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管理学院2020年金融硕士(MF)招生简章(暂定)
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通过部省共建,现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管理学院成立于1985年,是国内最早成立的专门从事工商管理教育和研究的学院之一,被誉为“商界黄埔军校”。自成立以来,依托中山大学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学术底蕴,并得到香港何氏教育基金会、霍英东基金会、培华教育基金会等海内外基金的大力支持,现已成为一所国内顶尖、国际知名的商学院。2010-2013年,我院先后通过了AMBA、EQUIS、AACSB三大国际认证,是华南第一家、国内第二家获得全部三大国际认证的商学院,成功跻身国际一流商学院行列。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硕士(MF)项目始于2012年,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金融领袖,未来能成为胜任金融机构、各类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管理工作的高端人才。该项目依托管理学院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MBA教育为平台,联合MPAcc、MPM、MAud等多专业优势,配备强大的具有深厚理论基础和丰富实战经验的师资团队。金融硕士项目在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关键技术驱动的金融科技蓬勃发展的新趋势下,适应国家金融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培养既具有坚实的金融理论知识和数据分析技术,又具备程序开发和设计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通过该项目的学习,学生能够拥有坚实的金融与数理基础,掌握现代金融理论、方法和技能,能够熟练运用金融模型和大数据定量分析工具解决实际问题,通晓金融科技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设计、风险管理和技术开发,成为胜任金融监管部门(央行、证监会、银、金融局)、基金公司、证券公司、银行、金融科技公司等机构相关工作的高端人才。
1
招生人数
管理学院2020年计划面向全国招收全日制金融硕士学位研究生(MF)(招生人数待定,请留意后续更新)。
2
报考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的领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品德良好。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 已获硕士、博士学位人员。
(五)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目前就读学校同意。我校不允许研究生同时拥有两个及以上学籍。
(六)持境外获得的报考者,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资格审查时须提交认证报告。
(七)我校学习方式为“非全日制”的招生专业方向只接受报考类别为“定向就业”的考生报考。
考生在申请提前面试和全国联考报名前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凡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现场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3
报名时间及方式
(一)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审查将在报名、复试及录取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被取消报考、复试以及录取等资格。
(二)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缴费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考生须于2019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期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报时所选报名点规定的现场确认时间到报名点进行报考信息现场确认。网上报名及现场确认的具体办法及要求将于报名工作开始前在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上公布(http://graduate.sysu.edu.cn/zsw)。
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具体以教育部公布为准。
(三)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四)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五)报名系统在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历(学籍)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现场确认时须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核验。自2018年7月1日起,凡2002年(毕业时间)起已在高校学生学历信息管理系统相关数据库中注册的高等教育,全部实行电子认证;对于2002年以前的高等教育,以及2002年之后未在高校学生学历信息管理系统相关数据库中注册的高等教育,可进行书面认证。办理学籍、学历验证书面报告约需时2个月,请考生尽早办理。
(六)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因考生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参加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4
初试科目及考试方式
金融硕士(MF)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3-数学三、431-金融学综合。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3-数学三均为全国统考科目,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全国统考和全国联考科目的命题工作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统考科目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编制。431-金融学统合为中山大学自命题科目,满分为150分,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由相关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编制。
初试时间:2019年12月21日
初试地点:由考生网报时选定的报名点安排
5
复试
(一)复试内容包括专业能力考核、英语能力测试、综合能力面试等。
(二)所有考生必须参加复试,不参加复试或复试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复试时间、地点待定(时间为每年3-4月份,具体以学院公布的复试实施细则为准)。
(三)所有参加复试的考生须于复试期间在中山大学规定的医院进行体检,不参加体检或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体检时间另行通知。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和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上发布的《中山大学研究生体检异常受限招生专业目录》的相关规定执行。
(四)所有考生在参加复试时须携带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最后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学历(学籍)认证报告原件及复印件,本科阶段学习成绩单原件等材料备查,上述证件的复印件及本科阶段学习成绩单原件,于复试时交由管理学院MBA教育中心(含MPAcc、MPM、MF、MAud)存档。未获得学位者可不提交学位证书。
6
录取方法
根据考生的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并结合考生申请材料真实性复查、政审以及体检结果,择优录取。
7
招生类别、招生计划及相关说明
(一)2020年管理学院金融专业学位硕士招收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含国家专项计划)两个类别的硕士研究生。
(二)在读期间不能申请硕博连读,不能申请转专业、领域或方向。
(三)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我校审计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考生网上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学、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
(四)“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定向培养研究生计划”等国家专项计划的硕士研究生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
8
学习方式和学费
(一)硕士研究生均须缴纳学费,具体学费标准可在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查阅。保留入学资格硕士研究生按录取当年学费标准缴纳学费。
(二)在读期间,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住宿费按学校研究生住宿费标准收缴,其他费用自理。
(三)录取为非定向就业的考生,入学前须将档案关系迁入我校,毕业时纳入国家就业派遣,按学生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录取为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在被录取前须与我校、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合同,档案关系不能转入我校,毕业时不纳入国家就业派遣;录取为国家专项计划的考生,按国家相关专项计划政策执行。
9
奖助金和奖学金
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定向就业的非在职硕士研究生可申请“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奖助金”(包括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和学业助学金),定向就业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在职硕士生可享受国家助学金,符合条件的硕士研究生还可申请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各招生单位设立的奖助金及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设立的各类奖助金。定向就业的在职硕士研究生(不含在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研究生)不能申请“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奖助金”,也不能申请国家奖学金,能否申请各招生单位设立的奖助金及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设立的各类奖助金,由设奖单位公布的评选办法确定。硕士研究生奖助金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评定一次。具体评审办法参见中山大学研究生奖助金管理相关规定。
10
学位授予
凡学完所规定的全部课程,考试成绩合格,修满规定学分,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者,由中山大学颁发相应的、注明学习方式的硕士研究生,授予金融硕士学位。
11
联系方式
(一)中山大学管理学院MF招生咨询电话:
020-84115585,020-84113622
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善衡堂S135室(510275)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MAud项目网站:
(二)中山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电话:
020-84113696,020-84111686
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办网址:
12
声明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MF招生工作是在中山大学研究生院、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以及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和监督下,按照教育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相关规定,由中山大学管理学院MBA教育中心(含MPAcc、MPM、MF、MAud)独立完成,未与任何机构合作,也从未委托任何机构举办相关培训。招生过程中所有环节均以教育部及中山大学最新文件要求为准。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2019年8月
来源:MBA教育中心
撰稿:张晓瑜
编审:姚海林 刘静艳
责任编辑:罗萍
初审:陈融融
审核:周晶
审核发布:谢曼华
欢迎投稿
bspr@mail.sysu.edu.cn
超全汇总!2025年中山大学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招生详情!
今天小编根据2025年中山大学招生学科专业目录、招生考试初试科目的考试范围或参考书目,整理了中山大学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专业的一些情况,有需要的研宝可以收藏起来哦~
岭南学院数字经济专业
1,初复试考试科目
(1)101 思想政治理论
(2)204 英语(二)
(3)658 经济学基础
(4)829 数字经济基础
复试专业课:
1005005 数字经济综合
2,初试科目的考试范围或参考书目
658 经济学基础
考试内容包括微观经济学(消费者选择、企业的生产和成本、完全与不完全竞争市场、一般均衡与效率、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基本指标、国民收入的决定、经济周期、经济增长、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知识和核心内容。主要考查考生对经济学核心概念与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程度,对微观市场与整体经济运行的见解,以及将经济学理论与工具应用于现实问题分析的综合能力。
829 数字经济基础
包括数字经济的内涵与特征、基本规律、我国发展战略、数字技术基础概念、在线市场交易、数字经济产业组织、测度与增长。主要考察考生对数字经济相关概念的了解程度,对数字经济运行与改革实践的熟悉程度,以及运用现有知识对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进行分析的综合能力。
3,2025年招生人数
115人
法学院法学专业
立法学方向仅招收单考生,
1,初复试考试科目
(1)111 思想政治理论(单独考试)
(2)240 英语(单考)
(3)649 法学基础A(单独考试)
(4)813 法学基础B(单独考试)
复试专业课:
1205001 复试专业课
2,初试科目的考试范围或参考书目
649 法学基础A(单独考试)
由于涉及敏感词汇,请同学们自行参考文件,或找小七了解~813 法学基础B(单独考试)
考试范围:包括民法学(总则部分)和刑法学(总论),满分150分,其中民法学(总则部分)75分,刑法学(总论)75分。
参考书目:
(1)《民法学》编写组:《民法学》(第二版)(上册)(MKS主义理论研究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2 年版;
(2)《刑法学》编写组:《刑法学》(第二版)(上册·总论)(MKS主义理论研究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3 年版。
3,2025年招生人数
7人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公共管理专业
1,初复试考试科目
(1)199 管理类综合能力
(2)204 英语(二)
复试专业课:
1305009 公共管理综合能力考核
2,2025年招生人数
210人
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
工商管理(综合方向)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
工商管理(医疗管理方向)
1,初试考试科目
(1)199 管理类综合能力
(2)204 英语(二)
复试专业课:
1405003 综合素质
2,2025年招生人数
365人
管理学院会计专业
1,初复试考试科目
(1)199 管理类综合能力
(2)204 英语(二)
复试专业课:
1405003 综合素质
2,2025年招生人数
25人
管理学院审计专业
1,初复试考试科目
(1)199 管理类综合能力
(2)204 英语(二)
复试专业课:
1405003 综合素质
2,2025年招生人数
20人
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
数字媒体方向
1,初复试考试科目
(1)101 思想政治理论
(2)204 英语(二)
(3)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4)440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复试专业课:
1705005 数字媒体综合基础
2,初试科目的考试范围或参考书目
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注重考核新闻传播实践基础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新闻采写编评的基础与原理,财经新闻的特点与融合报道的实施;交互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视觉理论及其在新媒体信息设计中的应用等;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等大数据传播的相关理论、方法与操作;媒介融合的相关知识与实践。
440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注重考核新闻传播理论基础及运用能力,主要包括:1.新闻本源及特点,新闻价值、新闻事业、媒介、传媒体制与新媒体影响等;
2.传播学基础、效果研究、受众研究、中外新闻传播史、国际新闻传播等;
3.社会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和解释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
3,2025年招生人数
30人
信息管理学院图书情报专业
1,初复试考试科目
(1)199 管理类综合能力
(2)204 英语(二)
复试专业课:
2005004 信息资源管理
3,2025年招生人数
25人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社会工作专业
1,初复试考试科目
(1)101 思想政治理论
(2)204 英语(二)
(3)331 社会工作原理
(4)437 社会工作实务
复试专业课:
2305007 社会工作综合
2,初试科目的考试范围或参考书目
331 社会工作原理
旨在选拔知识基础扎实、且具备逻辑思维和批判能力的考生。考核范围包括:社会工作价值观与、社会工作理论、社会福利、社会工作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社会工作实务(儿童、青少年、老年、妇女、家庭、医务、残疾人、矫正、农村\\\\灾害\\\\民族社会工作,社会救助)和社会工作研究。不列参考书目。
437 社会工作实务
考核注重以下四个方面:
(1)如何理解服务对象所面对的问题和处境分析;(2)社会工作人员对服务对象所面对的问题和处境介入,如何理解相关介入理论和手法的恰当和选取;
(3)社会工作人员在介入过程中对介入理论和手法的应用是怎样的;
(4)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分析。不列参考书目。
3,2025年招生人数
4人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社会调查专业
1,初复试考试科目
(1)101 思想政治理论
(2)204 英语(二)
(3)628 社会学理论
(4)830 社会研究方法与社会统计学
复试专业课:
2305011 社会调查综合知识
2,初试科目的考试范围或参考书目
628 社会学理论
考生须对社会学概论和社会学理论有较好的学习和理解,并能够运用基本概念基础知识以及主要理论主张析解释社会现实。不列参考书目。
830 社会研究方法与社会统计学
考生须对社会学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方法有较好的学习与掌握,能够较娴熟地运用于实际研究中,同时对社会学学科的主要分支学科有一定的学习、了解和掌握。不列参考书目。
3,2025年招生人数
2人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博物馆专业
1,初试考试科目
(1)101 思想政治理论
(2)204 英语(二)
(3)348 文博综合
复试专业课:
2305009 博物馆综合
2,初试科目的考试范围或参考书目
348 文博综合
考察文物学与博物馆学方面内容,前者包括文物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基础知识以及文物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后者包括博物馆学的基础知识以及博物馆学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实践。此外,考试范围中也有少部分内容会涉及考古学的基本知识。不列参考书目。
3,2025年招生人数
3人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文物专业
1,初试考试科目
(1)101 思想政治理论
(2)204 英语(二)
(3)632 文物基础
(4)835 博物馆基础
复试专业课:
2305010 文物综合
2,初试科目的考试范围或参考书目
835 博物馆基础
考察博物馆学的基础知识以及博物馆学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实践。此外,考试范围中也有少部分内容会涉及考古学的基本知识。不列参考书目。
3,2025年招生人数
1人
旅游学院
旅游管理专业
1,初复试考试科目
(1)199 管理类综合能力
(2)204 英语(二)
复试专业课:
4005002 旅游学基础
2,2025年招生人数
60人
旅游学院数字文化管理专业
1,初复试考试科目
(1)199 管理类综合能力
(2)204 英语(二)
复试专业课:
4005003 数字文化管理基础
2,2025年招生人数
15人
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医学技术专业
医学核物理与技术方向
1,初复试考试科目
(1)101 思想政治理论
(2)201 英语(一)
(3)660 医学技术基础(综合)
复试专业课:
4505001 核科学与技术综合考试
2,初试科目的考试范围或参考书目
660 医学技术基础(综合)
考试范围: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病理学技术、康复治疗技术、辅助生殖技术、呼吸治疗学、听力学、眼视光学、医学核物理与技术。
3,2025年招生人数
5人
公共卫生学院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
仅招收单考生
1,初复试考试科目
(1)111 思想政治理论(单独考试)
(2)240 英语(单考)
(3)650 卫生综合(单考)
复试专业课:
5105010 综合考核
2,初试科目的考试范围或参考书目
650 卫生综合(单考)
包含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内容。
参考书为①《流行病学》第8版,詹思延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年出版,包括章节:第一章到第十一章,第十四章、十六章、十八章。
②《卫生统计学》(第8版),李晓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年(第1-15 章)
3,2025年招生人数
20人
公共卫生学院
公共卫生专业
1,初复试考试科目
(1)101 思想政治理论
(2)201 英语(一)
(3)353 卫生综合
复试专业课:
5105008 公共卫生
2,初试科目的考试范围或参考书目
353 卫生综合
包含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以及营养与食品卫生
学的内容。参考书目为①《流行病学》第8版,詹思延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年出版,包括章节:第一章到第十一章,第十四章、十六章、十八章。②《卫生统计学》(第8版),李晓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年(第1-15 章)③《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第八版,邬堂春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④《环境卫生学》第八版,杨克敌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⑤《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8版),孙长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重点考察营养学基础、公共营养、特殊人群的营养、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食品污染和食源性疾病及其预防、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及监督管理等内容。
3,2025年招生人数
25人
护理学院
护理专业
1,初复试考试科目
(1)101 思想政治理论
(2)201 英语(一)
(3)308 护理综合
复试专业课:
5305001 护理学
2,初试科目的考试范围或参考书目
308 护理综合
1.考试范围:护理学基础(包括护理学导论和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及外科护理学。
2.参考书目: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本科教材《护理学导论》(第5版)、《基础护理学》(第7版)、《内科护理学》(第7版)及《外科护理学》(第7版)。
3,2025年招生人数
35人
计算机学院
大数据技术与工程专业
1,初复试考试科目
(1)101 思想政治理论
(2)204 英语(二)
(3)302 数学(二)
(4)408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
复试专业课:
6705002 计算机综合能力考核
2,2025年招生人数
25人
药学院(深圳)
药学专业
1,初复试考试科目
(1)101 思想政治理论
(2)201 英语(一)
(3)349 药学综合
复试专业课:
7515001 药学综合C
2,初试科目的考试范围或参考书目
349 药学综合
1、《药剂学》第八版,方亮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药物化学》第一版,鄢明、成志毅编,科学出版社,2018 年。
3、《药物分析》第 3 版,曾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年。
4、《药理学》第九版,人民卫生出版社,陈忠、杜俊蓉主编,2022 年。
3,2025年招生人数
15人
商学院
工商管理学专业
企业管理方向
仅招收单考生
1,初复试考试科目
(1)111 思想政治理论(单独考试)
(2)240 英语(单考)
(3)601 数学(三)(单考)
(4)877 管理学综合(单考)
复试专业课:
7525002 复试专业课
2,初试科目的考试范围或参考书目
601 数学(三)(单考)
参考书目:《高等数学》第六版,上下册,同济大学数学系,高等教育出版社。
877 管理学综合(单考)
熟练掌握管理学中的基本概念与主要观点,比较系统地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灵活运用有关基本知识、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
3,2025年招生人数
10人
商学院
工商管理专业
创新创业方向
技术转移方向
1,初复试考试科目
(1)199 管理类综合能力
(2)204 英语(二)
复试专业课:
7525001 综合素质考核
2,2025年招生人数
创新创业方向招收50人,
技术转移方向招收30人。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水利专业
仅招收单考生
1,初复试考试科目
(1)111 思想政治理论(单独考试)
(2)240 英语(单考)
(3)602 数学(单考)
(4)854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单考)
复试专业课:
7645003 专业综合测试
2,初试科目的考试范围或参考书目
602 数学(单考)
《高等数学》(第七版 上册)同济大学出版社;《高等数学》(第七版 下册)同
济大学出版社;《工程数学线性代数》(第六版)同济大学出版社。
854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单考)
参考本科课程,涵盖土木、水利两个专业。《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中山大学出版社。
2,2025年招生人数
18人
附属第一医院护理专业
1,初复试考试科目
(1)101 思想政治理论
(2)201 英语(一)
(3)308 护理综合
复试专业课:
8005020 护理学
2,初试科目的考试范围或参考书目
308 护理综合
1.考试范围:护理学基础(包括护理学导论和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及外科护理学。
2.参考书目: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本科教材《护理学导论》(第 5 版)、《基础护理学》(第 7 版)、《内科护理学》(第 7 版)及《外科护理学》(第 7 版)。
3,2025年招生人数
10人
孙逸仙纪念医院护理专业
(1)101 思想政治理论
(2)201 英语(一)
(3)308 护理综合
复试专业课:
8105022 护理学
2,初试科目的考试范围或参考书目
308 护理综合
1.考试范围:护理学基础(包括护理学导论和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及外科护理学。
2.参考书目: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本科教材《护理学导论》(第 5 版)、《基础护理学》(第 7 版)、《内科护理学》(第 7 版)及《外科护理学》(第 7 版)。
3,2025年招生人数
10人
附属第三医院护理专业
1,初复试考试科目
(1)101 思想政治理论
(2)201 英语(一)
(3)308 护理综合
复试专业课:
8205025 护理学
2,初试科目的考试范围或参考书目
308 护理综合
1.考试范围:护理学基础(包括护理学导论和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及外科护理学。
2.参考书目: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本科教材《护理学导论》(第 5 版)、《基础护理学》(第 7 版)、《内科护理学》(第 7 版)及《外科护理学》(第 7 版)。
3,2025年招生人数
10人
附属第五医院护理专业
1,初复试考试科目
(1)101 思想政治理论
(2)201 英语(一)
(3)308 护理综合
复试专业课:
8905023 护理学
2,初试科目的考试范围或参考书目
308 护理综合
1.考试范围:护理学基础(包括护理学导论和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及外科护理学。
2.参考书目: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本科教材《护理学导论》(第 5 版)、《基础护理学》(第 7 版)、《内科护理学》(第 7 版)及《外科护理学》(第 7 版)。
3,2025年招生人数
5人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中山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 中山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官网和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用户评论
ok绷遮不住我颓废的伤あ
中山大一直是我的梦想学校!终于有机会报考了,感觉太棒啦!马上就去官网看看详细的信息。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个人的荒凉
想提升学历的同事们,别错过这次机会了!中山的专业很看重实践能力,正好适合我们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啊!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又落空
对于已经在大公司当上了领导的人来说,是不是报考中山大在职研究生有点太浪费时间精力了?不如把资源花在提升团队能力上更踏实一点?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优雅的叶子
我在官网上看到招生信息了!中山大学的研究生专业很丰富,感觉自己很有机会选择感兴趣的领域啊!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太难
哎哟,报名流程好复杂呀! 不知道这个网站是不是容易操作…还是打电话咨询一下比较好?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百合的盛世恋
终于有机会深造了!毕业这么多年了,一直想再去学校学习新的知识,中山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官网上的信息很详细,我马上开始研究!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单身i
感觉中山大在职研生的招生条件很严格啊…工作经验、学历要求都比较高!想要报名得好好准备一下才行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夏至离别
中山大学作为顶尖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很高,这个专业我也挺感兴趣的,有机会申请看看。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颜洛殇
官网界面看着有点老旧呀,能不能更新下?要不然信息不好找…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南初
我已经提交了报名材料了,希望可以顺利通过审核!我很期待能成为中山大学的研究生!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梦初醒
还是建议去咨询一下老师或者招生办工作人员吧,他们会给你更详细的信息和指导呢!官网上的一些信息可能不太全面哦。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关风月
我觉得中山大在职研生的培养模式很独特,注重实践应用,非常适合想提升技能、谋求职业发展的人群。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伪心
报名截止日期是明年3月吗?还有挺长的准备时间!我要认真复习一下之前的知识点,争取考上理想的专业啊!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あ浅浅の嘚僾
其实我觉得在职研生的学习计划比较艰苦吧,还要兼顾工作和家人…需要考虑清楚自己的实际情况才能决定报考!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虚伪了的真心
中山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很先进,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我想有机会在学术上有所突破!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蔚蓝的天空〃没有我的翅膀
感觉这个官网信息更新不太及时啊,很多政策都没有提及!我只好去别的网站查找信息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你,很幸福
报考中山大学在职研究生,不仅能学习到专业的知识,还能结识优秀的同学和老师!这对于个人职业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金橙橙。-
我对中山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方向很感兴趣,我已经开始关注他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了,想了解更多信息!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