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整理!985大学完整名单&排名!一起看看如何逆袭985
全国39所985院校的完整名单及地区分布(截至2025年5月)
- 北京(8所)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 上海(4所)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 陕西(3所)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湖南(3所)
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军校性质,不参与综合排名)
- 湖北(2所)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 江苏(2所)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 广东(2所)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 山东(2所)
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 辽宁(2所)
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
- 四川(2所)
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 天津(2所)
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其他省份(各1所)
- 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福建:厦门大学
- 甘肃:兰州大学
- 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
- 吉林:吉林大学
- 浙江:浙江大学
- 重庆:重庆大学
- 综合类顶尖院校
- 清华大学(工科)、北京大学(文理)、复旦大学(文理医)、浙江大学(学科门类最全)。
- 特色领域强校
-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机器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科技、基础科学)、国防科技大学(军事科技)、西北工业大学(航空、航天、航海工程)。
- 区域龙头院校
- 武汉大学(法学、测绘)、中山大学(医学)、华中科技大学(工科)、厦门大学(海洋科学)。
顶尖梯队:
-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稳居前两名。
- 华东五校(复旦、上交、浙大、南大、中科大)紧随其后,排名3-7位。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 前十强: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回第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等。
- 中后段院校:如中南大学(第25)、东北大学(第3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37)等,特色学科突出但综合排名较低。
注:国防科技大学因军校性质不参与综合排名,且华侨生联考无法报考。
华侨生联考作为华侨及港澳台学生升学的特殊通道,在报考985大学时具有显著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华侨生联考总分750分,但985院校录取分数线普遍比普通高考低100-200分。例如:
- 普通本科线:2024年华侨生联考文史类365分、理工类390分,而同年国内高考本科线普遍在500分以上。
- 顶尖院校门槛降低:清华、北大在华侨生联考中录取线约650-680分,而普通高考需700分以上。
- 艺术类与预科缓冲:艺术类院校最低录取线仅200分,预科机制(如暨南大学预科线文史类445分)为分数不足的学生提供升学退路。
- 知识范围聚焦:70%为初中知识,30%为高中基础内容,理科不考生物,文科不考政治,试题难度对标课本例题,无复杂题型。
- 备考压力小:考试内容避开了高考改革后的选科复杂性,适合基础教育扎实但应试能力较弱的学生。
- 报考人数少:2025年华侨生联考报考人数约1.18万人,而普通高考人数达1342万,竞争比例接近1:1000。
- 录取率高:2024年华侨生联考本科录取率58.28%,985录取率15.9%(普通高考985录取率仅1.9%),且招生指标独立于高考体系。
- 覆盖范围:2025年可报考内地高校增至392所,包括清华、北大、复旦等39所985院校,以及香港城市大学(东莞)、西湖大学等新增院校。
- 专业多样化:涵盖550个专业,包括部分普通高考不对外开放的特色专业(如部分军事科技类专业)。
尽管近年报考人数增长(2025年较2020年增长200%),但招生名额同步扩大(2024年新增26所院校),预计未来5年录取率仍将保持优势。此外,华侨生身份还可享受学费减免、奖学金等优惠政策。
全国39所985高校排名大调整:浙大第5,厦大第20,西工大第37
根据2025年QS排名,全国39所985高校排名也是出现了大调整,比如说同济大学和武汉大学闯入前十,而像东南大学才第23。
不过,在我国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39所985高校在全球范围内还是有不错的成绩,有33所高校在500强之内,15所高校闯入300强,5所更是闯入50强。依次为北京大学(14)、清华大学(20)、复旦大学(39)、上海交通大学(45)、浙江大学(47)。
浙江大学是全国学科门类最齐全的高校之一,涵盖13个学科门类。在2022年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学科名单中,浙江大学共有21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学校拥有9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量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还积极探索学科交叉研究,成立了集成电路学院和基础交叉研究院,布局了脑科学、精准医学等前沿领域。
浙大在科研方面表现卓越,尤其在脑机智能、新物质创制、交叉力学等前沿领域取得了重大原创成果。学校通过组织化的交叉研究,汇聚多学科力量,加速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和人才培养体系。
厦门大学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学校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形成了“爱国、革命、自强、科学”的优良校风。百年历史积淀滋养的校园文化基因,彰显了厦大独特的治学气质和精神血脉。
厦大汇聚了大量国内外顶尖学者和科研团队,师资力量雄厚。学校依托综合性大学的科研优势和多学科优势,实施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在录取分数线上,厦门大学也是相对较高。在2024年高考,江苏省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最低分也有639,位次8379。而在福建本省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最低分也有625,位次7775。
西北工业大学是我国唯一一所以航空、航天、航海工程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38年成立的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和国立北洋工学院等。
学校在历史上创造了多个“第一”,如全国第一架小型无人机、第一台地效飞行器、第一型50公斤级水下无人智能航行器等。这种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三航”特色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西北工业大学的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等学科被评为A+。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用户评论
断秋风
天呐,这榜单终于出来啦!我一直在密切关注哪个学校上了前十,结果还是没逃不过大热门啊。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请在乎我1秒
看到自己心中的清华、北大稳居前列,真是让我安心满满!辛苦的这些年不是白费的。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醉枫染墨
这榜单公布得太及时了,正好能让我在选学校的时候参考一下哈!看来那些名校确实实力强劲啊。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像从了良
怎么说呢?感觉对于很多地方的学校来说机会比较少啊。是不是该关注一些更深层次的改革呢?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闲肆
我的梦想大学居然倒退了好多名!太让人失望了,难道是招生条件越来越严苛了吗?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何必锁我心
我本来打算去读研究生,现在看来还是要选择上一个排名高的学校啊!压力真的有点大。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从此我爱的人都像你
这个榜单虽然是个参考指标,但也不代表什么,因为每个人的学业目标不一样吧。有些学科可能不在名校的强项上。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满心狼藉
真是太刺激了!想看看哪些地方高校的表现会比较优异啊!排名变化也挺大的呢,很想知道原因是些什么。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万象皆为过客
这个榜单出来后,感觉压力大了好多啊。虽然我知道成绩不是唯一标准,但是还是有点被这种竞争氛围所影响…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凝残月
我从小梦想去名校读书,现在看到排名榜单这份决心就更坚定了!要努力 phấn đấu,争取上一个好的大学呢!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安陌醉生
这排名榜单太客观了,一目了然地展现了各学校的实力差距。但同时也反映出了教育资源的地域性不均衡问题。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杰克
虽然排名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找到一份适合自己,能够让人充满热情的工作吧?学习和生活也要注重平衡啊!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疯人疯语疯人愿
感觉有点虚幻… 这榜单好像没有考虑很多其他因素,比如学生的学习氛围、老师的指导等都是很重要的。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遗憾最汹涌
看到排名变化,让我有些感慨呢。一些学校的进步速度非常快,也有一些学校的成绩有所下滑。 希望每个学校都能持续改进和发展!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执笔画眉
这真的能体现大学的实力吗?感觉更像是对资源、科研成果的量化数据吧。或许还缺失了一些人文关怀的考量。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袂婉约
看到排名榜单,很多同学都在做比较,好像只有站在高台上才能被认可似的。我觉得每个人努力的方向和价值取向都不一样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迁心
如果把这个榜单当作一种参考指标,那么我们就要更加理性看待它。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我们应该更多关注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西瓜贩子
我对985大学的排名一直很关心。毕竟我未来的学习路可能要走在那条路上。希望这些榜单能为我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