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to考研网 资讯 中山大学本科招生网、中山大学本科生招生简章

中山大学本科招生网、中山大学本科生招生简章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中山大学本科招生网、中山大学本科生招生简章的问题,以及和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在中山大学安排强基计划招生的省份,符合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具有强烈的专业兴趣,并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工作,高考成绩优异的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报名。考生不能兼报其他高校。

中山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包括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生态学、基础医学、理论与应用力学、药学(生物医药)。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如下图:

招生省份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和宁夏。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以中山大学强基计划报名系统公布为准。

4月21日至5月10日考生可登录中山大学强基计划报名平台(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558),按要求准确、完整地完成网上预报名。根据各省专业计划安排,考生可结合自己的学科特长和专业兴趣填报1个专业志愿。

报名考生于6月10日至6月20日期间登录报名平台进行报考确认并签订承诺书,逾期不进行确认则视为放弃报考中山大学强基计划。

对于确认参加中山大学考核又无故放弃的考生,将通报生源省份考试招生机构并如实记入诚信档案。

6月26日前,中山大学依据确认报考考生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在已确认报考的学生中,按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数的5倍确定各省入围考核考生名单(末位同分考生同时入围)并公示入围标准。

报考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态学、理论与应用力学、药学(生物医药)专业且已确认报考的学生,如单科成绩符合下图中的要求,可破格入围中山大学考核:

符合培养要求的强基计划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后,主要在强基计划所在基础学科专业进行培养,部分学生也可根据培养方案在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进行学科交叉培养。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林霞虹 通讯员:张洁

图截取自中山大学本科招生网、中山大学微信公众号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津

中山大学本科招生网、中山大学本科生招生简章

中山大学官宣扩招!2025年本科招生计划增至7845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徐玉芹

3月10日,中山大学官宣2025本科扩招。中山大学称,为稳步扎实地推进“双一流”高校本科“扩容”,持续推动高等教育提质升级,2025年中山大学将进一步扩招本科生,内地本科生招生计划增加至7845人。今年新增的招生计划主要聚焦于新兴交叉学科、国家紧缺学科以及双学士学位等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中山大学内地本科招生计划一直维持在7730人的规模,常年位列国内高校前列。与此同时,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的排头兵,中山大学在港澳台本科生的招生规模上多年来一直保持在500人以上。中山大学2024年内地本科招生计划为7755人、华侨港澳台学生500人。今年,加上港澳台本科招生及本科留学生招生,中山大学本科生招生规模将逾8500人。

据介绍,为了加强基础学科建设,2024年中山大学强基计划增加了25个招生指标。今年新增的招生计划主要聚焦于新兴交叉学科、国家紧缺学科以及双学士学位等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旨在推动重点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强化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求的针对性和能力。

高校是未来产业的重要创新策源地和人才孵化器。中山大学立足湾区,服务国家,面向世界,在深圳校区布局新工科、新医科,在超算、海洋、生物医学等方面重点布局发展交叉学科,建立香港高等研究院,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攻关提供智力支持。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的兴起,中山大学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学科发展,围绕“主体、基础、应用”三个层面,在广州、珠海、深圳三校区布局人工智能相关学院,集聚17个学院共同构建大智能学科教育体系,布局建设人工智能研究院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开设人工智能和逻辑学通识课程,设置“人工智能+”交叉专业、微专业和双学位项目,着力培养未来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跨学科人才。

据中山大学介绍,学校已出台系列举措,健全体制机制、丰富培养路径、优化育人体系、创新培养模式,持续探索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路径。

2022年底,中山大学启动学部制改革,先后成立七大学部,通过学部统筹相同和相近学科的人才培养标准、学术评价标准,促进学科交叉融合。2023年以来,学校统筹整合系列学科资源,开设跨学科微专业,开设“计算、数据与管理”“人工智能经济学”“智能无人系统”等跨学科课程模块,陆续增设“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PPE)”“整合科学”等交叉专业、二次遴选专业,不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服务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人才培养。

深入实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和强基计划,加强基础研究和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全校已有10个专业入选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11个学科专业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拔尖计划2.0),总数位居全国并列第4。全校2500门左右的专业课实现跨院系开放共享,所有院系均开设本研贯通课,约82%的院系设置荣誉学位制度,18个院系设置了本研一体化培养项目,推动本研贯通学习、跨学科学习、通过实践和研究学习。

中山大学还在持续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学术学位突出“科教融汇”,强化学术创新能力培养,推动高水平研究生成为科研创新的重要生力军;专业学位深化“产教融合”,探索建立高校—政府—企业—研究机构联合育人的机制,培养现代化产业体系所需高层次人才。

(来源:中山大学)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用户评论


我家的爱豆是怪比i

今年中山大招生的门槛很高呀!我也一直想去他们学校,可是成绩还不够理想,感觉路好长啊😭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刺心爱人i

终于看到了!今年我想要报考中山大学的详细招生信息了,希望可以了解更多专业课程设置!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余笙南吟

上周去中山大参观的一天,太喜欢他们的校园氛围了!环境干净整洁,教学楼古色古香,真的希望能在这里学习!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空巷

想问一下中山大本科生招生简章里面有说明吗?关于学费缴纳方式和住宿安排详细情况?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生只盼一人

我的高中好朋友就读于中山大学,她说学校的师资力量很强大,学术氛围浓厚。我很有兴趣申请今年。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鹿叹

看到一些同学说中山大学的本科招生的竞争非常激烈啊,看来要好好加油了!想问问其他申请者的学业计划是什么?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小清晰的声音

中山大还是选择专业性强,课程设置比较新颖的学校。 希望能获得更多关于专业培养方向的信息!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龙卷风卷走爱情

每年只要有时间就要去翻一翻中山大学招生简章,希望明年能有机会申请!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的眸中有星辰

我去年参加了中山大自考考试,感觉他们的考核方式跟其他学校不太一样。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寂莫

中山大本科生招生范围还是很广的嘛,希望今年还有很多专业可以报名!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与清晨阳光

想询问一下,中山大学的本科生招生网是否有最新的录取分数线数据?方便我参考一下。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灵魂摆渡人

看到说中山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我也很喜欢参加这类活动,感觉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一定很开心!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见朕骑妓的时刻

最近几年中山大学升学人数越来越多了,看来学校的资源和实力都被很多学生认可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瓷清茶倾城歌

我想要申请中山大学的经济学专业,请问学校有没有开设相关实训课程?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嘲热讽i

看到很多学生在讨论中山大的宿舍条件,希望官方能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比如房间布局、设施配置等。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goto考研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tokaoyan.com/12665.html

作者: 小条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