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to考研网 资讯 2002年英语一考研真题【2002年考研英语一真题及原文翻译】

2002年英语一考研真题【2002年考研英语一真题及原文翻译】

大家好,2002年英语一考研真题【2002年考研英语一真题及原文翻译】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2002年英语一考研真题【2002年考研英语一真题及原文翻译】和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Here is an example, which I heard at a nurses’ convention, of a story which works well because the audience all shared the same view of doctors. A man arrives in heaven and is being shown around by St. Peter. He sees wonderful accommodations, beautiful gardens, sunny weather, and so on. Everyone is very peaceful, polite and friendly until, waiting in a line for lunch, the new arrival is suddenly pushed aside by a man in a white coat, who rushes to the head of the line, grabs his food and stomps over to a table by himself. “Who is that?” the new arrival asked St. Peter. “Oh, that’s God,” came the reply, “but sometimes he thinks he’s a doctor.”

If you are part of the group, which you are addressing, you will be in a position to know the experiences and problems which are common to all of you and it’ll be appropriate for you to make a passing remark about the inedible canteen food or the chairman’s notorious bad taste in ties. With other audiences you mustn’t attempt to cut in with humor as they will resent an outsider making disparaging remarks about their canteen or their chairman. You will be on safer ground if you stick to scapegoats like the Post Office or the telephone system.

If you feel awkward being humorous, you must practice so that it becomes more natural. Include a few casual and apparently off-the-cuff remarks which you can deliver in a relaxed and unforced manner. Often it’s the delivery which causes the audience to smile, so speak slowly and remember that a raised eyebrow or an unbelieving look may help to show that you are making a light-hearted remark.

Look for the humor. It often comes from the unexpected. A twist on a familiar quote “If at first you don’t succeed, give up” or a play on words or on a situation. Search for exaggeration and understatements. Look at your talk and pick out a few words or sentences which you can turn about and inject with humor.

41. To make your humor work, you should ________.

[A] take advantage of different kinds of audience

[B] make fun of the disorganized people

[C] address different problems to different people

[D] show sympathy for your listeners

42. The joke about doctors implies that, in the eyes of nurses, they are ________.

[A] impolite to new arrivals

[B] very conscious of their godlike role

[C] entitled to some privileges

[D] very busy even during lunch hours

43.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text that public services ________.

[A] have benefited many people

[B] are the focus of public attention

[C] are an inappropriate subject for humor

[D] have often been the laughing stock

44. To achieve the desired result, humorous stories should be delivered ________.

[A] in well-worded language

[B] as awkwardly as possible

[C] in exaggerated statements

[D] as casually as possible

45.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 may be ________.

[A] Use Humor Effectively

[B] Various Kinds of Humor

[C] Add Humor to Speech

[D] Different Humor Strategies

难词生词

in sympathy with—同意

address—地址,解决,讲话

disorganized—没条理的,一团糟的

alternatively—或者,不然

convention—惯例,例会

accommodation—食宿

stomp—践踏,咚咚咚地走

notorious—臭名昭著的

in a position to do—有可能做某事

scapegoat—替罪羊

off-the-cuff—即兴的

light-hearted—轻松的

exaggeration—夸张

understatement—淡化

长难句解析

第三段第一句

If you are part of the group, which you are addressing, you will be in a position to know the experiences and problems which are common to all of you and it’ll be appropriate for you to make a passing remark about the inedible canteen food or the chairman’s notorious bad taste in ties.

本句是个并列句,前半句主干是“you will be in a position, ”;前面的“if you are…”是条件状语从句,“which you are addressing”是定语从句作插入语;后面的不定式“to know the experiences and problems”是结果状语;“which are common to all of you”是定语从句修饰前面的“experiences and problems”。后半句主干是“and it’ll be appropriate for you”,其中的it是形式主语,真正主语是后面的“to make a passing remark”;最后的“about …”是介词短语作定语修饰remark。

第四段末句

Often it’s the delivery which causes the audience to smile, so speak slowly and remember that a raised eyebrow or an unbelieving look may help to show that you are making a light-hearted remark.

本句主干其实带有强调意味。“it’s the delivery”中,it是形式主语,真正主语是后面的which从句。后半句为祈使句,与前句并列,由so引出,故有结果含义。祈使句的主干是“speak slowly and remember that”后面跟的remember的宾语;最后的“that you are making a light-hearted remark”也是个宾语从句,作show的宾语。

4真题讲解 (戳视频)

视频加载中…

全文翻译

在谈话中,若是想用幽默引人发笑,就得清楚如何找到共同的经历与问题。你的幽默必须与听众有关,要向他们展示,你是他们的一员,你理解他们的处境,同意他们的观点。对于不同的对象,问题各有不同。如果和经理聊天,你可以聊聊他们的秘书没有条理;或者,如果你跟秘书谈天,可以说说他们的经理毫无头绪。

例如,在一次护士的例会上,我听过一则故事,因为听众对于医生的态度一致,所以故事的效果拔群:有个人上了天堂,圣彼得领他到处参观。他看到那里食宿一流,花园美不胜收,风和日丽。大家都心态平和,彬彬有礼,善气迎人。后来,在排队打午饭的时候,这个新来的突然被一个穿着白大褂的推到一边。那人冲到队首,端起饭就走,蹬蹬蹬地走到桌旁,独自坐下。“这是谁呀?”新来的问圣彼得。“哦,那是上帝”,彼得回答道,“但是有时候,他还以为他是医生呢。”

如果你是听众中的一员,你就能知道大家的共同问题。那么乘一时之兴,说说餐厅的饭没法下咽,主席的领带品味糟糕,就是合乎时宜的。对于其他听众,你就不能硬生生地表现幽默,因为他们不喜欢外人贬损他们的餐厅,他们的主席。如果你能把话题集中在诸如邮政或电话系统之类的替罪羊身上,就妥当得多。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幽默很笨拙,就必须加以练习,以便使其更加自然。在讲话中放松地,自然地使用一些随意的,明显是即兴的话语。通常引得观众发笑的是演讲的风格,所以要放慢语速。记住,眉毛高挑,满脸狐疑,可以让你显得是在讲一些轻松的东西。

要主动寻求幽默。幽默常常源于意料之外。比如说,可以把我们常见的话扭曲一下,变成“如果一开始你没有成功,就放弃吧”,或者还可以用文字游戏,一语双关。还可以寻求夸张,或者淡化。审视一下自己说的话,找出几个可以改动词句,在里面加入一些幽默。

2002年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氏族公社

原始社会后期以血缘关系结成的基本的社会经济单位。氏族公社是继原始群之后出现的以血缘为纽带的人类共同体,氏族公社的历史可分为两个阶段,即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母系氏族公社是氏族社会的主要阶段。父系氏族公社是由氏族公社向阶级社会过渡的社会组织形式。

2.灵渠

秦朝在岭南地区开凿的水利工程。秦在征伐南越时,为了转运粮饷,命监御史禄率士兵在今广西兴安县凿渠引湘水进漓江,该渠长达33千米,是为灵渠。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对我国南方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2年英语一考研真题【2002年考研英语一真题及原文翻译】

3.天人三策

建元六年,太皇太后窦氏驾崩,汉武帝乾纲独揽。建元初年被扼杀的新政,再一次被提上了日程。元光元年,汉武帝令郡国举孝廉,策贤良,在内外政策上进行一系列变古创制、更化鼎新。董仲舒《天人三策》《春秋繁露》以儒家学说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黄老”等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建立起一个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思想体系。

董仲舒以儒学为主体和外壳,杂揉各家思想,以阴阳五行学为哲学原理建立起具有神学色彩的新儒学体系,用“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天授”、“三纲五常”、“春秋大一统”等观点,将君主统治影射到天道上,天不变道亦不变,为帝王的统治提供了理论根据。为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法宪制度和封建社会的秩序结构”提供了初步模板、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4.盐铁论

西汉桓宽所著关于盐铁会议的记录。十卷,六十篇。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召集朝廷大臣与郡国所举贤良文学举行会议,辩论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和平准均输等国家财经政策问题,称为“盐铁会议”。至宣帝时,庐江太守丞桓宽将这次会议的记录整理编次,撰成此书。书中广泛涉及当时经济、政治、军事、思想等领域的问题,记载了贤良文学和桑弘羊的不同治国学说,以及各自的施政主张,为研究西汉史的重要资料。

5.律令格式

唐代法典的四种形式。唐代的法律体系由律、令、格、式四种形式构成。律是刑法典。令是关于国家各种制度的规定,如《户令》《田令》等。式是各项行政法规、办事细则,如《水部式》等。格是对律、令、式所做的补充和修改。律、令、格、式互为补充,以律为主,同时并行。

6.元和郡县图志

唐代地理总志。李吉甫撰。成书于元和八年(813年),故以当时年号为称。原有图和志共四十卷,又《目录》二卷,总四十二卷。以贞观十三年(639年)规划的十道为纲领,配合当时的四十七镇,每镇一图一志,分镇记载府、州与属县的等级、户、乡的数目,开元、元和的贡赋,以及沿革、山川、盐铁、垦田、军事设施、兵马配备等项。图佚于北宋,故宋人改称《元和郡县志》。宋以后《目录》亦亡佚,志也残缺不全。今存三十四卷。

7.辽饷

辽饷亦称新饷,明朝后期开征的用于辽东军事需要的一种赋税。始征于1618年,全国除贵州等少数地区外,平均每亩土地加征银三厘半,后来又两次增加税额,至1620年时共征银约五百二十万零六十二两。天启年间,辽饷征收扩大到关税、盐课及其他杂项银两。1631年又把田课由九厘提高到一分二厘,派银六百六十七万余两,除兵荒蠲免,实际征银五百二十二万余两,另加关税、盐课及杂项,共征银七百四十万八千二百九十八两。辽饷是对人民群众的大规模掠夺,加剧了社会的贫困程度,促进了明朝的没落。

8.裴秀

西晋地图学家。字季彦,河东闻喜人。曾主持魏末晋初官职和爵位的制定工作,官至司空。他著有中国最早有记载的地图集《禹贡地域图》,并在书中首次提出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的“制图六体”,即地图制图中的比例尺、方位、距离等原则,为明代以前中国地图制图者所遵循,是中国最早的地图制图学理论。裴秀按“制图六体”编制的《禹贡地域图》,考查了《禹贡》一书所记的山、河、海、平原、沼泽、丘陵、湖泊,古代的九州和当时的十六州,描制了历史沿革的18幅地图。其提出的“制图六体”对我国古代地图绘制影响很大。

二、论述

1.评议西周分封制与秦汉郡县志制

(一)西周分封制。西周初年,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受封有三种原因:一为周王的同姓(姬姓)亲属,二为功臣,三为古帝王之后。诸侯对天子有隶属关系,有镇守疆土、捍卫王室、交纳贡税、朝觐述职的义务。诸侯在封国内是君主,初封时就是半独立状态,在封国内亦实行分封制。国内土地的一部分归诸侯直辖,一部分作为采邑分封给他的卿大夫,卿大夫又以同样的情况分土地给士,士直接统治、剥削庶民。封国内的层层分封制也是与宗法制度相结合的,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周初分封在于用众多的诸侯国以藩屏周,监视被征服的各地民众,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诸侯对王室有按期纳贡靱觐、出兵助王征伐等义务,其内政基本是独立的。周初的分封对各地的开发和文化的传播、交融是有促进作用的。

(二)秦汉郡县制。秦始皇废除了古代的封国建藩制度,将战国后期已实行的郡县制推行到全国,把全国分为36郡,秦末增至40余郡(京畿不设郡,设内史以别于其他诸郡)。郡的主要长官是郡守,掌政事和军事;另有郡尉,辅佐郡守,并掌军事;还有监御史,为中央派遣之监察官吏。郡下设若干县。万户以上的大县设“令”,不满万户的小县设“长”,令(长)掌政事和军事;另有丞,掌文书、刑法;尉,掌军事。县以下有若干乡。乡设三老,掌教化;啬夫,负责征收租税和征发徭役;游徼负责地方治安。乡之下有里,另有亭、邮等。这样构成了一套严密的地方机构。地方长官由中央任免,实行薪俸制。

2.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汉初70余年的积累,使得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后的西汉王朝进入空前繁荣,但诸多矛盾并未消除,汉武帝遂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中央集权。

►政治方面:

(1)建立“内朝”或曰“中朝”,以制约丞相。皇帝将侍中、给事中等头衔加诸低级侍从近臣、贤良文学,使其出入宫廷商议军国大事,逐渐形成内朝,并凌驾于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所组成的外朝之上。

(2)建立新选官制度。汉武帝继续推行“举贤良文学”,“上书拜官”和策试等制度,同时设郡国岁举孝廉的察举制度,选拔出身低微的才能之士,并设太学选拔考试合格者任官,这充实和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3)置十三部(州)刺史,按六条问事,行监察职能,用酷吏监视和打击地方“强宗豪右”。

(4)削弱郡国实力。颁推恩令,规定诸侯王之位只由其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皆在诸侯王国范围内受封地,作为侯国,令诸侯王国愈分愈小,其势力益弱。颁“附益之法”,禁止诸侯王与地方官交通勾结。颁“左官”律,以诸侯王国官为“左官”,地位低于中央任命的官员,亦不得入中央朝廷任官,防止诸侯王网罗人才。颁“酎金”律,若诸侯朝贡酎金成色不足,则不免夺侯削爵。

►经济方面:

(1)统一币制。中央成立专门铸币机构,禁止郡国铸钱,以五铢钱为全国通行货币,旧币一律废止。

(2)盐铁官营。改汉初盐铁私营为官营,在大司农下设盐铁丞,总管全国盐铁经营事务,以增加国家收入。

(3)均输平准。均输即由国家在全国各地统一征购、运输货物,平准即国家购销货物以平抑物价,前者可抑制富商巨贾垄断市场,后者可打击囤积居奇行为。

(4)算缗告缗。算缗即令商贾、手工业者、高利贷者向官府自报财产并据此纳税。告缗即凡有告发商人有隐匿财产或呈报不实者,官府将没收财产之一半分给告发者作为奖励。此举增加了中央政府收入,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经济基础。

►思想方面: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抛弃黄老无为,实行“文治武功”,强调“大一统”,“君权神授”。

►军事方面:

(1)建立期门军和羽林骑。

(2)建立八校尉。其士卒皆由招募,属职业军人,这是中国古代募兵制的开端。

(3)击败匈奴,提高中原政权的地位,“汉人”一词出现。

上述法令的施行,限制和打击了富商大贾、豪强、贵族的经济势力,增加了西汉政府的财政收入,暂时缓解了由于战争和奢侈浪费所造成的困难。

3.论述唐代均田制

隋末唐初大规模的战争造成了大面积的土地荒闲,豪强大族地主衰落,一般地主正在兴起,自耕农占有较大比重。在这样的土地状况和背景下,唐朝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对农民按人口、对官员接品级分配土地。

(1)内容:

①规定18岁以上的男子给永业田20亩、口分田80亩,寡妻妾给口分田30亩。

②僧道给田30亩、尼姑、女冠给田20亩,杂户受田如百姓,工商业者、官户减半。

③有封爵的贵族给永业田5顷至100顷不等,职事官从一品到九品受永业田由60顷至200顷。永业田终身不还,可传给子孙,口分田受田者死后要归还政府。

(2)特点:

①国家由对夫妇双方授田,变为只对男方授田。

②奴婢由普遍授田,到有限制授田,再到不授田。

③唐代授田对象较前代更为复杂。

④土地买卖的限制逐渐由严放宽,为土地兼并提供合法依据,为大土地私有制的进一步发展开了方便之门,这是唐代均田制的最大变化。

(3)意义:

均田制的推行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多少获得了土地,这对于稳定小农地产,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起了一定作用。同时,均田制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延缓了土地兼并;但是实际授田的过程中,授田不足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唐代均田制实施的程度,南方不如北方,土地占有状况亦如此。安史之乱之后,均田制逐渐崩溃,以至两税法取而代之。

4.元代中央地方行政体制

(一)中央官制。元朝中央最主要的机构有三,即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分掌行政、军事、监察大权。(1)元朝实行一省制,即设立中书省(又称都省)作为中央最高的行政机构,总理政务。中央设中书省,中书令是虚衔,由皇太子兼领。中书令之下,有右、左丞相,是实际的宰相。下面有平章政事,及右丞、左丞 和参知政事,为副相。中书省下面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部长官为尚书,另有侍郎为副,与尚书共同处理政务。(2)1263年,设立枢密院,总理全国的军事。枢密使由皇太子兼领,也是虚衔,枢密院的二员枢密副使掌握军务。后来又增设同知枢密院事等官员。(3)御史台(又称内台、中台、宪台等)掌管监察。最高长官为御史大夫,其下为御史中丞、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御史台下,有殿中司和察院。前者的主要任务是纠察百官,后者是作为朝廷的耳目,行刺举之事。

(二)地方官制。(1)元代地方的行政机构系统是行省、路、府、州、县。地方政府的最高行政机构是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省的初义,即将中书省的职权临时在某处行使的意思。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后来演变为常设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各行省设丞相一员(例不常设),平章政事二员,右丞、左丞各一员,参知政事二员,品级皆与中书省官相同。(2)元朝在路、府、州、县都设置达鲁花赤,作为最高的监临长官,例由蒙古人充当,掌握最后裁定的权力,位于同级其他官员之上。(3)元朝初年,忽必烈即封吐蕃喇嘛教萨斯迦派首领八思巴为国师,后来又加封他为帝师。忽必烈以后,元朝皇帝也都尊奉大喇嘛为帝师。帝师既是佛教的最高首领,统领全国佛教;又是西藏地区的最高政治首领,掌管西藏军民世俗事务。除去委任帝师外,元朝又设置中央和地方机构,直接管辖西藏。在中央设宣政院(初名总制院),主管全国佛教事务及吐蕃军、民之政,以帝师领院事,设置院使十员,其中为长者常以朝廷大臣兼任,位居第二者必由帝师推荐僧人担任,以下设有同知、副使、院判等官,又在西藏设立三个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简称宣慰司)。在宣慰司下,又设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万户府、千户所 等。自宣慰使、都元帅至万户等各级官员,多以当地僧俗首领担任,由帝师或宣政院荐举,朝廷授职。

一、名词解释

1.氏族公社

原始社会后期以血缘关系结成的基本的社会经济单位。氏族公社是继原始群之后出现的以血缘为纽带的人类共同体,氏族公社的历史可分为两个阶段,即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母系氏族公社是氏族社会的主要阶段。父系氏族公社是由氏族公社向阶级社会过渡的社会组织形式。

2.灵渠

秦朝在岭南地区开凿的水利工程。秦在征伐南越时,为了转运粮饷,命监御史禄率士兵在今广西兴安县凿渠引湘水进漓江,该渠长达33千米,是为灵渠。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对我国南方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3.天人三策

建元六年,太皇太后窦氏驾崩,汉武帝乾纲独揽。建元初年被扼杀的新政,再一次被提上了日程。元光元年,汉武帝令郡国举孝廉,策贤良,在内外政策上进行一系列变古创制、更化鼎新。董仲舒《天人三策》《春秋繁露》以儒家学说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黄老”等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建立起一个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思想体系。

董仲舒以儒学为主体和外壳,杂揉各家思想,以阴阳五行学为哲学原理建立起具有神学色彩的新儒学体系,用“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天授”、“三纲五常”、“春秋大一统”等观点,将君主统治影射到天道上,天不变道亦不变,为帝王的统治提供了理论根据。为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法宪制度和封建社会的秩序结构”提供了初步模板、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4.盐铁论

西汉桓宽所著关于盐铁会议的记录。十卷,六十篇。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召集朝廷大臣与郡国所举贤良文学举行会议,辩论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和平准均输等国家财经政策问题,称为“盐铁会议”。至宣帝时,庐江太守丞桓宽将这次会议的记录整理编次,撰成此书。书中广泛涉及当时经济、政治、军事、思想等领域的问题,记载了贤良文学和桑弘羊的不同治国学说,以及各自的施政主张,为研究西汉史的重要资料。

5.律令格式

唐代法典的四种形式。唐代的法律体系由律、令、格、式四种形式构成。律是刑法典。令是关于国家各种制度的规定,如《户令》《田令》等。式是各项行政法规、办事细则,如《水部式》等。格是对律、令、式所做的补充和修改。律、令、格、式互为补充,以律为主,同时并行。

2002年英语一考研真题【2002年考研英语一真题及原文翻译】

6.元和郡县图志

唐代地理总志。李吉甫撰。成书于元和八年(813年),故以当时年号为称。原有图和志共四十卷,又《目录》二卷,总四十二卷。以贞观十三年(639年)规划的十道为纲领,配合当时的四十七镇,每镇一图一志,分镇记载府、州与属县的等级、户、乡的数目,开元、元和的贡赋,以及沿革、山川、盐铁、垦田、军事设施、兵马配备等项。图佚于北宋,故宋人改称《元和郡县志》。宋以后《目录》亦亡佚,志也残缺不全。今存三十四卷。

7.辽饷

辽饷亦称新饷,明朝后期开征的用于辽东军事需要的一种赋税。始征于1618年,全国除贵州等少数地区外,平均每亩土地加征银三厘半,后来又两次增加税额,至1620年时共征银约五百二十万零六十二两。天启年间,辽饷征收扩大到关税、盐课及其他杂项银两。1631年又把田课由九厘提高到一分二厘,派银六百六十七万余两,除兵荒蠲免,实际征银五百二十二万余两,另加关税、盐课及杂项,共征银七百四十万八千二百九十八两。辽饷是对人民群众的大规模掠夺,加剧了社会的贫困程度,促进了明朝的没落。

8.裴秀

西晋地图学家。字季彦,河东闻喜人。曾主持魏末晋初官职和爵位的制定工作,官至司空。他著有中国最早有记载的地图集《禹贡地域图》,并在书中首次提出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的“制图六体”,即地图制图中的比例尺、方位、距离等原则,为明代以前中国地图制图者所遵循,是中国最早的地图制图学理论。裴秀按“制图六体”编制的《禹贡地域图》,考查了《禹贡》一书所记的山、河、海、平原、沼泽、丘陵、湖泊,古代的九州和当时的十六州,描制了历史沿革的18幅地图。其提出的“制图六体”对我国古代地图绘制影响很大。

二、论述

1.评议西周分封制与秦汉郡县志制

(一)西周分封制。西周初年,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受封有三种原因:一为周王的同姓(姬姓)亲属,二为功臣,三为古帝王之后。诸侯对天子有隶属关系,有镇守疆土、捍卫王室、交纳贡税、朝觐述职的义务。诸侯在封国内是君主,初封时就是半独立状态,在封国内亦实行分封制。国内土地的一部分归诸侯直辖,一部分作为采邑分封给他的卿大夫,卿大夫又以同样的情况分土地给士,士直接统治、剥削庶民。封国内的层层分封制也是与宗法制度相结合的,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周初分封在于用众多的诸侯国以藩屏周,监视被征服的各地民众,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诸侯对王室有按期纳贡靱觐、出兵助王征伐等义务,其内政基本是独立的。周初的分封对各地的开发和文化的传播、交融是有促进作用的。

(二)秦汉郡县制。秦始皇废除了古代的封国建藩制度,将战国后期已实行的郡县制推行到全国,把全国分为36郡,秦末增至40余郡(京畿不设郡,设内史以别于其他诸郡)。郡的主要长官是郡守,掌政事和军事;另有郡尉,辅佐郡守,并掌军事;还有监御史,为中央派遣之监察官吏。郡下设若干县。万户以上的大县设“令”,不满万户的小县设“长”,令(长)掌政事和军事;另有丞,掌文书、刑法;尉,掌军事。县以下有若干乡。乡设三老,掌教化;啬夫,负责征收租税和征发徭役;游徼负责地方治安。乡之下有里,另有亭、邮等。这样构成了一套严密的地方机构。地方长官由中央任免,实行薪俸制。

2.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汉初70余年的积累,使得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后的西汉王朝进入空前繁荣,但诸多矛盾并未消除,汉武帝遂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中央集权。

►政治方面:

(1)建立“内朝”或曰“中朝”,以制约丞相。皇帝将侍中、给事中等头衔加诸低级侍从近臣、贤良文学,使其出入宫廷商议军国大事,逐渐形成内朝,并凌驾于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所组成的外朝之上。

(2)建立新选官制度。汉武帝继续推行“举贤良文学”,“上书拜官”和策试等制度,同时设郡国岁举孝廉的察举制度,选拔出身低微的才能之士,并设太学选拔考试合格者任官,这充实和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3)置十三部(州)刺史,按六条问事,行监察职能,用酷吏监视和打击地方“强宗豪右”。

(4)削弱郡国实力。颁推恩令,规定诸侯王之位只由其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皆在诸侯王国范围内受封地,作为侯国,令诸侯王国愈分愈小,其势力益弱。颁“附益之法”,禁止诸侯王与地方官交通勾结。颁“左官”律,以诸侯王国官为“左官”,地位低于中央任命的官员,亦不得入中央朝廷任官,防止诸侯王网罗人才。颁“酎金”律,若诸侯朝贡酎金成色不足,则不免夺侯削爵。

►经济方面:

(1)统一币制。中央成立专门铸币机构,禁止郡国铸钱,以五铢钱为全国通行货币,旧币一律废止。

(2)盐铁官营。改汉初盐铁私营为官营,在大司农下设盐铁丞,总管全国盐铁经营事务,以增加国家收入。

(3)均输平准。均输即由国家在全国各地统一征购、运输货物,平准即国家购销货物以平抑物价,前者可抑制富商巨贾垄断市场,后者可打击囤积居奇行为。

(4)算缗告缗。算缗即令商贾、手工业者、高利贷者向官府自报财产并据此纳税。告缗即凡有告发商人有隐匿财产或呈报不实者,官府将没收财产之一半分给告发者作为奖励。此举增加了中央政府收入,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经济基础。

►思想方面: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抛弃黄老无为,实行“文治武功”,强调“大一统”,“君权神授”。

►军事方面:

(1)建立期门军和羽林骑。

(2)建立八校尉。其士卒皆由招募,属职业军人,这是中国古代募兵制的开端。

(3)击败匈奴,提高中原政权的地位,“汉人”一词出现。

上述法令的施行,限制和打击了富商大贾、豪强、贵族的经济势力,增加了西汉政府的财政收入,暂时缓解了由于战争和奢侈浪费所造成的困难。

3.论述唐代均田制

隋末唐初大规模的战争造成了大面积的土地荒闲,豪强大族地主衰落,一般地主正在兴起,自耕农占有较大比重。在这样的土地状况和背景下,唐朝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对农民按人口、对官员接品级分配土地。

(1)内容:

①规定18岁以上的男子给永业田20亩、口分田80亩,寡妻妾给口分田30亩。

②僧道给田30亩、尼姑、女冠给田20亩,杂户受田如百姓,工商业者、官户减半。

③有封爵的贵族给永业田5顷至100顷不等,职事官从一品到九品受永业田由60顷至200顷。永业田终身不还,可传给子孙,口分田受田者死后要归还政府。

(2)特点:

①国家由对夫妇双方授田,变为只对男方授田。

②奴婢由普遍授田,到有限制授田,再到不授田。

③唐代授田对象较前代更为复杂。

④土地买卖的限制逐渐由严放宽,为土地兼并提供合法依据,为大土地私有制的进一步发展开了方便之门,这是唐代均田制的最大变化。

(3)意义:

均田制的推行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多少获得了土地,这对于稳定小农地产,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起了一定作用。同时,均田制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延缓了土地兼并;但是实际授田的过程中,授田不足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唐代均田制实施的程度,南方不如北方,土地占有状况亦如此。安史之乱之后,均田制逐渐崩溃,以至两税法取而代之。

4.元代中央地方行政体制

(一)中央官制。元朝中央最主要的机构有三,即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分掌行政、军事、监察大权。(1)元朝实行一省制,即设立中书省(又称都省)作为中央最高的行政机构,总理政务。中央设中书省,中书令是虚衔,由皇太子兼领。中书令之下,有右、左丞相,是实际的宰相。下面有平章政事,及右丞、左丞 和参知政事,为副相。中书省下面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部长官为尚书,另有侍郎为副,与尚书共同处理政务。(2)1263年,设立枢密院,总理全国的军事。枢密使由皇太子兼领,也是虚衔,枢密院的二员枢密副使掌握军务。后来又增设同知枢密院事等官员。(3)御史台(又称内台、中台、宪台等)掌管监察。最高长官为御史大夫,其下为御史中丞、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御史台下,有殿中司和察院。前者的主要任务是纠察百官,后者是作为朝廷的耳目,行刺举之事。

(二)地方官制。(1)元代地方的行政机构系统是行省、路、府、州、县。地方政府的最高行政机构是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省的初义,即将中书省的职权临时在某处行使的意思。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后来演变为常设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各行省设丞相一员(例不常设),平章政事二员,右丞、左丞各一员,参知政事二员,品级皆与中书省官相同。(2)元朝在路、府、州、县都设置达鲁花赤,作为最高的监临长官,例由蒙古人充当,掌握最后裁定的权力,位于同级其他官员之上。(3)元朝初年,忽必烈即封吐蕃喇嘛教萨斯迦派首领八思巴为国师,后来又加封他为帝师。忽必烈以后,元朝皇帝也都尊奉大喇嘛为帝师。帝师既是佛教的最高首领,统领全国佛教;又是西藏地区的最高政治首领,掌管西藏军民世俗事务。除去委任帝师外,元朝又设置中央和地方机构,直接管辖西藏。在中央设宣政院(初名总制院),主管全国佛教事务及吐蕃军、民之政,以帝师领院事,设置院使十员,其中为长者常以朝廷大臣兼任,位居第二者必由帝师推荐僧人担任,以下设有同知、副使、院判等官,又在西藏设立三个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简称宣慰司)。在宣慰司下,又设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万户府、千户所 等。自宣慰使、都元帅至万户等各级官员,多以当地僧俗首领担任,由帝师或宣政院荐举,朝廷授职。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2002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博)经济学试题

考试科目:经济学

考试时间:2002 年3月17日

招生专业:经济学院各专业

一、宏观经济学(共25分)

1、请写出“卢卡斯供给方程”的推导过程,并说明其政策含义。

2、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陷入增长呆滞状态。请问,是否可以考虑采用扩大政府支出的财政政策或者推动经济增长的某种政策,使日本的经济在短期内尽快复兴呢?请根据宏观经济学的有关理论来说明你的理由?

二、微观经济学(共25分)

1、在一般均衡和帕累托最优理论中对生产函数有什么要求?并加以评论。

2、利用图简要说明交换的契约曲线和交换的经济核心(core)配置这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某产品市场的需求曲线为Q=1000-10P,成本函数为C=40Q。

(1)若该产品由一个垄断厂商生产,求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2)若要实现帕累托最优,求相应的产量和价格。

(3)求在垄断条件下社会福利的净损失。

三、政治经济学(共50分)

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是怎样批判萨伊的“三要素理论”的?马克思由以批判的基本理论依据是什么?

2、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的特点是什么?如何理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及其实现形式?

【说明】本试卷由题吧(tbar.cn)基于生成,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用户评论


∞◆暯小萱◆

2002年的真题还是挺难的,难度跟近年来比起来还是要高一些呢!阅读理解尤其是一直是考研英语最大的噩梦,不过能多做几套真题还是有益处的啊。建议大家赶紧查阅一下原文翻译,结合文章内容好好复习。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歆久

当年考研我也是怀揣着这份2002年的英语一真题应战的呀!感觉这次阅读理解的难度确实不低,当时很多同学在考试结束后都很沮丧,但是还好坚持下来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泪湿青衫

这个网站简直太赞了!终于找到去年试听版的2002年英语一考研真题了!赶紧下载收藏起来,准备好好刷几遍这些阅读理解练习题,争取把这部分掌握好。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煮酒

说真的,感觉这种老真题虽然年代远了一点,但是难度和考查知识点还是挺有参考价值的。大家要注重模仿考试环境,认真做完后再看看答案解析,加深理解。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笑傲苍穹

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复习备考对于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套2002年的真题真的很不错,因为我觉得模拟真实考试场景的能力至关重要! 真题反复练习绝对是关键!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蹂躏少女

这个网站分享的资源真是太棒了!让我找到了当年2002年英语一考研真题和原文翻译,记得当年备考的时候真的很吃力,希望现在这份资料能帮助到更多想要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生。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娘子汉

我正在准备考研英语一考试,这个网站分享的资源真是太棒了!尤其是2002年真题,感觉难度虽然比较高,但做完之后对解题思路和知识点都有一定的了解。 还有,原文翻译也十分有用!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独像过不去的桥≈

其实我觉得复习考研英语最重要的还是要多做真题练习啊,这套2002年的真题质量确实不错,建议大家能够在学习之余拿出来认真做几遍。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亡则人忘

我平时在公众号上关注了很多关于考研英语一的内容,今天看到这个网站分享的2002年真题还是挺惊喜的!打算周末的时候把这套真题做一遍,看看自己的水平怎么样。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温柔腔

很多人都说英语一考试难度非常大,我觉得确实很难,尤其是阅读理解部分。不过呢,多做一套真题比什么都管用,这2002年真题就不错!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优雅的叶子

当年考研的时候,最头疼的就是阅读理解了,不知道其他年的真题和这个2002年怎么样?建议大家还是以这套作为参考教材练习吧!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南初

我正在准备英语一的考试,这次看到有网友分享的2002年真题感觉很有帮助,决定下载下来认真尝试一下,看看我的水平是否达到考研要求。希望这份真题能给我带来一些启发,找到学习的方向。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情深至命

说实话,我一直觉得老真题的价值还是很大的,可以让我们更了解考试的趋势和常见知识点。特别是这个2002年真题,大家要好好利用!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屌国女农

我觉得这套真题分享得非常及时,特别对那些即将参加考研英语一考试的人来说,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考试题目类型和答题技巧。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致命伤

想要顺利通过考研英语一考试,做好充分准备是关键。这份2002年的真题绝对能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相信很多同学经过仔细的练习都会有所提升!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巴黎铁塔

2002年的考研英语真题其实还是比一些近年来的真题难得多,大家要认真对待,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不能忽视细节和技巧。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衫故人

对于那些想提高英语水平并备战考研的同学来说,这份2002年真题绝对是一个宝贵的资源。希望你能从中学到更多有价值的知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goto考研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tokaoyan.com/16755.html

作者: 小条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