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to考研网 资讯 东北财经考研有多难考

东北财经考研有多难考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东北财经考研有多难考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东北财经考研有多难考以及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考研择校:如何判断学校难考还是好考?

考研择校:如何判断学校难考还是好考?

——别被“冷门”迷了眼,也别怕“热门”太耀眼

考研,是一次“信息差”影响极大的拉锯战。很多人一开始信誓旦旦要上“名校”,后来却在报考人数面前选择了“退而求其次”;也有人盲目追求“冷门好上岸”,结果陷入了调剂大军。那么,到底怎样判断一个学校、一个专业,是“难考”还是“好考”?

今天,我们就从大数据统计、过来人经验、社会实践案例三方面出发,揭开“择校难度”的判断真相,带你练就一双“择校慧眼”。

一、如何判断学校“难不难考”?——看这六大核心指标

1. 报录比:最直观但容易被“误导”的数据

什么是报录比?即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之比,是考研择校的首要参考。

  • 报录比 = 报考人数 / 录取人数
    • 比如:报考2000人,录取100人,报录比=20:1

但要注意:

  • 报录比≠竞争强度,因为很多学校允许调剂/非第一志愿录取;
  • 部分高校不公布具体报考人数,只公布录取人数与“拟录取名单”。

经验数据参考:

  • 报录比高于15:1,多为竞争激烈;
  • 介于8:1~15:1之间,为中等偏热;
  • 低于6:1,说明选择风险小,但也可能说明“学校偏冷/专业需求弱”。

【建议】:优先关注“第一志愿上线人数/录取人数”的比例,更真实。

2. 复试线 vs 国家线差值:体现“门槛”的隐形壁垒

  • 国家线是“入门线”,而复试线才是“真门槛”
  • 差值越大,说明学校更“挑人”,招生“水位”高。

比如:

  • A校经济学:国家线365,复试线401,差值36分难考
  • B校经济学:国家线365,复试线368,差值3分相对宽容

特别提醒:

  • 一些“双非高校”也可能出现“复试线高于国家线20+”的情况,那是因为生源质量扎堆,竞争反而更大。

3. 复试比(差额比):复试“淘汰率”的直观体现

  • 大部分学校复试采用“差额制”:通常是1.2~1.5倍;
  • 复试比例越大,复试压力越大,意味着初试高分也可能被刷。

常见情况:

  • 差额比 = 1:1 基本稳上(极少数)
  • 差额比 = 1.2:1 正常淘汰机制
  • 差额比 = 1.5:1 复试激烈,面试表现影响极大

特别是像外交学院、北师大新闻、南开金融等专业,复试堪比“职场终面”。

4. 调剂难度/调剂接受度

容易调剂进来的学校,不等于好考的学校!

  • 有些学校名声响,分数高,但年年调剂,就是因为:
    • 专业冷门;
    • 生源结构不均;
    • 缺乏热门城市吸引力。

【举例】:

  • A校:东北某985理工类,计算机上线少 年年调剂生多
  • B校:中西部211,生物类专业 首轮上线率不到50%,调剂反而容易成功

调剂名额多 ≠ 容易考上,说明报考第一志愿风险大,需预备调剂方案。

5. 地区因素 + 城市吸引力

  • 越是一线城市、强二线城市的高校,报考热度越高;
  • 同等级别的学校,北京的比西部的难考,广州的比内陆城市的抢手。

【案例对比】:

  • 上海财经大学(热门专业报录比高达30:1),但同为财经类,东北财经(大连)报录比仅8:1;
  • 同为“双一流”,电子科技大学(成都)考研热度近年不断升高,而兰州大学部分专业冷热不均。

城市越发达,院校越热门,考研热度越高。

6. 专业冷热门程度

  • 新闻传播、教育学、金融、计算机、法律,这些是历年最卷专业
  • 材料工程、生物、环境、植物保护等则是典型“考研冷门”专业

【但需警惕】:冷门≠好考!

东北财经考研有多难考

  • 有些冷门专业因为招生人数极少,反而每年录取分数线不低;
  • 热门专业虽卷,但招生量大,有些学校反而设有“专硕安全港”。

二、案例解析:如何综合判断学校难度?

案例1:小王选择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

  • 教育学是热门专业,报录比为25:1;
  • 初试复试线常年高出国家线25~30分;
  • 复试比高达1.5:1,面试环节极为严格;

结论:非常难考,不建议无强力背景者盲目冲刺。

案例2:小李选择陕西师范大学(中文专硕)

  • 报录比约为7:1;
  • 复试线与国家线差距不大(常年只高10分内);
  • 调剂接受度高,复试诚意强;

结论:适合中等成绩学生,属于“性价比高”的目标。

案例3:小张选择海南大学(生物专硕)

  • 报录比低,仅4:1;
  • 初试分数线常压线过国家线;
  • 招生规模不大,但接受调剂多;

结论:适合想走调剂路线、目标为上岸的务实型考生。

三、实用建议:三步判断学校难度 + 选校避坑指南

三步走模型:

  1. 筛选目标学校/专业(参考兴趣、发展前景)
  2. 对比五维指标(报录比、复试线差值、复试比、调剂难度、城市热度)
  3. 设定三类院校梯度:冲刺、匹配、保底

三大避坑指南:

  1. 不要盲信“XX学校冷门好考”传言——冷门≠好考,尤其是招人少、难调剂的;
  2. 不要只看学校名气不看招生政策——有些“985”招生少、要求高,卷出天际;
  3. 不要忽略“复试刷人”风险——高分初试≠安全,面试表现、专业能力同样重要。

结语:难不难考不是看它叫什么,而是看你准备得有多深

择校,从来不是一场“唯排名论”的游戏,而是一次对综合实力、信息掌握能力、目标匹配度的全方位考验。你越了解目标院校的真实难度,就越能在风雨欲来的战场上稳操胜券。

最后提醒每一个考研人:

择校如择道,判断准了,才不会走弯路;目标选对了,努力才有意义。

2025考研|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高分上岸备考经验

今天为大家带来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的一些院校介绍还有已经上岸学姐的学习经验,让我们来看下去吧~

01

院校简介

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是在1952年财务信用专业基础上,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的二级学院。金融学院现设有金融学、保险学、金融工程、投资学4个本科专业,3个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专业、2个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授权点和3个博士研究生专业。

学院有金融市场及其风险管理创新团队、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创新团队、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创新团队及金融研究所、资本市场研究所、保险研究所等研究机构,有国家级金融学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十二五”国家级金融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金融学专业和保险学专业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金融学专业教学团队和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团队获批国家级教学团队,《货币银行学》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

02

专业介绍

金融学院是全国首批金融硕士学位专业招生单位之一。该专业现有外聘业界导师 43 人,硕士研究生 239 人。本专业采用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校内导师与校外实践型业界导师相结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尤其是金融学理论基础、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进取品格、较强的金融实际工作能力的金融分析师、风险管理师、财富管理师、产品设计师、金融企业领导者等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人才,致力于打造中国高端金融人才培养平台。

03

就业方向

金融学专业具有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多个人才培养层次,该专业下设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金融机构管理、国际金融、资本市场、行为金融等主要培养方向;保险学专业设有保险经营管理、风险管理、保险精算、保险投资等主要培养方向;金融工程专业将金融数学、工程学、行为科学应用于金融管理,为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业培养金融产品设计开发、投资和风险管理的应用性人才;投资学专业为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培养从事金融投资、金融化实业投资、跨国投资等方面的投资分析、投资管理、投资咨询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东北财经考研有多难考

下面来看一看学习经验吧!

04

经验分享

英语部分

东财英语考的是英语二,相对于英语一来说比较简单,只要用心学习,达到国家线以上的成绩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要想拿到80+的分数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时间。

我的英语学习主要分为单词、阅读和作文三个大块第一个板块,单词。单词对于英语的重要性大家应该都了解,单词就像一把钥匙,只有拥有的这把钥匙才可以打开英语的大门,否则就是寸步难行。在考研学习的过程中,我的单词背诵是贯穿始终的,从第一天学习开始到考研的前一天我都在背单词,我主要采取重复多次的方法加深记忆。我并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用 APP 去背单词,而是选择了纸质的图书。我的单词量来自两个方面,单词书和阅读翻译。4月到6月,我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去精细学习每个单词,代入书里面的例句去尽可能的记忆单词的多重含义。从7月开始,我就利用小册子每天一个单元的去记忆单词,早晚各一遍加深记忆,这样的学习量并不大单可以很好的记忆单词,后期随着对单词的越来约熟悉,记忆的速度和准确度越来越高,直到最后那本小册字我大约从头到尾的翻阅了不下6遍,有的书的页码都已经坏掉了。(这可能就是大家所说的学习是会留下痕迹的意思吧~)

数学部分

数学方面我的建议不多,因为去年东财考的是数三,今年是第一次改考396,相较于数三396的难度降低了很多,可能大家的分数差别不会太大,但总分占比较多,同样需要重视。我觉得无论是数三还是396的学习主要有两个点,第一,多练,数学的学习就是一个需要反复去练去计算的科目,不要怕错,也不需要在乎考前模拟的分数,相反,我觉得错的越多对考试越有利。第三,精练,没有必要刷遍所有老师的习题,反复刷一到两本习题,不断加深理解知识点就可以了。

政治部分

政治学习分两部分,11月前去刷选择题,12月背肖四肖八拿大题的分。

9月﹣10月,我是用的研晟的课程+肖秀荣的1000题,听一节课做一节的习题,从头到尾的听一遍课,很多人都说用谁的书就听谁的课,不要混着来,但我自己觉得研晟的课程比较有趣,而且很多有记忆深刻的点和技巧,所以我选择了研晟的课,大家可以看自己的兴趣去选择。

11月,我用的冲刺笔记+肖秀荣的1000题,冲刺笔记是所有知识点的精炼版本,配合1000题一起二刷三刷,不会的知识点在反复去翻书,我政治的学习也是采用的是反复记忆的方法,早晚各一遍,也是一直坚持到考前一天。

12月,肖四十肖八+研晟的带背,肖八和肖四的选择题我是反复刷了3遍左右,大题后期时间不够我只背了肖四,但我觉得肖四已经足够了,虽然每年都在比较各个老师的押题率,但我觉得肖四 yyds ,不会翻车,只要记住了到考场上可以自己去套题,完全足够。

金融学综合部分

东财的专业课主要是三本书,自己学校出版的货币银行,证券投资和清华大学出版的国际金融,因为我本科是金融,所以这三个科目我都学习过一遍,可能印象不深,学的也囫囵吞枣,但是在相比于一些跨考的同学,在理解知识点上更容易一些。

431金融学综合总分150,货币银行、证券投资、国际金融三部分各占50分左右,分布比较均匀,每部分包含名词解释、简答、计算、论述以及案例分析等5种题型(东财不考察选择题和填空题),其中计算题近几年集中考在国际金融部分,而且考点比较集中,考察内容比较简单,很容易拿到满分。整个试卷中70%的内容可以在书上找到答案,只要反复认真背诵书本中的知识点,拿到较高的分数也比较容易。其余的30%来自于各部分的案例分析,总分在40左右,主要考察近几年与货币银行、国际金融、证券投资三部分相关的金融热点问题,紧跟时事热点内容,总体来说,案例分析题考的比较灵活,范围很广,也比较难得分,需要我们考生有一定的金融热点了解和储备,而这部分也是东财的431一大特色。

我的431学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前面的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是第一部分,案例分析(也就是金融热点)是第二个部分,计算题是第三部分,时间分配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这三个题型主要是书上的内容,我觉得这几年考察的方向逐渐向许多细节题倾斜,对于这部分内容,我的建议就是反复背诵,可以结合每个章节的课后习题去背诵。我大概是在7月份暑假时候开始学习专业课,因为我本科阶段学的就是金融,虽然学习的不是这三本教材,当时学习的时候可能囫囵吞枣,但是里面的内容我都有一点印象,所以在理解教材内容的时候帮助了我很多。第一遍学习的时候我是跟着课程从头到尾把这三本书的内容详细梳理了一遍,没落下一个知识点的那种,而且争取到把每一个知识点弄懂并且理解,我觉得这点很重要,对后期的背诵很有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也适当整理了大体框架,争取把各个章节的内容联系到一起。这个阶段每天用2-3个小时学习专业课,差不多花了1个月左右的时间。9月开始逐本书背诵,按照自己总结的框架背诵,这样会降低一点难度,第一遍背诵的时候,我会用课后的简答题检查自己的背诵情况,为了确保第一遍背诵的全面。在这个阶段差不多每天用3-4个小时背诵,前两遍背诵比较慢会花费较长的时间,但后期熟悉以后,我差不多2-3个小时就可以过完一本书全部内容,在考试之前我把三本书从头到尾背了6遍。

第二部分,案例分析,这部分是整个试卷难度最大的,考的很灵活,我们也没有办法掌握考察的范围,如果过于纠结想要所有的都掌握,可能参加的就是2030年考研了。前两部分全部掌握的情况下,差不多可以拿到110分左右,剩下的40分的内容更能考验我们的金融素养,也是拉开分差的关键。有很多厉害的考生平时就会了解这些金融时事,所以这对于他们来说比较容易,相反,对于我们这种平时没有了解的,就需要靠考试前几个月的突击迅速提升。因为内容过多,全部依赖自己去整理、了解会浪费很多时间,所以我直接看的研晟考研的课程和资料,或者大家也可以关注一些公众号比如泽平宏观、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之类的,也会发一些金融热点新闻。我是10月左右开始准备热点的,前期时间不紧张的情况下,我会在专业课背不下去的时候,自己去写一写这些热点。比如去年很热点的降准的热点,了解完大概以后我就会动笔去写一写相关内容,例如什么是降准、降准和降息的区别、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降准、这个时候降准有什么好处、也会和前几次降准相比较。我自己会觉得这部分内容很有趣,会把它当做放松的一种方法,其实时间长了,大家就会发现有很多热点内容是相互联系的,都可以有一种结构甚至话术去回答,大家也不必过于焦虑,这都是很正常的。

第三部分,计算题,三本书加起来的计算题并不多,前几年有考过证券投资的内容,但近几年主要集中在国际金融这本书,主要就是套汇、升贴水、利率互换等内容,比较容易理解,等到12月份各个类型都练习几道经典例题就足够了,难度不会太大。证券投资部分我就简单记忆了一下公式,这部分对许多本科阶段学过公司理财课程的考生来说比较容易,跨考的同学也可以自己找一些例题练习一下,同样不用练习过于复杂的,基础的掌握了就可以了。

我的经验就先分享到这里啦,有困难不要怕,直面困难解决它就好啦~未来的学弟学妹们加油吧~

快去学习吧~各位考生们!(我先溜啦~~~)

研晟考研|专注清华北大人大等985/211名校考研|名校考研辅导/培训(yanshengky.com)

如需了解更多考研相关知识,关注公众号:研晟考研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用户评论


隔壁阿不都

我是去年的加试生,感觉东北财大的考研真的很难! 复习材料量大,考试又非常严格,运气不好遇到偏题就凉凉,不过最终还是熬过去啦,希望能给想报考的同学一些小小的鼓励。<br>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长裙绿衣

我觉得东北财的考研难度和个人准备情况有关,像我这种金融学专业本科学历的,感觉还好,对经济学比较掌握,考试内容也比较好理解。但我的室友就是英语专业的,他复习起来就有点吃力了。<br>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见朕骑妓的时刻

东北财经大学考研真的太难了吧!感觉全网都说今年加试比例很高,我这次因为专业不匹配也没能顺利进入名单,感觉自己真是被打击到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城烟柳

东北财大的考研确实很有挑战性!建议大家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认真分析历年考试题,找到合适的辅导机构,不要等到临近考试时间才慌乱地复习。加油吧!希望大家都能顺利考上理想的学校!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怅惘

我觉得东北财经考研难度不比北财、清华这些名校低多少啊,不过至少没有南开那么卷,个人认为还是有一定的可竞争力,大家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目标进行选择,认真备考才是最重要的!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熏染

本人今年在报考东北财的考研过程中深受打击。感觉自己知识点掌握的不够到位,考试当天也出现了意外状况导致成绩很不理想!希望未来的同学能在考研道路上更加顺利!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巷雨优美回忆

东北财经考研真的门槛挺高的,尤其是专业化要求严格,竞争也很激烈。建议想报考的同学们提前做好充分准备,明确自己的目标方向,选择合适的辅导方式和学习计划,坚持不懈地复习备考。祝大家好运!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抓不住i

东北财经大学考研确实很热门,大家平时要多关注专业动态,了解考试重点和出题趋势,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准备,争取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呆萌

我觉得东北财的考研难度系数相对较高, 尤其是对于非经济学、金融学专业的同学来说更为困难。建议大家要结合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专业方向,认真分析真题,掌握知识点,做好充分准备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离我

东北财经大学考研竞争激烈,很多人都在争夺同一个名额,所以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决心。要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持之以恒地学习,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惯例

东北财大的考研真的很难过,感觉我的英语准备没跟上,口语和听力都有点拉胯…我可能以后需要选择其他学校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相忘

我之前听说东北财经考研很卷,原来是真的! 竞争激烈,考试内容也很专业难。不过,只要认真复习,相信自己一定能有所突破! <br>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打个酱油卖个萌

对于想报考东北财经大学的同学来说,要付出很大勇气和毅力,需要做好心理准备迎接挑战!希望所有考生都能考出自己满意的成绩!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裸睡の鱼

本人已经顺利通过东北财经大学的考研了! 感谢自己的坚持和努力,也感谢我的老师和家人一直以来的支持!祝大家考研顺利!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纸愁肠。

东北财大考研虽然难,但是只要用心备考一定能考到理想的学校。加油吧!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闷骚闷出味道了

东北财经大学考研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培养,对考生要求较高,需要付出大量的学习时间和精力才能取得成功!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剑已封鞘

其实我觉得东北财大的考研难度跟人自己的基础有关,如果基础不错的话,还是能拿个好成绩的。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啦!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goto考研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tokaoyan.com/13832.html

作者: 小条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