位,要面对面与老师交流,考生留下的直观印象直接决定着考官对你的认知和评价。
● 对于跨专业考生,可阐述自己的知识结构,告诉老师自己对所报考专业的了解程度。
● 面试中除了会问考生与专业相关的问题以外,有些导师们还喜欢问一些生活和社会上的常见问题,考察考生的应变能力。
● 专业知识查漏补缺
巩固初试复习过的专业课内容,做好知识拾遗。
● 理论、时事相结合
多翻阅专业期刊,同时对本年度业内热点事件有一定了解。
● 强调自我特色
踏踏实实收集资料、认认真真做学问的学生,很容易得到导师青睐。
● 勤于练习英语听力与口语
可利用英语听力APP保持听感,勤于练习口语保持流畅性和流利度。
● 身份及学历证明
初试准考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学位证书(应届生带学生证)原件或复印件等。
● 政治审核表
档案单位一般应与报名时填报的工作或学习单位一致且需加盖公章,该表需要在院校网站下载。
● 成绩单
大学期间成绩单原件或档案中成绩单复印件,需加盖公章,在复试时单独交至各学院。
● 其他材料
包括英语四六级等相关证书及操作技能证书等。
(具体材料以各高校具体要求为准)
如果分数刚刚压线,院系招收的人数又不多,觉得自己所报考的专业把握不是很大,那么还需要做好调剂的准备。
准备调剂的考生要注意这两个系统有本质的区别,开放时间和具体填报要求不相同,提交前一定要仔细检查。
区别1
开放时间不同,意向采集服务系统在调剂系统服务系统前开通,考生可在意向采集服务系统中了解招生单位发布的调剂意向余额情况。
调剂服务系统开通24小时内,在满足条件的前提下,考生可将调剂意向转为调剂服务系统中的调剂志愿。调剂服务系统开通24小时后,转移为调剂志愿的功能将关闭。
区别2
意向采集系统中最多可提交10个平行调剂意向,提交后不可取消或更改。
调剂服务系统最多可提交3个调剂志愿,在招生单位设置的锁定时间(不超过36小时)内不可取消或更改。
区别3
意向采集服务系统中的调剂意向不等于调剂志愿,但是可以在特定条件下转化为调剂志愿。调剂服务系统开通24小时内,在满足条件的前提下可将调剂意向转化为调剂服务系统中的调剂志愿(最多转换3个),已转移成功的调剂志愿与直接在调剂服务系统填报的调剂志愿一样,未转移成功的调剂意向在调剂服务系统中无效。
在清楚了两个系统的区别后,一起来了解调剂流程,以便大家能够在系统开通后从容不迫、轻松应对。
1. 登录调剂系统
考生凭网报时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的网上调剂系统。
2. 查询计划余额
考生在填报调剂志愿前需认真阅读各招生单位在其院校信息栏目里或其它途径发布的调剂办法,查询各招生单位的计划余额信息。
特别注意:申请调剂的考生应符合招生管理规定确定的调剂条件。不符合调入专业学科门类要求、初试科目要求,或不满足招生单位调剂条件的考生,将无法申请填报相应志愿。
3. 填报调剂志愿
通过调剂系统选择已发布余额的招生单位和专业研究方向,如满足教育部调剂政策且符合招生单位设置的调剂报考条件,可填报调剂志愿(可一次填报三个平行调剂志愿)。提交后的调剂志愿在招生单位设置的时间内(不超过36小时)不允许修改(每个志愿单独计时),以供招生单位下载志愿信息和决定是否通知考生参加复试。锁定时间到达后,考生可继续等待或改报其他志愿。
4. 复试通知
提交调剂志愿后,如招生单位同意其参加复试,将通过调剂系统发送复试通知。请考生及时登录调剂系统,查看志愿状态和招生单位复试通知。如果收到复试通知,请考生及时通过调剂系统在招生单位规定时间内回复是否同意参加复试,并按招生单位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复试没有通过的考生仍可继续填报其他调剂志愿。
5. 待录取通知
考生在复试结束后,如果符合录取条件,将收到招生单位发送的“待录取通知”;
考生接到招生单位发出的待录取通知后,须在招生单位规定时间内登录调剂系统进行确认,否则招生单位可取消待录取通知;
考生一旦确认接受待录取通知,表示调剂完成,将不能再填报调剂志愿、接受复试或待录取通知;
考生如取消已确认的待录取通知,必须征得招生单位同意,由招生单位取消待录取通知,且考生登录调剂系统进行确认后,方可继续填报其他调剂志愿。
(来源:微博)
【编辑:商佩】
【来源:微博】
2023研究生调剂信息、2021年研究生调剂汇总和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用户评论
半梦半醒半疯癫
刚刚看到这个帖子真是太棒了!我现在正是准备调剂的关键时期,对这些汇总的信息非常有帮助。不知道有多少兄弟姐妹们也跟我一样纠结吧?希望我们都能顺利调入理想的学校!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铁树不曾开花
我已经错过2021年的调剂机会了,所以这次赶紧来了解一下2023年那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毕竟每个学校的申请流程都是不同的,提前做好准备真的很关键。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北朽暖栀
这篇总结真的太全方位了,里面有我之前没关注过的很多细节啊!比如哪些学校更加注重科研,哪些更看重实践能力等等。感觉受益匪浅!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者何惧
我是2021届研究生毕业的,当时调剂的时候遇到的种种问题,现在回顾起来还是觉得心累哎!希望这次的信息能帮助更多同学避免那些弯路。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拉扯
我觉得除了学校信息以外,还可以多分享一些调整心态、提升自我认知方面的建议。毕竟调剂的过程不仅是学习计划上的改变,更是对于未来的思考和规划。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莫阑珊
2023年的调剂申请时间快到了吧?大家有没有开始关注心仪的学校了?我是打算去往北方找机会,希望能找到一个气候舒适、科研氛围浓厚的环境!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浅嫣婉语
话说2021年的调剂记录真的很有参考价值啊!我特别想知道那些最终调入理想院校的学生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雪花ミ飞舞
我觉得很多信息还是比较零碎的,希望可以收集整理成一个更权威、更有针对性的指南。这样对同学们来说会更加直观方便。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裸睡の鱼
我是2023届考研的同学,调剂也是我未来的目标之一。这段时间一直在努力备考,希望能有一个好的成绩作为基础,然后再去选择合适的学校和方向!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暮光薄凉
对于那些没上理想大学的新生来说,我觉得调剂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不要气馁,积极准备,一定能找到自己心仪的学校!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拥菢过后只剰凄凉
这个信息真对我有用啊!我正在考虑调剂的事,之前一直找不到相关资料,现在终于有了一个好帮手!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悸╰つ
我还在思考要不要走调剂这条路。主要还是不太确定自己的兴趣和方向,也不知道哪些学校比较适合自己呢?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羁绊你
我2021年是调剂成功的!当时我是选择了解了许多各个学校的师资力量和科研方向,最后选择了最适合我的学校。希望大家都能找到理想归宿!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笑傾城゛
其实这个信息对我来说并不是很有用吧?因为我现在已经毕业了,而且还找到了工作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别经年
我感觉现在信息的更新速度很快,有些2021年的记录可能都不太准确了,大家还需要多做一些确认和核实!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话少情在
对于那些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准备调剂的同学来说,我建议先做好自己的信息收集工作。了解清楚各个学校的招生要求、师资力量以及专业设置等等。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北染陌人
2023年的研究生调剂之路会充满挑战和机遇,希望大家都能坦然面对,并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满意归属!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