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专硕与学硕详解:深入了解两者核心差异,以及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1、培养目标不同:学硕是把你培养成一个理论研究的人才,学制一般是3年,通常第一年上课,第二到三年在实验室做实验完成相关科研项目,其中第三年主要做毕业论文相关的实验课题。而专硕更倾向于培养你的实践能力,学制一般是二年或二年半,第一年同样是上课,后面时间根据各学校和专业的安排很多会去相关单位边实习边完成毕业论文相关的课题。这二者,一个是偏研究方向的,一个是偏应用方向的,在培养目标上就存在明显差异。
所以总的来说,国家培养“专硕”的目标在于:把你培养成既有理论研究能力,又能实际操作的复合型人才,而“学硕”培养目标更倾向于理论研究能力方向为主。
2、导师不同:学硕通常有1位导师,而专业型研究生一般有2位导师,一个叫做校内学术导师,另一个叫做校外指导老师,这边的校外指导老师就是未来从事行业是我行业从业人员,他会告诉你所读“专硕”专业未来的工作内容、发展方向、如何去开展工作以及如何做好这个行业的工作。
3、考试难度不同——三类专业专硕比学硕更难考:
(一)会计硕士,会计专业,专硕竞争压力非常的大,如果考不上的话,你可能连调剂都没办法调,
(二)医学硕士,医学专业学硕和专硕会有一个很大的差别,医学如果考专硕,你是可以免三年规培的,然而学硕是不免规培的。因为大家都想把这三年规培提前完成,所以现在专业硕士报的人比学术硕士报的人远远大的多。
(三)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英语)等师范类研究生。这类专业是为了培养未来的中小学老师而设置的。教师作为既稳定又有一定社会地位的行业,受到很多人的追捧,因此这类专硕要比相对应的教育学学硕竞争大很多。
——而其它大多数的专业,还是学硕报考人数比专业硕士报考的人数要多。
4、考试科目不同:一个专业的学硕和专硕的考试科目往往是不一样的,这个主要体现在公共基础课程上,学硕的数学和英语往往要比专硕考得更难,很多理工类专业学硕会考数学一、英语一,而专硕可能只需要考数学二、英语二。对于专业课方面,部分学校学硕和专硕专业课考得一样,也有部分学校学硕和专硕专业课考试科目有差异。
有的专业不但考试科目有差别,考试的数量也会有差别,比如说教育学,教育学的学硕是考三科,分别是政治、英语和教学综合,而教育学的专硕是考四科,所以对于准备考研的同学来说,一定要提前查清楚自己目标院校的考试科目。
5、学费不同:学硕的学费便宜,专硕的学费比学硕略贵一些,学硕的学费一般在一万以内,国家规定是8000(包含奖学金),专硕学费一般是一万以上,有无奖学金,每个学校规定都不一样,甚至专业之间也是有不同的,所以大家对于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学费问题也同样需要看清楚。
6、学位证不同:毕业证是一样的。但学位证是不同的。比如会计学,你是学硕,你的学位证叫做管理学硕士学位,因为会计学属于管理学学科门类,所以你就被授予了管理学硕士学位,而会计学的专硕生将会被授予会计硕士学位。所以只要有毕业证,社会上是认可专硕的。
7、考博士不一样:学硕和专硕两种研究生是都可以考博士的,但在同等条件下,导师往往更倾向于学硕,毕竟从培养目标上来说,学硕就是往做理论研究去培养的。如果有想考博士的同学,条件允许的条件下最好还是考学硕。
依据近年来“学硕”和“专硕”的报考数据而言,报考专硕的规模占比明显上升。以云南大学和浙江财经大学为例:
2020年,云南大学考研专业学位硕士人数为13418人,占比61%;而在2021年,考研报考专业学位硕士人数为16557人,占比67%,占比增长了6%。
2020年,浙江财经大学考研报考专业学位硕士人数为2886人,占比64%;而在2021年,考研报考专业学位硕士人数为3769人,占比67%,占比增长了3%。其中,会计、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金融四个专业,成为报考最热门的专业,报考人数达2685人,占报考总人数的48%。
无论是“学硕”还是“专硕”,存在即有意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希望同学们可以根据自身的职业规划情况、综合条件,理性地去选择报考。
学硕与专硕培养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用知识发展和实践应用两条腿走路
——对话厦门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徐岚
记者:为什么要区别不同的学位类型?学硕与专硕培养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徐岚:学硕是指学术型硕士,以发展学术研究能力为主要目标,是学科逻辑的,为学术型博士做准备,培养学术职业传承人或科研机构研究人员;专硕是指专业型硕士,以发展某种特定职业背景下的实践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是行业逻辑的,培养行业领域的业务骨干。
专硕是实践类型专业人才培养的高层次,它区别于高等职业院校的技能型人才,又带有一定的“研究”性质,因为只有掌握一定研究能力才能促进实践领域的创新。但是,按照“学术”的内涵框架,这里的研究不是发现的学术、不是教学的学术,而是应用的学术、综合的学术。从这个角度讲,专硕培养的职业人才专业性较高,例如律师、医师、教师、工程师、会计师。
两者之间的联系在于,他们都是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组成部分,前者侧重的理论研究是为“顶天”,后者侧重的实践应用是为“立地”,从原始创新到集成创新都是创新。区分不同的学位类型是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类型需求的差异,以学术型人才促进科教融合,以专业型人才推动产教融合,用知识发展和实践应用两条腿走路。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育人理念的转变,对因材施教的重视,认为不同特点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发展路径。
记者:从全球来看,学位类型多样化是一种共同趋势吗?
徐岚:知名高等教育学者伯顿·克拉克曾对德英法美日等高等教育强国的研究生教育历史、制度、特征等作了剖析。各国的学位体系存在很多差别,不过有些国家更喜欢多元化,如美国、英国;有些国家喜欢统一和标准化,如德国、法国,但总体上都存在学位类型多样化的现象。
例如,英国的硕士学位包括研究型、进修型(授课型)、专业实践型。研究型硕士学位就包括几种,有一般的哲学硕士(MPhil),还有文学硕士(MLitt)、研究硕士(MRes);进修型硕士学位有理学硕士(MSc)、文学硕士(MA)等;专业实践型硕士学位有神学硕士(MDiv)、法学硕士(LLM)、社会工作硕士(MSW)等,工商管理硕士(MBA)既可以是进修型的也可以是实践型的,有工作经验的人一般会选择攻读专业实践型硕士学位。
记者:我国的专业学位发展整体呈现哪些特点?
徐岚:全日制专业学位的招生从2009年至今仅开展了12年,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培养过程仍需不断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在发展趋势上呈现出一些特点。
一是专业学位培养方案体现对应用型人才的应用性要求,同时兼顾学术道德和职业教育;二是课程具有结构化、模块化特点,且包含实践要素,学习内容更强调知识的应用价值,课程评价与专业技能考核衔接;三是培养环节中更强调实习、实地考察或其他以工作为基础的学习机会,建立产教融合的联合培养基地是发展的重要方向;四是重视可转移技能的培养和职业发展路径的通畅,强化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及水平认证的衔接;五是在与行业结合紧密的专业设行业、企业导师,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是重要的发展趋势,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六是产出的学位论文体现出形式上的不同,且质量评价注重技术应用或对行业实际问题的解决。
记者:有学生吐槽,“专硕改为3年是浪费时间”“专硕与学硕培养雷同”。当前的专硕培养还存在哪些问题?
徐岚:新事物的成熟完善是需要时间的,社会接受和认可新事物也是需要时间的。专硕不是“次等学位”,不是降低标准、随便糊弄就可以速成的学位。如果为了“赶进度”,而在课程、师资、实训基地等资源都不完备的情况下硬生生扩大专硕的招生,就不免会使公众对专硕的印象陷入“培养雷同”“降分录取”的沼泽。
研究生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仍存在供给能力尚未满足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课程设置学术化,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师资队伍建设难以满足培养需要,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的衔接需进一步深化,企业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动力不足,学位论文考核方式与学术型研究生趋同等问题。
一方面用人单位或者说就业市场对研究生教育领域分类培养改革的目标、举措、进程还不够了解,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传统或刻板印象的影响,公众将职业类别以“白领”“蓝领”区别高下,似乎专业学位打上了职业教育的标签。专硕的人才培养只有切实提高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彰显自身特色,完善质量保障机制,才能够逐渐消解用人单位、公众对专业学位的误解。(本报记者 柴如瑾)
来源:光明日报
考上了才发现,学硕和专硕的差距有多大,有些人研二时就后悔了
眼下大众的目光都放在了高考上,从出分到填报志愿研究的火热,隔一段时间就上一个热搜,但是很多人却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距离九月份研究生预报名没有多长时间了。
研究生是本科之上更高层次的教育,随着本科毕业生的增多,要想在就业市场上崭露头角,提升学历考研是途径之一,这也导致近些年考研人数不断攀升,就连国家线都上涨了不少,虽然研究生学历都是一样的,但是究竟报考学硕还是专硕却是不少考研党犹豫的。
或许是因为学硕设立的较早的缘故,所以大众普遍更认可学硕,反倒对09年新增的专硕不太认可,实际在当今的考研盛况中,专硕的报名人数是要超过学硕的,也就说竞争更激烈,上岸难度更大,那么两者到底有何差距呢?
专硕和学硕从一开始的培养目的上就有不同,学硕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毕业生不是留在大学任教,就是从事领域的试验研发工作;而专硕培养方向更倾向于实践,换句话说更符合该领域用人单位的需求,属于应用型人才。
其次学制和导师制度有差异,学硕普遍是3年学制,而专硕则是2-3年,如今部分专硕也有2.5年毕业的,所以在学习时间上有差距。
学硕实行单导师制度,这一位导师更符合传统教师的责任,除了教学也对学生思想和心理方面有指导教育的工作,而专硕一般有两位导师,除了校内还有校外的导师,当然说是导师,更像是老板,师生关系也比较微妙。
说起学硕和专硕的差距,有人认为前者上岸难度更大,当然在考试内容上来分析,学硕要考的英语一和数学一的确难度更大,但近些年中学硕在缩减,反而专硕在扩招,专硕报考的人数更多,竞争也更激烈,所以单从上岸难度上来说,学硕和专硕都是不容易的。
要说学硕和专硕真正的差距有多大,大概是在教育投入上,通常学硕的学费都比较固定,基本维持在8000每年,个别专业会有些差距,但专硕的学费可没有准数,很多专业每年学费都在1万以上,而金融硕士每年更是十万往上,没有经济能力的普通家庭根本无法支撑。
而且因为专硕的报考人数多,学校的宿舍床位紧张,像清华北大等很多高校都宣布了不再为专硕提供宿舍,也就是说出了高昂的学费,专硕学生还要额外花钱租房,也难怪有些学生研二的时候会后悔,如今读研的费用是在不小。
除了教育投入这一点,学硕和专硕在读博这件事上也有区别,学硕是可以不参加考试直接硕博连读的,但是专硕却不能直博,当然能够考上研究生的一般学习能力都不太差,只要提前联系导师,被导师认可,专硕考博也不太难。
其实专硕和学硕虽然有不同,但是就业认可度基本都是一样的,很多高校的学硕和专硕也都是一同上课学习,发展到如今,两者之间的差距其实不算太大了,但相同的是要想上岸和顺利毕业都得付出一番努力才行。
可能不少考研党对于选学硕还是专硕还是有顾忌的,因为总有些人觉得专硕不如学硕好,但其实如何选择学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
相对而言学硕更适合对学术研究有兴趣的考研党,为了专业领域更深层的研究,学习和科研能力也比较好,毕业后想要留在大学当老师,或者有从事科研的伟大想法,那么选学硕更合适。
而专硕则比较适合单纯地想提高学历,然后快速就业的学生选择,当然有部分专硕专业还有报考限制,比如说工商管理等专硕只招收有工作经验的考生,这点就需要注意了。
除了就业倾向,选择专硕还是学硕考生还要结合家庭情况,学硕的学费便宜,而且提供住宿,学校还提供高额奖学金,也算是变相免学费了,适合家境普通的考生选择,相反如果选择专硕,需要学生付出的教育经费就会更多。
还有最后一点,如果对学习能力没自信的学生,比较建议考专硕,除了个别专业,一般专硕都不用考英语一,难度较小,而且名额也较多,不考虑院校只求上岸的话,专硕的成功率还是会大一些的。
今日话题:你认为专硕和学硕最大的不同在哪呢?
用户评论
断桥残雪
我准备读博了,还在纠结是不是申请专硕或学硕呢!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回到你身边
感觉专硕更实用,学硕更偏向理论研究吧?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熟悉看不清
想知道专业课设置上的差异吗?专硕和学硕区别在哪儿?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坏小子不坏
我朋友说考博论文不用写,专硕的课程相对简单一些,这真的吗?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惯例
将来就业方向好像对学习的选择影响很大,是吧?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嗯咯
什么时候开始准备资料呢?感觉选择哪个学位很重要啊!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面瘫脸
毕业证书上有什么区别?这个也是我很想知道的啊。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摇划花蜜的午后
我听说学硕读完以后可以直接考博,是这个意思吗?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拽年很骚
学习内容上的侧重点应该不一样吧!具体是怎么个“不同”呢?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染殇雪
哪个学位更容易找到工作呢? 还是两者都一样的?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念初
我目前比较热衷于研究方向,学硕会不会更适合我呢?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微信名字
听说专硕培养型人才对社会实践要求更高,是这样的吗?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ー半忧伤
在国内读硕士的话,这个区别很大吗?我准备选择国外留学呢!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疯人疯语疯人愿
我想知道具体有哪些专业区别比较大。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权诈
感觉学硕更能学习到深层次的知识,你觉得对吗?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娘子汉
对于想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来说怎么办?哪个学位更有优势?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离我
这两个学位之间转换的话需要多久时间呢?很想知道这个问题!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剑已封鞘
我朋友说专硕读起来更自由,真的吗?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