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4年东南大学主代码录取位次是2000位次左右,单列专业是8000位次左右:我今年高考预估640分/9000位次,有机会冲东南大学吗?
25年,新高考第一年,9000位次还真的有可能!
因为25年东南大学在河南省首年新高考,东南大学把工科实验班(智慧建造、智能交通与先进材料)又放在主代码中招生啦!
这个工科实验班近3年的招生位次是:
- 24年单列招生,632分/8139位次!
- 23年单列招生,626分/9098位次!
- 22年(非单列招生),633分/4040位次!
而25年新高考第一年,东南大学又做了调整:把这个工科实验班又放在101组(主代码)招生,因此25年高考9000位次可以放心冲一冲东南大学!
发现了吗?
新高考第一年,变化越多,咱们的机会就越多!
9000位次可以冲一冲东南大学工科实验班(智慧建造、智能交通与先进材料),那么如果8000位次的话还值得冲吗?
8000位次值得冲东南大学工科实验班(智慧建造、智能交通与先进材料)吗?
先来详细了解这个大类:
东南大学的工科实验班(智慧建造、智能交通与先进材料),这3年也经历不小的变动:
首先是改名字:
23年叫工科实验班(土木交通材料实验班)包含智慧交通,智能建造,交通运输,交通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24年叫工科实验班(智慧建造、智能交通与先进材料)包含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智能建造、交通工程、交通运输、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智慧交通、材料科学与工程。
所以,这个工科大类到24年改名了,叫“智慧建造、智能交通与先进材料”!
当然,这个工科实验的分数和位次也在剧烈变化中:
- 24年改名字后+单列招生,632分/8139位次!
- 23年单列招生,626分/9098位次!
- 22年(非单列招生),633分/4040位次!
对比23年和24年录取分数位次,改名字后位次确实上涨了1000位次左右!
合并专业组招生之后,主代码的招生专业组的位次大概率会降低,因此25年高考9000位次可以冲东南大学!
25年高考9000位次可以冲东南大学工科实验班(智慧建造、智能交通与先进材料);但是如果是25年高考8000位次的话,我就不太建议了!
为什么?
这个大类后续分流的风险有点大:
工科实验班(智慧建造、智能交通与先进材料)后期会分流道3个学院中。这3个学院中,我认为就业更好的是交通类专业(东南的交通本身就非常非常强),如交通运输、交通工程和智慧交通,学生可以在城市的重投集团、交通局、规划局,以及各个车企、中车、地铁公司就业;另外也可以朝向朝着交通的信息化的方向,即是交通和电子信息、计算机交叉方向就业。
这3个专业的就业方向是相对不错的。
24级该大类最新的分流信息:
- 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21.36%给排水科学与工程4.36%工程管理6.02%智能建造4.51%);
- 交通学院(交通工程13.23%交通运输4.81%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4.06%城市地下空间工程5.71%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13.69%智慧交通5.26%);
- 材料科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16.99%)。
那么,学生后续分流进入这些相对不错的专业的机会有多大呢?
交通工程13.23%+交通运输4.81%+智慧交通5.26%=23.3%
是的,很遗憾,如果你报考工科实验班(智慧建造、智能交通与先进材料)大类,那么你后期进入这3个专业的机会只有23.3%!
分流风险比较大,因此不太建议冲一冲!
25年高考8000位次,其他985大学可选的专业有:
- 山东大学的机械类、物理学类;
- 东北大学人工智能、机械类;
- 可走湖南大学通信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可冲测控技术与仪器、机器人工程;
- 哈工大的应用物理学中外合作专业。
所以,你25年高考8000位次,你是会选东南大学智慧建造、智能交通与先进材料)大类,有23%的机会学到土木交通类专业,还是说你会选山东大学、湖南大学和东北的大学的学科实力强的专业呢?
有人说,我想选东南大学的土木类专业,然后本科毕业去考选调生!
理论上,这也是一种不错的路径!
但是,这种路径就属于没有容错空间的–考上选调生固然很好,考不上选调生的话,就业呢?
而相比之下:
- 山东大学的机械类、物理学类;
- 东北大学人工智能、机械类;
- 可走湖南大学通信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可冲测控技术与仪器、机器人工程;
- 哈工大的应用物理学中外合作专业。
985平台+热门工科,就业会相当不错呀!
所以,9000位次可以冲东南大学工科实验班,但8000位次就不太建议了!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被校名坑惨的三所大学
大学名字起得好,分数绝对低不了,大学名字起不好,人嫌狗气没人报,因为这个世界,就是这么肤浅。今天,我就给大家说一下被名字耽误的好大学,认真看,存在有低分儿捡漏的可能。
第一个中北大学,你也许听说过东北大学,西北大学,东南大学西南大学,但是,你没有听说过中北大学,这个学校既不是985,也不是211,倒不是野鸡大学,因为这个学校,是中北大学兵工器的之一,也是我们国家军工界的中流砥柱,在兵器制造方向,有着非常常见的实力,但是由于名字的原因,录取分数线,常年在一本线附近徘徊。
第二个东华大学,这又是一个摸不着头脑的名字,但他确是一个名副其实的211大学。它的原名是中国纺织大学,纺织、材料、设计都是它的王牌儿专业,而且地处魔都上海,又有地理优势,又有特色专业,但是,在很多省份的录取分数线,不到600分儿,不到600分儿能让我们的孩子去一个好城市读高211,这是什么概念,所以报考的性价比还是非常高的。
第三个暨南大学,很多人估计这个字都不会念,大家要注意,他是老牌儿211了,有着华侨最高学府的称号,新闻、经济、汉语言等等专业,实力非常的强。最后提醒一下,这是位于广州的暨南大学,而不是位于山东的济南大学,千万不要报错,这些大学,都是好大学,就是因为名字没起好,造成了分数和实力不匹配,存在低分捡漏的可能性,值得我们家长重点帮孩子规划一下。
最后别忘了关注我,每天都在认真分享。
这4所211被名字坑惨了!明明实力超强,却总被当成“野鸡大学”
填报志愿时,很多人容易犯一个错——光看校名“颜值”。
比如听到“河海”“东华”“长安”“江南”这些名字,大概率会以为是普通学院,甚至怀疑是民办或“野鸡大学”。
但今天要聊的这4所高校,全都是正儿八经的211工程大学,而且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是“隐形大佬”。
因为名字太“低调”被严重低估,反而给了咱们“捡漏”的机会!
一、河海大学:名字像水利技校,却是水利界的“清华”
第一次听到“河海大学”,是不是以为是个专科?
甚至有人调侃:“这名字听起来像教挖河、修水库的职业学校。”
但人家可是教育部直属的211大学,前身是1915年创办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是中国第一所培养水利人才的高等学府,妥妥的“水利界黄埔”。
到底有多牛?
– 学科实力:水利工程学科在教育部评估中与清华大学并列全国第一,全球排名也是顶尖水平。简单说,在水利领域,河海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 行业认可度:国内70%以上的大型水利工程,比如三峡大坝、南水北调、白鹤滩水电站,都有河海的专家参与。水利部和各大流域机构里,超过一半的高层都是河海校友。
– 就业方向:想进水利系统、设计院、大型工程企业,河海的招牌比很多综合大学好使。
缺点也很明显:
– 学校以水利为核心,其他学科相对薄弱。比如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连博士点都没有,法学、经济学等学科评估只有C类,属于“偏科生”。
适合人群:明确想从事水利、环境、土木等领域的学生,或者想拿211学历“曲线救国”(比如考研、考公)的人。
二、东华大学:从“纺织豪门”到“改名翻车”的逆袭
“东华大学”这个名字,乍一听像民办院校,甚至有人以为是“华东某民办学院”。
但它的前身可是大名鼎鼎的中国纺织大学,90年代末因为纺织业不景气,为了转型综合大学才改名。
虽然改名后“去行业化”了,但人家在纺织领域的地位依然无人能撼动。
真实实力:
– 行业地位: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全国第一,全球排名前5。从服装面料到航天航空材料(比如宇航员的航天服),都有东华的技术支持。
– 就业优势:纺织、服装、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比如东方国际、恒力集团、安踏、李宁等,高管和技术骨干很多都是东华校友。本科生如果不想进传统纺织行业,还能读研转向“纺织+科技”领域,比如智能穿戴、生物医学材料等,前景很开阔。
– 地理位置:位于上海,资源丰富,实习和就业机会多,这是很多内地高校比不了的。
吐槽点:
– 非优势学科(比如计算机、金融)实力一般,学校整体知名度在上海高校中不算突出(毕竟前面有复旦、交大、同济等985大佬)。
适合人群:对时尚、设计、材料感兴趣,或者想在上海发展,又够不到顶尖985的学生。
三、长安大学:被误认为“汽车专修”的交通界扛把子
“长安大学?是不是那个卖汽车的长安集团开的专科学校?”
别笑,这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
但人家是教育部直属的211大学,由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合并而来,行业背景超硬——交通运输部、自然资源部、住建部等多部门共建。
厉害在哪?
– 交通领域:在公路交通领域,与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并称“三强”。东南大学强在铁路和桥梁,同济强在城市交通,长安大学则专注于公路建设、交通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
– 就业情况:毕业生进交通局、公路局、设计院、中建等国企和事业单位的很多,尤其是西北地区,妥妥的“地头蛇”。
– 特色学科:地质工程、土木、测绘等学科也很强,适合想进传统工科领域的学生。
短板:
– 计算机、软件工程等热门学科实力一般,想进互联网大厂比较难,多数人只能去中小型科技企业或传统IT岗位。
适合人群:想从事交通、土木、地质等行业,或者希望在中西部地区就业的学生,性价比很高。
四、江南大学:听起来像“文艺院校”,却是食品界的“扛把子”
“江南大学?是艺术类院校吗?还是民办的?”
其实人家是教育部直属的211大学,主校区在江苏无锡,校园挨着太湖,风景超美,被称为“中国最美校园”之一。
王牌专业:
– 食品科学与工程:亚洲第一,全球学科排名常年稳居第1!近五年拿了6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在益生菌、粮食发酵、食品安全等领域突破了很多“卡脖子”技术。简单说,你吃的酸奶、面包、饮料里,可能就有江南大学的科研成果。
– 轻化工程、工业设计、生物工程:也都是全国顶尖水平,尤其是轻工业(比如造纸、皮革)领域,校友遍布各大企业。
– 就业方向:食品企业(如伊利、蒙牛、娃哈哈)、轻工集团、设计院等,适合想进稳定行业或国企的学生。
小缺点:
– 无锡虽然经济发达,但高等教育资源不如南京、上海,跨校交流和学术合作的机会相对少一些。
适合人群:对食品、轻工、设计感兴趣,或者喜欢江南水乡环境,想找一所“颜值与实力并存”的211的学生。
为什么这些学校会被“名字耽误”?
主要原因有两个:
1. 去行业化改名:比如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长安大学(合并前以公路交通为特色),为了转型综合大学,去掉了“行业标签”,结果导致知名度下降。
2. 名字太“普通”:相比“中国XX大学”“XX科技大学”,“河海”“江南”这类名字缺乏“冲击力”,让人猜不透学校的特色。
给考生的建议:
1. 别光看校名:很多行业强校名字低调,但在业内认可度极高。比如河海的水利、东华的纺织、长安的公路、江南的食品,都是“业内人懂行”的领域。
2. 关注优势学科:这些学校的非优势专业(比如河海的法学、东华的金融)录取分数可能较低,但优势学科的分数并不低,甚至超过一些综合大学的同类专业。
3. 利用211平台:如果你分数够不上顶尖985,但想拿211学历“兜底”(比如考研、考公、进国企),这些学校的非优势专业可能是“捡漏”机会。
总结:
选大学就像买东西,不能只看“包装”,得看“内在”。
这4所211虽然名字不够“高大上”,但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是“实力派”,尤其是想进特定行业(如水利、纺织、交通、食品)的学生,选它们比选一些“名字好听但实力一般”的综合大学更划算。
下次看到“低调”的校名,记得多查资料、多问学长学姐,说不定就发现了“宝藏”!
用户评论
我要变勇敢℅℅
完全同意!我当时去参加东南大的参观义,感觉学校的环境不是特别适合自己学习,而且学费和生活费都很高,还是选择了一家性价比更高的学校最终毕业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还未走i
确实,东南大名气很大,但实际情况好像不如传闻那么好。我在网上查了一些资料,发现校内文化偏保守,竞争压力大,很多学生都觉得很累,我宁愿去一个氛围更轻松的学校,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她最好i
我觉得这个观点太片面了!东南大学有很多优势,比如师资力量雄厚、硬件设施齐全、地理位置优越。每个人的选择不同,有些同学可能适合东南大的风格,这篇博文没有考虑到这些因素。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经典的对白
说得对,考研的时候我犹豫过东南大,后来通过跟一些校友的交流,了解到实际情况并非像预想的那样美好。课程设置过于理论化,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毕业后就业竞争也比较激烈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颜幽梦
我是东南大的学生,这篇文章说的没错啊!学校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资源分配不均衡、部分学院缺乏创新发展,希望学校能够重视这些问题,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染殇雪
我听好多人说东南大就业情况很好,怎么你写的好像不太好呢?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自凉丶
考研压力很大,确实需要慎重选择大学。虽然东南大的名声响亮,但每个人的目标和性格不同,建议大家多了解自己适合的类型的学校,不要盲目跟风。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留遗憾
说的很有道理!我当年就是因为选了学校不太合适才浪费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最终没有考上理想的研究生院校。其实应该多听一些真实的反馈和意见,而不是仅仅看表面信息。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莫晨
东南大作为老牌名校,还是有一定优势的,比如校园文化氛围比较好、师资力量强,如果你的学习目标是学术研究方向,东南大学也是不错的选择。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眼旁观i
这篇博文让我对东南大学有了一个更客观了解,看来名校的选择并不意味着一定适合所有人,还是要自己认真分析和综合考虑。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艺菲
东南大在某些专业确实很有名,比如电子信息、机械工程等,如果你想报考这些专业,东南大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我个人觉得文科类专业可能不太好。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惦着脚尖摘太阳
我的同学读东南大的会计专业,说学校的课程设置比较前沿,就业前景也很好,不知道其他的专业情况如何呢?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绝版女子
"为什么不建议考东南大学"这个标题太耸人听怕了,我觉得应该理性客观地分析学校的优缺点,而不是一味渲染负面信息。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夏日倾情
我听说东南大最近在校外推广很多,招生人数不断增长,但是学校是否在教学和硬件方面能跟上进度呢?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繁华若梦
确实,盲目追求名牌大学并不能保证一定成功。每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而不是被流言蜚语所左右。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开丶若相惜
东南大虽然是知名大学,但学习环境和课业压力都有可能是很大的挑战,需要谨慎考虑是否适合自己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聽風
我很想知道作者具体有哪些缺点是不能接受的?哪些学校才是更合适的?可以多详细一些哦!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小清晰的声音
东南大虽然在某些方面确实存在不足,但我更倾向于把它看做一个需要不断完善的阶段,而不是直接否定它。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