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24年考研成绩什么时候出来;考研究生成绩什么时候出来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数字中国建设10周年——我们向未来加“数”奔跑
今年是中国推进数字中国建设10周年。4月29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以下简称“峰会”)上,一系列数字新技术、新产品引人注目,一并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新亮点、新突破的数据也同样醒目。
数字中国建设的10年,是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基础设施持续夯实的10年。相关制度体系在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也在加速构建。数字经济动能持续增强,数字政府效能不断提升,数字社会建设全面展开。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快速推进,中国正向未来加“数”奔跑。
数字经济“成绩单”亮眼
10年间,中国数字经济实现了飞跃式增长,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成绩单”非常亮眼。
电商平台上,亿万消费者指尖滑动,催生了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云计算中心,海量数据奔腾不息,支撑起无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车间,机器人与流水线工人默契协作,书写着“中国智造”的创新传奇……数字经济的浪潮奔涌,正深入国计民生的各个角落,让创新创业的活力迸发,让便民利民的红利涌流。
据统计,2024年,全球新公开的4.5万件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中,中国专利占比达61.5%,国产人工智能崛起为全球贡献“中国智慧”……在峰会主论坛上,国家数据局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带来了数字中国的最新建设成就。
2015年12月,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首次提出数字中国建设倡议。到如今,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015年的18.6万亿元有望跃升至2025年的超60万亿元,占GDP比重从27%攀升至45%以上,移动支付年交易规模突破600万亿元,互联网用户规模从6.88亿增至11.2亿。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最大优势,在于“数乘万物”。
41.06ZB(泽字节:十万亿亿字节),是过去一年中国数据生产的总量,相当于拍摄1300多万部《哪吒2》这样的高精度3D动画电影。数据要素市场不断拓展出新空间。
放眼望去,无论是通过数字化改造让智慧矿山实现“无人值守”,还是借助气象土壤数据实现农业精准作业……从传统产业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数据正加速赋能千行百业,发挥乘数效应。
数据显示,中国已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覆盖超过80%的制造业行业大类,卓越级智能工厂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28.4%,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2.3%……数实融合进一步提速,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数字经济更大的效益是服务于实体经济,通过提升生产效率,提高生产质量,降低能源和材料消耗,优化供应链,更好面向市场和用户服务等方面服务社会经济活动,现在数字化已经融入了经济社会的全链条。”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说。
数字基建跨越式发展
数字中国建设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数字基础设施这样的“数字底座”的跨越式发展。
10年来,在通信领域,中国的竞争力不断提升。从2G跟随、3G突破、4G同步到5G引领,中国移动通信技术实现了质的飞跃。5G网络的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特性,为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智能交通等众多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在工业互联网领域,5G技术与工业生产深度融合,实现了设备的互联互通、远程操控和智能运维,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10年间,中国打造了全球领先的光纤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截至2024年底,中国5G基站总数425.1万个。
“过去10年,中国的移动基站数增长了27倍,占全球5G基站数的60%,每个用户每月的数据流量涨了24倍。这10年来,宽带100兆用户的比例增长到95%,是10年前的20倍。”邬贺铨说,“中国宽带的下载速率,也提升了将近20倍,国际上的测速公司测我国的宽带下载速率,2024年底是261兆(每秒),全世界平均水平是99.9兆(每秒),中国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6倍。”
算力规模的持续增长也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成果。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质生产力。据中国信通院预测,2027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将突破2.1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8.5%。各大云服务提供商不断加大投入,提升算力水平。智能计算中心、超算中心等新型算力设施的建设,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算力支持。
10年来,中国通过“算力大通道”计划实现东部至西部算力协同调度。截至2024年底,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占比超30%。
数据要素使用方面,国家正不断支持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目前,全国已有20余个省市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工作,2024年,国家层面首次针对可信数据空间进行前瞻性系统布局,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创新升级。
当前,中国正加速进入万兆时代,5G-A、F5G-A和AI正成为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升级的关键力量。5G-A作为5G的演进版本,将进一步提升网络性能,实现10Gbps的峰值速率,支持更多的行业应用场景,如高清视频直播、智能工厂的高精度控制等。F5G-A则致力于提升固定网络的带宽和性能,为家庭和企业提供更高速、更稳定的网络连接,推动智慧家庭、智能办公等领域的发展。
数字服务变得触手可及
数字中国建设10年,除了使数字深度融入经济全链条,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数字也实实在在融入了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数字生活服务变得触手可及。
破解“孤岛”问题、汇聚共享公共数据、夯实大数据底座……《报告》显示,目前,中国数字政务服务能力保持全球领先水平,2024年发布21项“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建成全球规模最大、要素最齐全、技术手段较先进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自然资源“一张图”和数字孪生水利建设提质增速。
以福建省为例,如今,在这里,大到“点击鼠标,就能看到全省的数据”,小到连江渔民“手机养鱼”、安溪茶农“手机种茶”,都成为现实。
从数字文旅、科技生活到数字治理,一场“数享盛宴”正为人们打开想象空间。
如今,数字化生活已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高效办成一件事”累计办理5100万件;数字文化资源扩容提质;全国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迭代升级;互联网医院数量超3300家,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已覆盖全国所有地市和县区……如今,随着6G、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数字中国建设将继续为生产生活增添强劲动力。
新的力量在积蓄,新的萌芽在生长。
国家数据局综合司近日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2025年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数字领域新质生产力不断壮大,数字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0%,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稳步推进,算力规模超过300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政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数字文化建设跃上新台阶,数字社会精准化、普惠化、便捷化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数字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数字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2025年,‘人工智能+’正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数据要素赋能千行百业作用将更加突出,数字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将深度融合,数字产业集群集聚效应将不断凸显。”国家数据局副局长余英表示,展望未来,国家数据局将继续坚持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这条主线,更好统筹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数字中国建设迈出新步伐。(海外版 记者 杨俊峰)
数字中国建设10周年——我们向未来加“数”奔跑
4月20日,游客在山东青岛世博园XR梵高数字艺术体验馆进行数字产品体验。张 鹰摄(人民视觉)
4月28日,在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鼓东街道冶山春秋园,小朋友正在体验足球机器人。谢贵明摄(人民视觉)
今年是中国推进数字中国建设10周年。4月29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以下简称“峰会”)上,一系列数字新技术、新产品引人注目,一并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新亮点、新突破的数据也同样醒目。
数字中国建设的10年,是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基础设施持续夯实的10年。相关制度体系在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也在加速构建。数字经济动能持续增强,数字政府效能不断提升,数字社会建设全面展开。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快速推进,中国正向未来加“数”奔跑。
3月6日,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刘桥镇无人农机示范基地,种植户在田间操控调试植保无人机。许丛军摄(人民视觉)
5月13日,浙江省金华市新能源汽车小镇零跑汽车智能工厂车间里,新能源汽车自动化生产线正在高效运转。时补法摄(人民视觉)
数字经济“成绩单”亮眼
10年间,中国数字经济实现了飞跃式增长,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成绩单”非常亮眼。
电商平台上,亿万消费者指尖滑动,催生了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云计算中心,海量数据奔腾不息,支撑起无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车间,机器人与流水线工人默契协作,书写着“中国智造”的创新传奇……数字经济的浪潮奔涌,正深入国计民生的各个角落,让创新创业的活力迸发,让便民利民的红利涌流。
据统计,2024年,全球新公开的4.5万件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中,中国专利占比达61.5%,国产人工智能崛起为全球贡献“中国智慧”……在峰会主论坛上,国家数据局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带来了数字中国的最新建设成就。
2015年12月,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首次提出数字中国建设倡议。到如今,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015年的18.6万亿元有望跃升至2025年的超60万亿元,占GDP比重从27%攀升至45%以上,移动支付年交易规模突破600万亿元,互联网用户规模从6.88亿增至11.2亿。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最大优势,在于“数乘万物”。
41.06ZB(泽字节:十万亿亿字节),是过去一年中国数据生产的总量,相当于拍摄1300多万部《哪吒2》这样的高精度3D动画电影。数据要素市场不断拓展出新空间。
放眼望去,无论是通过数字化改造让智慧矿山实现“无人值守”,还是借助气象土壤数据实现农业精准作业……从传统产业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数据正加速赋能千行百业,发挥乘数效应。
数据显示,中国已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覆盖超过80%的制造业行业大类,卓越级智能工厂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28.4%,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2.3%……数实融合进一步提速,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数字经济更大的效益是服务于实体经济,通过提升生产效率,提高生产质量,降低能源和材料消耗,优化供应链,更好面向市场和用户服务等方面服务社会经济活动,现在数字化已经融入了经济社会的全链条。”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说。
数字基建跨越式发展
数字中国建设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数字基础设施这样的“数字底座”的跨越式发展。
10年来,在通信领域,中国的竞争力不断提升。从2G跟随、3G突破、4G同步到5G引领,中国移动通信技术实现了质的飞跃。5G网络的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特性,为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智能交通等众多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在工业互联网领域,5G技术与工业生产深度融合,实现了设备的互联互通、远程操控和智能运维,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10年间,中国打造了全球领先的光纤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截至2024年底,中国5G基站总数425.1万个。
“过去10年,中国的移动基站数增长了27倍,占全球5G基站数的60%,每个用户每月的数据流量涨了24倍。这10年来,宽带100兆用户的比例增长到95%,是10年前的20倍。”邬贺铨说,“中国宽带的下载速率,也提升了将近20倍,国际上的测速公司测我国的宽带下载速率,2024年底是261兆(每秒),全世界平均水平是99.9兆(每秒),中国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6倍。”
算力规模的持续增长也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成果。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质生产力。据中国信通院预测,2027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将突破2.1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8.5%。各大云服务提供商不断加大投入,提升算力水平。智能计算中心、超算中心等新型算力设施的建设,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算力支持。
10年来,中国通过“算力大通道”计划实现东部至西部算力协同调度。截至2024年底,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占比超30%。
数据要素使用方面,国家正不断支持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目前,全国已有20余个省市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工作,2024年,国家层面首次针对可信数据空间进行前瞻性系统布局,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创新升级。
当前,中国正加速进入万兆时代,5G-A、F5G-A和AI正成为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升级的关键力量。5G-A作为5G的演进版本,将进一步提升网络性能,实现10Gbps的峰值速率,支持更多的行业应用场景,如高清视频直播、智能工厂的高精度控制等。F5G-A则致力于提升固定网络的带宽和性能,为家庭和企业提供更高速、更稳定的网络连接,推动智慧家庭、智能办公等领域的发展。
数字服务变得触手可及
数字中国建设10年,除了使数字深度融入经济全链条,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数字也实实在在融入了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数字生活服务变得触手可及。
破解“孤岛”问题、汇聚共享公共数据、夯实大数据底座……《报告》显示,目前,中国数字政务服务能力保持全球领先水平,2024年发布21项“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建成全球规模最大、要素最齐全、技术手段较先进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自然资源“一张图”和数字孪生水利建设提质增速。
以福建省为例,如今,在这里,大到“点击鼠标,就能看到全省的数据”,小到连江渔民“手机养鱼”、安溪茶农“手机种茶”,都成为现实。
从数字文旅、科技生活到数字治理,一场“数享盛宴”正为人们打开想象空间。
如今,数字化生活已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高效办成一件事”累计办理5100万件;数字文化资源扩容提质;全国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迭代升级;互联网医院数量超3300家,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已覆盖全国所有地市和县区……如今,随着6G、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数字中国建设将继续为生产生活增添强劲动力。
新的力量在积蓄,新的萌芽在生长。
国家数据局综合司近日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2025年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数字领域新质生产力不断壮大,数字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0%,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稳步推进,算力规模超过300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政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数字文化建设跃上新台阶,数字社会精准化、普惠化、便捷化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数字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数字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2025年,‘人工智能+’正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数据要素赋能千行百业作用将更加突出,数字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将深度融合,数字产业集群集聚效应将不断凸显。”国家数据局副局长余英表示,展望未来,国家数据局将继续坚持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这条主线,更好统筹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数字中国建设迈出新步伐。(记者 杨俊峰)
来源:海外版
2025年监理工程师成绩发布时间及查询指南
2025年监理工程师考试成绩预计于7月下旬公布,届时考生可登录中国人事考试网查询结果。以下将从成绩查询时间、操作流程等方面展开说明。
一、成绩发布时间与背景说明
1. 2025年成绩发布的具体安排
2025年监理工程师考试已于5月17日至18日完成,根据往年监理成绩查询时间来看,成绩公布时间一般在考后2个月左右。因此2025年监理工程师成绩查询时间预计在7月下旬。具体日期需等待中国人事考试网或人社部官方公告。
考生点击下方小程序,可免费预约短信提醒,届时会收到2025监理工程师成绩查询时间的短信通知。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2. 历年成绩发布时间对比
2023年:考试时间5月13日-14日 → 成绩查询7月18日;
2024年:考试时间5月18日-19日 → 成绩查询7月23日;
2025年:考试时间5月17-18日 → 预计成绩查询7月24日左右。
这一规律表明,考生可在考试结束后第10周左右关注官方动态。
二、成绩查询操作全流程
1. 查询入口与步骤
考生需通过中国人事考试网(http://www.cpta.com.cn)完成成绩查询,具体步骤如下:
登录官网首页,点击“成绩查询”栏目;
输入身份证号、准考证号及验证码;
选择“2025年度监理工程师资格考试”进入成绩页面。
注意:查询高峰期可能出现系统延迟,建议错峰操作。
2. 成绩单打印与复核
成绩保留规则:监理考试实行滚动管理,成绩有效期为4年(考全科)或2年(免二科);
分数异议处理:若对成绩有疑问,可在公布后30日内提交复核申请,需提供身份证、准考证及书面说明。
三、考后规划建议
1. 成绩合格者的后续流程
资格审核:部分省份实行考后审核,需提交学历证明及工作年限材料;
注册执业:通过考试后需在3年内完成注册,否则需补充继续教育证明。
2. 未通过考试的重难点突破
根据历年真题分析,《建设工程目标控制》和《案例分析》两科通过率较低(约25%-30%)。建议未通过的考生:
针对薄弱科目制定专项复习计划,例如通过“知识点模块化训练+真题模拟”提升效率。
更多考试资讯持续更新,敬请关注。
用户评论
暮光薄凉
终于盼到这个消息啦!感觉好像才昨天还在焦虑地刷题,现在已经是新的一年了,还是不知道考研成绩什么时候出呢。我特别担心自己这次考过没过。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〆mè村姑
每次看到这类预热文章都忍不住想跳起来!24年考研的成绩什么时候出来?真是让我激动又期待。希望它早日到来,结束我的漫长等待。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限量版女汉子
我感觉考研成绩延迟公布对考生打击很大啊!每天都在看着各种论坛和微信群里讨论,自己也忍不住焦虑起来。不知道该期待还是担心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迷路的男人
24年考研的这块“悬念”简直太让人煎熬了!我已经预booked了毕业旅行,结果还得拖着看成绩日期。要是提前回公布就好了!感觉压力好大啊!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服从
我听别人说,今年考研成绩可能在二月份左右公佈,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希望消息赶紧放出来!我快要被这个等待折磨死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折木
作为已经去面试的同学,说实话,我还蛮期待看自己考试的分数的。毕竟那段时间压力很大,现在感觉像是一切都还没结束一样…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容月貌
我已经开始规划毕业后怎么继续学习了,但不知道成绩什么时候出来对我以后的道路有很大的影响啊!希望我的努力能获得最好的回报!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生只盼一人
如果说考研成绩什么时候出来这件事让我焦虑的话,那我想我一定算是人间极品了。我已经被各种官方消息和网友讨论搅得神魂颠倒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良人凉人
真的挺期待看到自己当初所有努力的结果!但这次24年考研感觉格外不一样,好像一切显得更加扑朔迷离?不知道是不是我的认知偏差…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嘲笑!
我们都是冲着未来梦想,努力奋斗的年轻人,希望能够早日知道考研成绩公布的时间。毕竟我们的青春宝贵,每个时刻都应该都被珍惜!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志平
每次看到“24年考研成绩什么时候出来”这类标题都会觉得自己的大学生涯仿佛还停留在之前的那段时间…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凉话刺骨
我记得去年考研的成绩也是拖到很长时间才公布的,这让人很难受啊,希望今年能早一点给大家一个结果!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巷口酒肆
24年考研成绩什么时候出来?这个话题就像一张定时炸弹一样,随时可能爆炸!现在只能静静等待,祈求早日揭晓真相!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仅有的余温
考研成绩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希望能够尽快公布。为了防止消息失真导致大家过度焦虑和猜忌,还是期待官方权威的声音吧!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夏至离别
我朋友说今年考研很卷,竞争也更激烈了。不知道我的分数能不能在这个情况下脱颖而出?总之,还是要努力,做好准备!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龙卷风卷走爱情
别让我再看到这样的标题了!每天都在纠结这个问题,感觉自己快变成一个“成绩幽灵”。希望早日结束这段煎熬等待的时间!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铁树不曾开花
我倒觉得24年考研分数什么时候出来不是很重要的问题,主要是我想尽快知道自己最终的结果,然后开始规划未来的方向。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淡抹烟熏妆丶
看到那么多关于考研成绩的讨论后,我也感受到了大家的压力和焦虑感。希望大家都能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取得好成绩!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城烟柳
说真的,今年的24年考研感觉真的不一样,好像竞争更加激烈了。还是希望能早点知道成绩吧,无论是喜悦还是失望,尽早结束这段等待的煎熬!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