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to考研网 资讯 中国海洋大学招生官网、中国海洋大学招生章程

中国海洋大学招生官网、中国海洋大学招生章程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中国海洋大学招生官网、中国海洋大学招生章程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中国海洋大学招生官网、中国海洋大学招生章程以及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海洋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发布

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海洋和水产学科优势显著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依山傍海,坐落在景色秀丽、气候宜人的海滨城市青岛。

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根据《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20〕1号)等文件,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经批准我校2023年继续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中国海洋大学强基计划”),旨在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

一、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

在学校安排强基计划招生的省份,符合202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有强烈的生物科学专业兴趣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符合专业招生体检要求,并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应届毕业生均可申请报名。申请报名考生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综合素质优秀、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

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高中期间获得全国中学生五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奖励。

二、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

学校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为生物科学专业,拟面向招生的省(区、市)包括: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江苏、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南、广东、海南、四川,具体分省招生计划数见报名系统。

三、报名方式与选拔程序

(一)报名时间和办法

考生于2023年4月10日至30日登录中国海洋大学强基计划报名平台(网址: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423),按要求准确、完整地完成网上报名。报考学校数量限定为1所,不可兼报其他高校。

(二)入围校考办法

1.考生需于6月10日至20日在报名系统内对参加强基计划招生考试的意愿进行确认并签订承诺书,确认不参加考试或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试确认者,视为放弃我校强基计划。

2.入围校考名单将于6月下旬确定:

对于第一类考生,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下同)不低于2023年所在省划定的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参照该省份确定的部分特殊类型相应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执行,下同)线上40分(高考满分非750分制的省份按高考满分*40/750,四舍五入折算后确定),学校依据考生高考成绩,按分省招生计划数的4倍确定各省入围学校考核考生名单(末位同分全部入围)并公示入围标准。

对于第二类考生,高考成绩达到2023年所在省划定的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可直接获得入围学校考核资格。

(三)学校考核

学校拟于7月4日前举行考核,考核包括面试和体质测试两部分。面试采取专家、考生“双随机”抽签的方式,测试全程录音录像。

1.面试:着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专业志向以及兴趣特长,综合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潜质以及外语应用能力。同时,学校还将组织专家根据《中国海洋大学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使用办法》有关规定将考生综合素质档案作为参考材料使用。

2.体质测试:进入考核环节的考生原则上均须参加体质测试。测试内容包含:BMI体重指数(测试身高和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每个项目满分为100分,测试得分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版)中对应项目高三年级组标准为准。体质测试成绩不计入学校考核总成绩,但无故不参加体质测试或体质测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注:

(1)如因身体残疾、受伤等客观原因确实无法参加体质测试的考生,可凭有效证明材料提前向我校提出免测申请,学校审核通过后给予免测资格。

(2)如遇不可抗力因素,学校考核工作方案所作调整,将另行通知。

(四)录取办法

1.学校考核合格分数线

遵循“严格标准、保证质量”的原则,根据考生考核情况,划定合格分数线。

2.综合成绩折算办法

综合成绩构成:学校考核成绩(按满分100分折算)×15%+高考成绩(按满分100分折算)×85%。

3.确定录取名单

在学校考核合格基础上,对于第一类考生,学校将根据考生所在省份强基计划的招生名额,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确定强基计划预录取名单。考生综合成绩相同时,排序依据依次为:学校考核成绩、高考总成绩、高考数学成绩、高考外语成绩、高考语文成绩。

对于第二类考生,综合成绩达到同省份第一类考生综合成绩最低录取分数线的,予以录取。

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按招生计划审定强基计划预录取名单,并报各省级招办审核,办理录取手续。

学校于7月5日前公布录取名单并公示录取标准。被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本省(区、市)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本省(区、市)后续各批次志愿录取。

四、培养方案

(一)本硕博衔接培养方案

实施“本硕博”衔接式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前3年主要进行通识教育、学科教育和科研训练,达到学业标准的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中间2年,主要开展研究生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后4年为博士培养阶段,期间含有1年国际合作培养经历。

(二)阶段性考核和分流补入办法

专业将分别在本科阶段一、二年级末对学生进行动态调整,不适合强基计划培养模式的学生转出班级,进入普通班继续学习。同时,通过有关程序,在一、二年级本科学生中选拔成绩优异、科研能力表现突出的学生补充进入强基计划。

本科阶段三年级末,经考核认定不具备强基计划培养潜质的学生,分流至普通班完成本科阶段学习,其他学生按照教育部和学校最新相关政策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

在研究生阶段第二学年,按照学校和学院相关工作实施细则等规定,经专家工作组考核未通过的学生退出“本硕博”衔接培养模式,按照普通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培养。

(三)其他激励机制

1.结合教育部有关政策,通过校内“本硕博”衔接机制,畅通学生成长发展通道;结合国家公派出国政策支持,优先选拔强基计划学生出国完成博士学位。

2.设立“强基”专项奖学金,奖励在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设立“出国(境)访学奖学金”,支持学生赴国(境)外短期访学(课程学习)、国(境)外短期科学研究或科研训练,参加国(境)外高水平学术会议、国(境)外高水平暑期学校。

3.为每一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跟踪学生成长情况。建立毕业生信息反馈机制和人才成长数据库,根据质量信息和反馈信息持续改进学生培养工作;依托学校专业评估、学生学习体验调查、教学督导、课程评估和教师帮扶等机制,实现学生培养工作的质量管理和自我评估。

4.学校将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广大教师投入强基计划学生培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荣誉感。具体包括:对强基计划选聘的师资在课酬、绩效等方面单独制定政策,在评奖评优、职称评聘等方面予以倾斜,激励教师在授课、教学改革、教材编写、学生学业指导、科研训练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

五、其他说明

(一)关于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已建立省级统一信息平台省份,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将考生电子化的综合素质档案上传至强基计划报名系统。未建立省级统一信息平台的省份,由各省教育行政部门汇总本地各中学报考学生的综合素质档案后,统一上传至强基计划报名系统。

(二)对于综合素质档案造假或在高校考核中舞弊的考生,将取消强基计划的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将有关情况通报有关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取消其当年高考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视情节轻重给予3年内暂停参加各类国家教育考试的处理。已经入学的,按教育部和我校相关规定处理取消学籍,毕业后发现的取消毕业证、学位证。中学应当对所出具的材料认真核实,出现弄虚作假情形的,我校保留采取相关措施的权利。

(三)强基计划录取考生入学后本科阶段原则上不允许转换专业学习。

(四)选拔测试期间,考生的交通、食宿等费用自理。入围高校考核的家庭经济困难考生可向我校提出申请,我校可酌情提供保障性路费和住宿补贴。

(五)学校未委托任何个人或中介组织开展强基计划等考试招生有关工作,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营利性培训活动。

六、监督保障机制

(一)我校强基计划招生工作在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本科生招生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和实施。我校在实施本简章的过程中做到招生方案公开、选拔方法公平、录取标准公示。

(二)我校将对录取的学生进行入学资格复查,对不具备入学资格的学生,按教育部相关规定处理。

(三)我校强基计划招生改革试点工作接受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并接受社会监督,受理举报或投诉(通信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中国海洋大学监察处,邮政编码:266100,电话:0532-66782733,E-mail:jiancha@ouc.edu.cn)。

七、联系方式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

邮编:266100

电话:0532-66782426/66781723

传真:0532-66782478

电邮:ouczsb@ouc.edu.cn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招生:http://bkzs.ouc.edu.cn/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招生官方微信公众号:ouc_zsb

阳光高考信息平台:https://gaokao.chsi.com.cn/

本简章由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来源: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海洋和水产学科优势显著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依山傍海,坐落在景色秀丽、气候宜人的海滨城市青岛。

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根据《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20〕1号)等文件,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经批准我校2025年继续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中国海洋大学强基计划”),旨在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

一、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

在我校安排强基计划招生的省份,符合202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综合素质优秀、基础学科拔尖,有强烈的专业兴趣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符合专业招生体检要求,并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报名。申请报名考生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综合素质优秀、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

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高中期间获得全国中学生五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奖励。

二、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

学校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为海洋科学、海洋技术和生物科学专业,面向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云南、陕西和甘肃等省(区、市)试点招生,在上述高考改革省份的选考科目要求为:物理和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具体分省招生计划数见强基计划报名平台。

注:不建议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和色觉异常II度(俗称色盲)的考生报考上述专业。

三、报名方式与选拔程序

(一)报名时间和办法

考生于2025年4月21日至5月10日登录中国海洋大学强基计划报名平台(网址: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423),按要求准确、完整地完成网上报名。报考学校数量限定为1所,不可兼报其他高校。考生只能填报一个专业,且考生选考科目须符合相关专业要求。

(二)入围校考办法

1.考生需于6月10日至20日在报名系统内对参加强基计划招生考试的意愿进行确认并签订承诺书,确认不参加考试或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试确认者,视为放弃我校强基计划。

2.入围校考名单将于6月下旬确定:

对于确认考试的第一类考生,考生高考成绩(不含政策加分)不低于2025年所在省划定的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线上40分(高考满分非750分制的省份按高考满分*40/750,四舍五入折算后确定)。在此基础上,学校依据考生入围成绩,按分省招生计划数的3倍确定各省入围学校考核考生名单并公示入围标准,入围成绩相同时,依次按照数学单科成绩、语文单科成绩、外语单科成绩排序确定入围名单。

对于报考海洋科学、海洋技术专业的考生:入围成绩=高考成绩(不含政策性加分)+数学单科成绩*0.3。

对于报考生物科学专业的考生:入围成绩=高考成绩(不含政策性加分)。

对于确认考试的第二类考生,高考成绩达到2025年所在省划定的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可直接入围学校考核。

(三)学校考核

学校拟于7月4日前举行考核,考核包括面试和体育测试两部分。面试采取专家、考生、考场“三随机”抽签的方式,测试全程录音录像。

1.面试:着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志向、兴趣特长以及创新思维,全面考察学生的理想信念、综合素质、培养潜质以及外语应用能力等。同时,学校还将组织专家根据《中国海洋大学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使用办法》有关规定将考生综合素质档案作为参考材料使用。

2.体育测试:进入考核环节的考生原则上均须参加体育测试。测试项目包括:BMI体重指数(测试身高和体重)、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考生须参加所有项目测试,每个项目满分为100分,测试得分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版)中对应项目高三年级组标准为准。体育测试成绩不计入学校考核成绩。

注:如因身体残疾、受伤等客观原因确实无法参加体育测试的考生,可凭有效证明材料提前向我校提出免测申请,学校审核通过后给予免测资格。

(四)录取办法

1.学校考核合格分数线

遵循“严格标准、保证质量”的原则,根据考生考核情况,划定合格分数线。

2.综合成绩折算办法

中国海洋大学招生官网、中国海洋大学招生章程

综合成绩构成:高考总成绩/高考满分值×850+校考成绩/校考满分值×150。校考成绩满分100分。

3.确定录取名单

在学校考核合格基础上,对于第一类考生,学校将根据考生所在省份强基计划的招生名额,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确定强基计划预录取名单。考生综合成绩相同时,排序依据依次为:学校考核成绩、高考总成绩、高考数学成绩、高考外语成绩、高考语文成绩、体育测试成绩。

对于第二类考生,综合成绩达到同省份第一类考生综合成绩最低录取分数线的,予以录取,且不占第一类考生的录取名额。

学校本科生招生委员会审定强基计划预录取名单后,报各省级招办审核,办理录取手续。

我校于7月5日前公布录取名单并公示录取标准。被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本省(区、市)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本省(区、市)后续各批次志愿录取。

四、培养方案

(一)本硕博衔接培养方案

实施“本硕博”衔接式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前3年主要进行通识教育、学科教育和科研训练,达到学业标准的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中间2年,主要开展本科毕业论文撰写、本硕衔接培养、研究生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后4年为博士培养阶段。

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学生主要在强基计划所在基础学科专业进行培养,本研衔接专业范围详见强基计划各招生专业培养方案,具体招生专业和名额以当年度学校工作方案为准。

(二)阶段性考核和分流补入办法

专业将分别在本科阶段一、二年级末对学生进行动态调整,不适合强基计划培养模式的学生转出班级,进入普通班继续学习。同时,通过有关程序,在一、二年级本科学生中选拔成绩优异、科研能力表现突出的学生补充进入强基计划。

本科阶段三年级末,经考核认定不具备强基计划培养潜质的学生,分流至普通班完成本科阶段学习,其他学生按照教育部和学校最新相关政策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

在研究生阶段第二学年,按照学校和学院相关工作实施细则等规定,经专家工作组考核未通过的学生退出“本硕博”衔接培养模式,按照普通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培养。

(三)其他激励机制

1.结合教育部有关政策,通过校内“本硕博”衔接机制,畅通学生成长发展通道;结合国家公派出国政策支持,优先选拔强基计划学生出国完成博士学位。

2.设立“强基”专项奖学金,奖励在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设立“出国(境)访学奖学金”,支持学生赴国(境)外短期访学(课程学习)、国(境)外短期科学研究或科研训练,参加国(境)外高水平学术会议、国(境)外高水平暑期学校。

3.为每一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跟踪学生成长情况。建立毕业生信息反馈机制和人才成长数据库,根据质量信息和反馈信息持续改进学生培养工作;依托学校专业评估、学生学习体验调查、教学督导、课程评估和教师帮扶等机制,实现学生培养工作的质量管理和自我评估。

4.学校将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广大教师投入强基计划学生培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荣誉感。具体包括:对强基计划选聘的师资在课酬、绩效等方面单独制定政策,在评奖评优、职称评聘等方面予以倾斜,激励教师在授课、教学改革、教材编写、学生学业指导、科研训练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

五、其他说明

(一)关于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已建立省级统一信息平台省份,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将考生电子化的综合素质档案上传至强基计划报名系统。未建立省级统一信息平台的省份,由各省教育行政部门汇总本地各中学报考学生的综合素质档案后,统一上传至强基计划报名系统。

(二)对于综合素质档案造假或在高校考核中舞弊的考生,将取消强基计划的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将有关情况通报有关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取消其当年高考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视情节轻重给予3年内暂停参加各类国家教育考试的处理。已经入学的,按教育部和我校相关规定处理取消学籍,毕业后发现的取消毕业证、学位证。中学应当对所出具的材料认真核实,出现弄虚作假情形的,我校保留采取相关措施的权利。

(三)强基计划录取考生入学后本科阶段原则上不允许转换专业学习。

(四)选拔测试期间,考生的交通、食宿等费用自理。入围高校考核的家庭经济困难考生可向我校提出申请,我校可酌情提供保障性路费和住宿补贴。

(五)学校未委托任何个人或中介组织开展强基计划等考试招生有关工作,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营利性培训活动。

六、监督保障机制

(一)我校强基计划招生工作在学校本科生招生委员会的领导下,由本科生招生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和实施。我校在实施本简章的过程中做到招生方案公开、选拔方法公平、录取标准公示。

(二)我校将对录取的学生进行入学资格复查,对不具备入学资格的学生,按教育部相关规定处理。

(三)我校强基计划招生改革试点工作接受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并接受社会监督,受理举报或投诉(通信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中国海洋大学监察处,邮政编码:266100,电话:0532-66782733,E-mail:jiancha@ouc.edu.cn)。

七、联系方式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

邮编:266100

电话:0532-66782426/66781723

传真:0532-66782478

电邮:ouczsb@ouc.edu.cn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招生:http://bkzs.ouc.edu.cn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招生官方微信公众号:ouc_zsb

阳光高考信息平台:https://gaokao.chsi.com.cn

本简章由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

2025年4月17日

来源: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

2023本科综合评价招生|中国海洋大学发布章程,计划50人

近日,中国海洋大学发布2023年本科综合评价招生章程。记者注意到,该校招生专业包括水产养殖学、化学、德语、日语,计划招生总人数为50人。

以下是招生章程全文: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推进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考试招生模式改革,结合我校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经教育部、山东省批准,我校2023年继续面向山东省考生开展综合评价招生试点工作。

一、招生计划及报名条件

招生专业包括:水产养殖学、化学、德语、日语,计划招生总人数:50人。考生需同时符合以下报考条件:

1.对于报考专业有强烈的学习兴趣与爱好,品学兼优、身心健康,且已经通过山东省2023年夏季高考报名的高中毕业生;

2.山东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各科目成绩均达合格;

3.分专业报考条件及招生计划:

注:(1)考生需提供证明符合专业报考条件的相关支撑材料,其中学科奥林匹克竞赛证书落款单位为相应国家级学会,如:

中国植物学会/中国动物学会、中国化学会;

(2)学校可视生源情况对各专业计划进行适当调整;

(3)每位考生只能选择一个专业报考且须符合专业选考科目要求;

(4)综合评价招生各专业学费按照山东省物价管理部门要求执行。

二、报名流程

1.网上报名:

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于5月4日至10日登录阳光高考特殊类型招生报名平台(https://bm.chsi.com.cn/)进行综合评价招生报名,按要求填写相关信息。

2.上传系统材料:

(1)网上报名生成的《中国海洋大学2023年综合评价招生申请表》。考生完成网上报名,信息确认无误后下载打印申请表,每一页均须由所在中学相关负责人审核属实并签字,加盖中学公章;考生将填写完整、本人签字、中学签字盖章、版本号与网上一致的申请表扫描后上传至报名系统。

(2)个人陈述。须由考生本人手写,字数不限,内容一般应包括自身成长经历、对报考专业的认知与思考、个性特长、取得的成绩及进入大学后的专业学习规划等。

(3)符合报名条件的有关获奖证书、证明等,需上传原件扫描件。

(4)《报考材料真实性承诺书》(见附件),需考生本人签字后上传原件扫描件。

以上材料经扫描后在报名系统上传,不需邮寄或提交任何纸质材料。上传至报名系统的申请材料务必真实、准确、清晰。未按要求完成报名、材料不全者,不予审核。

三、资格审查及学校考核办法

1.资格审查

学校组织相关学科专家,依据报考条件,认真审核考生报名材料及山东省教育厅反馈的考生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信息,择优确定获得考核资格的考生名单,并在我校本科招生公布。

2.考试确认

获得考核资格的考生需于6月12日18:00前登录报名系统确认是否参加学校考核,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试确认者,视为自动放弃我校综合评价招生考核资格。

我校按照山东省《关于明确高校组织的招生考试收费标准的通知》(鲁发改成本〔2021〕1128号)的有关标准收取招生考试费用。

3.考核方式与内容

考核方式为面试,水产养殖学和化学专业侧重于考察考生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等,外语类专业侧重于考察考生英语应用能力,同时学校还将开展对学生理想信念、思想品德、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责任担当和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的考核。

4.考核时间和地点

学校将在高考结束后、高考成绩公布之前进行综合评价试点招生测试,测试地点在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有关测试安排的具体事项将在我校本科招生公布。

5.公布考核合格名单

学校将遵循“严格标准、保证质量”的原则,根据考生考核成绩,由学校本科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分专业划定合格分数线,确定合格考生名单。名单在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和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招生公示,并报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备案。

四、录取政策及录取办法

1.志愿批次。我校综合评价考核合格的考生须在山东省普通类提前批进行高考志愿填报,填报专业志愿须与考核合格的专业保持一致。

2.录取规则。考核合格考生高考投档成绩(含附加分)不得低于2023年山东省划定的特殊类型招生录取控制分数线。考生进档后我校将按照综合成绩,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分专业录取。提前批被我校综合评价录取的考生不再被其他学校录取,也无法参加山东省统一高考后续批次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山东省统一高考后续批次录取。

综合成绩构成:我校综合评价考核成绩(按满分100分折算)×15%+高考投档成绩(按满分100分折算)×85%。综合成绩按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进行计算,综合成绩相同时,排序依据依次为:与报考专业相对应科目的高考成绩、我校综合评价考核成绩、高考投档成绩。

五、决策与监督机制

1.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和纪委书记任副组长,监察、教务、招生办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本科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招生办法、录取程序、录取结果等招生过程中的所有重要事宜均由本科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集体研究决定。

2.学校纪检监察部门负责本科生招生工作的全过程监督,受理举报或投诉,监督举报电话(不受理招生咨询):0532-66782733,E-mail:jiancha@ouc.edu.cn。

3.对提供虚假信息、材料的考生,一经查实,学校将认定为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取消其山东省综合评价招生资格,并通报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做进一步处理。

六、其它

有关未尽事宜,按照教育部和山东省有关文件精神执行。

本科生招生办公室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2—66782426/66781723/66782478(传真);

网址:http://bkzs.ouc.edu.cn/;

E-mail:ouczsb@ouc.edu.cn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

2023年4月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中国海洋大学招生官网、中国海洋大学招生章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中国海洋大学招生官网、中国海洋大学招生章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用户评论


旧爱剩女

我刚看了下中国海洋大学招生的信息网,感觉还是挺系统的,各个方面的政策都比较清晰,对想要去读研的学生来说是个好消息!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娘子汉

想问问中国海洋大学招生章程里关于申请材料的规定具体是怎么样的啊?有没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上花

中国海洋大学一直都是我心目中的理想学校,现在终于有机会了解他们更详细的招生信息了!希望自己能顺利被录取!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厌归人

看了一下招生章程,感觉中国海洋大学对专业的设置还是很有特色的,尤其是在海洋科学方面特别厉害,很想去体验一下这个学习氛围!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七级床震

我觉得中国海洋大学的招生官网做得还不错,信息丰富整洁,易于理解。对于刚开始了解中国海洋大学的学生来说非常方便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话少情在

我是想考研的同学,对中国海洋大学的科研条件很感兴趣,不过招生官网上信息好像不够详细啊,希望官方能补充一些更具体的介绍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三年约

中国海洋大学的实力确实不容小觑,但我觉得他们的招生章程里缺少了一些细节信息的描述。比如对于奖学金制度和毕业生的就业前景等等,这些都是同学们比较关心的问题!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强辩

刚看了下中国海洋大学招生官网的首页,感觉界面设计还是蛮好理解的,不像一些学校网站复杂的令人头疼!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的眸中有星辰

想请问一下中国海洋大学有没有开设本科生的国际合作项目?如果有的话,在招生章程里有具体介绍吗?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最怕挣扎

中国海洋大学的科研成果确实非常显著,希望他们在未来能够更加注重学生的思想培养和人文教育!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寒

我觉得中国海洋大学招生官网上缺少一些图片和视频的展示,这样能更直观地展现学校的风貌和校园文化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墨断笺み

学习氛围是决定我选择学校的重要因素,中国的海洋大学招生的信息网页是不是有关于学生生活和校内社团文化的介绍?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容纳我ii

中国海洋大学招生章程里有一条规定让我比较困惑,那就是对于申请材料的语言要求。我听说有些专业允许使用英语提交材料吗?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温柔腔

感觉中国海洋大学越来越重视对外开放合作了,希望他们在未来能够吸引更多优秀学生来学习和研究!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闲肆

招生章程里提到了很多政策优惠,对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说真是个福音啊。希望更多优秀的少年儿童都能有机会去中国海洋大学深造!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所谓

我还是挺看好中国海洋大学的教育前景的,我相信他们在未来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ˉ夨落旳尐孩。

中国海洋大学招生章程里明确了关于学业成绩和科研成果的要求等内容,感觉非常专业。希望学校能够在招录学生的时候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情趣。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南初

总而言之,中国海洋大学的招生信息做得还是比较全面的,我基本了解了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goto考研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tokaoyan.com/13210.html

作者: 小条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