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2017年研究生考试国家线—2017年研究生国家线线,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分数线公布情况
不久前,湖北省招生办公室发布了2017年普通高考艺术类美术与设计学类专业统考的合格分数线。本科的最低录取标准定在了183分,而高职高专的最低录取标准则是161分。消息一经公布,犹如一块石头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考生们纷纷开始对照自己的分数,既感到紧张又充满期待。
这个分数线是区分考生学业水平的关键界限,若能超过它,考生便有机会冲击本科院校;若仅达到高职高专线,他们依然可以致力于追求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这样的分数线设定为招生院校提供了明确的选拔依据,使得招生过程更加井然有序。
报考人数概况
本次美术与设计类考试吸引了17522名考生报名。其中,本科录取人数达到15038人,高职高专录取人数为17068人。通过对比这些录取数据,我们可以发现,绝大多数考生都有机会进入本科或高职高专学习。此外,从报名人数的规模来看,这一数据也显示出公众对美术与设计学类专业的高度关注和热情。
湖北省2017年艺术高考报名的考生数量呈现下降趋势,共有28519人报名,较上年减少了2938人,降幅达到了9.3%。在美术与设计、舞蹈等专业报名人数也出现小幅减少的情况下,这一下降趋势显得尤为明显。这或许是因为考生及家长在报考选择上变得更加谨慎,不再盲目追随潮流。
各专业报考趋势
报考美术与设计学类的人数有所减少,这或许是因为人们对艺术高考的看法发生了改变。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并非所有学生都适合学习美术与设计学类专业。此外,该专业竞争本身就非常激烈,因此,一些考生可能会选择其他竞争相对较小的专业。
音乐学以及戏剧与影视学领域中的播音与主持艺术、表演、服装表演等方向,其专业数量呈现出显著上升的趋势。这或许是因为这些专业就业范围广泛、社会关注度较高,且具有强烈的表演和展示特性,从而吸引了众多考生的兴趣。以表演专业为例,它长期享有明星般的吸引力,使得许多年轻人对其充满了憧憬。
艺术高考趋向分析
专家指出,目前艺术类高考逐渐消除了人们对其作为高考捷径的认知。过去,众多学子将艺术高考视为升学的一条便捷之路,认为短期集中训练便足以进入心仪的学府,然而这一趋势已发生改变。现在,学生们更倾向于进行理性、专业的报考选择,不再以投机的心态来对待艺术高考。
自省统考实施以来,考试更加强调对学生全面、综合能力的评估。评估范围不再局限于某一领域,比如美术与设计类的统考,会从多个角度评估学生的绘画技能和设计理念等。此举有效地将那些临时突击的考生排除在外,为真正具备艺术天赋和专业技能的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
学生专业水平变化
相较以往,学生的专业能力有所增强。这或许是因为考生们认识到,如今的艺考竞争和考查标准与过去有所不同,于是开始注重日常的专业学习和经验的积累。部分学生甚至主动寻求专业教师的长期辅导。
学校与培训机构在帮助学生提升专业技能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学校可能会增设艺术课程,而培训机构则会依据考试需求调整教学计划和手段,这些举措均有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增强。比如,一些美术培训机构会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写生实践,以此提升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能。
对考生和家长的启示
考生们应当认识到,随着艺术高考逐步走向理性化和专业化,我们必须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抱以严谨的态度。不可抱有投机取巧的心态,而应脚踏实地地增强自己的专业技能。在挑选专业时,还需兼顾个人的兴趣与天赋,切不可盲目追随潮流。比如,若对唱歌情有独钟,那么音乐学专业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在此之前,必须对自己实际能力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在孩子的艺术高考路上,家长同样扮演着关键角色。他们需协助孩子规划恰当的学习方案,留意相关的报考资讯。同时,家长还需注意,不要给孩子施加过重的压力,而应激励他们坚持个人选择,并在孩子遇到难题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鼓舞。举例来说,当孩子面临备考压力,家长可以带他们适当放松,以此减轻紧张感。
阅读至此,你或许会想,艺术类高考的竞争将会愈发激烈吗?不妨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进行一番交流。若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请不要吝啬点赞和分享!
985高校调剂名额也增加,考研突然不卷了?
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接近尾声,一些第一志愿落榜的考生通过调剂得到了上岸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厦门大学、兰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985高校接收大量调剂考生。这给了落榜生以“捡漏”的机会。
对于高校来说,接收调剂考生意味着第一志愿录取没有完成招生计划。为什么考研竞争极为激烈的当下,却出现了这种反常现象?
这主要有两大原因:首先,2025年研考的公共科目难度提高,那些自命题专业科目同样难度高的高校,会出现第一志愿上线人数不够的情况。今年,就连清华大学有的专业也无人进入复试。
其次,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性价比下降,尤其是工商管理、法律等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费较高,考生在工作和深造之间更倾向于工作。非全日制专业也是985高校调剂名额最集中的类型。
业内人士介绍,985高校调剂名额增加的同时,“双非”高校的第一志愿录取情况则相当不错,且接收的高分调剂考生也有所增加,这意味着大学生在考研时目标越来越明确、选择越来越理性。
图片来源:IC photo
2025年研考统一调剂开始之前,一众985高校列出了接收调剂专业的清单。
厦门大学有30个院系接收调剂考生,拟接收人数超过270人,火爆的人工智能专业拟接收11人,生物与医药专业高达18人。
华东师范大学有10个院系接收调剂考生,拟接收人数超过200人,全部是非全日制专业,其中软件工程专业计划余额高达78人。
中国海洋大学有8个院系接收调剂考生,其中包括新闻与传播、法律、环境工程3个全日制专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北航招收2025年硕士调剂信息汇总》中表示,“我校总体生源充足,有自命题科目的专业接收调剂”。接收调剂的专业有28个,比去年减少27个。但今年接收调剂的专业里,还是包括集成电路工程、人工智能等热门的全日制专业。
位于西北地区的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虽然办学质量很好,但接收调剂专业数量较多。兰州大学有33个学院的131个专业方向接收调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18个学院的53个专业方向接收调剂。
山东大学13个专业拟接收45名调剂考生,医学类专业占多数,此外物理学专业拟接收调剂考生高达13人。
有的211和“双一流”高校接收调剂考生的人数规模更大。据报道,云南大学调剂名额约1026人,河南大学调剂名额676人,东北林业大学调剂名额640人。
一名考研培训行业人士介绍,近年来每年参加调剂的考生高达几十万人。虽然名校出现了较多的调剂名额,但相比于海量参与调剂的考生来说仍显得少之又少。
考生调剂成功的难度也越来越高。这名专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个别高校报考调剂的人数甚至超过第一志愿报名人数的几倍。
但对于名校来说,更愿意接受校内调剂或高分生源。这导致为了抢占生源,出现了一些调剂乱象。
今年有考生在网上晒出自己的调剂通知,他在4月8日12点11分收到调剂复试通知,通知要求他在收到短信后4小时内确认同意参加复试,逾期未回复可能会被取消复试资格。
另据报道,往年还有考生在凌晨4点半收到调剂待录取通知,并要求在30分钟内确认;还有高校向考生发出调剂待录取通知后,要求考生在3分钟内确认等。
“总体上,接收调剂的985高校非常受欢迎,调剂名额竞争也非常激烈,毕竟高分落榜生人数足够多。”考研规划专家甘源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但为何今年985高校得到的调剂名额变多了?
甘源认为,“主要原因可能是今年考研的公共科目太难了,如果正好某些高校的某专业自命题科目命题也难,考生得分不高,就会导致第一志愿上线人数不够。”
今年,出现了一些专业第一志愿0上线人数的现象。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有5个专业的第一志愿上线复试人数为0,其中地质学专业计划录取13人,但是第一志愿上线复试人数和推免人数均为0。北京科技大学的材料科学与技术、物流工程、仪器仪表工程、材料工程等专业的多个方向的第一志愿上线复试人数都是0。
就连清华大学也出现了无人进入复试的情况。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2025年共有4个专业招收硕士生,其中土木工程、土木水利两个专业分别招生2人、1人,也分别只有2人、1人等额进入复试,最高分仅343分;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专业则无人进入复试。
调剂名额变多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专业遇冷。
比如,土木类专业上线人数少不止发生在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今年接收19人,而2024年为7人;厦门大学土木工程专业需调剂14人。
这一现象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阶段密切相关。随着国家基建和城市化建设进入相对成熟期,劳动力市场对土木类专业的人才需求逐渐减少,为适应这一变化,部分高校已经撤销了土木类本科专业。
工学是我国招生人数最多的学科门类,就业情况也相对较好,但长期以来,冶金工程、水利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等专业招生面临一定困难,因为这些专业对口的就业集中在工作条件艰苦、工作性质特殊的领域。
对此,我国从2000年起多次划定工学门类照顾专业,降低研究生招生的总分和单科成绩要求。
上述考研培训行业人士认为,照顾政策保证了这些专业的生源稳定,但同时,有的高校录取学生的数学和专业课成绩较低,不利于优秀生源进入这些专业。
非全日制专业一直是985高校接收调剂考生的“大户”,今年也不例外。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工商管理(MBA)、工商管理(EMBA)、会计(MPAcc)、工程管理(MEM)4个非全日制专业接收调剂名额共248人。厦门大学的MBA、EMBA这2个项目非全日制专业接收调剂名额共93人。中国海洋大学的法律(非法学)涉外法方向、法律(法学)这2个项目非全日制专业接收调剂名额共35人。华中科技大学的工程管理非全日制专业接收调剂21人,比去年增加12人。
非全日制专业遇冷,首先与这些专业的性价比变差有关。
以招生规模较大的MBA为例,学费动辄十几万元,EMBA的学费更高,名校几乎为30万元起步。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在职人群读一个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性价比变低了,大家觉得保住工作就不错了,花几十万元读书后能带来什么样的回报并不确定。”甘源说。
上海一所地方本科高校MBA中心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几年企业高管们的压力比较大,而MBA学费本身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导致潜在考生人数在萎缩。同时,MBA招生的院校却在增加。
近年来,MBA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南方科技大学2025年拟招收200名非全日制MBA,是所有专业里招生人数最多的。目前,该校非全日制MBA正在接收调剂考生,未公布计划名额,而是“招满为止”。
“预计学校明年会缩减MBA招生计划,因为要维持MBA的稀缺性。”北京一所“双一流”高校MBA中心的教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这名教授介绍,目前大部分高校的非全日制MBA需要接收调剂,这与招生录取机制有关。从2017年起,我国统一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录取,即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也要参加统考并达到国家线。“大量想读且有经济条件读非全日制MBA的在职人群,却通不过研究生考试。”他说。
所以,学费较高的MBA、EMBA以外,学费并不太高的法律、公共事务管理等非全日制专业也需要大量接收调剂。而接收进来的却主要是报考全日制专业落榜的应届高校毕业生,而非在职人群。
2020年以后,教育部规定,原则上招生单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虽然保证了非全日制研究生面向目标人群,但没有改变生源下降的局面。”他说。
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单位只得不断接收调剂。4月10日,北京一所知名财经高校发布了MBA专业接收第三批次调剂通知,拟调剂20名非全日制MBA。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关于2017年研究生考试国家线—2017年研究生国家线线,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用户评论
|赤;焰﹏゛
今年的调剂学生还是不少啊! 2017年的研究生考试国家线真心不低!感觉我离梦想又远了,还是要努力拼搏吧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绝版了i
终于知道成绩公布的原因了,原来是今年考砸太多人,国家线降了! 大家别担心,明年接着冲,机会总是留给准备充分的人!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你所愿
看到2017年的研究生国家线,我有点庆幸自己当初选择去研二复读… 还有点不安,下一年竞争会更激烈吧?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棃海
这个2017年考研的国家线也太高了吧!我觉得好多地方的学校分数都比去年还高了,我真是看懵了… 还是说,我是个例外?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反正是我
我查阅了几个年份的数据,2017年的研究生国家线确实有所上涨。 以后考研的人真的要提前规划学习路线,不然竞争压力太大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巴黎盛开的樱花
这次考试的国家线真是让人意外啊!很多人觉得这对于应届生来说有点不利,希望教育主管部门能考虑这个方面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潇潇
对照一下2017年的研究生国家线,我发现我的分数离目标院校差好远啊! 现在开始刷题好好冲刺目标院校吧!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艺菲
今年考研的新闻太多了! 感觉每个学校都想要招更多学生,这个国家线对调剂生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悸╰つ
2017年研究生国家线线真是个比较高的分数标准啊! 希望大家能够做好充分的准备,切勿放弃梦想!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容月貌
看到2017年的国家线,我就有点后悔当初没加倍努力考研! 现在只能看今年的状态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熟悉看不清
我想看看谁说今年考研难度低? 2017年这个国家线摆在那里呢! 很多人都惨遭淘汰,大家还是应该脚踏实地好好学习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抚笙
有没有发现吗,《人民日报》也发布了对2017年研究生考试的结果分析吧! 可以从文章中了解到不少考研的经验和教训!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無極卍盜
感觉现在考研越来越难了,国家线越变越高。 我觉得很多优秀的学生因为分数的问题没有读上理想的研究生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长裙绿衣
看到一些人说2017年的研究生国家线比以往年份略高,确实令人担忧。 希望未来的趋势能够更加公平合理,让更多渴望学习的学生有机会实现圆梦!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娘子汉
我去年刚考过研,现在回看2017年的数据,感觉自己真的太幸运了! 但是也要提醒想考研的同学,努力拼搏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脏偷懒
不知道今年的国家线会如何? 希望不要像2017年那样高昂! 压力太大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放肆丶小侽人
对照一下2017年的国家线,我还有很大差距呢! 我该怎么提升自己? 需要认真制定学习计划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墨断笺み
很多人都说2017年的研究生考试难度很高。 不过我觉得只要坚持努力,一定会有进步!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