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情报局丨西安交通大学:聚焦人工智能等领域扩招200人 打造“AI+”七大工程与12个教育大模型
新华网北京5月23日电 日前,西安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曹良志做客新华网2025高考情报局,为广大考生和家长介绍学校2025年本科招生与人才培养亮点。
Q1.请简要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办学特色。
西安交通大学前身是1896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1921年定名为交通大学,1956年主体内迁西安,1959年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理工特色,涵盖理、工、医、经、管、文、法、哲、艺等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是首批进入211的7所大学之一,首批进入985工程的9所大学之一,即C9联盟成员。
建校129年来,学校形成了兴学强国、艰苦创业、崇德尚实、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和“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办学特色,培养出蔡元培、钱学森、吴文俊等一大批知名校友。
Q2.学校目前有哪些优势学科?
西安交通大学共有6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占可参评专业的95%,其中排名前列的专业可以概括为“电动机管理”。“电”是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等强电、弱电专业,“动”是指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机”是指机械工程专业,“管”是指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理”是指数学、物理等理科专业。这些专业都有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等科研平台的依托,每个专业都由两院院士带领教师团队进行指导,各专业都获得过诸多国家科学技术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近年来,学校在法学(法学+外语双学位、国际经贸规则)、新媒体(智能传播)、公共管理、医学等学科的建设上都做出了具有交大特色的新方案。
Q3.今年招生有什么新变化?
我们面向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先后开设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储能、能源互联网、医工学、国际经贸规则等新兴专业。2025年将继续扩大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储能技术、电气能源、医工学等学科领域的招生规模,计划扩招200人,招生规模将达到6350人。同时,今年的强基计划新增数学类智能科学以及能源与动力工程两个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专业和方向。中外合作办学新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招生规模为每年80人。
2024年我校将原有的8个跨学院大类招生模式调整为27个以学院为主体的小大类招生模式,2025年我校持续优化小类招生专业设置,对考生而言具有专业方向更集中、专业定位更精准、前置职业发展规划、专属培养资源等优点,学生入学后无需过度担忧专业分流,可更专注于科研训练和实践能力提升。
同时,我校今年恢复越杰计划专业,预选7个方向招生,录取越杰计划专业预选的学生自动获得越杰计划选拔资格,并可在大类内任意选择专业。
此外,西安交大米兰理工联合学院新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招生规模为每年80人。该新增学科汇聚两校学科优势,打造由院士、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等教授在内教师团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工程人才。
Q4.请介绍一下学校人工智能与其它学科交叉融合的情况。
学校将2025年定为“人工智能赋能年”,全面开展AI赋能人才培养工作。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宗本、管晓宏领衔的团队在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认知计算、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系统安全等方向取得系列突破性成果。同时,学校积极构建“AI+”七大改革工程,建设12个专业教育大模型,与华为共建鲲鹏智能科教创新孵化中心。作为国家人工智能101计划的牵头单位,联合兄弟高校实施教育部人工智能领域教材建设计划。
今年4月30日,学校还发布了“人工智能先导计划”,构建覆盖所有学科的“1+3+4+N”AI专业体系,设计“1+1+X”课程矩阵,配套AI应用功能60余种,建设智慧教室748间,开发知识图谱课程32门、数字教材23种,上线慕课283门。学校打造了12个专业教育垂直大模型,形成涵盖79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语料库,还推出了DeepEdu1.0教育智能体——“交晓智”平台,打造了“人人学AI、人人用AI”的交大模式。
Q5.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特色?
我校建立了由院士领衔的10大拔尖人才培养矩阵,其中有7个多学段贯通制人才培养计划,分别是“珠峰计划”“钱学森班”“侯宗濂班”“强基计划”“优本班”“国家卓越工程师班(国卓班)”“未来技术学院”,这些班型不设淘汰比例,符合条件都可以保送研究生阶段继续学习;另外还有“拔尖计划”“人工智能”“越杰计划”等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计划,这些班型每一届赴国内外知名高校深造率均超过90%。
Q6.请介绍学校“产学研用”情况。
西安交大近年来重点打造了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在这里,交大已经与236家龙头领军企业共建联合研究院,引入200多支种子天使基金和300余家金融机构,共同转化专利1400余件,孵化企业214家。学生从大四就可进入这些联合研究院进行实习,与企业工程师、技术骨干共同完成项目。
学校还建立了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并推出“6352”工程,最近3年内促进产学研合作金额超60亿元;助力学校与企业共建“双导师制”,组织学生对接华为、小米等企业的工程师,解决真实产业问题;帮助学校引入200多支种子天使基金和300多家金融机构,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投融资平台。
对交大学生来说,企业真实课题与“双导师制”深化产教融合,帮其缩短学用差距;校企合作网络覆盖国家重点行业,为其提供了高匹配岗位;金融与政策支持降低创业门槛,助力其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进而提升交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薪资水平及职业发展潜力。
Q7.学校在探索国际化教育方面有哪些成果和计划举措?
2015年,学校成立中国西部海外博士后创新示范中心,同年发起“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目前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的207所高校加入联盟,并形成了18个学科子联盟;2017年建设丝路国际学院,推动产教融合走向“一带一路”;2023年实施《全球发展行动计划2030》,探索国际合作发展新形态,布局海外创新中心;目前承担了上海合作组织大学中方校长办公室职能。
学校还创办了西交利物浦大学、西交米兰学院等一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在香港、阿联酋、乌兹别克斯坦等地建立海外创新中心与研究院。其中“西安交大-米兰学院”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尤其值得考生关注,目前开设“工业设计、建筑学、电气工程”三个专业,学生毕业后取得两个学校毕业证学位证,证书、保研等政策跟普通学生一样。
学校还与美、日、英、法、德、韩等46个国家和地区的逾30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校际合作关系,以学分互认、长短期访学、双学位联合培养等形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学校加入了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等个多边国际教育合作平台,通过举办海外友好高校校园日、海外名家大讲堂、“在交大·看世界”系列英语沙龙活动等,营造“全球交大”氛围。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建院30周年大会顺利举行
来源:上海大学
峥嵘岁月三十载,砥砺奋进新时代。5月18日上午,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建院30周年大会在乐乎新楼学海厅顺利举行。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荣休教授方梦之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上海市外文学会会长、上海外国语大学原副校长查明建教授,第十三届、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西安外国语大学原校长户思社教授,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外国语大学讲席教授王克非教授,清华大学二级教授、广西大学君武讲席教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罗选民教授,上海兄弟高校外国语学院院长,共建合作单位代表,学校职能部处及兄弟学院领导,学院老领导,校友分会理事,海内外校友代表,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师生代表等出席大会。大会由外国语学院青年教师张梦瑶和硕士研究生李峥赫主持。
开幕式上,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学院宣传片,回顾了外国语学院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与辉煌成就,学院从初创时的艰难探索,到逐步发展壮大,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展现了外院师生拼搏奋进的精神风貌。
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在致辞中向莅临大会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院发展的全体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成书记深情回顾了上海大学外语学科自20世纪二十年代以来的“翻译报国”的优良传统,肯定了学院三十年来取得的成绩,并对学院未来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他指出,外国语学院要以此次建院三十周年作为新的起点,秉持“追卓越 创一流”的工作理念,聚焦国家战略和上海重大需求,瞄准外语学科前沿,以强化学科建设作为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根基,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为新时代的国际传播工作、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上海市外文学会会长、上海外国语大学原副校长查明建教授作为嘉宾代表致辞。他首先向外国语学院建院三十周年表示了诚挚的祝贺,充分肯定了学院近年来在学科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并提出了强化学科内涵建设、把握守正与创新的辩证关系、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祝愿上大外语学科不断攀登新高峰,铸就更大辉煌。
清华大学二级教授、广西大学君武讲席教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罗选民教授作为嘉宾代表致辞。他首先对外国语学院建院三十周年表示了热烈祝贺,回顾了多次到访上海大学的经历,并肯定了外国语学院在翻译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丰硕成果。希望学院把握科技革命机遇,立足学科优势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服务国家战略发展,彰显外语人才培养的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担当和学术人文情怀。
同时,大会还收到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电机学院外国语学院,以及瑞士苏黎世传统文化协会、澳门大学人文学院、澳大利亚西澳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日本千叶大学人文公共学府、英国萨塞克斯大学、法国克莱蒙·奥弗涅大学等14所国内外高校、合作单位发来的贺信。上海理工大学为学院赠送了定制的帆船模型,祝愿上大外院直挂云帆济沧海,长风破浪向星河。学院阚怀未副教授送上一副对联,寄寓对学院的热爱与祝福。
之后,外国语学院院长尚新做外国语学院发展报告。尚新院长从学院总体概况、重点任务进展、存在主要问题和未来思路举措四个方面展开,提出了学院将以建院三十周年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学科建设,夯实学科优势特色,为新时代的国际传播和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做出更大贡献。
大会举行了颁奖仪式。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吴蔚、院长尚新为方梦之教授(“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唐青叶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以及外国语学院历任书记、院长献上鲜花并颁发感谢状,诚挚感谢他们对学院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尚必武教授作为学科专家代表发言。他首先对学院建院三十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并表示,在当今全球化进程加速的时代背景下,外语学科的发展至关重要,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凭借其独特的学科优势和深厚的学术底蕴,在培养高素质外语人才、推动外语学术研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后,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孙会军教授发言,她指出,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希望今后双方在学科建设、师生交流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共同为我国外语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上海古籍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吕健作为共建单位代表发言。他强调,上海古籍出版社与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自2022年以来合作密切,未来,古籍出版社将继续深化与学院合作,切实加强在学术研究、翻译实践和学术出版方面的各自优势,共同围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理论观点,汇聚外语研究和典籍出版的力量,拓展合作领域,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
上海久柏易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校友分会副会长高宏久作为校友代表向学院表达了崇敬与感激之情,回顾了学院30年来的风雨兼程和辉煌成就,感谢恩师们的辛勤培育。他呼吁校友们心系母校,为学院发展贡献力量,并祝愿学院在新征程中不断创新进取,再创辉煌。
英语系主任马拯副教授作为学院教师代表回顾了学院从起步到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持续推进“外语+中华/海派文化+信息技术+国际传播”的学科融合发展的发展历程。她表示,全体外院人将传承匠心、以创新为帆,携手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共谱学院下一个三十年壮阔航程。
优秀学生代表、2022级研究生张姝雯作为学院本硕七载学子,分享了自己在学院学习和生活的经历与收获,提到了在多元课程、导师指导及学院活动中锤炼能力,展示了新时代外院学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大会举行了校友捐赠仪式。1977届校友、上海新格雷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郁士明,1983届校友、上海久柏易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高宏久向学院进行捐赠,助力学院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学院校友分会会长吴蔚代表学院接受校友捐赠,上海大学对外联络处处长、校友会办公室主任陈然向两位校友颁发捐赠证书。
随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叶青先生与外国语学院院长尚新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并为“智语文澜”外语教师数智人文素养研修基地揭牌。叶青副社长表示,外语学科发展核心在教师,需坚守人文素养,同时主动拥抱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时代,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教学与研究。期待双方未来以研修基地为平台,在学术出版、数字资源开发及教师培训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会上,2025年度大戏《威尼斯商人》进行了展演,表演团队的同学们用精彩的表演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卓越的艺术素养,将这部经典作品的魅力完美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和高度赞誉。外院学子以5种语言朗诵了主题诗歌《卅载风华,语汇星河》,并唱响强国有我的青春旋律,以赤子之心,共同为学院送上最诚挚的祝福。
最后,在与会人员共同见证下,院庆系列活动正式启动。大会结束后,举行了人工智能时代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守正与创新发展论坛暨2025年上海高校外语学院院长论坛、上海大学校友会外国语学院校友分会第三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校友值年返校活动、外国语学院教师优秀学术成果展等系列活动。
三十载风雨兼程,三十载砥砺奋进。如今,外国语学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始终坚守“融通中外、促进中外文明互鉴”的崇高使命,以“外语+中华/海派文化+信息技术+国际传播”的学科融合发展模式为路径,深度整合各方优质资源,致力于培养更多兼备中国灵魂与全球视野的卓越创新型大外语人才。新时代新征程,外国语学院全体师生和广大校友将锚定“强国建设、外语何为”的时代命题,笃行不怠、砥砺前行,继续以实干精神书写外国语学院新的篇章。
开幕式前,部分参会的校内外兄弟学院院长、专家教授、校友理事及师生代表前往图书馆道博书屋,在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学生志愿者的引导下,共同参观了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优秀学术成果展。
关于上海电机学院研究生院官网;上海电机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用户评论
把孤独喂饱
上海电机学院一直都是很有名的学校啊,这两年又出了这么两个专业学院,挺让人期待!我估计肯定会有很多学子可以在这边提升自己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蝶恋花╮
想当年可是在电大读本科的,现在想进上海电机学院继续学习研究生证书,感觉很有挑战性!官网的信息倒是详细介绍,可以参考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淡写薰衣草的香
作为一名即将参加考研的同学,了解学校的各个院系非常重要,这两个专业网站看得出建设得很用心,信息超级全面的,希望明年我的梦想可以实现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长裙绿衣
继续教育学院这块我比较感兴趣,听说有很多线上课程和实践项目,对于我们已经工作的人来说简直太棒了,还能边干活边充电!官网的学习方式介绍也很到位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棃海
网站做得挺好,能很清楚地了解到每个阶段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对未来继续教育很有吸引力,只是希望费用方面的信息能更详细一点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汐颜兮梦ヘ
上海电机学院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的发展真是越来越厉害了!官网设计的很现代化,信息一目了然,以后会有许多优秀的人才加入吧!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她最好i
我朋友在电大读硕士深造的,感觉这个网站做得还不错,介绍得很详细,可以看出上海电机学院对发展后备人才非常重视哈。继续教育方面也挺不错。希望将来也有机会报个名学习!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醉婉笙歌
官网设计的画面也太大了点,有点影响阅读体验,希望网站开发者能关注一下网站的功能性和操作性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稳妥
想来想去还是觉得上海电机学院这两种学习模式都很有吸引力啊!研究生院研究方向挺符合我的兴趣,继续教育学院的课程也很实用,希望将来有机会可以报班!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城暮雨
看到官网的信息,感觉这两个机构的办学理念比较注重实践,我很欣赏这种方式,比起单纯堆砌理论更能锻炼实际技能。但是关于师资队伍的信息还是需要补充一点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拥抱
很荣幸读了上海电机学院的大专学历!现在想继续深造,想要了解一下研究生院的发展情况和招生信息,官网做的太棒啦!可以全面了解课程设置和研究方向,很期待以后能成为这个学校的硕士生哈!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独像过不去的桥≈
网站设计的风格比较古板,一点都不吸引人,希望学校可以更新一下网站的设计,让年轻人更愿意访问查询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七级床震
对于在职员工来说,上海电机学院的继续教育学院是个很好的选择。能学习到实用技能,还能快速提升专业能力,而且官网有详细介绍课程内容和老师资历,看起来很靠谱的样子!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日久见人心
网站信息挺齐全,可以直接了解到这两个学院的具体情况,还有招生条件和时间安排,对于想要深造的人来说非常方便。我很满意这个网站!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残留の笑颜
想问一下一下上海电机学院研究生院的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要求是什么?官网上好像没看到相关信息,希望学校官方能够提供更多详细说明!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减肥伤身#
感觉这两个学院的办学理念都挺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尤其注重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培养。官网的信息也解释了得很透彻,对学习感兴趣的朋友们推荐去详细了解一下。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