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to考研网 资讯 2025年研究生报名人数下降 2050年研究生报考人数

2025年研究生报名人数下降 2050年研究生报考人数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2025年研究生报名人数下降 2050年研究生报考人数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报名人数连降两年,但竞争更“卷”?未来考研趋势如何变化?

2025年研招数据总结:报考人数下滑,招生规模逆势扩张

1. 报考人数“两连降”,考公成新选择

2025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为388万,较2024年减少50万,降幅达11.4%,连续两年呈现下降趋势。这一现象与同期国家公务员考试(341.6万人报考)的“火爆”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毕业生对就业稳定性的追求。专家分析,部分考生因研究生学历在考公中优势不足,选择直接就业或考编,形成“此消彼长”效应。

2. 招生规模持续扩大,专硕成主力

尽管报考人数减少,2025年研究生招生计划不降反增,全国统考计划招生87.22万人,较上年增长1.5%。其中,专硕招生占比超三分之二(60.2万人),理工科、医学等战略领域扩招显著。

3. “逆向考研”现象凸显,双非院校崛起

河南大学以2.8万报考人数登顶,成为非985/211院校中的“黑马”,报录比高达4.5:1。深圳大学则以2.1万报考人数领跑双非院校,其工科专业因就业优势和丰厚补贴吸引大量考生。头部院校如北大、清华报考人数仍超2万,但竞争趋于稳定。

4. 就业压力倒逼理性选择

数据显示,2023届研究生就业形势严峻:部分高校研究生离职率达10%-17%,求职成本较本科生高33%。上海交大研究生平均投递简历32.9份。

2026年考研趋势预测:竞争分化,政策倾斜

1. 报考人数或继续下降,考公分流效应延续

专家预测2026年考研报名人数或降至389万,降幅收窄但趋势不变。国考报名人数预计突破341万,经济学、法学等专业考生转向考公趋势明显。

2. 招生计划结构性调整,专硕扩招、学硕缩招

2026年研究生招生计划或增长3.2%,理工农医等紧缺领域扩招超5%。专硕占比将进一步提升,学费上涨或劝退部分考生。

3. 国家线或稳中有降,但局部竞争加剧

受试题难度调整和扩招影响,国家线或继续下降。但头部院校及热门专业(如人工智能、新能源)复试线可能逆势上涨,报录比超3:1成常态。

4. 政策红利:专项计划与就业导向

“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等专项政策持续倾斜,符合条件的考生可免初试或加分调剂。同时,高校将更注重产教融合。

总之需要理性规划,多维突围。考研降温背后,是毕业生对职业路径的深度权衡。

25考研骤降,26考研红利期真的结束了吗?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两年考研界和研究生圈里出现了很多“反常”的现象:

一是考研报考人数持续下降,好像考的人越来越少了;二是越来越多研究生吐槽自己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没有offer。

*图源网络

这些好像在告诉我们一件事:考研的红利期已经过去了!

甚至还有网友预测,大胆预测26考研报考人数会暴跌

*图源网络

那么,真的是这样吗?读研的意义还大吗?读研还能帮我找工作吗?今天,小编就跟大家一起分析一下!

考研红利期已经过去?

大家回想一下,在10年前的今天,听到“研究生”这三个字,心中会是极其崇拜的。

那时候,研究生学历还是非常值钱的,考公竞争压力小,工作可选择的多。

到了今天,一切的变化,都在让我们承认一点事实:读研的红利好像已经没了。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01 研究生扩招,学历出现贬值

近几年,研究生年年扩招,逼得很多就业岗位门槛变高。以前只需要本科的岗位,现在也基本上要研究生起步。

比如山西康乐幼儿园公开招聘2名博士研究生。看到没,是幼儿园要博士!

*图源网络

02 研究生offer获得率低于比本科生

去年的就业大环境真的不好,比如智联招聘发布的关于《2024年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中显示:

硕博学历应届毕业生offer获得率为44.4%,较去年下降12.3%,且低于本科生的45.4%。

*图源网络

有一半以上的研究生都没有找到工作,可以说,2024年研究生成了就业最难的一年。

并且,普通家庭的孩子已不能通过读研打破阶级壁垒,“小镇做题家”通过做题改变命运已经成为过去。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读研这件事情承载着研究生本人以及整个家庭的期待,大家都期待孩子可以在研究生毕业后找到不错的工作、改变命运。

2025年研究生报名人数下降 2050年研究生报考人数

而现实却啪啪打脸!研究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好的单位的岗位数量却并没有增加,普通家庭的研究生,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都很不容易。

真的就像之前很多人说的那样“寒门再难出贵子”。

还有必要考研吗

那么,考研真的不值得了吗?小编认为不是的!

一方面来说,当岗位要求水涨船高,研究生学历成为标配,大家是不是更得拥有一个?

另一方面来说,研究生持续扩招,但扩招主要集中在双非院校,985/211的研究生变得更难考了,它们的含金量还是在的。

之所以会有很多人认为“研究生不值得考”,是因为“值不值”本身就是一个比较,这句话是需要搭配前提条件的。

很多人觉得不值得的前提条件,比如说:本科院校是985/211,双非研究生值不值得考?

确实本科是“985”或者“211”院校,考研再选择“双非”院校的话,可能会觉得没啥用。

但如果,你本科本来就是普通二本或者三本乃至于“专升本”,那么,考研考“双非”院校,小编认为还是非常值得的。

除吃之外,很多人觉得不值得的前提条件还有:公务员考试上岸了,同时上岸双非研究生,值不值得读?

这种情况下,可能读个“双非”院校真的不是什么必需品。

毕竟近几年就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读了“双非”硕士以后毕业出来仍然需要面对工作难找的现状。

但是相反地,如果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或者说目前的能力也找不到好工作,那么小编认为提升学历永远不会错。

并且无论是找工作还是考公,向来都是“学历>学校”。

即便是投简历找工作,岗位里会有对“学历”的要求,但基本都没有对学校的要求(极少数会要求“985”、“211”大学或者“双一流”大学,但也不会具体到什么院校)。

虽然,考研的红利可能变小了,但需要注意,考研的风口确实也来了!

26考研是风口的原因

首先,关于26考研报考人数推测方面:26考研报考人数可能还会下降!

我们可以看到,在2023年之前,国考和考研报名人数都在稳步增长,而在2024年时,国考和考研报名人数总和稳定在了730万人左右。

而在2025年的报名中,考研报名人数下降50万,国考报名人数增长了近40万,同样稳定在总报名人数730万左右的状态。

*图源网络

可以看出来,虽然2024、2025考研人数均下降,但并不意味着大家都躺平了,反而是考生们的选择更加理智了,会综合自身和环境,选择更加适合自己/有利的选项。

并且26年的就业环境依旧如此,甚至可能更加严峻,预估26国考报名人数还会继续上涨。

那么在两者总报名人数逐渐稳定的情况下,26考研报名人数可能还会继续下降。

除了26考研报考人数之外,还有一些信号,证明了26考研是风口。

新增1924个硕士点开始招生

去年,国务院官宣新增83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9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在这19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中,有小部分已经开始在25考研进行招生,但大部分还没有,基本都会在这两年投入招生。

其中,除了985、211新增之外,还有唐山师范学院、运城学院、德州学院等高校,新增的硕士点,涉及理、工、农、医、教育、经济等多个领域!

对只想要刷学历,把读研当作考公跳板的同学来说,确实是个捡漏的好机会。

考研招生环节更加规范统一

从考研科目上看,专业课改统考成了大势所趋,现在很多专业课都加入统考/联考大军,让所有人都回到同一起跑线上,会更公平。

大家也可以参考一下教育部公布的全国统考专业课名单:

*图源研招网

在考研流程上,一志愿复试时间统一化。让所有院校在4月8日前完成复试工作,避免调剂开始了,复试还没出结果的情况。

*图源研招网:2025年研招规定

而且调剂方面,也更加公平规范了:统一信息发布的时间、平台,防止部分学校“抢跑”,都是为了避免信息不对等,保证调剂过程公平。

统一调剂信息发布平台:各高校都需在研招网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调剂”板块发布;

*图源研招网:2025年研招规定

统一调剂信息发布时间:不得早于3月28日;

统一调剂正式开始时间:从4月8日起,不得“抢跑”;

2025年研究生报名人数下降 2050年研究生报考人数

复试内容更加注重综合能力

在25考研研招管理规定的在第四十七条中,特别增加了既要注重考生的学业知识,也要注重考生的专业能力素质和科研创新潜质,既要注重考生的考试成绩,也要注重考生的一贯学业表现。

并且在面试组织上,25考研很多高校都坚持“三随机”管理:随机选定考生次序、随机确定考核组人员、随机抽取复试试题等机制。

*图源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院

可以说复试过程更阳光,也不用再煞费心机去联系导师了。

25考研难度过高,26将触底反弹

近几年考研的题确实是越来越难了,而且考核也更加灵活。

往年虽然也难,但今年有些院校的复试单科线甚至掉到了30分,真的是太夸张了。

*图源广西大学研究生院

这么低的分数线,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26不至于再这么抽象下去了。

并且,在经济萧条、就业环境疲软的这几年,工作不再好找,但读个研至少能提升学历,增加自己的竞争优势。

最后,小编还是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分析自己的情况,不要盲目跟风,坚定选择,一直走下去!

2025年研究生报名人数为388万,已连续两年人数下降,为什么呢

友友们大家来啦!今天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精彩话题

老规矩先点赞再看文!

01

02

我一女的也有类似的经历,去年考研报名的时候,我妈问我报哪个学校,我说想报985,她立马说:你本科就是个普通二本,能考上吗?我马上改口说:妈,我就是随便报报,主要还是想考个普通一本。

03

04

我同学考研二战失败后去考公了,说现在体制内更稳定。他导师带的项目去年经费砍了一半,实验室器材都买不起新的,研究生天天帮导师跑腿报账,还不如早点工作攒经验。

05

06

工作太忙了,只能周末抽空复习考研。考不考得上,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能在图书馆安静看会儿书,做几道题就很满足。上周复习到凌晨两点,眼睛都快睁不开了,就算没学进去也踏实。不考研的人,永远不会懂。

07

08

我和我室友都没考研 我俩都觉得现在读研性价比太低 浪费时间又浪费钱但为了应付家里还是报了名 因为要面子。不能接受花三年时间最后找不到好工作)然后我们报完名立刻去找实习了只要能有稳定收入学历真的不重要

09

10

我表弟,考研三年了还在坚持,家里给他报了各种培训班,前后花了十几万,每天就是看书做题,压力大得头发都白了,结果今年分数线又涨了,他说实在扛不住了想放弃,结果他爸妈说钱都花了必须考上,现在他天天失眠,整个人都快崩溃了

11

12

看个人选择吧!我表弟今年刚考上研究生,他说现在就业形势不好,读研反而更稳妥。他们实验室好几个师兄毕业直接进大厂,年薪都是30万起步。他说与其本科毕业找不到好工作,不如多读两年书,反正现在导师给的补贴也够生活费了。

13

14

考研机构忽悠不动了呗,前几年天天制造焦虑说不考研没出路,现在毕业生都看明白了,读三年出来照样送外卖,还不如直接打工攒经验。我表弟去年报了名又退费,说算了下学费加生活费二十万打不住,毕业工资也就五六千,回本都得十年。

15

16

大学室友的表哥,前几年考研。家里条件一般,父母省吃俭用供他读书。考上研究生后第一件事就是换了最新款手机,还跟家里要钱买了台游戏本。后来听说他天天在宿舍打游戏,导师都找不到人。现在毕业两年了还在家啃老,他爸妈还在工地打工。

大家对这件事怎么看?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文章分享结束,2025年研究生报名人数下降 2050年研究生报考人数和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用户评论


一纸愁肠。

这也太让人意外了,我还以为研究生学历会越来越需求呢!我准备两年后去报考呢!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淡抹丶悲伤

感觉未来几年就业市场越来越看重实际能力和经验了,读书的重要性或许会相对降低吧?希望我能抓住机遇!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回忆未来

2050年读研人数减少到这个程度,是不是说明研究生学历不再是升职加薪的保障呢?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鹿先森,教魔方

2025年报名人数下降可能不是一个坏事。能让大学教育更注重个性化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棃海

其实很多时候硕士学位只是为了满足个人学习的兴趣,而不是为了更高层次的职业发展吧!所以,减少入学人数也不一定是坏事。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颜幽梦

我觉得未来的职业发展更多地需要跨学科交叉学习,或许传统的研究生毕业证书不再是那么重要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屌国女农

大学应该转变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不是单纯追求学历的攀比。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あ浅浅の嘚僾

我正在读硕士,听到这个消息有点心慌。未来几年就业竞争将会更激烈吗?我还需要好好加油提升自己!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巷青灯

2050年只有极少数人选择读研… 这意味着传统大学教育模式可能已经过时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泡泡龙

2025年研究生报名人数下降,是不是说明社会对高学历的评价逐渐降低了,或者说其他学习途径更有效?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仰望幸福

我觉得这个预测很靠谱!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创业和自由职业,不用一定要拥有高学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〆mè村姑

如果读研越来越不受重视,会不会影响教育资源的分配?还需要更多人关注这个问题!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風景綫つ

2050年研究生报考人数减少,是不是意味着未来的社会更看重个体特长和实践技能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失心疯i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思考的问题。我们需要思考如何适应未来社会的教育需求,才能确保人才培养的良性发展!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凝残月

我的孩子将来想去读研… 但听到这个消息我有点担忧。未来会不会对研究生的就业影响更大?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剑已封鞘

我觉得这是一个长期的趋势,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未来的教育模式会更加灵活多样化,或许传统的研究生学历体系需要进行一些调整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青裳

对比2025年下降, 到了2050年报考人数进一步减少说明未来很多行业都需要更专业化的技能,而非简单的学位认证,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goto考研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tokaoyan.com/15159.html

作者: 小条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