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to考研网 资讯 2018年考研人数和通过率,2018今年考研多少人

2018年考研人数和通过率,2018今年考研多少人

确实如此!有数据统计,25考研录取率为29.59%。比24考研的27.42%足足提升了接近2个百分点。

*图源网络,数据仅供参考

可以说25考研是自2021年以来,考研成功率最高的一年!

但小编想说,这只是整体大环境,大家还是要具体到自己目标院校和专业,才能判断自己准确的竞争压力。

因此,小编建议同学们关注自己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报录比,再结合其他因素来评判上岸的难度,这样才比较合理。

部分院校公布25考研报录比

小编先要强调一个概念:上岸难度不光要看整体以及各个院校的招生人数,还要参考报录比数据。

报录比=统考报考人数/统考录取人数。

报录比是历年考研择校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也就是说,报录比越高竞争就越激烈。

截至目前,已有部分院校公布了25考研报录比,同学们可以以此作为参考,评估一下报考的合理性哦~

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25考研报考人数为21864人,该校25年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约5232人,整体报录比约为4.18:1。

从此前官网公布的数据来看,以下专业竞争较为激烈:

全日制:社会工作、新闻与传播、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法律(非法学)等。

非全日制:公共管理、法律(法学)、会计、教育管理、学科教学(思政、语文、数学、英语)等。

*图源深圳大学研究生招生公众号

上海师范大学

25考研共有9954人报考上海师范大学。

以人文学院为例,报录比较高的专业有: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图书情报、学科教学(语文)等。

*数据源于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天津师范大学

25考研共有11064人报考天津师范大学,该校今年的招生计划为2300人,除去已接收的52名推免生,统考整体报录比约为4.92:1。

以文学院和政治与行政学院为例,报录比较高的专业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文学方向)、汉语言文字学、社会工作。

*数据源于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江西师范大学

25考研共有12704人报考江西师范大学,其中政法学院的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公共管理;财政金融学院的会计等专业报录比较高!

*数据源于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此外,部分院校也公布了整体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

暨南大学:25考研共有22171人报考该校,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约5900人,整体报录比约为3.76:1。

华东师范大学:25考研共有近2万名考生报考该校,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约1966人,整体报录比约为10:1。

上海交通大学:25考研共有近1.8万名考生报考该校,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7000多名,整体报录比约为2.57:1。

如何查询目标院校报录比

目标院校的研究生官网

这是各院校发布官方消息的平台,是相对靠谱的方法。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

01搜索并进入“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02在“硕士生招生”一栏中找到“历年数据”

03找到“报考录取”相关信息

04进入该链接下载“附件”即可查看

*以上图源北京师范大学官网

这种方法得到的一般都是院校的第一手可靠信息,但是很多院校是不会对报名情况进行公布的,但我们至少可以通过招生简章或研招网了解到招生人数。

中国研究生招生

进入研招网首页,点击硕士目录进行查询。

在搜索框输入学校和专业出来后,把鼠标悬浮在拟招生人数下的那个三角形上,就会显示招生和推免人数。

除此之外,给研招办打电话,或者在社交媒体上咨询学长学姐也是了解报录比的方法。

通过各个学校的考研报录比,考生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往年的招生人数、报考、录取情况,选择院校和专业时可以作为参考。

26考研注意事项

通过观察近几年报录比的数据可以发现,非全日制研究生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了。

比如在25考研中,江西师范大学的非全日制公共管理专业报录比高达8.2:1。

在24考研中,华东师范大学的非全日制应用心理专业报录比更是高达96.75:1,真的是百里挑一了。

*图源华东师范大学24考研数据

2018年考研人数和通过率,2018今年考研多少人

这也可能是由于社会上越来越认可非全日制研究生,考公考编也已经开始承认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

但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难度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考试内容:

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和全日制研究生执行相同的标准,考试内容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而且考试难度也较高,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2、考试形式:

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一般采用全国联考的形式,考试科目较多,而且每年只有一次考试机会,考试机会相对较少,需要考生具备较高的备考水平和应试能力。

3、竞争情况:

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的报名人数逐年增加,竞争越来越激烈,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和综合素质,才能够脱颖而出。

4、复试要求:

非全日制研究生复试一般以面试为主,需要考生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对于专业知识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考生进行充分的准备。

近几年,随着同学们实力的逐步提升,研究生目难度也越来越大。

这更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较高的综合素质、良好的应试能力和充分的备考,同时需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学校,以及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考研的过程注定充满荆棘坎坷,但是小编希望大家都能通过努力+科学备考,迎来属于自己的光明!

2020年考研人数将超300万,考研你准备好了吗?

2020年考研网上报名火热进行中。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场准备已久的战役。

一个水杯、一个书包、一个手机。这一年来,南京审计大学毕业生张雪杉(化名)每天早上都带着这三大件出门,到附近大学的自习教室,直到晚上10点多才回到月租1000元的隔板小单间。晚上回家,偌大的校园只有秋风的声音,还有自己默念的单词声。

张雪杉去年报考了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律硕士,最后铩羽而归。“去年每天学习10多个小时,从9月份到12月份,我总共只出过校门两次,还是觉得时间不够用。”雪杉说,自己的分数并不算低,但竞争激烈,所以这两年法硕的复试线水涨船高,考研路越来越难走。

(一)人数爆棚!考研是全家人的战斗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研究生教育的大众化趋势已日渐明显。

根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17年,国内研究生报名人数达到了201万人,为当年应届本科毕业大学生人数的52%,2018年考研人数238万,2019年考研人数达到了290万,增幅21.8%。通过报考人数增长趋势和目前高校报考的情况分析,2020年报考人数或可达330—340万。

从2015年到2019年,江苏考研报名人数从10.4万、11.6万、14.4万、17万到21.2万,实现了翻番。各高校的研究生报名数据也不断创下历史新高,去年不少高校就出现了研究生考场安排的新难题。

比如南京大学2019年的硕士研究生计划招收5400人左右,网报27000人,比2018年增加37%。江苏大学2019年的硕士报考人数是10232人,比2018年增长34.2%。

面对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越来越多的本科生选择加入考研大军。一方面是对自我提升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想要追求更高的就业起点和薪资。

“不考上研究生,会是我一辈子的遗憾!” 张雪杉很坚定地告诉记者,即使今年再战失败,她仍然会选择再来一次。

像张雪杉一样执着考研的不在少数,也带热了不少考研公寓和寄宿式考研培训辅导机构。盐城师范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毕业生肖笑(化名),‘三战’才在去年考上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研究生。“头年考东南大学没考上,我就在大行宫附近租了房,结果再战失败。第三年我找了个寄宿考研的地方,那里有不少跟我一样的考生,不像一个人那么压抑。”

肖笑的“三战”成功有点戏剧性,她并没有考上当年报考的苏州大学社会学,却意外接到了南航社会学专业(非全日制)的调剂面试通知。尽管只有周末上课,上还有个“非全”,肖笑觉得,也算圆了一个名校梦。

很多考生和家长都觉得,读研就意味着更好的发展和就业。在很多家庭,考研已经和高考一样,不是考生一个人在战斗。

“第一年我没考上,我爸说没事,你上进我们绝对支持!”雪杉说,自从自己决定考研,家里报培训、买资料,一样没差,所以爸爸鼓励的话一说,“我的眼泪立刻就下来了”。“感觉儿子比高考还拼!每天不出门,晚上复习到一点多。”家在扬州的考生家长嵇女士说,她的儿子想得很清楚,直接去行业公司竞争力不强,国考通过率也很低,后路岌岌可危。除了做好后勤服务,自己做的,只能是默默地给儿子加油。

(二)考研难在哪?研究生扩招“去粗取精”

与考研热相应的,研究生招生数量正在有计划的增长。

根据相关统计,2017年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80.5万人,在学研究生263.9万人,毕业生57.8万人。我国2020年将建成亚太区域研究生教育中心,在学研究生总规模将达到290万人。按此推算,每年招生人数的增幅近5%。

那为何考研还如此之难?有研究生院老师介绍,有推免资格的名校,早早地通过校内保研、校际互推、夏令营等方式提前锁定了候选人,保研率不断提高。比如在南大2019年公布的推免名单中,推免录取就有2000人,占总录取的计划的50%。

想要获得名校推免,本科“985”“211”基本是标配。本科是一所独立学院的小华自嘲,“高考的时候身边保送的全校也就那么一两个,现面临很多‘躺赢’的对手,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其次,近年来硕士研究生扩招的名额主要用于主要面向经济社会产业部门急需的专业硕士。根据《江苏省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显示,南京大学2017年招收硕士研究生4701人,2018年招收5201人,增幅达到了10.64%。但在其中,学术性硕士的增幅仅为1.35%,专业硕士增幅达到18.49%。

增加专业硕士比重,主要是适应社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结构需要。但由于门槛低,培养模式不成熟等问题,专硕一直遭遇应届生的冷遇。但自非全日制在职硕士全部纳入全国统考后,很多应届生因成绩不够,被调剂到了非全,成了校园里奇怪的群体,尽管是脱产学习,但学校不安排住宿,且只有周末上课。

但在在职考生看来,哪怕这些“退而求其次”的应届生,实际上也拉高了他们进入复试的平均分。金融业已工作了近十年的林萍,今年报考了南大的MBA。“我平时工作很忙,还要带两个娃,如何和应届生竞争是个大问题。”

“截至本月15日,2020年考研报名持续了6天,我校网报人数与去年相比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尤其是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报名增幅更为明显。”扬州大学招办负责人表示。统一划线,对忙于工作少有闲暇学习的考生而言是增加了难度。但这也是教育部门“去粗取精”的过程。

(三)提高含金量,研究生教育严把“出口”关

不可否认,专业学位研究生已经成为我国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教育模式。根据《江苏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到2020年,江苏省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比例将达到6:4。近几年江苏省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增量基本上全部用于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目前,江苏在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达8.63万人,占硕士研究生总数的52.91%。

“人们对职业发展的更高需求催生了考研热,推免生挤占名额使得考研路更窄,加上招生结构(学术,全日制专硕和非全日制专硕)与报考结构性矛盾,使得考研形势日益严峻。”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孙俊华表示。

“应届生不愿意读专业硕士,非应届生又考不上。” 有专家表示,从往年很多学校招生情况来看,非全日制研究生仍有空缺,全日制研究生报考人数却爆满。随着专硕的社会认可度不断提升,专业领域对高级专门人才需求的日渐强烈,这种结构性矛盾将会逐步缓解。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要在研究生教育中深入贯彻“适合的教育”科学理念。近年来,省教育厅积极构建完善的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其中包括支持和鼓励高校建立研究生分流淘汰机制。目前,不少高校也都建立了完整的“提示—预警—淘汰”制度体系,“只要进门,就能毕业”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江苏高校因超出最长学习年限淘汰清退研究生人410人,中期考核未通过淘汰清退研究生23人,其他原因淘汰清退研究生323人。“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攻读研究生。攻读研究生,必须有一定的学术基础,要对科研有兴趣,且能执着刻苦,读研从来就不是轻松的事。”(记者 杨频萍 王拓)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25考研录取率公布!近5年成功率最高的一次!

咱们都知道,25考研报名人数持续下降,但考研扩招还在持续,那么25考研的报录比是不是也会随之降低呢?

确实如此!据统计,25考研录取率为29.59%。比24考研的27.42%足足提高了接近2个百分点。

能够说25考研是自2021年以来,考研成功率最高的一年!

但小编想说,这仅仅全体大环境,大家仍是要详细到自己目标院校和专业,才能准确判别自己的竞争压力。

因而,小编建议同学们重视自己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报录比,再结合其他因从来评判上岸的难度,这样才比较合理。

部分院校发布25考研报录比

先要着重一个概念:上岸难度不但要看全体以及各个院校的招生人数,还要参考报录比数据。

报录比=统考报考人数/统考录取人数。

2018年考研人数和通过率,2018今年考研多少人

报录比是历年考研择校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也就是说,报录比越高竞争就越激烈。

到现在,已有部分院校发布了25考研报录比,同学们能够以此作为参考,评估一下报考的合理性。

深圳大学

25考研报考人数为21864人,该校25年方案招收硕士研究生约5232人,全体报录比约为4.18:1.

从此前官网发布的数据来看,以下专业竞争较为激烈:

全日制:社会工作、新闻与传播、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法律(非法学)等。

非全日制:公共管理、法律(法学)、会计、教育管理、学科教育(思政、语文、数学、英语)等。

上海师范大学

25考研共有9954人报考上海师范大学。

以人文学院为例,报录比较高的专业有: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图书情报、学科教育(语文)等。

天津师范大学

25考研共有11064人报考天津师范大学,该校今年的招生方案为2300人,除掉已接收的52名推免生,统考全体报录比约为4.92:1.

以文学院和政治与行政学院为例,报录比较高的专业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文学方向)、汉语言文字学、社会工作。

江西师范大学

25考研共有12704人报考江西师范大学,其中政法学院的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公共管理;财务金融学院的会计等专业报录比较高!

此外,部分院校也发布了全体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

暨南大学:25考研共有22171人报考该校,方案招收硕士研究生约5900人,全体报录比约为3.76:1.

华东师范大学:25考研共有近2万名考生报考该校,方案招收硕士研究生约1966人,全体报录比约为10:1.

上海交通大学:25考研共有近1.8万名考生报考该校,方案招收硕士研究生7000多名,全体报录比约为2.57:1.

怎么查询目标院校报录比

目标院校的研究生官网

这是各院校发布官方消息的渠道,是相对靠谱的办法。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

01 查找并进入“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02 在“硕士生招生”一栏中找到“历年数据”

03 找到“报考录取”相关信息

04 进入该链接下载“附件”即可查看

这种办法得到的一般都是院校的第一手可靠信息,可是很多院校是不会对报名状况进行发布的,但咱们至少能够经过招生简章或研招网了解到招生人数。

中国研究生招生

进入研招网主页,点击硕士目录进行查询。

在查找框输入校园和专业出来后,把鼠标悬浮在拟招生人数下的那个三角形上,就会显示招生和推免人数。

除此之外,给研招办打电话,或许在交际媒体上咨询学长学姐也是了解报录比的办法。

经过各个校园的考研报录比,考生们就能够明晰地看到往年的招生人数、报考、录取状况,选择院校和专业时能够作为参考。

26考研注意事项

经过观察近几年报录比的数据能够发现,非全日制研究生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了。

比如在25考研中,江西师范大学的非全日制公共管理专业报录比高达8.2:1.

在24考研中,华东师范大学的非全日制使用心理专业报录比更是高达96.75:1.真的是百里挑一了。

这也可能是因为社会上越来越认可非全日制研究生,考公考编也已经开始认可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

但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难度较大,首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考试内容:

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和全日制研究生执行相同的标准,考试内容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而且考试难度也较高,需要考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总结本质。

2、考试方式:

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一般采用全国联考的方式,考试科目较多,而且每年只要一次考试机会,考试机会相对较少,需要考生具有较高的备考水平和应试才能。

3、竞争状况:

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的报名人数逐年增加,竞争越来越激烈,需要考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总结本质,才能够锋芒毕露。

4、复试要求:

非全日制研究生复试一般以面试为主,需要考生具有杰出的表达才能和总结本质,一起关于专业知识的要求也比较高,需求考生进行充分的准备。

近几年,随着同学们实力的逐步提高,研究生目难度也越来越大。

这更需要考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较高的总结本质、杰出的应试才能和充分的备考,一起需要注意选择合适自己的专业和校园,以及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关于2018年考研人数和通过率,2018今年考研多少人,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用户评论


墨染天下

去年考研的人才好多啊!感觉竞争好激烈,不过还是想鼓励大家坚持努力,只要做到最好就成功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城烟柳

看了一下数据,2018年考研人数真的挺多,而且通过率也不高呀。这让我觉得今年考研的压力好大,希望自己能顺利通过考试。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月下独酌

2018年的考研情况真的让人感叹!这么多人挤在一块儿竞争就真的好难呀,加油吧!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断秋风

看到那么多人都选择考研,感觉这是一个不错的方向。不过也要提醒大家不要盲目跟风,要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目标和路径。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采姑娘的小蘑菇

今年考研人数这么多,看来很多人都有着对未来的憧憬啊,希望大家都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oО清风挽发oО

其实2018年考研难度并没有特别高,关键是要掌握好备考方法。想要通过的话,要从一开始就认真学习,不要拖延时间。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海

2018年的考研数据让我感觉到竞争压力有多大!但只要付出努力,相信一定会取得理想成绩。加油!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醉婉笙歌

考研这个事真是不容易啊。2018年有这么多人参加,可想而知其中的辛苦。不过,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未来,所以要坚持下去!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迷路的男人

对于考研这个事情,我认为选择很重要。如果只是为了考进名校,那么压力很大,不如考虑真正兴趣和方向的专业。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自繩自縛

2018年考研人数真的太多了!希望大家都能在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最终实现梦想!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夜晟洛

感觉今年考研的人更多了,环境也更加激烈了呢。不过,只要认真备考,相信就能取得好成绩!加油!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枫无痕

2018年考研人数多,通过率低,其实主要还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当导致的。建议大家要科学地安排时间,循序渐进地学习。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执笔画眉

感觉竞争越来越激烈了。希望今年的考生们能够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机会,做好充分准备,最终实现考研目标!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开丶若相惜

2018年的考研数据让我意识到,想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要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和抗压能力!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初阳

考研这个事情需要勇气和毅力。看到那么多人选择继续深造,真的很让人励志,希望大家都能取得成功!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爱你心口难开

2018年的考研人数很多,但也说明了大家对未来的期望很高哦!其实只要找到了自己喜欢的方向,学习就会更有动力!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我发功喷飞你

考研不代表一切,但的确是一条重要的道路。希望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享受学习的乐趣!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阳光还感觉冷

2018年的考研数据让我感受到竞争的残酷,同时也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我要认真努力的去提升自己!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goto考研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tokaoyan.com/16495.html

作者: 小条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