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to考研网 资讯 2025年考研人数预测:减少50万,录取情况将如何变化?【2022年考研人数趋势分析】

2025年考研人数预测:减少50万,录取情况将如何变化?【2022年考研人数趋势分析】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2025年考研人数预测:减少50万,录取情况将如何变化?【2022年考研人数趋势分析】的一些知识点,和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2月24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多所高校公布考研初试成绩,同日,2025年研考国家线也已发布。

考研国家线有何变化?这种变化又意味着什么?在这一条投入不小的赛道里,学生有什么可以注意的?

24日,九派新闻咨询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对上述问题作出解读。

【1】国家线首次全面下降,专家预测:实际录取分数线会涨

“考研查分”“国家线”等话题于24日霸榜热搜。九派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哲学、理学、工学、医学等不同学科的“国家线”都在2025年迎来了近三年的首次下降。

以A类考生为例,对比2025年分数线与2024年分数线,结果如下表所示。

所有学科A类考生的国家线均呈非上升趋势,分差最大的是经济学,下降了15分,第二为文学、理学以及管理学中的两个一级学科,也下降了14分,其他学科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仅军事学持平。

近两年A类考生考研国家线对比。图/九派新闻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分析道,2025年报考研究生的总人数下降了,公布的分数线也呈下降趋势,但他认为,要把公布的分数线和录取的分数线分开来看,“我认为真实的录取分数线相对往年还会提高,可能在不同专业、不同方向上有所差别,但总体还是呈上涨趋势。”

【2】专家:AI时代瞬息万变,避免跟风热门专业

尽管公布的分数线呈下降趋势,在社交媒体上也有“查分查到自己考研全国第一”“学霸情侣双双上岸”等话题被热议,但也有“英语一,我恨你”之类的失利话题。

据教育部统计,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388万,硕士预计录取人数则为一百多万,相比成功,考不上才是大多数人的常态,这也衍生了“二战、三战、四战”的考生。

对于考研学生,储朝晖称,现在外部世界变化很快,特别是AI出现后,说是瞬息万变也不为过,学生要看清自己的优势,重新定位硕士在人生中的作用和价值,不要唯学历论,“要多维度的、从更广的角度来思考,不要仅仅为了提升自己就业竞争力而去考研。”

他强调,尽可能选择一个跟自己的潜力相符合、接近的方向,不要跟风上一些热门专业或者学校,尽可能选择切合自己实际的学校。

记者:李杨

报名人数直降50万,扩招进行中!2025年考研上岸几率或将大增

报名人数直降50万,扩招进行中!2025年考研上岸几率或将大增

再有一个月,2025年考研初试就要进行,就在众多网友对2025年考研报名人数多方揣度之际,教育部适时公布了2025年考研报名人数。看到考研报名人数直降50万这一好消息,相信大部分考研党心头一震,内心是抑制不住的喜悦。

的确,这真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2024年全国考研人数下降到438万,没想到2025年更甚,直接跌出400万,下降到388万。考研人数直降50万,简直可以用“大跳水”一词形容。

与此同时,2025年考研扩招已成定数,这是教育部官宣了的。预估2025年考研预录取人数高达130多万。另外,2025年考研招生院校数量也有增加,由2024年的870所,增加到920所。

报名人数直降50万,扩招进行中,招生院校数量增加。再者,根据大小年的说法,2025年试题难度或许会有所下降。因此,综合以上因素,有不少网友认为2025年考研会更容易,上岸几率会大大增加?事实是不是如此呢?其实,凡事都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因为,影响考研的因素还有很多。

首先:推免人数占比增加

近几年考研录取总人数虽在增加,但是重点大学推免人数也在逐年攀升。特别是一些顶尖名校,推免人数占到了40%以上,留给统招生的机会相应就减少了。

以上海交大为例,2024年推免生占比52.63%,2025年推免比上升到53.44%,上升了近1个百分点,这一比例还不算大。重庆大学2025年推免比由2024年的41.67%直接上升到46.72%,上涨了五个多百分点。东南大学由44.62%上涨到46.03%。另外,北航、厦门大学、同济大学的推免比都有小幅上涨。

除了高校的整体推免比上涨外,某些专业的推免比上涨幅度也很大。据悉,某985高校计算机专业扩招14人,而推免人数比去年增加了53人,而留给统招生的名额就大大减少。

其次:考研内卷严重,复试分数线水涨船高

考研也是一场选拔赛,强中自有强中手。每年考研结束,总有考生吐槽试题难度太大,复试分数线会降。而实际上,初试成绩出炉后,依然是高分云集。不少高校的某些专业复试分数线高达400分以上,内卷严重如此严重,令人咋舌。

例如:华东师范大学2024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复试分数线高达412分,文艺学409分,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416分,中国古典文献学410分;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复试分数线414分,中国现当代文学403分。

每年考研高分考生不得已调剂的不在少数。

因此,2025年考研报名人数虽然下降,扩招也在进行中,不过,上岸的几率大不大,关键还要看考生所报的院校和专业。如果所报院校或者专业竞争激烈,上岸的难度就会加大。

距离2025年考研初试仅一个月时间,祝愿所有考生静下备考,争取顺利上岸。

2025考研国家线首次全面下降,专家:实际录取分数线可能会涨

2月24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多所高校公布考研初试成绩,同日,2025年研考国家线也已发布。

考研国家线有何变化?这种变化又意味着什么?在这一条投入不小的赛道里,学生有什么可以注意的?

24日,九派新闻咨询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对上述问题作出解读。

【1】国家线首次全面下降,专家预测:实际录取分数线会涨

“考研查分”“国家线”等话题于24日霸榜热搜。九派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哲学、理学、工学、医学等不同学科的“国家线”都在2025年迎来了近三年的首次下降。

以A类考生为例,对比2025年分数线与2024年分数线,结果如下表所示。

所有学科A类考生的国家线均呈非上升趋势,分差最大的是经济学,下降了15分,第二为文学、理学以及管理学中的两个一级学科,也下降了14分,其他学科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仅军事学持平。

近两年A类考生考研国家线对比。图/九派新闻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分析道,2025年报考研究生的总人数下降了,公布的分数线也呈下降趋势,但他认为,要把公布的分数线和录取的分数线分开来看,“我认为真实的录取分数线相对往年还会提高,可能在不同专业、不同方向上有所差别,但总体还是呈上涨趋势。”

【2】专家:AI时代瞬息万变,避免跟风热门专业

尽管公布的分数线呈下降趋势,在社交媒体上也有“查分查到自己考研全国第一”“学霸情侣双双上岸”等话题被热议,但也有“英语一,我恨你”之类的失利话题。

据教育部统计,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388万,硕士预计录取人数则为一百多万,相比成功,考不上才是大多数人的常态,这也衍生了“二战、三战、四战”的考生。

对于考研学生,储朝晖称,现在外部世界变化很快,特别是AI出现后,说是瞬息万变也不为过,学生要看清自己的优势,重新定位硕士在人生中的作用和价值,不要唯学历论,“要多维度的、从更广的角度来思考,不要仅仅为了提升自己就业竞争力而去考研。”

他强调,尽可能选择一个跟自己的潜力相符合、接近的方向,不要跟风上一些热门专业或者学校,尽可能选择切合自己实际的学校。

来源:九派新闻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用户评论


心亡则人忘

真没想到考研人又少了这么多,未来几年竞争会不会更激烈?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相忘

不知道这代表今年考研的人有多少被 deterred 了,还是只是趋势而已。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凉凉凉”凉但是人心

这样子看来考研难度会下降一些吧?但我也觉得每个学校的录取标准不会一成不变的。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安i

感觉越来越多人开始看重学历以外的个人发展路径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三年约

如果想要去目标院校的话,还是要努力备考啊,毕竟总人数变少不代表就轻松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烟雨萌萌

很多行业现在更看重经验和技能,考研或许不是唯一的选择。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逾期不候

以前想考个好的院校都要挤出好多人才没机会,现在形势是不是缓和了许多?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oО清风挽发oО

还是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吧,即使考研人数减少也不代表适合所有人的选择。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你所愿

2022年的考研计划已经制定好了吗?我准备好好刷题冲刺一下。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志平

我觉得今年考研应该还是会比上一年竞争激烈的,大家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算了吧

希望以后考研政策能够更加完善,给考生的报考路径提供更多选择。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败类

随着社会发展的步伐,教育模式也会不断变革,考研或许只是其中一种形式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反正是我

个人发展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考研还有其他更适合自己的途径。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见朕骑妓的时刻

对未来的职业道路还是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探索欲望。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落花忆梦

考研是一场自我证明的旅程,希望所有考生都能取得理想的结果。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浅笑√倾城

每个人的目标性和选择都不一样,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野兽之美

在未来的社会中,无论是考研还是其他技能培训,都需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怅惘。

科技的发展可能会改变很多行业,对考生的知识结构和职业规划会有更大的影响。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goto考研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tokaoyan.com/9490.html

作者: 小条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