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211大学排名最新排名,以及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211大学完整版排名:上财进入985圈子,河南唯一211仅排名第61名
211大学完整版来了,共计有112所高校,令人意外的是,上海财经大学排在第32名,跻身985的圈子,而河南省唯一的211高校郑州大学,仅仅排在第61名。
这个是根据ABC公布的112所211大学排名中得到的消息,反映了我国211大学的综合实力。
我国共有3000多所大学,按照民间的说法,最顶尖的名牌大学当属39所985高校,而这39所985大学同时也全部都是211大学,除了这39所985大学之外,剩下的73所,则是纯211大学。
那么,985大学的排名都比211靠前吗?实际上,事实并非如此。有很多211大学的排名,甚至比985大学还要靠前,在综合实力上甚至赶超一部分985。
公布的112所大学分为5个层次:
第一层次:第1名至第25名
这25所大学排名顺序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厦门大学、中南大学。
第一层次的特点为:
1.全部是985大学。
2.涵盖了综合类、理工类和师范类3大类型。这3大类型的大学整体实力都比较强,也是历年来报考人数最多的3个类型的大学。
3.前五名从“清北浙复交”,变成了“清北中浙复”,复旦大学力压上海交通大学成为第五名。中科大排在第三,浙江大学从“千年老三”变成了老四。
第二层次:第26名至第50名
第二层次的特点为:
1.这里爆出最大的冷门,是上海财经大学跻身为985的圈子。985大学共有39所,上海财经大学排在前32名。
上海财经大学不仅是纯211大学里排名第1的大学,而且在我国财经类大学的排名中也是持续多年位列第1。
上海财经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7年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商科,在1921年迁往上海,成立了国立东南大学分设的上海商科大学,1932年独立建校,定名为国立上海商学院,1950年更名为上海财政经济学院,直到1985年才正式定为上海财经大学。
2.不仅仅是上海财经大学一所211超越985,还有中央财经大学排第36名,中国政法大学排第38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排第39名。它们均超过了东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
3.还有46名北京邮电大学、47名南京农业大学、48名华东理工大学、49名暨南大学、50名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都是要赶超985的架势。
第三层次:第51名至第75名
第三层次的特点为:
1.绝大部分都是纯211大学,不过也有985大学存在,例如排在第68名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实际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一所挺不错的高校,吃亏就吃亏在“一个农”字,还有一个“林”字上。想用“科技”翻盘,也没有做得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优势主要集中在它的克隆技术和葡萄酒专业上,除此之外,在农作物遗传育种与病虫害防治、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旱区农业高效用水、畜禽良种繁育与健康养殖、农业生物技术等领域表现也非常出色。
虽然在985的队伍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排名比较靠后,甚至输给了一些211大学,但是这并不代表它的综合实力不强,之所以在排名上不占有优势,主要还是和它本身的农林类专业特色有关。
2.郑州大学排在第61名。
郑州大学是河南省唯一一所211高校,郑州大学每年在河南省录取本科生11000左右,加上在全国各省录取的总数是13000人以上。
清华大学每年毕业生大概是3239人,北大校本部是2693人,上海交大是3510人,复旦是2599人,浙大是5774人。也就是说郑大的一届毕业生数量,比清北交复加起来还多了上千人,或者说比两个浙大还多。
郑大有四个校区,都位于郑州市内,校区总占地面积高达5700多亩。据学校官网介绍,现有在校本科生5.4万余人、研究生1.9万余人、留学生近2000人。
郑州大学妥妥一个“超级大学”。
郑州大学排在第61名,妥妥的是中部211高校,还需要继续努力。
第四层:第76名至第100名
第四层次的特点为:
1.这属于中下211,竟然也有一所985大学,就是中央民族大学。
在我国民族类大学中,中央民族大学排在全国第1,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1年在延安创办的延安民族学院,后来在1993年才正式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由于它是一所民族类院校,学校规模也不大,所以在985队伍中,它的排名相对靠后。
2.中国传媒法大学排名第79名,前几年中国传媒大学很火,如今受到自媒体冲击,还有纸媒体衰微,中国传媒大学录取分数比较低,位次后移。
3.海南大学、贵州大学、广西大学都属于所谓的“照顾211”,实力比较薄弱。
第五层:第101名至第112名
第五层次的特点为:
1.这个区间的大学,虽然也是211大学,但是在全国的排名中,甚至比很多普通双非大学要靠后。
2.农林类院校的四川农业大学,则以第101名的成绩,险些成为垫底。
四川农业大学到目前为止,已经拥有超过100年的历史了,它的主要特色集中在生物科技领域,并且农业科技也是它的优势学科。它的前身是1906年创办的四川通省农业学堂,后来在经过四川高等农业学校、四川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公立四川大学农科学院、四川省利农学院、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四川大学农学院等多个发展阶段后,在1956年,四川大学农学院整体搬迁至现在的四川雅安,并且独立建校为四川农学院,直到1985年更名为四川农业大学。
3.第五层次这几所大学,位置比较偏僻,不是在边疆地区,就是农林类大学,但是每年录取分数较低,是高考和考研捡漏儿的高校。
我国112所211高校排名大调整:东南第15,郑大第61,广西大学第95
2024年中国\\”211工程\\”高校排名迎来重大调整,112所重点建设院校的竞争格局呈现出新的态势。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继续领跑榜单,分别稳居前两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浙江大学并列第三,彰显出理工类院校的强劲实力。
传统强校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与南京大学并列第五,呈现\\”华东五校\\”并驾齐驱的态势。本次排名最显著的变化体现在区域高校的崛起,中西部院校通过特色学科建设和区域资源优势,正在打破传统的地缘壁垒。
在新型评价体系中,人才培养质量权重提升至35%,科研成果转化率占25%,社会服务贡献度占20%,国际影响力指标也达到15%。这种多维度的评估标准,使得东南大学、郑州大学、广西大学等院校凭借差异化发展实现了排名跃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工科强校保持稳定发展,而师范类院校中,北京师范大学仍以绝对优势领跑。财经政法类院校竞争激烈,上海财经大学与中央财经大学分列32、35位,反映出行业特色院校的专业化优势。
这所百年学府在本次排名中稳固第15位,工科实力持续领跑。作为建筑老八校之一,其土木工程学科连续六年位列全球前20,5G通信技术研发团队近三年获得16项国家级专利。
在产学研融合方面,该校与华为共建的\\”智能网联汽车实验室\\”已孵化出3家科创板上市企业,还在新型材料领域取得突破,研发的纳米级半导体材料使芯片性能提升40%,相关成果入选《Nature》年度十大科技进展。
校长张广军院士提出的\\”交叉学科特区\\”计划,已培育出生物医学工程等5个A+学科。
作为河南省唯一211高校,郑大排名较上年提升7位,创历史新高。该校重点打造的\\”黄河实验室\\”汇聚32个科研团队,在旱作农业、生态治理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其中小麦抗逆基因编辑技术已推广至黄河流域9省份。
医学板块表现尤为亮眼,附属医院群年门诊量突破1200万人次,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获得中央专项资金8.7亿元。国际交流方面,与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共建的中俄超算中心,算力规模进入全球前50。
在录取分数线上,郑州大学也是相当高的。在2024年高考,江苏省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最低分有594,位次35656,而在河南本省,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更是高达601分,位次22963。
这所边疆高校凭借区位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排名较三年前提升23位。其重点建设的中国-东盟研究院已建成东南亚最大的区域国别数据库,为RCEP协议实施提供智库支持。
在特色学科方面,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功培育出抗旱型甘蔗新品种,亩产提高35%。工程学科聚焦东盟基建需求,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在泛亚铁路建设项目中的参与度达58%。
用户评论
逃避
我一直都是比较关注211大学的信息的,这个排名对我来说还是很有参考价值,希望以后每年都能看到这份最新的列表,方便对比!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没有爱人i
看到自己心仪学校名列前茅真开心!其实大学选择最重要是自己适合的学习氛围和专业方向,排名只是参考之一,不能一概而论。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旧事酒浓
我觉得211大学这个指标越来越不科学了,它并不能完全反映出一个大学的实力。应该多考虑一些其他的评价标准,比如师资力量、科研成果等等。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失心疯i
对标211大学的压力太大啊!我感觉现在很多高三学生都是被这种名校崇拜观念绑架住了,其实其他非211院校也隐藏着许多人才和可能性。建议大家不要把目标局限在一个固定的排名内。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珠穆郎马疯@
这个排名对高考生来说确实很重要,毕竟很多高校的招生条件都跟211排名有关吧?希望能看到更多细分的专业排名,这样更方便我们了解各个学科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笑傾城゛
越来越觉得单纯靠考大学已经不能满足年轻人所有需求了了。 即使是名校毕业,也需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脱颖而出。建议大家多关注一些实用技能和跨学科知识,而不是仅仅追求一个211的标签。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身上有刺,别扎我
排名不是唯一标准,但它依旧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想清楚自己的目标和方向,结合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才是最重要的!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惦着脚尖摘太阳
这个排名每年都会有变化?感觉有些无趣吧,反而觉得一些优秀的学校因为缺乏流量就容易被忽略了。希望明年能看到更加客观、全面一点的评价标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龙吟凤
我个人比较欣赏那些注重实干和实践性教育的大学,而不是仅仅强调学术理论研究。排名只是参考因素之一,希望能看到更多高校能够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能力培养。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强辩
这个211大学排名对就业竞争也有一定的影响?看来还是要尽力进入名校啊!这样才更有机会获得更好的资源和待遇吧?不过也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价值!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小清晰的声音
其实很多不姓211的学校都非常不错,只是缺乏宣传力度。我们应该关注学校的办学理念、师资力量等各个方面,而非只看排名!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灼痛
身边很多人都在说这个211大学排名,我也有点好奇究竟哪所大学好?但我觉得排名只是一个参考指标,选校还是要结合自身的兴趣和能力。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岛晴空
对学生来说,211大学的标签还是有吸引力的,因为很多名企都偏爱招聘这些学校的毕业生,导致很多学生都认为考入211的大学就能找到好工作。 但这只是一种误区!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执念,爱
我觉得这个排名更像是一种社会价值观的游戏规则,它并没有真正地衡量高校的综合实力和教学质量。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念安я
这个排名对教育行业的影响越来越大了,很多学校都在为了追求排名而扭曲自己的办学理念,比如过度重视科研、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等。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凉凉凉”凉但是人心
我觉得211大学排名每年都更新一次很必要,因为教育改革是持续的,各个高校也在不断地进步和完善 themselves.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巷陌繁花丶
很多时候,我们对学习的热情并不是来自于考试成绩或者大学名称的认可,而是来自内心对知识的渴求。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屌国女农
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个性化、多元化的高校评价体系,而不是只停留在211这个标签上。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