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待遇比清北好,还很容易考,为什么考研党都不愿意去?
如果说读大学是为了努力成为一个普通人,那么考研就是努力和普通人区分开来。
在许多大学校园里,考研成了一个耳熟能详的词语,学长的很多同学不是被保研,就是走在考研的路上。
然而大多数考研党眼里只放得下985、211高校,大多数人对于双非院校不屑一顾。要么成功考上985院校,宣布考研上岸成功;要么折戟沉沙,再战一年。
其实考研除了传统的高校路线,还有另外一条捷径可以走,那就是科研院所。今天我们就了解一下科研院所和传统高校有什么区别,一起跟学长来看看吧。
研究院所录取模式和普通高校没有区别,都是通过保研和考研的方式进入科研院所学习。在考研报考的时候,都是统一参加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复试。
但是科研院所和985高校有两点不同
第一点、分数更低
科研院所的分数要求比985学校更低,考研难度更小,对于不敢报考985学校的考研生来说,更有吸引力。
第二点、名额少
因为科研院所不是学校,招收的研究生相对于高校来说要少很多,竞争压力也比较小。如果当年关注度低,只有你一个人报考,那就美滋滋了;但是如果说该科研院所关注度很高,你不死心去报考,那就可能要落榜了。
科研院所是承担研发课题的,有专门的课题研究,是需要向上级提交科研成果的。
这就代表你能接触到的设备、团队、项目都是一流的,这对于个人以后的发展十分有利。在高校,可能是一群专业的同学以学习为性质的实验,班级同学齐聚一堂,其乐融融,气氛很轻松,导师也不会要求递交实验成果。
在科研院所,研究生必须严格遵循项目的流程,气氛是十分严肃的。谈论的话题也是关于实验内容、工作内容等一些社会人的话题。
在科研院所,研究生能亲手接触到形形的仪器,而且接触到的都是十分精密、昂贵的仪器,到手的项目都是省级、国家级的项目。
毕业以后在专业性上比高校的研究生更有优势。
因为研究院所导师人数少,难以带着研究生学习理论知识,所以科研院所往往将新招来的研究生委托给周围的985高校代管。到了后期,再回到科研院所接触科研项目,是真正参与到商业研发项目之中。
这样的好处是既可以享受到名校的基础教育、人脉,也可以得到科研院所的专业研究条件。
和高校研究生不同,科研院所的研究生每个月都有薪资发放,每个月最起码都有几千块钱。在科研院所读研,相当于已经工作了,而且学费全免。毕业后进入工作快,而且在学习期间已经和要工作的单位有联系,日后无论是人际关系,还是研究工作都是很好的铺垫。
各大企业、政府公认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985大学处于同样的学术地位,而且从专业角度来说,科研院所比高校更强。
如果想要进入国家的商务部工作,那么考研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是不错的选择,从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出来的研究生,进入商务部的概率很大。
而中国研究生部又被称为是银行行长和银行家的摇篮。
如果对自己的未来目标的目的性很强,科研院所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从侧重点来看,高校注重基础教育,科研院所侧重专业性。高校毕业的研究生自由度很高,可以选择社会上大部分的工作;但是从科研院所出来的毕业生路子比较窄,而且大部分都和科研院所签订和合约,选择性很小。
而且科研院所的生活很枯燥,每天都是宿舍、食堂、实验楼三点一线。在高校内,每天都生活得十分精彩,课余生活十分丰富,平时还可以谈个恋爱之类的。
因为自由度低、生活枯燥,所以即使科研院所分数低、待遇好,大家也不愿意去报考研究生。
“中科院”听起来有点高大上 能考研进去不容易吧
当年儿子考中科院研究生时,我就一直想知道中科院的有关情况,尤其特别想知道“北航”与“中科院”相比,哪个会更好点。
中科院看上去高大上,此前也有朋友的儿子考上了中科院硕博连读,普通寒门子弟能出息成这样,应该很不错,在当地也一直传为美谈。
2020年又有个亲友原指望着去考研北航的自动化专业,但复试被刷,成绩刚好上复试线。接着,第一次调剂又貌似被“忽悠”了,于是干脆放弃了北航,转而去报了中科院(也是有人互通消息)。最后竟轻松过关复试,当即得到“拟录用”的通知。
有人说,这不是考上了更好的地方吗?我个人也是这么认为的。只要一般人一听到“中科院”三个字,那心里完全就是佩服得不要不要的。
其实大部分人的想法也基本正确,中科院相对于其它普通985、211一定更高大上。但专业人士却认为,这看法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中科院研究所其实只是一个总称,实际上中科院下面一共有12个分院,共有100多家科研院所。
当然和高校不同的是,中科院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但不同研究所的科研实力也相差巨大,最好的研究所和最差的相比,貌似有点像普通“二本”和“清华”之间的差距,甚至可能还要大。也有点像前几年的某些211大学,其实它也招生专科生。
中国科学院(简称中科院):成立于1949年,与新中国同龄,是“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其前身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年,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创办的第一所研究生院。在2012年该校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且在201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
中科院有12个分院,100多家科研院所,3所大学,130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270多个野外观测台站,这些数据无疑证实了中科院的强大。其中3所大学分别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科技大学。
由此可见,“国科大”仅仅是“中科院”的一部分。“国科大”的校区是在北京,而“中科院”的分院就有12个,遍布全国。
前面说到,中科院下面有100多个研究所,而这些研究所几乎都要招学生,而且研究生招生的名额还不少。但有一个问题,作为研究属性很强的单位,招生中的保研率较高;加之里面的科室与专业太多,考生很难知道报录比。
这里会出现的一种情况就是:如果一个专业报考人数很少的话,竞争也就很少,那说不定报了就能录取。但如果选到的专业比较热门,报考人数多,竞争激烈,那录取的概率就很小,不得不说运气成分还是在的。
还有一点,由于不同研究所地理位置,研究实力上也有差异,考研难度各有不同。
人往高处走,好的资源都留给了大城市,故设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的研究所,其考研难度普遍偏高。比如北京的自动化专业,物理所,北化学所,上海有机所等,其考研的难度并不亚于清华北大,竞争一向比较激烈,还看报考人数与招收人数的情况。
曾经有人爆料,北大、英国牛津的学生要报中科院的自动化专业、物理研究所,最终都没能成功。但像一些东北、西北或中西部城市的研究所,其考研难度就小多了,有的时候甚至会出现招不满,靠调剂才能完成招生计划的现象。
也有一些新设的科研所,名字看上去高大上,但一般人不敢报(或许也不知道),也常靠调剂才能招满,如“中科院的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我那位亲戚就是上的这个学院,专业是“飞行器设计方向”,也算是捡漏成功。而且我知道的两位考研上岸的学生,他们分别是北科大、北理工毕业的,也算是北京不错的211、985高校。
还据说2020年考研总分335分上了中科院(高出国家线71分),还只是中游成绩,可见实力并不是很差,要进去也有一定难度。
刚刚与他聊天,也说到这专业跟国家的卫星与飞船(艇)有很大的关联,估计安全要求也很严,甚至以后回家探亲的机会都有限,也审查很严格——这样的空天学院,说它不容易考上也是有理由的,同时家长要做好“舍小家顾大家”的思想准备。
大家也知道,即使最好的大学里也有并不是很好的专业,或说是较冷门的专业。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中科院的研究所都这么厉害,也并不非所有的专业都很热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科学院的研究所普遍存在导师多学生少的状况,有时候几个导师需要去争一个学生的现状。也不存在传说中的的外校歧视问题,中学院本身每年就要招收约1万名的研究生,而自己的本科生,也就是国科大培养的本科生,一年也就三分之一的样子,约三四百人。
而且我们可以想得到,中科院内部的条件和设施往往都比较好,科研经费也较多,研究生的奖学金(补助)自然不会低。
还有,关键是毕业生找工作相对也容易,尤其近几年,进航天工程大学这种单位去当老师,或进国家相关研究或制造公司,军队也需要大量科研能力强的人才。
所以,如果考生喜欢做科研,有志投身甚至想以后去继续深造,读博,那或许中科院比985大学更适合他们!
总体来看,能考上中科院的研究生,大多数实力肯定要有,但难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结合所有研究所的平均情况来看)。但也需要一定的实力,甚至要211以上的毕业生,因为有的研究所有明确规定,“双非生”不招收,大概和考中上档的985院校差不多。
应该说,对于有学术追求、内心有科研志向的同学来说,自己会努力又有实力,能考上中科院去读研,确实是性价比非常高的一种选择。如果以后想从军的话,也可以为祖国的国防事业作一点贡献。
在科研所读研有哪些独特的优势?不是象牙塔,是科研界的核心阵地
在科研所读研有哪些独特的优势?
——“不是象牙塔,是科研界的核心阵地”
引言:为何越来越多考研人开始关注“科研所”?
2024年研究生报名人数依旧超440万,但在这场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考试中,一类以往被忽视的研究生培养单位——科研院所(研究所),正悄然成为越来越多“高目标”考生的理想去处。
或许你也听说过:
- “进高校读书,进研究所搞事儿。”
- “想发顶刊、想进体制、想搞前沿技术?科研所是跳板。”
- “导师不只是教书的,是国家项目里的一线主刀人。”
那么,在科研所读研到底有哪些别人没有的“隐藏buff”?
一、什么是科研院所?它们和高校有啥不一样?
科研所,全称为“科研院所”,通常指的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部属研究机构、地方重点科研机构、行业研究院、国家实验室等非高校型科研单位。
它们在研究生教育体系中属于“培养单位”,拥有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权,学术资源雄厚,且多数与国家重点战略项目、前沿工程研究直接挂钩。
与高校相比,科研所的六大特点:
二、大数据视角下:科研所读研的现实价值正在上升
趋势1:招生规模扩大、培养质量持续优化
据《中国科学院大学2023年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
- 中科院系统2023年共招收硕士研究生超过1.4万人,博士约1万人;
- 硕士毕业生论文发表率超过95%,其中核心及SCI论文比重大;
- 博士毕业生进入中科院、高校、军工科研单位、核心央企比例高达72%。
趋势2: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向科研所集中倾斜
- “科技创新2030”、“国家实验室建设”、“人工智能+重大工程”项目大多设于中科院/部属研究院所;
- 研究所研究员普遍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重点实验室等立项权或主持权;
- 学生往往直接参与课题,实战能力远超同龄高校研究生。
三、真实案例:他们如何从“科研所”出发,站上人生新高度
【案例一】
李琪(化名)|硕士就读: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 → 就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五研究所(国防方向)
“我本来是普通985本科,没想到考进中科院后会亲手参与一项视觉识别系统项目。跟高校最大的不一样是,我们的项目是‘真的会用在飞机上的’,这让我第一次觉得,科研离现实可以这么近。”
- 研究所给予项目实践机会,提前熟悉工程项目管理;
- 毕业时优先推荐进入国家重点单位;
- 就业稳定、待遇好、成就感强。
【案例二】
张楚涵(化名)|硕士就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联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读博于英国UCL
“联合培养让我同时享受到高校的系统教学+研究所的严谨实践,特别是中科院老师带我们做黄河流域遥感监测模型,后来我用这套模型申请上UCL博士,全奖。”
- 科研所提供“真实场景+数据支持”的科研训练;
- 论文成果更有含金量,有助于申请海内外博士;
- 学术影响力强、资源可持续。
四、在科研所读研,六大独特优势不容忽视
1. 资源一流,接触“核心科技圈层”
- 一线实验平台,如国家重点实验室、超算中心、原子能研究设施等;
- 与企业、高校共享大项目资源(如清华-中科院-华为联合攻关);
- 尤其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集成电路、生命医学等领域高度集中。
2. 导师项目多,参与机会更广
- 多为“带编制”研究员/研究所主任级别导师,掌握项目资源;
- 学生不是打杂,而是“核心执行人”;
- 对论文、发明、专利成果有极高要求,便于积累科研履历。
3. 学术氛围浓厚,论文产出率高
- 研究所论文发核心、发顶刊是“刚需”,反而压力更明确;
- 导师更重实际产出,对“刷绩点”“混文凭”容忍度低;
- 多数学生能在硕士期间发表1~2篇高质量论文。
4. 就业引导明确,央企/研究单位录用优先
- 科研所毕业生普遍受中科院系统单位、军工集团、国防系统、智库机构、体制内单位青睐;
- 通过项目合作、联合实验室等形式实现“直通式就业”;
- 与“双一流高校”不同,科研所更注重“问题解决能力+工程落地能力”。
5. 海外升博跳板价值高
- 中科院体系研究生赴海外读博比例极高(如UCL、哥伦比亚、巴黎高科等);
- “科研深度+项目经验”使申请者极具竞争力;
- 多数科研所与世界顶尖大学有交换、联合培养、博士通道合作机制。
6. 环境纯粹,避免“内卷”风气
- 无本科生,学术生态干净,学生目标更一致;
- 不存在“抢实验室”“内卷绩点”现象;
- 同行之间更偏合作、协作,不卷课外、不卷形式主义。
五、也要注意:科研所也并非“桃花源”,选择前需权衡清楚
六、结语:科研所不是捷径,但是更贴近真科研的那条路
我们这一代人,习惯了用“排名”、“985/211”、“双一流”这些标签去界定教育质量。但如果你真正渴望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想要深入工程前线、参与科技核心,那么科研所或许才是那个“看起来低调,但通往核心”的入口。
有人说,科研所的研究生日子很苦,很压抑。但也有人说,在科研所那几年,是他人生第一次感受到做科研的价值和尊严。
你不是为了考一个文凭,而是想为国家的创新添一块砖。你不是逃避就业,而是选择在最硬核的战场积累本领。
科研所,可能不是最热闹的地方,但一定是科研梦真正启航的地方。
不管何处读研,我们一起,用理性与热爱,去选择一条不平凡的研究之路。
用户评论
一笑傾城゛
读研是人生转折点,选择学校好坏很重要!中科院的科研实力毋庸置疑,有机会接触顶尖专家,学习最新研究成果,这绝对是我追求的目标!不过竞争一定很激烈,要做好充分准备才行。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丶一切都无所谓
我也是对中科院读研有想法,感觉环境很好,老师资深经验丰富。听说实验室条件也很好的资源很充足,但生活成本有点高就是了,可能需要好好计划一下生活经费的事儿。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笑傲苍穹
我大学室友就读于中科院的研究生,说学校科研氛围浓厚,每天都在学习和探索新知识。他经常分享一些实验室研究成果,听起来很有意思,让我对科学研究更感兴趣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龙卷风卷走爱情
中科院读研好不好 sih?取决于你想追求什么吧!如果你想要学术研究为主的深造,那么可以选择。但竞争压力很大,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另外,工资待遇方面还是和其他研究所有一些差距,所以要认真权衡利弊再决定。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些人,只适合好奇~
我觉得读研究生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和成长,而中科院的研究环境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之一。毕竟能接触到顶级的科研力量,学习最前沿的知识,这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来说非常有帮助。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爱你心口难开
我有个朋友在中科院读研究生的,感觉生活节奏很紧张,每天都要赶着做实验和写报告。说起来压力很大,但我对他现在的生活状态还挺羡慕的,至少精神充实,一直在学习进步!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颓废人士
对于想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来说,选一个好的学校非常重要。中科院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很成熟,师资力量雄厚,拥有最先进的设备和资源,这无疑是他们未来工作的优势所在。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柠栀
我不太认同这个说法。"中科院读研不好"这种说法太过绝对了,每个人的目的和追求不同,选择合适学校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想进入科研领域并具备较强的竞争力,那么中科院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瓷清茶倾城歌
对于我来说,读书是为了获取知识,探索世界,而不是为了获得高官厚禄。如果能有机会去中科院学习,我觉得会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让我增长见识,开阔眼界。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青裳
感觉中科院的研究生生活充满了挑战和机遇,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科研能力才能在这个环境下生存下来。但同时也充满无限可能,拥有着前所未有的成长空间和发展平台。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念旧情i
我听说中科院的研究生待遇还不错,并且就业方向也比较广阔。如果我能有机会去读研究生,那肯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啊!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淡抹丶悲伤
我觉得选择一个好的学校只是起点,真正重要的是你的努力和付出!不管去了哪个研究所学习,最终还是要靠自己来把握机会,不断进步。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西瓜贩子
关于中科院读研的好坏,只能说因人而异。如果你对科学研究充满热情,并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那么去中科院读研绝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她的风骚姿势我学不来
我感觉很多人都把"中科院读研"当成一种终极目标,其实每一个大学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独像过不去的桥≈
听说了中科院博士毕业生待遇都不错,所以我也把它列入了我的备选清单中!但听说竞争很激烈,需要提前准备考试和面试呀,希望我到时候能顺利通过!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服从
还是觉得中科院的研究生生活更有挑战性,因为在那里会接触到更顶尖的科研力量,更容易学习到最新的知识和技能。但我同时也担心自己能不能胜任这份压力……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夏以乔木
对于未来的发展规划来说,我非常认可"中科院读研"这条路线! 因为它能拓宽我的视野,提升我的专业能力,为今后的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