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2016年考研数学难度(2016考研数学真难)和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科目难度因人而异
仅供参考!
NO.9
英语
As for English. 高中英语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许多同学总是抱怨英语难,结果3500词都还没开始背,这能不难吗?花点时间把英语的基础打好,英语一定不负于你!
从2023届模考的分数线来看,外语毫无意外是最高分的,相冲名校的同学甚至要把英语目标定在135~140分以上。但近年来英语可能会略微提升难度,超纲词已经是常规操作,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多阅读外刊原文或者尝试做做考研英语的题目,因为无论是高考还是研考,题目的词源都还是外刊。
2022考研英语(一)
NO.8
政治
政治需要背的知识点很多,但不少题目有相似的套路,万变不离其宗,考个不错的成绩容易,但想考高分难。难在政治是主观题偏多,拉开分数的关键在于对题目的理解,精准分析题目,答对要点才能拿高分。
近年来由于选考政治能在志愿填报中得到一定的优势,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这门科目,有的人甚至已经在为未来考研考公做准备而死磕政治,有心的同学可以多加关注哦。
NO.7
生物
生物考的更多的是知识的细度,比的是谁把课本扣得更细更明白。例如必修几第几单元xx页,xx行,旁边的配图是什么…理科中的文科名不虚传。但也因为如此,很多生物高分的考生都是通过不断重复知识点的背诵,甚至在做题的时候把每一个选项都拉出来再次加强背诵,最后都能记得很牢固。
所以生物难在如何背诵,只要肯努力还是有收获的,有网友建议看教材的同时可以买漫画生物书辅助记忆。
NO.6
化学
化学知识点细碎庞杂,需要记忆的东西非常多,且知识间联系紧密,前期基础没打好的话,很容易后期崩盘,比如从选修4的化学反应原理开始就会颠覆认知,典型的一失足成万古恨。
平时要注意复习巩固之前的知识,建立自己的知识链,最难的是在高三模考,考题十分不固定,考验思维灵活度。
NO.5
历史
有同学说:历史的难点在于题型比较灵活,即使你把整本书背的透透的了,但考试时看到题目还是一脸问号,根本找不到答题的关键点。
实际上,如果没有把历史的几本书从头到尾翻20遍以上,根本不算完成了第一轮复习。与自然科学不同,历史没有定律,但他可以总结规律,所以这很考验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只有先完成了大量知识的原始积累,才能进一步造就能力,这能不难吗?
NO.4
地理
很多考生把地理奉为“玄学”,考前估分85,考后查分35。但其实学地理要具备“理科思维”。
地理内容比较抽象,像地球运动、时区、晨昏线等内容需要很强的空间逻辑感,山脉河流区域等又需要很强的记忆力。建议先买一个小地球仪摆在桌子上没事就看看,平时也可以多刷刷地理试题,锻炼一下地理思维。
NO.3
语文
难度第三的语文,除了需要知识的积累以及大量背诵,更需要极强的阅读理解能力,短期内很难大幅提升。下面那篇2017年的高考浙江语文真题,连阅读题作者本人都直呼难。
当然吐槽归吐槽,语文也是有解题技巧的,很多答案也是言之有理即可,所以我们把语文放到第三名。
NO.2
数学
数学知识量大,考查综合型强。函数导数圆锥曲线难度非常大,且分值占据总分半壁江山,不少同学高一的时候还在美滋滋,高二直接大崩溃!如果这三部分没学好,高考想拿高分就别想了。
此外,明年的高考命题趋势就是强化大语文大数学,物理最难还停留在2016到2022这一段时间的高考模式(所以说以后的第一名很有可能从物理变数学)。
NO.1
物理
第一名,物理!这门学科是最接近神学的学科,随着科学的发展,物理这层迷雾也在慢慢被拨开。但其过程是非常痛苦以及烧脑的,不信请看普朗克的颜值变化↓
图源:央视网
物理这门科目,入门十分简单,但后期难度直接来个大跳跃!而且不能完全用数学思维来解,不然即使算到吐也算不对。要想学好物理,就必须了解物理公式是一个规律的总结,记住绝对是在理解的基础之上,死记硬背根本就不可能解好题,特别是综合性的复杂度高的题。学习物理要有空间想象能力,要有很好的逻辑性,要有悟性,可能这里就是那1%的天赋吧
2022考研数学,估分只有90分,是不是真的“凉凉”了?
文/学个习
2022年,考研数学赶上了“偶数年”。
与很多人考前预测的一样,考研数学确实比较难,至少要比2021年难。
但是,难度应该是没有2016年、2020年大。
其实,如果我们去研究考研数学平均分,或者往年数学单科国家线,就会发现确实有一定规律可循。
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大小年”或者“奇偶年”之分。
将最近10年的考研数学平均分画一条线出来,就能够看出来这种“波峰波谷”交替出现的趋势非常明显,这就是所谓的“奇偶年”现象。
因为,题目难,平均分就会比较低。
可能有人会说了,即使题目再难,依旧有人考高分啊,满分150的又不是没有见过,哪怕是2016年、2020年,也有不少满分的考生。
其实,这些高分同学基本上对平均分没有影响,为什么呢?
因为,这些高分人数放在几百万考生中,就像是在大海中丢了颗石子,能有多大的涟漪呢?
因为,在大样本容量下,其分布规律是属于“正态分布”的。
正态分布的图形长下面这样。
横轴用来表示考研数学成绩,纵轴表示所占总人数的比率。
横轴中间的那个u就是平均分。
越往平均分右边,表示成绩越高,最右边成绩为满分150分。
越往平均分左边,表示成绩越低,最左边成绩为0分。
然后,可以看到,考满分的同学与考0分的同学都是非常稀缺的,人数占比特别少。
也就是说,大部分考生的成绩,都是围绕在平均分u两边的。
是不是非常好理解。
所以说,考研成绩平均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目的难度。
继而,就有了考研“奇偶年”这种说法。
而关于“奇偶年”的来历,并没有一个官方的说法。
个人认为只是一种“巧合”。
可能,刚好某一年出题难度过大,然后,大家分数都很低,然后,第二年降低了题目难度,大家分数又上去了。
那第三年,就再增加一点难度吧!
继而一年又一年,就形成了这种“奇偶年(大小年)”的现象。
这也是为啥很多人在考前就预测了2022年考研数学会比较难的主要原因。
事实证明,大家的预测很准。
考完数学,很多同学都在叫苦连天,感觉自己已经“凉凉”。
然后,看到有不少考生数学估分也只有90分,还有人可能连90分都没有。
然后,又看到有读者给他们泼冷水说道:“考研数学90分,基本上与读研(研究生)无缘”。
这,也太打击人了叭!
本来考得不好,心情就不咋地,结果……,你还告诉我,考研数学90分都与研究生无缘,这谁能受得鸟。
所以,下面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考研数学90分,真的与研究生“无缘”吗?
考研数学90分,到底与研究生有没有缘,我们不能一概而论。
因为,不同档次的大学,不同的专业,其分数线也会不一样,对数学的要求也会不一样。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考研数学90分,并不算一个很低的成绩,可别看数学满分是150分。
从最近几年不到70分的平均分就能够看出来,考研数学想要上90分,其实也不容易。
至少基础不能太差。
否则,别说是90分,就是60分可能也考不上,特别是数学一。
所以说,考研数学能考90分,不应该被嘲笑,而应该被鼓励与肯定。
其次,我们再看一下国家线中对数学单科线的要求,以2021年为例。
2021年,(学术学位)国家线如下。
可以看到,各专业对“单科(满分>150分)”的要求不一样,就考数学的专业(工学、理学、经济学)来说,经济学要求是最高的,要74分。
也就是说,你如果报考的是经济学学硕,无论是什么大学,数学必须要能达到74分才行,这是最低要求。
所以,90分,过线依旧没有任何问题。
下面,再看一下专硕的分数线要求。
可以看到,对数学要求比较高的专业,是金融、应用统计、税务、保险这些专业,数学单科线也是74分。
其他工学专业,像什么电子信息、机械、土木、建筑学啥的,数学单科线只要56分,一点也不高。
综合以上分析,考研数学90分的成绩,无论你报考的是什么专业,过国家线一点问题都没有。
而不少普通大学的考研复试线本来就是国家线。
所以,只要你报考的学校不是像清北复交浙这种档次的强势“985”大学,都有机会进复试。
同时,只要你能过国家线,就意味着具有调剂资格,你如果对学校要求不高,只要有学上,学校偏,档次低也能接受,个人认为调剂成功的概率很大。
当然,有些同学可能要求比较高,报考的是“自划线”大学。
对于这种情况,能不能进复试,可能就得看专业。
举个例子。
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1年复试线为例来看。
像比较热门的计算机、软件工程、应用统计等专业,数学复试基本线都是高于90分的,为100分。
所以说,你如果报考中科大的这些专业,数学没有100分,总分再高可能也进不了复试。
当然,这些热门专业的其他“自划线”大学,比如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其分数线都不低。
最后,我们做一个总结。
考研数学90分,过国家线没有任何问题,也能够满足大多数普通大学的分数线要求,却不一定满足“自划线”大学的热门专业分数线要求。
但是,依旧有机会上“985”大学,比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其工学数学单科线就没有超过90分。
所以说,考研数学90分与研究生“无缘”这种说法不成立,也太过于绝对,更不会“凉凉”。
你如果只要求有学可上,那一点问题都没有,选择B区“双非”大学,依旧能够成功上岸。
感谢您的阅读,喜欢文章就点赞转发一下吧!
讨论:关于2022考研数学,你觉得难吗?估分是多少?欢迎留言评论。
假设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思维方法,真正掌握了,做题很轻松
小学数学的鸡兔同笼问题、逻辑推理题以及一些应用题中,经常会用到假设法。部分竞赛中,也会用到假设法。下面简单举例说明。
一、鸡兔同笼问题
小明家养了鸡与兔子,头有16个,脚有44只。问鸡兔各有几只?
一种经常用到的方法就是假设法:假设全部是鸡,那么应有16*2只脚,事实上目前有44只脚,多出来的脚有44-16*2=12只,所以兔子的数量为12/2=6只。
二、一道推理题(SASMO2016-G4-Q18题)
Susan、Lina、Michelle、Wennie在比较谁重,
Susan:我最轻;
Lina:我不比Susan轻,但有人比我重;
Michelle:我不比Lina重,但有人比我轻;
Wennie:我是最重的。
其中只有一个人在撒谎。请将Susan、Lina、Michelle、Wennie按照轻重顺序排列。
由于现在不知道谁在撒谎,我们只能逐一假设,看是否有矛盾。
假设Susan撒谎,则其余三个人Lina、Michelle、Wennie都说的真话:
Lina:我不比Susan轻,但有人比我重,即 Lina >Susan,存在某个人?使得 ?>Lina;
Michelle:我不比Lina重,但有人比我轻,即 Lina >Michelle,存在某个人?使得 ?< Michelle。
Wennie:我是最重的。
按照上面三个说真话的人可以得到结论:Wennie >Lina >Michelle >Susan。
结果推论出Susan最轻,也就是说得出的结论是Susan没有说谎,而我们假设Susan说谎了,因此是矛盾的!
下面分别假设Lina说谎、Wennie撒谎,依然存在矛盾。从而最终得出结论Michelle是撒谎者,推断出Wennie >Michelle >Lina >Susan。
三、一道应用题
某工厂生产一批仪器设备,原计划18天完成,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生产50台,照这样做了12天后就比原计划产量多生产了240台,问这批仪器设备原计划生产多少台?
假设实际生产了18天的话,则应该比计划生产的台数多了50*18=900台。目前生产的天数少18-12=6天,生产的台数少900-240=660台,从而可以推断出实际每天生产的台数为660/6=110台。所以计划的台数为:110*12-240=1080台。
我计划写的一些有关数学方面的内容,是通过一些典型的题目,以帮助到那些没有进行奥数等系统训练的同学培养数学思维,没有特别大的难度,只是希望力求让孩子们掌握其思想方法。本文中说的假设法,以及诸如等量代换法、逆向法等等,都是重要的思维方法。
欢迎关注、转发、交流与讨论。期待共同努力,能做一些有助于让孩子们提高学习效率的事情,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锻炼、去思考。
用户评论
百合的盛世恋
啊啊啊!感觉今年数学真太难了!我前天才把复习完了也没怎么看错地方,这次考完直接懵逼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烟花巷陌
我觉得今年数学题目的量还是合理,但是难度确实有所增加。尤其是考卷的最后几道,真的太折磨人了。当时我的脑海一片空白…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眷恋
同意上方的说法,今年数学题目考察的内容比较全面,很多基础知识点都被考到了,而且题型也比较刁钻,需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才能顺利解决。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Hello爱情风
我是做真题的时候就发现这个方向的题型特别难,平时积累不够,这次考试直接被出卖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凉凉凉”凉但是人心
数学一直是我最大的弱项,今年的难度确实是让我有点绝望啊。感觉考完试全身都是凉意。希望自己的实力能突破自己预想分数线…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颓废i
我也觉得2016年的考研数学真难呀!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复习,却在考试室里完全发挥不出来了。压力太大真是让我崩溃…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り。薆情海
今年数学的难度主要是理论部分,很多知识点都很深奥,需要认真梳理和理解。 虽然比较难,但我还是觉得考研数学非常有挑战性和乐趣。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封心锁爱
我觉得2016年考研数学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和解题技巧,还是可以顺利应对的。 不过确实有些偏難しい题目需要静心思考很久才能解决哦!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断秋风
今年的我简直是被折磨坏了!考研数学真太难了!😭 很多知识点我根本没听过,也没有时间再补习。希望这次考试能顺利通过吧。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淡抹丶悲伤
对标的难度确实增加了,2016年考研数学确实偏向于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応用能力。平时积累经验很重要!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矜暮
我感觉去年考研数学还好,今年就有点过分了。感觉自己已经把所有知识点都掌握住了,却还是在考场上被整不会了。太伤心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歆久
其实我觉得2016年考研数学难度适中,不会说特别难解或特别轻松,都是正常的范围内考察问题,关键是要找到自己的节奏和方法来应对考试。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慑人的傲气
去年考研数学还好过一点点,今年直接难爆炸了!我本来已经掌握了不少知识点,可是在考场里竟然一窍不通,太难受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单*无名指
我的感受就是2016年考研数学偏向于考验学生的细节观察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题目虽然难,但仔细思考还是能找到解决办法的!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遗憾最汹涌
我感觉难度是确实有提高的,尤其是高等数学部分,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解题。建议后续考生加强基础,同时注重応用能力的训练!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微信名字
这次考研数学让我觉得备考过程和考试过程真的需要很强的意志力和毅力!希望我们都能坚持下去,取得理想的目标!💪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惦着脚尖摘太阳
明年再战!总觉得2016年考研数学太难,要好好反思下复习策略。 这次发挥不佳也让我更加意识到学习的进步空间。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江山策
感觉今年数学难度确实增加了,很多题目都超出我预期的范围了。希望后续考生们能够提前做好准备,积累足够的知识点和解题经验!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