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2025志愿填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培养企业争抢的“数字管家”
近期看到一个招聘信息,HR总监对着满屏的招聘需求直叹气,说到:“现在招人,最头疼的不是找程序员,而是要找那种既懂技术,又能管理业务的人。” 这话一下子就勾起了我对一个专业的关注,那就是被严重低估的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今天咱们就来说说,这个能让文科生和理科生都心动的专业,为啥会成为企业眼中的 “香饽饽”。文章有点长,家有高中生的赶紧收藏起,慢慢看!
好多家长一听到 “信息管理” 就犯迷糊,心想这到底是搞计算机的,还是搞管理的呀?我给大家举个通俗易懂的例子,就好比你们小区门口的连锁超市。
– 店长得用管理信息系统,去分析哪种酸奶卖得最快,这就得靠管理思维。
– 技术员呢,要写程序实现自动补货提醒,这就需要计算机技能。
– 而超市总部呢,得通过数据挖掘,发现老年人爱在早上9点抢购鸡蛋,这就是信息处理能力。
这个专业的学生可厉害啦,他们就像是既能跟老板谈怎么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又能和程序员一起敲代码的 “跨界翻译官”。
别看这些课程名字听起来挺高大上的,实际上全是企业特别需要的实用技能。
1.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职场必备技能)
我认识一个二本院校的毕业生,他在课程设计的时候,给一家奶茶店做了个会员数据分析系统。就因为这个,实习期就被一家连锁品牌挖走了,现在人家管着300家分店的数据呢。
2.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升职的助推器)
有个制造业的HR曾说过:“现在车间主任都得会看MES系统报表,相比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们更愿意要懂生产的信息管理专业学生。”
3.数据挖掘与商务智能(通向高薪的直通车)
有个更夸张的例子,某双非院校的一个学生,大四的时候用爬虫技术分析出小县城电动车充电桩存在缺口,基于这个发现搞的创业项目,直接就拿到了天使投资,去年营收都突破千万了。
这个专业神奇就神奇在它的兼容性,“进可敲代码,退可做管理”。
– 技术路线:可以去银行编写金融系统程序,相比纯粹的码农,他们更了解业务流程。
– 管理方向:能在互联网公司担任产品经理,比文科生更懂技术底层逻辑。
– 小众但不错的选择:还可以去医院信息科,既能维护系统,又能参与智慧医院的建设。
更厉害的是,这个专业在考公方面还有优势。去年某省税务局招聘 “大数据税收分析岗”,就明确要求是信息管理专业,报录比才23 : 1,比那些三不限岗位容易考上10倍呢!
1. 在物理和历史之间纠结的学生
这个专业既能学编程,满足理科生的思维需求,又要研究企业管理,能发挥文科生的优势,特别适合文理发展比较均衡的学生。
2.不喜欢当“纯码农”的务实派
我朋友的孩子就是个典型例子。他喜欢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但又不想天天熬夜写代码,现在在一家车企做供应链系统相关工作,年薪都25W + 了。
3.家里有相关资源的潜力学生
要是父母在医疗、金融或者政务系统工作,这个专业能快速对接行业信息化改造,就好比是 “家族事业升级的加速器”。
1.小心“挂羊头卖狗肉”的院校
有些学校的这个专业,其实就是图书情报专业改了个名。一定要看看课程表里有没有Java、数据库、系统设计这些核心课程。
2.优先选择“校企合作”的特色班级
比如说某财经类高校的 “金融信息管理” 方向,学生大三大四直接去证券交易所实习,转正率超过70%。
3.二本学生重点关注行业类院校
像电力专科院校的信息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有可能进入国家电网;铁路院校的相关专业学生,有机会进入12306做运维工作。这可比盲目报考综合类大学要划算得多。
在这个AI席卷职场的时代,纯技术岗位有可能被ChatGPT替代,纯管理岗位又容易面临裁员风险。而既懂业务又懂数据的 “桥梁型人才”,才是企业真正的 “定海神针”。
要是孩子喜欢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又不想只当个工具人,不妨把这条 “低调但靠谱” 的专业赛道,放进志愿备选清单里。
喜欢的点个赞和关注,转发给朋友,帮助更多需要的人!
2025高考情报局|中国政法大学:新增与北理工北邮两个联合培养班和四个“法学+”双学位项目
新华网北京5月21日电 日前,中国政法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主任于瑞辰做客新华网2025高考情报局,为广大考生和家长介绍学校2025年本科招生与人才培养亮点。
Q1:请您介绍一下中国政法大学的基本情况。
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学科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等学科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隶属于教育部。现有海淀区学院路和昌平区府学路两个校区,本科生在昌平校区培养。
学校是国家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引领国家法学教育的创新、法学理论的革新和法治思想的更新。目前,学校正为建成致力于法治中国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开新局、创新绩,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学校成立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治研究院等多基地,着力推进涉外法治、纪检监察、国家安全等国家急需人才培养,与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合作开展“法工融合、文工交叉”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跨校联合培养,这些举措,体现了中国政法大学为建设教育强国、法治中国作出的努力。
Q2:中国政法大学2025年有哪些培养与招生亮点?
中国政法大学2025招生关键词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首招与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合作的“法工融合 文工交叉”联合培养班
·首招四个“法学+”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新布局
·法学(纪检监察实验班)扩大招生培养规模
·首招法学(区域国别法学特色班)
·扩大本硕贯通培养专业范围
·“优本扩容”400人,各省计划均有增加,集中在法学专业。
Q3:请您具体介绍一下学校的招生专业与特色。
在学校现有的22个普通本科批招生专业中,已有15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且全部普通本科批次招生专业均入选国家级或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近年来,学校在部分专业推行本硕贯通培养试点改革,目前有十多个招生专业(方向)实行本硕贯通培养。法学以外专业包括国际商务、哲学、英语、翻译德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这些推行本硕贯通培养试点改革的专业有几个共同特点:一是保研比例大,二是培养模式新;三是保研均可进入法学专业。
Q4:学校法学专业体量大,如何做好全员培养?
法学专业是学校的优势和特色专业。学校法学专业深化“一个专业,多个培养方案”的建设理念,注重个性化培养、强调因材施教,拓展人才培养的维度。除普通法学外,还有多个法学专业实验班。2025年还新增了法学(北邮联合培养智慧法学实验班)、法学(区域国别法学特色班)和多个“法学+”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
普通法学专业,学制四年,学校根据各学院的师资规模、学生规模,将法学专业的学生随机分配至民商经济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和刑事司法学院学习,适用同一培养方案,不再分方向。
法学(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每年招生150人,本科阶段在法学院学习,学制四年。本科阶段综合考核排名前80%的学生,获得我校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推荐资格。
法学(纪检监察实验班)是2024年开始招生的新方向,2025年招生计划由30人调整为100人,学生本科阶段在纪检监察学院学习,学制四年。本科阶段综合考核排名前40名的学生,获得我校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通过我校推免生接收选拔后,攻读本院相关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
Q5:学校2025年本科招生中涉外法治专业有何特色?
学校积极构建高素质实战型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模式,高质量建设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推行以实战为目标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打造具有法大特色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考志愿填报中,以下两个实验班广受考生关注。此外,还有各种进校二次选拔学习涉外法治机会。
法学(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实验班)专业每年招生60人,本科阶段在国际法学院学习,学制四年。本科阶段综合考核排名前30名的学生,将获得我校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通过我校推免生接收选拔后,攻读国际法学(涉外法治方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两年。
法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培养涉外法治人才)(简称“北外联培涉外班”)的学生由我校和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培养,每年招生15人。学生本科阶段在国际法学院学习,学制四年,其中第二学年集中到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习。符合两校学位授予标准的,授予联合学士学位。本专业学生经考核合格的,均可获得我校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通过我校推免生接收选拔后,攻读国际法学(涉外法治方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两年。
此外,2025年学校首招法学(区域国别法学特色班),计划30人。区域国别法学探究不同国家和地区法律体系运行规律,服务于我国涉外法治建设。
Q6:请您介绍一下中国政法大学与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在联合培养方面的相关举措。
我们形象地给出了一个宣传语:报法大,有“理”“邮”!
中国政法大学分别与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签署合作协议,三校将充分发挥各自学科优势,开辟学科融合新路径,构建新文科与新工科建设新范式,共同培养具有扎实法学理论功底和突出实践能力,又熟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堪当时代大任的高素质人才,推进“法工融合、文工交叉”深入实践,为服务国家战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法学(北邮联合培养智慧法学实验班)专业的学生由我校和北京邮电大学联合培养,招生计划30人。学生本科阶段在法学院学习,学制四年,其中第三学年集中到北京邮电大学学习。符合两校学位授予标准的,授予联合学士学位。本科阶段综合考核排名前15名的学生,将获得我校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通过我校推免生接收选拔后,攻读法学院相关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北理联合培养数据法学实验班)专业的学生由我校和北京理工大学联合培养,招生计划30人。学生本科阶段在法治信息管理学院学习,学制四年,其中第二学年集中到北京理工大学学习。符合两校学位授予标准的,授予联合学士学位。本科阶段综合考核排名前15名的学生,将获得我校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通过我校推免生接收选拔后,攻读数据法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
Q7:学校的“法学+”是如何培养的?
2025年首次招生的“法学+哲学”“法学+经济学”“法学+金融工程”“法学+翻译”等校内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是学校跨学院、跨学科专业创新交叉人才培养,培育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法学(哲学双学士学位项目)招生计划25人,在人文学院培养;法学(经济学双学士学位项目)、法学(金融工程双学士学位项目)招生计划各40人,在商学院培养;法学(翻译双学士学位项目)招生计划40人,在外国语学院培养。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的学生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有关规定的,可以获得两个学士学位证书,且都具有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资格。这四个“法学+”项目各具特色,将进一步丰富我校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
用户评论
米兰
我选修了信息管理的课,感觉学的东西很实用,将来找工作应该很有竞争力!这个专业的核心知识都是围绕着信息和数据运作,越来越重视这些方面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堕落爱人!
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其实有很多重叠的部分。刚开始我很难判断这两个专业有什么区别。建议学校可以介绍得更清楚一些。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纸愁肠。
我觉得信息管理很理论化,很多东西都抽象的让人难以理解,希望能结合更多实践案例,让我们更容易掌握其中的关键点。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她的风骚姿势我学不来
做数据分析的工作其实很多用到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知识,我选择这两个专业是想打好基础,以后转型数据分析师挺不错的方向哦!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裸睡の鱼
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还可以吧,互联网公司需求量挺大,但是竞争也很激烈啊。要想找到自己心仪的岗位,还得好好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我发功喷飞你
学习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专业知识对未来发展很有帮助。无论是企业管理还是科技创新,都需要有效地管理和利用信息资源。我觉得这个方向非常有前景!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限量版女汉子
其实我一直比较想搞技术开发,但是我发现信息系统专业也有很多研究软件架构、网络安全等等这些很酷的技术东西,说不定可以让我找到兴趣点。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染天下
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知识的确很有用的应用场景,不仅仅局限于IT领域,很多传统行业也开始重视数据分析与信息化建设。这是一个正在崛起的新兴产业!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放血
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对学生的要求很高,需要具备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过也挺有挑战性的!很期待自己能在这个专业得到锻炼。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执笔画眉
做信息管理工作,我觉得最大的考验还是人际交往能力,需要与不同部门的同事协作沟通,而且还要能够把复杂的信息清晰地传达给他人。这方面我还需要多加练习才行!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发型不乱一切好办
这个专业需要你对计算机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也需要掌握一些管理原理和方法论,两方面的知识融合起来才会更有优势。希望自己能在这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城暮雨
我觉得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设置还是比较合理的,涵盖了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和项目开发等多种形式,能够让我们全方位地了解这个专业相关知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揉乱头发
我挺好奇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方向,未来的世界越来越依赖互联网,保护个人数据变得更加重要,在这个领域应该有很多发展空间。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哭着哭着就萌了°
学习的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真的太难了! 尤其是算法和数据库这两门课,感觉自己每天都在被虐!希望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能更快地找到解决方案。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伪心
我很喜欢信息管理这门课,因为它让我们深入了解数据分析的方法和工具,可以应用在很多实际场景中,例如市场调研、客户行为分析等等。挺有用的!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雪花ミ飞舞
我觉得未来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的毕业生会越来越受欢迎,因为随着人工智能发展越来越快,对这些人才的需求只会更加强烈!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