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2017年考研人数【2017考研多少人】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研究生考试将越来越卷
先对2011年至2025年研究生报录数量做了一个统计表格,供大家参考。
报考人数分析:
前期增长态势明显:2011年至2016年,报考人数相对较为平稳,基本在150万至 177万之间波动。2017年开始,报考人数呈现快速上升趋势,2017年至2023年间,除 2015年和2016年略有下降外,其他年份均保持增长态势,2023年达到峰值474万。这主要是由于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增加,以及就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许多考生希望通过考研提升自己的学历和竞争力。
近两年下降趋势显著:2024年报考人数较2023年减少36万,2025年较2024年再减少 50万。下降原因主要有:一是考研难度增加,如考试科目难度上升、竞争加剧等,让部分考生望而却步;二是考生更加理性,对研究生学历对就业的实际提升效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不再盲目跟风考研;三是专硕学费相对较高,且近年来高校纷纷延长学制,读研成本增加,影响了部分考生的报考意愿。
录取人数分析:
总体呈上升趋势 :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扩大,2011年至2025年录取人数逐年增加,2025年预计录取人数达89万左右。这主要是因为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高校也在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专硕招生占比不断提高:从2024年和2025年的数据来看,专硕招生计划占比均超过总招生计划人数的三分之二,且招生计划人数还在逐年增长,而学硕的招生计划人数则有所减少。未来,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加,专硕招生规模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报录比分析:
总体呈波动趋势 :2011年至2025年间,研究生考试报录比总体上呈现波动趋势。2011年至2014年报录比相对较低,在3:1至3.25:1之间;2015年报录比有所下降,为2.89:1;2016年至2018年报录比在3:1至3.57:1之间波动;2019年至2023年报录比逐年上升,2023年达到4.12:1;2024年报录比有所下降,为3.23:1;2025年报录比继续下降,为2.86:1。
从报录比表面看,好像考试难度减少,实际上,考试难度跟往年一样,因为,2024年和2025年录取人数包括推免生、单考生和科研院所、党校招生人数。如果去除以上几类人员,2025年社会统考录取人数为87.22万人。另有48万人是通过推免、单招等方式入学。对广大普通本科学校学生而言,难度不是降低了,而是增加了。
注:2023和2024年数据没有得到。
一方面,上面分析的,2025年的报录比应该为(388-48)/87.22=3.91,跟以往一样,甚至比10年前还高。2023-2024年的报录比应该是有问题,并没有像上面分析的,把推免生和单考生拿出来。
另一方面,推免生都是需要好学校优秀的学生,一般学校的学生根本享受不到这个待遇。只能跟几百万考生一起拼杀。即便是笔试成绩过了,后面的面试,依然面临被刷掉的问题。
从推免开始有人的因素,到普考面试又有人的因素,导致这场竞争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是缺少最根本的公平公正。如果想突破这个壁垒,需自己在本科时候做好相关功课。
另外,从专业来看,整体竞争表面有所缓解实际依然激烈。表现在一些热门院校和热门专业,如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报考人数依然较多,竞争依然激烈。
在这种情况下,毕业生应该更趋于理性看待考妍,一是研究生规模的持续增长,就业市场学历内卷与就业期望值存在差距,二是研究生教育质量控制严格。考生放弃考研而直接就业可能更是一种好的选择。如果要考,一定做把好信息关,既要研究明白目标学校,还要做好调剂备选学校的功课。
考研上岸后:研究生三年的蜕变进阶指南
考研人数从2017年201万激增至2025年388万,背后是学历竞争与资源壁垒的现实。但上岸不是终点,而是三年蜕变的起点:
研一:学术能力筑基期
告别本科通识教育,聚焦“问题意识”培养。985高校要求硕士每月提交文献综述,实验室从基础操作起步,一次实验失败可能需查阅50篇外文文献。此阶段通过“沉浸式训练”,构建穿透表象、直击本质的思维能力。
研二:科研思维突破期
论文写作成为核心战场。从选题到实证研究,双非学生曾驻点农村三月收集1200份问卷。掌握SPSS数据分析、Python信息爬取等“数字学术力”,在代码报错与田野调研中寻找创新突破口。
研三:职业定位清晰期
2024届硕士中,23%读博、35%进企业、18%考公。有人拒30万年薪选择基层选调,有人跨界从文科转新媒体运营。关键在于打造“一专多能”体系——纵向深耕专业,横向拓展数字技能与沟通力,在AI、银发经济等新赛道中寻找价值坐标。
三年成长,学历是船,能力是帆。那些在实验室的深夜、调研中的坚守,终将内化为应对时代浪潮的底气——不是终点荣耀,而是在旷野中锚定方向的能力。
用户评论
桃洛憬
2017考研的人数好多啊!感觉竞争真的超级激烈,希望大家都能取得好成绩!加油!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念初
去年考研就经历了一把,知道这几年考研人数越来越多了,压力很大。但无论如何都要对目标坚定不移,冲鸭!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染年华
2017年考研的人数多少?看到这个词条,我就想到自己当时考研时的艰辛和焦虑期…不过最终还是圆了梦想的!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哭着哭着就萌了°
这么多年来考生人数一直在递增,我觉得其实不应该只是考虑考研人数的问题,更应该关注教育资源的分配问题。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屌国女农
看到这篇文章忍不住感叹时间过得真是快啊!感觉自己才昨天还在复习考研呢!现在已经毕业好几年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太易動情也是罪名
每年那么多人参加考研,是不是说明研究生教育越来越大众化了呢?感觉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了。希望大家都能遇到好的导师和学习环境。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龙卷风卷走爱情
这篇文章真是太有意义了!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在为来年考研而备战,看到这么多数据真的很有帮助,可以更加了解明年考研的形势。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个人的荒凉
这篇文章说的对!竞争越来越激烈,不仅是数量上的问题,更是质量上的提升。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才能在这样环境下脱颖而出。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爱你的小笨蛋
我觉得考研不仅仅是为了考上研究生,更应该是一种自我提升的过程。无论结果如何,只要努力奋斗过这段日子就值得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灼痛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合适的学校和专业进行深造,也希望在未来的几年里,我们可以看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分配!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呆萌
这篇文章让我意识到,考研是个人成长的重要机会,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并为之付出所有的努力。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巷雨优美回忆
看到这些数据不禁感叹现在的大学竞争真的很激烈了。但我想说,只要你心怀梦想,愿意不断努力,就一定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此刻不是了i
2017年考研多少人?我当时刚毕业准备考研,看到了很多参加考研的人,心里多少有些压力哈。 但还是希望大家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生只盼一人
我觉得考研人数的增长表明,越来越多人渴望提升自己,这对社会的发展是一件好事!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最迷人的危险
每个人的选择都不一样,有些人喜欢考研,有些人不太热衷,关键是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然后努力向前。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浮世繁华
近年来考研人数上涨的原因复杂,需要更多的人关注教育公平和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关注考研人数的变化。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瞒我瞒
这篇文章让我重新思考了考研这个重要的决定,它不仅关乎着个人前途,更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目标!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浮殇年华
2017考研的人数数据确实令人担忧,我们应该反思教育制度的优劣势,关注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