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to考研网 资讯 2025年在职研究生报名与考试安排—双证在职研究生免试入学详情

2025年在职研究生报名与考试安排—双证在职研究生免试入学详情

报名时间

2025年同等学力申硕全国统考的报名时间为3月10日至3月23日,考生需在此期间登录中国教育考试网完成报名信息填报、考试科目选择及缴费。

特别提醒:考生需在3月30日24:00前完成缴费(单科100元,两科共200元),逾期未缴费视为放弃报名资格。

考试时间

全国统考定于2025年5月18日(星期日)举行,具体安排如下:

外国语考试语种需与申请学位对应的学科要求一致,学科综合考试科目则根据报考学科而定。

二、报考资格自查

基本学历要求

本科及以上学历:需持有本科毕业证及学士学位证,且获得学士学位满3年(即2022年3月底前毕业)方可申请硕士学位。

专科生限制:仅可参加课程班学习,无法申请学位;但持有硕士或博士学位者可直接报考。

境外学历:需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后方可报考。

医学类考生附加条件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专业考生需满足以下条件:本科专业对口;正在或已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且所申专业需与培训方向一致。

特殊人群审核

在教学、科研、管理等领域有突出贡献者,需提交相关证明材料至学位授予单位审核,通过后方可报考。

三、考试后续安排

成绩查询与补考

考生可于9月登录中国教育考试网查询成绩。未通过科目可在4~7年内补考(具体年限以学位授予单位规定为准)。

成绩复核

对成绩有异议者,可在成绩公布后10个工作日内提交复核申请,逾期不予受理。

四、注意事项与建议

报名流程细节

考生需提前在“全国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管理工作信息平台”完成注册(3月1日截止),并确保填报信息与学位授予单位审核一致。

跨专业报考需提前确认院校是否允许(如本科为工商管理申请教育学需院校批准)。

备考策略

考试采用及格制(单科60分通过),不设竞争性淘汰,考生可合理规划复习重点。

迈向更高学术层次的征程即将开启,考生应充分利用考试前的时间,积备考,重点复习,确保考试的顺利进行。通过这次学术挑战,不仅能获得学历上的提升,也为个人职业生涯注入新的动力。希望每位考生都能认真对待这一机遇,发挥良好水平,在本次统考中收获理想的成绩,为未来发展铺就更加广阔的道路。

攻略!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时间+流程+考试科目

2025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正在进行中,还未报名的同学抓紧了,今天为大家整理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报考时间、报考流程及考试科目,具体内容请看下文:

正式报名:2024年10月15日至10月28日,每天9:00~22:00。

初试时间:2024年12月21日至12月23日。

官方的流程图如下:

*图源研招网

(1)登录研招网。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网址:https://yz.chsi.com.cn)认真阅读《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公告》和报名须知,并按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进行报名;

(2)实名注册。考生应牢记实名注册的学信网用户名和密码,后期的信息查询、准考证下载和调剂等环节仍然需要使用。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无需重复注册;

(3)填写考生信息。①考生信息包括学籍学历、基本信息、户籍档案、家庭主要成员、学习与工作经历、奖惩情况、联系方式,考生应认真阅读报名页面的提示信息,如实准确填写:②考生必须使用半角英文输入法填写信息,带*的文本框为必填内容;③考生填写的学历(学籍)信息系统会进行校验,校验结果供考生查看,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招生单位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⑤家庭主要成员、学习与工作经历等内容,每部分都需要至少完整填写一条信息;

(4)选择招生单位、考试方式和专项计划。考生应仔细阅读各省及招生单位网报公告,按照要求认真选择填写,请勿开启有网页拦截功能的软件;

(5)选择报考专业、研究方向以及考试科目。报考专业名称前面有“专业学位”字样的为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其他为学术学位学科专业;

(6)选择报考点。报名过程中,考生应认真阅读各省市招办、招生单位和报考点发布的网报公告,由于违反公告造成无效报名的考生自行承担后果;

(7)生成报名号。考生应牢记网报系统生成的报名号,报名号是考生在报考点网上确认的重要信息,如遗失,考生可凭注册的学信网用户名和密码进入网报系统查询;

(8)网上支付。研招统考网报需网上支付报名费,考生应仔细检查支付是否成功(银行卡扣费即为成功支付);

(9)修改或查询报名信息。①报名期间招生单位、考试方式、报考点等要慎重选择填写,一旦生成报名号后则不可以修改,如确实需要修改,须取消已有的报名信息后重新报名。已取消的报名信息不可用于网上确认;②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③考生应仔细确认填报信息准确无误后提交报名,并建议将所有信息保存;

(10)预报名和网上报名。预报名期间填写的报名信息为有效数据,完成预报名后无需在正式报名期间重复填报;

(11)网上确认。网上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确定并公布。

初试一般设置四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

(一) 教育学、历史学、医学等3个门类学术学位,及体育、应用心理、博物馆、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中药、中医、医学技术、针灸等12个专业学位,初试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

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和审计等7个专业学位,初试设置两个单元考试科目,即管理类综合能力、外国语,满分分别为200分、100分。思想政治理论由招生单位在复试中考核。

(二)全国统一命题科目有,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俄语、日语、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教育学专业基础、心理学专业基础、历史学专业基础、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数学(农)、化学(农)、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管理类综合能力、法律硕士专业基础(非法学)、法律硕士综合(非法学)、法律硕士专业基础(法学)、法律硕士综合(法学)、经济类综合能力、教育综合。

鼓励招生单位积极选择使用上述全国统一命题科目。

(三)招生单位须按教育部有关规定确定考试科目并使用相关试题。

(四)初试方式均为笔试。初试时间为2024年12月21日至22日,考试时长为6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3日举行。

其中,12月21日上午8:30-11:30 思想政治理论或管理类综合能力;

12月21日下午14:00-17:00 外国语;

12月22日上午8:30-11:30 业务课(一)或专业基础综合;

12月22日下午14:00开始 业务课(二);

12月23日上午8:30-14:30 业务课(二)。

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考试,一律不予承认。具体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及有关要求等由报考点和招生单位公布。

以上就是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报考时间、报考流程及考试科目,更多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信息可点击了解:!

2025年在职研究生报名与考试安排—双证在职研究生免试入学详情和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用户评论


泡泡龙

终于等到这个消息!准备好久了,一直想提升学历,现在有了机会!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摇划花蜜的午后

太好了!双证免考的机会不多,这次一定要抓住!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点一点把你清空

2025年报名时间和考试时间公布了?得好好查询一下详细的时间安排。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oО清风挽发oО

在职研究生越来越方便啦!不用担心考研的压力,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学习!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巷口酒肆

想要报考双证免考的同学需要注意申请材料要齐全,准备充足啊!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追忆思域。

对“在职研究生”这种学习方式挺认可的,时间安排合理,兼顾工作和学习。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反正是我

终于能不用参加考试了!真是太好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無極卍盜

今年报名的人肯定很多吧?竞争还蛮大的。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上蔷薇

我已经毕业很久了,不知道2025年还能申请吗?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百合的盛世恋

看到这个消息真高兴!希望能顺利通过双证免考!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凉凉凉”凉但是人心

在职研究生,现在越来越多人选择了吧?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良人凉人

明年想去报考!希望我能申请上。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淡抹烟熏妆丶

什么时候才能公布具体的考试信息呢?我一直在等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小清晰的声音

报名时间提前多久开始确认比较好呢? 还是尽快查看一下官方消息?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容纳我ii

双证免考政策太棒了!以后想提升学历就方便太多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恃无恐

在职研究生真的挺好的,可以边工作边学习,也不耽误生活!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蝶恋花╮

还有很多同学不清楚双证免考的政策吧?多去了解一下信息~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生只盼一人

这个消息真的是太棒了!给想要提升学历的人们带来很大的帮助!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goto考研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tokaoyan.com/7146.html

作者: 小条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