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to考研网 资讯 如何选择保研院校及确定保研时间

如何选择保研院校及确定保研时间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如何选择保研院校及确定保研时间,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大家都想往更好的学校考,基本上全国的985院校都望向北京这几所顶尖名校。各个院校为了筛选出最优秀的人才,都会提前开启夏令营,有的学校的夏令营如果拿到了优秀学员,就相当于直接录取了(比如武大),有的学校的夏令营,准入门槛很高,也不作为保研录用的标准(比如清华)。

今年我们有学员,遇到了一个这样的情况

ta很优秀,来自南方名校,院系保研排名专业第三,由于第一名和第二名都和她报了相同的院校,有些院校的夏令营就没有录取ta。这件事很令人懊恼惋惜,但也反映了这样一个现实,保研的时候,排名也成为报考院校考虑的因素。

(图片来源于微博)

但是排名靠前的同学,并不会放弃任何机会,有同学也向我们吐槽过“我们院的第一名已经拿到人大的夏令营offer了,还要去报其他院校占坑。”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只能安慰到:如果ta排名在前面,确实拥有更多的选择权,但是整体而言,保研的成功率是非常高的,大家都有机会上岸。

1

关于择校

因此在选择院校方面,我们的建议是,三所院校可以打出梯度:理想型、稳妥型和保底型。均衡自己的原来院校、保研排名等微妙因素,冲刺一个顶尖名校,报考一所较好的有把握的名校,最后再留一个机会给自己做保守选择。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大家需要查清楚,就是你是否达到了目标院校的保研要求,比如中国传媒大学要求学术型硕士保研英语过6级,英语没有过6级的同学可以考虑保研专业型硕士,或是其他没有要求的院校。

不过,英语水平真的是核心竞争力,无论保研哪所院校,都非常重要。后面会具体讲。

2

准备笔试/面试

笔试和面试阶段,大家要根据自己报考的院校确定风格。

我这里给大家举例四所不同的院校

北大的面试分为新闻、广电和广告三大类题目,专硕的题目更偏实务,会问到一些行业前沿热点,比如直播带货、5G技术、AI换脸等等。学硕的题目比较偏学理,会问到具体的理论流派与研究方法。

人大的风格一直都是非常注重人文积淀的,但它近年笔试方式进行了改革,之前的必答题变成选答题,考生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来发挥。这样就导致:答得好的同学会答得更好,而你如果平时学得不够扎实深入,会被拉开很大的距离。

人大的面试题也偏难,如果平时没有思考,一时间很难答上来,比如“网络语言的迭代有什么特点?”这道题。

人大想要找的是,阅读量巨大、理论扎实、深入挖掘型的潜力股。

(图片来源于优酷)

中国传媒大学的笔试和面试都分院系进行,每个院系的风格不同,有自己的偏向。比如电视学院就注重实践能力,面试的时候会问到你简历中的实习经历,如果有主流媒体的实习经历,可以自己事先演练一下。

南京大学的风格是非常友好的,以考察综合素质为主。笔试题目天马行空,真题包括“人类为什么更喜欢猫而不是狗”(什么?我就更喜欢狗!),以及“一件艺术品一定是美的吗?”

南大的面试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这样的模式是为了观察学生在讨论中展现出来的协作能力、领导能力、表达能力。真题包括“为南大设计招生宣传片”。

3

英语

任何院校,面试的时候都会考英语。考官用英文问,你用英文答。

有的院校需要准备英文自我介绍(比如交大),有的院校是采用英文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方式(比如武大),大家一定查清楚要求

比较基础的问题包括:你最近读了什么书?介绍一个你感兴趣的理论。

人大会问到比较难的问题,包括提升媒介素养的策略有哪些?听说年轻人使用QQ和微信是不同的,你觉得有哪些区别?

英语大家不要过于紧张,因为据我们所知,大部分成功上岸的考生都对自己的英语面试部分不满意。尽自己所能用心准备、稳定发挥就好。

接下来

说一说我们的保研一对一怎么帮你力挽狂澜:

择校、笔试、面试三个环节,

我们会提供全程把关。

首先是择校策略咨询和无限次的文书审阅、修改服务。老师会帮助你敲定报考院校,争取稳妥上岸。同时针对你的简历、推荐信等各种材料进行修改,提出专业建议,让一份有颜值有内涵的学术简历成为你的敲门砖。

(修改推荐信)

然后是笔试复习,带你读前沿论文和著作,在考前紧急恶补一下知识,并整理出自己的知识框架。

最后是面试模拟,老师会提供真题演练,针对你的答案给出提升建议,帮你修改英文自我介绍,进行英文口语问答训练,保证考场上不紧张、应对自如。

大二or大三

还有一年时间准备保研的同学

请看这里!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科研经历和成果越来越重要了不是么,我们的一对一课程有清北博士带你写论文做科研。

据了解,很多同学是一边准备考研、一边准备申请出国,两手准备。因此来咨询如何提升科研成果的同学实在太多了,我们也在酝酿一个重磅的科研一对一课程,目前正在与多家国内外的出版社沟通,需要发表成果的同学们可以添加小助手咨询。

主动选择保研的学生在变少,保研“不香了”?原因有哪些?

为什么选择保研的学生越来越少了呢?保研政策不香了吗?每年的考研和保研两大话题就是争议不断,很多人认为保研好,然后发帖子阐述好处;很多人认为考研好,然后发帖子阐述好处。但是没有人出来告诉大家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好的地方,让大家结合好的一起看。而本期袁老师就想和大家分享分享保研的“缺陷”,如果不能接受的话就不要选择保研。

1.保研首先就是不能大幅度选学校和专业

一般保研都是可着自己学校的专业保研的,因为学生在自己学校保研确实有不小的机会,很多时候自己关系好的一些老师也能给自己帮上忙。但是有些学生并不想留在自己的学校读研,即使是保研也想去外边的学校去看看。虽然这样做对于保研是有风险的,很有可能被本校拿掉保研的资格,依旧有不少的学生会这么做。尤其是00后说干就干的这股劲,很多时候也是“很拿人”的。

2.想要保研的学生会一直很累

没有保过研的学生都不知道这种累是属于肉体和精神的双重累,自己平时必须中规中矩的上课,必须中规中矩的学习,而且还要时刻计算且认真的考试,就怕有一科的成绩不够或者挂科,导致自己不能和其他同学角逐保研的资格。而且保研的学生不仅要求分数高,还要求有某些大赛的证书,因此想要保研的学生在稳住自己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要兼顾报名各类活动。

3.考研考的学校可能比保研的学校更好

如果学生的学校是211或者985的话,可能保研本学校对自己的优势会大一些,因为确实头衔很诱惑人。但是自己的学校只是区域性的名校呢?自己的学校只在当地有一些名气,自己还想通过保研来把自己保到自己的学校吗?因此很多学生就会根据自己本校的层次来定自己是否要去争取保研,因为保研本身就是想把自己推向更好的平台,如果没有达到这种效果的话保研对自己而言没有太大的意义。

4.保研限制性很大

咱们都知道保研的限制性很大,平时一点想要玩耍的心思都不敢有,就怕自己某段时间的成绩落下来了。学习方面有限制,参加活动方面有限制,就连自己的放松休息时间也会得到限制。如果学生想和老师们打好交道的话,参加个学生会当个班委也是正常不过的事情,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学生都做了这么多事情了,还有更多的精力来做些别的事情吗?

所以对于争取保研这件事,咱就得对比他的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来综合比较。而且保研的学生没有考研的压力那么大,他们要在大三大四这一年拼命地复习,然后到了时间点一股脑的去竞争,而保研的学生只要从大一开始就比同学努力一点就可以了。

我是袁老师,专注分享教育干货以及高考志愿填报相关知识,感谢您的支持关注。

大学生一定要搞懂保研的全过程

保研是一场“持久战+精准战”,从大三开始就要布局,每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我用大白话给你拆解「保研全流程备战清单」,照着做至少少走50%弯路:

  • 保研名额:先查清自己学校和专业的保研率,比如专业100人,保研名额20人,你就必须稳住前20名!
  • 时间节点大三下学期:6月夏令营报名,9月预推免网申大四上学期:10月正式推免(错过夏令营只能靠预推免抢名额)每年9-10月:各校抢人,手慢无!️ 警惕!有些学校夏令营优秀营员直接“免复试录取”,这时候拿offer相当于“半只脚进名校”了!

1.学业成绩:稳住GPA!想要保研名校,成绩一定要排名靠前,尤其是数学、专业课成绩分数一定要高,最好都在90分以上。

2.英语成绩:六级500+

3.科研经历:论文>项目>实验

  • 金字塔法则顶配:SCI/SSCI一作(理工科)或CSSCI核心期刊一作(文科)次之:EI/ISTP会议一作 + 国家级大创项目负责人底线:校级科研立项 + 1篇论文(哪怕没发表)
  • 实操建议:大二大三进实验室“刷存在感”,主动申请做导师的“免费劳动力”每周写实验记录,整理成文档,大四直接拿出来当“科研简历”没成果?赶紧搞个最小可行性研究!比如用Python爬10万条数据做个简单分析,也能体现能力。

4.竞赛奖项:专精比广撒网更重要

别盲目报那些“花钱就能获奖”的比赛!优先选择教育部认可的“白名单”竞赛,如:数学建模、挑战杯、“互联网+”大赛,数学建模等;在竞赛中拿到国家级奖项,保研容易上岸。

简历要写出以下内容,其结构如下

[姓名+院校] [联系方式]

核心优势(3点,每点一句话)

科研经历(按时间倒序,突出成果)

竞赛奖项(挑最高含金量3-5个)

推荐人信息(提前跟老师说好!)

  • 反面案例:某同学把6段实习经历全写上,结果被导师吐槽“科研潜力不足”。
  • 个人陈述要写出以下内容

为什么选这个学校/导师?(提前查他近3年论文,引用1句)

我的科研兴趣和过往积累(用具体案例说明)

为什么你能为团队带来价值?(别写“我会努力”,要说“我精通Python爬虫,可快速处理数据”)

未来规划(分短期读研计划+长期学术目标)

  • 黄金组合:本科导师(最了解你科研能力)、实验室负责人(证明你干活靠谱)、校级领导/竞赛指导老师(如果有国家级奖项)
  • 一定要让认识你,了解你的人写推荐信。
  • 投递策略:每年5月份开始,各高校都会夏令营报名,建议冲稳保,按学校层次分档(如冲刺C9,稳妥985,保底211),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每个档次选3所海投。
  • 网申黄金时间:9月28日0点开网申,凌晨1点就可能抢完名额!

提前准备好所有材料(PDF按顺序打包,文件名改为“姓名+院校+材料类型”)同一时间群发申请,但每天限投3所。收到复试通知马上联系导师:“老师您好,我是XX大学XX专业的XXX,已通过贵校预推免初审,附件中是我的简历和研究计划,希望能获得面试机会!”

  • 高频问题:“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学校?”(回答:XX教授在XX领域的论文让我很受启发,特别是他提出的XX方法……)。“你的研究兴趣是什么?”(回答:我对XX方向很感兴趣,之前在XX项目中发现了XX问题,目前还没解决,希望能在这个方向深入研究)。
  • 地狱级问题:“如果你的研究失败了怎么办?”(回答:我会先检查数据和方法,如果确认方向错误,会及时和导师沟通调整——既体现抗压能力,又不说教)
  1. 盲目追求名校:比如某211学生放弃本校直博机会冲清北,结果连复试都没进,最后只能本校硕士。
  2. 忽视导师风格:有的导师喜欢“学术派”(重点问论文),有的喜欢“应用派”(重点问项目),提前了解!
  3. 材料造假:某同学PS成绩单被查出,直接取消保研资格并记档案。
  • 现实点:保研成功率平均不到20%,做好“失败备案”(比如考研/就业)
  • 每日充电:每天抽1小时读1篇目标导师的论文,整理3个关键点
  • 健康第一:别熬夜刷题!保研期间生病的例子每年都有……

最后说句大实话:保研拼的不是“完美人设”,而是“不可替代性”。你不需要面面俱到,但一定要在某1-2个领域做到“别人做不到”。比如有人靠一篇独作SCI拿下麻省理工offer,有人凭全国数学建模金奖闯进斯坦福——找准你的“杀手锏”,剩下的交给努力!

用户评论


枫无痕

我就是大三准备开始考虑保研的事情,想问问哪些学校更适合我专业的研究方向。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水波映月

我听说有的学校会在申请阶段就明确说愿意提供奖学金,对没把握的人来说应该更有信心吧?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识爱人心

看样子提前了解下哪个院校的研究实力和师资情况很重要啊。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呆萌

我觉得时间掌握好很关键呀,大几选学校其实挺依赖个人情况的吧。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将妓就计

这篇文章写的真是贴心,能让我更清楚地知道保研流程。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笑叹★尘世美

之前没想过要看学校具体的研究方向和老师的研究成果,以后一定要认真了解一下。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太难

我觉得大三开始确定目标院校比较正常吧,时间可以慢慢积累信息和准备材料。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离我

想要申请什么专业的保研项目得提前做好研究呀,避免后期浪费时间和精力!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莫飞霜

我现在还在犹豫要不要保研,看到文章内容感觉自己应该多方了解一下自己的情况。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太易動情也是罪名

很多专业可能需要参加一些学术相关的比赛或论坛,这能大大提升竞争力吧?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颜幽梦

感觉保研还是比较考验个人的努力程度,要提前做好计划和安排是必须的。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生荒唐

希望以后有机会参加一些学校的参观活动,多了解一些院校的办学特色和科研项目。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嘲笑!

听说有些学校会给保研生提供专门的学习和生活支持,这对我来说蛮吸引人的。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炙年

我觉得大四开始递交申请比较合适吧,因为那时候积累的科研经验就更丰富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长裙绿衣

为了确保自己的研究方向能够得到很好的指导,提前了解高校师资情况很重要啊!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葵雨

我感觉保研的过程应该是既挑战又充实的,有机会探索自己对学术的兴趣和追求。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情如薄纱

文章内容让我更加明确了保研的目标院校,现在该好好准备申请材料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染殇雪

对于想申请保研的人来说,掌握信息时间节点很重要,可以多关注一些专业论坛和网站。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悸╰つ

我觉得保研不仅仅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更是一种学术生涯的起点,希望自己能够抓住这次机会。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goto考研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tokaoyan.com/10008.html

作者: 小条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