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校排名更新:上科领先华东理工,上经贸大第16,上电第20
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名(上海版)近日由权威教育评价机构CNUR发布,再次引发社会各界对沪上高等教育格局的关注。本次榜单中,复旦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以综合实力并驾齐驱,共同占据全国第5的顶尖位置,延续了\\”清北复交\\”的传统格局。
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作为第二梯队代表,分别以全国16和30位的成绩彰显其在工科与师范领域的突出优势。值得关注的是,上海财经大学以财经类院校身份挺进全国前35强,展现出专业型高校的强劲竞争力。
在本次排名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上海科技大学(上科)以全国46位的成绩反超华东理工大学(全国48位)。这所建校仅12年的年轻高校,依托张江科学城的区位优势和中科院上海分院的科研资源,在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持续突破。
其\\”小而精\\”的办学模式成效显著,2025年科研经费投入强度已跃居上海高校前三,Nature Index学术排名连续三年保持地方高校首位。
相比之下,华东理工作为传统工科强校,虽然在化学工程与材料科学领域保持优势,但在新兴学科布局和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稍显滞后。
作为财经类特色院校,上经贸大在本次排名中实现历史性突破,其国际贸易、国际商务等王牌专业毕业生在长三角地区就业竞争力指数达96.3%,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获教育部重点推广。
学校建立的\\”数字贸易研究院\\”已为临港新片区提供多项智库成果,产学研融合成效显著。
上海电力大学首次跻身上海高校前20强(全国197位),成为本次排名最大黑马。这所原属电力部直属的行业特色院校,在国家\\”双碳\\”战略推动下迎来发展机遇期。
其智能电网、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建设突飞猛进,2024年获批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国家电网、上海电气等企业建立的\\”订单式培养\\”模式,使毕业生专业对口率高达91.6%。在长三角能源互联网建设中,上电毕业生已成为关键技术岗位的中坚力量。
这份榜单折射出上海高等教育生态的深刻变革:既有传统强校的守正创新,也有新兴院校的弯道超车,更凸显行业特色院校的突围崛起。在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国家战略下,上海高校正通过差异化定位形成互补发展格局。对考生而言,这份融合学术实力、专业特色、就业前景的多维评价体系,为志愿填报提供了更具价值的参考坐标。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未来上海高校的竞争格局或将迎来更多精彩变局。
上海市高校排名洗牌:上外第8,上海海洋大第16,上健医第30
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名(上海)正式发布,高等教育格局呈现\\”头部稳定、腰部洗牌、尾部崛起\\”的特征。复旦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继续以综合实力并列全国第5位,稳居上海高校榜首;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紧随其后,分列全国第16和30位,构成沪上教育第一梯队。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科技大学凭借理工科优势跃升至全国46位,超越传统强校华东理工大学(48位)。在财经领域,上海财经大学保持全国35位的优势地位,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则与上海海洋大学并列第162位,形成\\”双财经\\”竞争格局。
医药类院校中,上海中医药大学以全国115位领跑,上海健康医学院作为新晋院校首次进入榜单。本次排名反映出上海高等教育生态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特色化、专业化办学成为突围关键。
作为全国55位的语言类顶尖学府,上海外国语大学在人工智能时代实现了传统优势学科的迭代升级。学校构建\\”语言+技术\\”复合型培养体系,新增计算语言学、跨文化数字传播等6个交叉学科,与华为、字节跳动共建语言大数据实验室。
其阿拉伯语、英语等9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实验班毕业生进入联合国及附属机构人数连续三年增长27%。
学校更与42个\\”一带一路\\”国家建立教育合作,设立的迪拜校区成为中东地区首个中国语言文化中心。在QS学科排名中,现代语言学科稳居全球前100,彰显其在全球化语境下的核心竞争力。
依托国家海洋战略,上海海洋大学以全国162位的成绩实现农林类院校的逆袭。学校聚焦深远海养殖技术,建成全球首个全周期工业化养殖实验平台,其主持的\\”深蓝2号\\”智能养殖装备已在中国南海投入运营。
在水产种质资源领域,大黄鱼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使养殖周期缩短30%,相关成果入选2024年中国农业十大科技进展。
这种\\”学科-产业\\”深度耦合的发展模式,使其在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水产学科连续三年保持全球前三。
作为医药类院校新势力,上海健康医学院以全国501位的排名印证了健康中国战略的前瞻布局。学校紧扣\\”应用型\\”定位,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专业集群,智能医疗装备维护、康复工程技术等专业就业率连续三年超98%。
其与瑞金医院共建的临床工程技术培训中心,首创\\”医工结合\\”人才认证体系,毕业生已成为三甲医院设备科室的主力军。在老年医学领域,学校研发的AI跌倒预警系统已在上海15个社区试点,准确率达91.7%。
更通过与联影医疗、微创医疗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形成\\”入学即入行\\”的培养闭环,这种产教融合模式使其在《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位列地方应用型高校前十。
本次排名变革映射出上海高等教育的深层逻辑:在\\”双一流\\”建设持续推进的背景下,院校发展已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提升。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通过学科群协同创新巩固头部地位,中游院校则通过错位竞争实现价值重估。
值得关注的是,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健康医学院等新生力量,正以产学研深度融合开辟特色赛道。这种\\”多元共生、各美其美\\”的生态格局,不仅强化了上海作为国际教育高地的地位,更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文章分享结束,上海30所大学排名、上海全部40所大学排名和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用户评论
摩天轮的依恋
刚看到这篇榜单,我大清华依然稳居第一!其实这些大学排名只是参考下,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校吧。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惯例
上海的大学一直很有名,但我觉得排名也不完全准确,毕竟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所在啊。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容纳我ii
每次看到这个榜单总有一种莫名的压力,感觉自己是永远都追赶不上那些名校的节奏。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这么想的?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赤;焰﹏゛
终于在榜单上看到了我们东大的排名!虽然不是前几位,但我相信我们学校的学生们一样优秀,未来可期!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闷骚闷出味道了
这些排名更像是一种噱头吧,很多名校都非常注重学费涨幅,却未提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笑傾城゛
感觉最近几年上海的大学都在进步,特别是那些实力派和新兴大学,他们的发展速度真的让人目不暇接!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纸愁肠。
我本科毕业就是上海的高校,当时没有意识到我们所上的学校排名这么高。想来,学习也是要结合自己的兴趣方向的啊。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矜暮
说句题外话,我觉得这些大学排名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就业情况,毕竟大学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让学生找到理想的工作吗?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沐晴つ
我准备去上海读研,想要了解一下各校的研究方向和实力,这份大学排名还是蛮有帮助的!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城烟柳
这个排名对我的选择没有太大的参考意义吧。毕竟我更看重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师资力量才能够决定是否申请呢!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放血
想吐槽一下,这也太关注上海了吗?我们其他城市的大学难道不值得被重视吗?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酒笙倾凉
这份排名确实能帮助一些对学历要求比较高的企业了解到不同大学的教育实力,但对于普通人来说,选择学校还是应该结合自身的兴趣和能力。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自凉丶
上海高校的数量如此众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想要在残酷的环境中脱颖而出,学生们需要更加努力耕耘!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海
大学排名只是用来比较学校整体实力的一个参考指标,但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却离不开个体的探索和努力!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千城暮雪
希望这些排名也能给上海市的高校带来更多的挑战和机遇,让他们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自己!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你,很幸福
看到这么多上海高校都在积极发展,让我感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巨大活力!未来可期的感觉!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顶个蘑菇闯天下i
其实每个人选大学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校!排名只是参考而已!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