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儿子应邀去给新高一的学生和家长做了一个《上海高考小三门(等级考)怎么学》的分享。
他做了一个20字的ppt就去了,我个人认为讲得不错。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看看,希望这些内容对同学们和家长们有点用~
浓缩并提速了一下,做了个视频给大家直接听。
下面是文字版:
大家好,我等级考选择的科目是物理,化学,生物学,我今天要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用最有性价比的方式来完成等级考的学习。
首先,我们要来明确一下等级考这门考试的定位。等级考的满分是70分,三个学科加起来就是210分。你可以看到,即使是最差的一个等级,也有40分的赋分,可以说平时学习的时候,你不应该把等级考科目和数学语文,英语这三门科目放在同等的一个重要程度上面来思考,即使是在高三,你也不太可能面面俱到同时把六门科目用同样的精力来对待,你一定要明白这个等级考的三个科目,地位不应该放在大三门之前,你要有自己的一个计划,你要在自己的学习当中去衡量一下自己的能力,需要用多少的精力来投入到等级考的科目上。
我等级考的成绩是物理和生物学是A+,化学是A。化学这里面扣三分,我认为我其实是情愿的,因为3A+ 这个成绩即使是在理科班当中,也是不是大多数人能都能够拿到的。3A+是一个极少数的顶尖的分数,那么扣三分扣六分,我认为都是一个很正常并且完全能够接受的成绩。
如果你使用一个有性价比的方式去投入少量的精力,在等级考科目上最终拿到一个二百零七分、二百零四分这样的成绩,把剩下的精力投入到语文,数学上,从而要么让你的心境更好一点,要么是确实让你拥有更大的实力,我认为这是很值得的一件事情。
我们来研究一下等级考的赋分制度,在A+到E有11个阶段,完全是按照你考试的卷面分在全市当中的排名来决定你的评价等级,如果你是一个最顶尖的选手,在班级里面考第一,我们来假设一个情况,一次物理考试很难,第一名考了98分,第二名是考了90分,因为这场考试特别难98分的人本来可以拥有八分的分差,可是因为他们都在前5%里面,他和前十名都拿到了A+的成绩,那么他的分差就完全消失了。
所以对于最顶尖的选手来说,等级考对他们来说没有优势,乃至可以说是不利的,这是一个没有办法的事情,但是接下来我要说的是,对于第一梯队的就是顶尖选手之下的那一些人。从5%到10%来说,这些人等级考对他们来说是有重大利好的,可以让他们的分数只差到三分,这对于顶尖的人往下来说是有一个很好的优势的。
我们先要来研究一下,从初中到高中,我讲一下物理,化学,生物学这三门课程,高中和初中的课程有什么差距?这样能够帮助你在高一的时候去衡量一下你适不适合选这三个课程,从而能够达到一个有性价比的学习。
先说物理。
我听过一个老师说过一句非常对的话,物理学从初中到高中是定性到半定量的过程。定性指的是在初中的时候你去研究一些。物理现象你只是去判断它的状态是什么样的,例如你去研究一个压强体,你会去判断这个一个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或者你判断这个物体的压强在一个你你外界施加一个变化之后,压强有没有变化,这个叫做定性衡量它的大小有没有变化?
到了高中是要求有半定量的分析有两方面的因素,第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要求用精确的函数来描述刻画一个物理过程。比方说我把一个导体棒放在一个磁场里,我要用精确的函数描述它的运动过程,不是指说他要怎么样滚下去了。它越滚越快,你不能这样说,你要仔细的研究它滚了多少,滚了多长时间,这里面的能量变化是多少,这里面的函数变化是要求精确刻画的。
第二个半定量的特点就是要求使用代数进行纯代数分析,初中里面是没有这样的题目,都是会给数字去让你算出一个值。到了高中有大量的题目是进行推导,是使用字母,没有任何数字来进行分析。各位同学要适应这样的方法,只有你完全掌握了纯代数的分析你,你才能够在有数字的时候能够从容的去应对这种题目。
下面我们来讲一下化学。
从初中到高中化学始终是一个比较杂的学科,比方说你要去研究各种元素的性质,初中你已经研究这些了,高中会继续研究,例如毒素元素和金属元素。这种杂的特性是化学这门学科本身所决定的,它没有什么方法,确实有些地方是只能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虽然有周期的这种规律,但是毕竟生活中实验室里常见的也就那么三四十种,那么不可保证没有意外,没有这种规律之外的事情。
有人说物理是完全研究规律的,它是特别规律的一个学问,化学是研究规律和很多的意外,很多的非规律性的事情,那么只能把它记下来背下来。化学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我认为有一个平衡观念是贯穿化学的学习过程的。在初中同学们已经在氧分解反应的时候,可能会记产生的水产生的气体产生的沉淀,质量的反应会倾向于自发的生成,这是一种初中同学能够理解的朴素的平衡观念。
到了高中这种平衡观念被深刻的深化了,在化学选择性必修一里面,除了开始的化学热力学之外,之后的所有整本书都在讲化学动力学,整本书都在讲化学平衡,这件事是在高中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就从各种方面去描述了一个化学平衡是怎样的。
包括一个抽象的化学反应,沉淀平衡的思想是贯穿在整个这本书里的,那么这种底层逻辑是这种学科里面,这本书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它是要求你在脑海中掌握,并且深深地能够应用的一种底层逻辑,这种逻辑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来讲一下生物学。
生物学各位同学在初中里面也有学过,但是很不一样,生物学在高中里面是有极大的系统性的,所以很多初中同学在高中里面学习了之后,他们会认为其实生物学是挺难的,在高中之后会有一个难度的飞跃。
高中生物会先介绍细胞与分子,从细胞的角度切入,一个细胞是怎样完成它的生理过程的,是怎样由各种分子来完成各种任务的,这种形成了一个很严密、周全的概念体系。必修2里面研究了细胞是怎么进行自己的遗传、繁殖的。我认为生物的必修1和必修2是一个很好的概念闭环。
一定要在高一建立一个关于细胞分子的逻辑闭环。如果高一时没有很好地建立概念闭环,没有很好地理解结构方面、功能方面的知识,那么在后面选修时会导致概念的不平衡、不统一,这会给你以后的学习带来很大困扰。所以我强烈提醒同学们在高一的时候建立很好的逻辑闭环,把一个环搭建起来并不容易,要时时地专注在上面,如果你有时候不经意漏掉了一些概念,之后就会花很多倍经历在上面去弥补空缺。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等级考科目有哪些可以让我们学得更好的方法。
我强调的是课本这一点。
等级考之前老师都会带我们去读课本,划重点,我认为这个有一定用处,并且我还认为,不应该只在等级考之前读课本。我读课本的方法是这样的,首先我在高一高二上新课的时候,要么会在课前读一遍课本,要么会在课后读,课本上每一个字都要读,尤其是拓展性视野的那种内容,例如广角镜,例如化学与生活,这种标题,放在小框里的字,建议你也去看一看,这可能没有帮助,但是对于那些有干货的、里面藏了概念的东西,你是有必要掌握的。
课本这个东西,我有深刻体会。举个例子啊,高二的时候,必修1讲免疫的那一章,我都没有专心听课,这一章我学得很不好。那一周有单元测验,测验前一天我准备开书复习一下,但那天太晚了我也就忘了,第二天中午我必须要紧急地复习一下,我就借了一本同学的书来,我站在课桌前面,把书翻开,翻到那个图,我记得很清楚,左边那一张讲了细胞免疫,再翻过来一页,还是左边那张图讲了体液免疫,就把这两张图看一下。书上写的可好了,小圈1234讲了细胞免疫的过程,把这两张图背一下就可以去考试了,然后我考了年级第二。
你看一遍书就可以得到这样的成绩,完全是能够不需要担心在你上课的时候是否有遗漏的东西。所以我对于上课和复习的概念是这样的:从高一高二的上新课,到高三的复习,从时间维度上看是承接的关系,但是我认为从逻辑上他们是平行的关系。如果你在高一高二的时候没有很明确地掌握这个逻辑体系,那么你在高三复习的时候可以对他弥补。
高三复习不是只有一轮,不是只有一本书。我们先做了很厚的一本经典总复习,那本书我没有好好做,但没有关系,到了高三第二轮复习的时候,你还是可以跟着老师一起走,就算你漏了一张卷子,没有关系,你考的成绩高不高,不在乎你没有做讲那一章的卷子,你怎么知道就会考那个呢,或者怎么会考试的时候正好考到你没有学的那个知识点呢。
为了有性价比的学,这是你应当有的一个概念,就是不同层次的学习是平行的,不要以为你漏了一个,没有好好学一个,就很慌,就觉得自己考不到A+和A了。
高一和高二,你有可能已经学的很累了,上课的时候想睡觉,你又不能在语文数学英语课上睡觉,你是不是只能在等级考上睡了。你忍不住会在等级考上睡,老师的声音又那么轻,你忍不住对吧?不要因为漏掉一节课就很慌,你在复习的时候有充足的机会,在高三,你有充足的练习机会。
作业,我认为对于你提升绝对实力的作用是有限的,我倒认为它真正的作用是什么呢?——帮助你看一些题目,比如说生物学,看一个案例,你就学会了海珊瑚是怎么工作的,但这不是生物书上给你教的东西。还有化学里面,特别是有机化学,课本上没有教,但是考试中经常见,这种案例太多了,比方说经典的加成反应,高二的同学人人都会背,因为见得太多了,比方说羟醛梭合了,那个东西你见的多了,你还真的就能在高三考试的时候背出来,都不用看他下面给你的提示,你就能背出来它反应的机制是什么样的。
等级考的考试是模块化出题,比如一辆电动车下坡,它可以考察你的能量的变化,可以考察这个电动车回收能量过程中电磁感应的逻辑,各种的方面都可以考,在一个大题里面。所以我认为你掌握底层逻辑是很重要的。
有的时候在高一高二,你的考试时间会不够用,可能有些老师会说你是不够熟练,其实我是这样看的,你其实应当关注那些最底层的定律,我们物理这门学科来做例子,你在学习圆周运动和万有引力,你只记住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公式和万有引力公式,其他的二级结论你一概都没有背,怎么办呢?那个时候你估计背数学的二级结论已经够吃里的了,你没有精力去背这些物理的二级结论,你只能在考试的时候现场推这些公式。现场推这些公式用了你大量的时间,最后你的考试做不完了。
我认为你花了一定的精力在考试的这个时候,它也给你做了一次练习。你熟悉了你的原始的公式推到二级结论的这个过程,对你来说也是相当有帮助的。到了高三,完全不用担心,有那么多的模卷给你做,你完全可以背出来这些二级公式,完全不成问题。所以千万不要在高一高二的时候为了这些高级的结论而担心,到了高三,你们完全都能有这样的能力背出来,真的。
下面我还想介绍一下术与道这个概念。
术表示一种技术,所有能够用文字表达出来的都是技术,比如一个概念。道是一个底层的逻辑。我用两个例子来说明。
比方说,你已经在术的方面学过了什么是溶液的PH,什么是沉淀的溶解,你要精准地意识到这里面的一种道,就是化学平衡。你应该去意识到,这里面的一个化学体系如何去逆着外界的变化而改变。物理里面的电磁反应,同样也是逆着外界的变化去做反应。这里面的逻辑,这里面的哲学性的共通的这一种语言,你要把他抽象地提炼出来。
另外一个例子,我讲一个同学们可能关心的话题:高中物理是不是需要用微积分,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我的回答是这样的:高中物理需要同学们掌握微积分思想,不需要掌握微积分应用。
微积分思想指的是一个函数他的变化,随时间或者其他什么变量的变化,你要掌握这种变化的逻辑,经典的例子就是运动学,运动学是你高中物理第一门第一章,他里面已经很清楚地演示了一个位移函数是怎么通过微分运算得到了速度函数,再怎样通过微分运算得到了加速度函数,只是在高中物理课本中没有体现出微积分的概念,但是其实同学们早就已经贯彻了这种微积分的思想。
微积分的思想是相当简单的,从初中学斜率这个概念的时候你就已经会微积分了,只是你不会微积分的应用而已,只是你没有学过怎么去积分一个函数而已。这个没有关系啊,比方说物理里面,关于引力势能的这个问题,他是需要用到积分来解决的。书本里面直接给出了结论,没有给出证明,因为没有微积分的话无法给出这个问题的证明。如果你会微积分,你会对这个问题了解得更深入。如果你不会微积分呢,你可以自己去思考一下对吗?你已经在数学里面学过了导数,那么你逆推一下这个问题,导数和积分是互为逆运算的,在高中我们可以认为倒数和微分是同一样东西,所以你其实可以逆推,你可以从你已经有的微积分思想上进行这一推论,去构成你在高中物理学当中底层的这样的一个数学工具逻辑。
所以呢,这种微积分的道是隐藏在各种物理问题的术的下面,所以我一直认为,如果你没有从各种的表面的术、表面的题目里面抽象地提炼出一种有哲学性的思考,去感受一个学科里面、多个学科里面的有共同性的这个世界的整个运行方式的语言,那么我不认为你能够在只做题、只学知识的情况下获得一个最顶尖的分数。
我希望同学们在高一高二的有空的时候思考一下关于道的这些事情,那你在高三的时候就可以顺水推舟地去通过练习完善你的术。只有你完善了道的部分,才有可能把你的术练到极致。
以上就是我想讲的关于怎么样有性价比地完成等级考学习的方法,谢谢。
以上就是gotokaoyan.com关于下面请我儿子为大家表演一个「上海高考小三门学习策略分享」的全部内容,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以官方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