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to考研网 资讯 为什么不建议读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何为

为什么不建议读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何为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为什么不建议读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何为,以及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对于国内的高校用的比较多的主要是以下2个:

软科(ShanghaiRanking’s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 ARWU):软科是中国本土的排名机构,发布的ARWU是全球影响力较大的四大排行榜中唯一的中国机构发布榜单,被认为是对中国大学实际情况了解较多的排名,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艾瑞深校友会大学排名(Alumni University Ranking):由我国深圳艾瑞深公司发布,注重杰出校友、学校成果、声誉等指标,是国内影响力较大的排名之一.

对于世界范围内来说用的比较多的是:

QS世界大学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由英国Quacquarelli Symonds公司发布,QS排名不仅考虑学术声誉和研究质量,还引入了雇主声誉和师生比例等指标,是国际上较具公信力和代表性的大学排名之一。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 THE):泰晤士高等教育与法国人力资源咨询公司Emerging共同发布了全球大学就业力排名。排名中,麻省理工学院位居榜首,加州理工学院位列第二,斯坦福大学和哈佛大学分别位列第三和第四4。

当然对于这两个国际上的排名榜,也有人说有利益驱动、偏向英联邦国家等。

但是刚刚刷到的这的ABC中国大学排名榜,是指由ABC咨询机构编制,中国大学排行榜官网(CNUR)发布的大学排名。

至于刚刚刷到是这个榜单,所谓中国大学ABC排名,就个人对于上海的大学的了解,实在有些不靠谱。实在忍不住想来说几句。

作为上海高校的双子星,复旦和上交究竟谁是上海高校的NO.1,从来也没有定论,其实也不需要有定论,而且优势学科方向原本也不同,所以并列第一反而是最合理的。就像究竟是清北还是北清,是一个道理。

前三到前五的排位没有问题,或者说几乎没有争议。

但是上海科技大学排第六有些高了,虽然说上海科技大学肯定是一所非常好的大学,走了小而精的路线,在上海市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强强联手的双重扶持下,成长非常迅速,但是毕竟建校时间太短了。2013年建校,2014年开始招生第一批本科生。也就是第一批本科生毕业至今都不到七年。时间太短了,毕竟一所著名大学还是需要靠有一定的时间的积淀的。而且我可以很肯定,至少超过一半的上海人都不知道上海科技大学的存在,会和上海大学混淆。

后面的几所大学排名勉强可以,因为差距原本不大,谁高一位,谁低一位都合理。问题在于竟然遗漏了海军军医大学。要知道,这也是一所211大学,在医学界也是有一定的江湖地位的。有人可能说说,海军军医大学是军校,但是海军军医大学同样也是向地方招收无军籍的考生的。而且其在医学界的综合实力,和在上海各所医院的影响力来说,排名应该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之上。

另外上海师范大学,虽然说在上海的教育界具有非常好的口碑和影响力,几乎可以称得上撑起了上海基础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给其第十二位的排名也高了一些。毕竟在这张榜单中,排名在其之后的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体育大学,上海音乐学院都属于双一流大学,拥有一流学科。

另外上海海关学院的排名也高了一些,原因是得益于“海关“这两个字,直到现在许多家长还有考上海关学院就铁保能够进海关工作的错误观点。实际上海关管理、海关稽查、海关检验检疫安全三个提前批专业的学生才有资格报名参加海关岗位的公务员考试,而且录取率并非100%。换一个角度来说的话,如果上海海关学院排名这么高,上海公安学院的排名就低了。

实际上,无论是什么标准的榜单,实际上真正的榜单是在老百姓的心里。

上海最悲催的一所大学,录取分数堪比985,却无法成为211

从民国时期开始,上海的高等教育事业迎来高速发展期,良好经济基础使得上海高校能吸引大量顶尖学者,所以民国时期上海诞生大量全国著名高校。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成了全国高教布局的\\”黄金地段\\”。

复旦、交大、同济这些金字招牌,一夜间被贴上了\\”全国重点\\”的标签。

时间快进到改革开放,上海高校在985、211评选中大放异彩。

985高校数量仅次于北京,211数量排在京苏之后,这成绩单放在全国都算亮眼。

但在这份光鲜背后,藏着一所高校的意难平。

这所学校法学界的江湖地位堪比武林中的少林寺,却在211评选中遭遇滑铁卢。

它就是华东政法大学——法学界\\”五院四系\\”里的实力派,却始终与名校光环擦肩而过。

把时钟拨回19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的浪潮中,华东政法应运而生。

圣约翰、南大、厦大等九所名校的法律系\\”神仙打架\\”,最终合并成了这所法学殿堂。

为什么不建议读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何为

这配置堪称\\”法学界的全明星阵容\\”,建校就是巅峰模式。

改革开放后,华东政法更是坐上了司法部的直通车。

毕业生直接分配到公检法系统,妥妥的政法界\\”黄埔军校\\”。

当年的法学江湖流传着\\”五院四系\\”的传说,华政就是其中响当当的\\”东邪西毒\\”。

转折点出现在1996年。

211工程启动时,司法部直属的三所高校上演\\”三国杀\\”。

中国政法、西南政法和华东政法三足鼎立,实力难分伯仲。

戏剧性的是,司法部选择\\”三不沾\\”——一个名额都没给自家孩子。

这个决定,改写了三所高校的命运轨迹。

2000年的机构改革成了分水岭。

没拿到211门票的华政,从司法部\\”亲儿子\\”变成了上海地方的\\”养子\\”。

而同期的中国政法搭上教育部快车,2005年顺利摘得211桂冠。

上海本地的名额早已给了新合并的上海大学,华政就这样成了\\”没娘疼的孩子\\”。

但华政人骨子里透着不服输的劲头。

依托魔都的地缘优势,学校开启了\\”逆袭模式\\”。

师资队伍里大咖云集,生源质量直追顶尖985。

最新学科评估中,法学稳居全国前五,把不少挂着双一流名头的高校都甩在身后。

看看就业市场就知道华政的硬实力。

2024届毕业生九成以上落实工作,法学专业七成毕业生进了律所和公检法系统。

中国薪酬网的数据更惊人:毕业生平均月薪10974元,碾压众多211高校。

这哪像是普通一本?分明是藏在民间的\\”扫地僧\\”。

录取分数线最能说明问题。

2024年上海本地考生想读华政法学,得考到全市前4500名。

这个位次,足够去中流985选专业了。

广东物理类604分、江苏历史类615分、浙江综合类651分…这些数字背后,是万千学子用脚投票的信任。

有趣的是,华政的\\”民间口碑\\”和\\”官方标签\\”形成了鲜明对比。

为什么不建议读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何为

没有211头衔,却在律所招聘时被列为\\”target school\\”;不是双一流,但司法考试通过率常年霸榜。

这种反差,像极了没挂豪车标却性能碾压的超跑。

学科建设方面,华政把\\”单科极致\\”玩到了新高度。

法学学科评估A级的成绩,让很多综合类名校汗颜。

校园里流传着这样的段子:\\”别的学校是大学里有个法学院,华政是法学院里建了个大学。

\\”

说到遗憾,不得不提双一流评选。

眼看着上海海洋、上海中医这些\\”特长生\\”陆续上车,华政这个\\”优等生\\”却还在站台等候。

文科院校在评价体系中的天然劣势,成了难以跨越的鸿沟。

但这不妨碍它在考生心中的地位——毕竟就业市场才是最真实的考场。

如今的华政,早已不是那个等待\\”正名\\”的委屈小媳妇。

律政剧里动不动就出现的\\”华东政法校友圈\\”,公检法系统里盘根错节的人脉网,都是它无声的勋章。

在法学江湖,谁不知道\\”五院四系\\”的含金量?这份底蕴,可不是一纸标签能衡量的。

有意思的是,华政的\\”草根逆袭\\”反而成了招生法宝。

校招宣讲会上,老师会调侃:\\”我们虽然没戴211的帽子,但给你们准备了更实在的东西——上海户口政策加分、红圈所通行证、还有陆家嘴的实习机会。

\\”

这些直击痛点的福利,比任何头衔都来得实在。

回看华政的发展史,像极了精心打磨的手工艺品。

不追求大而全,只专注把每个细节做到极致。

在遍地都是综合类大学的今天,这种\\”孤勇者\\”式的坚守,反倒成就了独特的辨识度。

或许在教育部的评价体系里,华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在法律人的心中,它早已是无可替代的\\”法学圣殿\\”。

正如毕业生们常说的那句话:\\”踏进华政门,此生法律人。

\\”这份专业信仰,才是学校最珍贵的无形资产。

用户评论


莫失莫忘

我本科毕业于上海海洋大学!怎么说呢,虽然校名好听,但是学习环境真心一般。很多课程都比较老旧,跟不上科技发展脚步!不过同学都很友善啦,校园生活也很不错。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灬一抹丶苍白

这个博文说的很有道理啊,之前也犹豫过去上海海洋大学,后来还是选择了别的学校。感觉校方宣传和实际情况还是有差距的,很多专业没有优势。建议大家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多了解信息!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独像过不去的桥≈

说实话,我对上海海洋大学的实力并没有太大信心,毕竟它的知名度跟其他几所顶尖大学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这篇文章让我更加坚定了心里的想法!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未来未必来

不建议读上海海洋大学?这篇博文说的太绝对了!每个人对学校的要求不同,有些人可能更看重校风和环境,而不是排名。上海海洋大学的海洋专业确实非常拿手,学习氛围也很浓厚呢!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指尖的阳光丶

我一直觉得应该更加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不能一味批判,也不能过度吹捧。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关键在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这篇博文只是提供了一种观点,建议大家多方了解后再做决定!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旧爱剩女

我身边有很多朋友都读过上海海洋大学,他们都说对专业学习很满意,很多同学毕业后都找到了好工作,感觉这篇文章的客观性不够强!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青裳

也许这个博文作者只是针对特定领域和专业的评价,而不是所有专业和学生的概括。每个人的选择都是独立的,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目标进行判断!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独症

这篇博文写得比较尖锐,没有考虑到上海海洋大学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学校在师资力量、科研水平方面都有所提升,而且校友资源也十分宝贵。我觉得对学校的评价应该更加全面,不能一面的否定!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把孤独喂饱

我认同这篇文章提出的问题,有些高校注重名声而忽略了实际能力建设,这样对学生的发展不利。上海海洋大学确实需要重视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才能够更进一步!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哭花了素颜

建议作者能提供更加具体和可信的证据支撑自己的观点,例如:该校师资力量不足、科研成果乏善可陈等等。模糊的说法只会让人怀疑作者的真实意图。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半世晨晓。

学校的选择很重要,需要认真考虑自身兴趣和专业发展方向。这篇博文可以引发我们的思考,但不能成为唯一参考依据。建议多看一些不同角度的文章,再做最终决定!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熟悉看不清

上海海洋大学的校名一听就很有特色,而且据说校园风景很漂亮。虽然这篇文章提出了一些问题,但我仍然对它抱有期待!希望学校能够重视这些意见,不断改进!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玻璃渣子

我倒觉得这个博文写的有些太极端了,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目标和追求。上海海洋大学适合喜欢海洋生物、航海等领域的同学进行深造!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抚涟i

作为一名对教育充满热情的大学生,我很想看到更多的高校能够注重教学质量和学生成长。希望上海海洋大学能够结合自身特色,为学生创造更美好的学习环境!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月花魂

我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些关于上海海洋大学的优秀学生的报道,他们的成绩非常优异,他们也获得了很多国家级别的奖项!我认为一个学校的实力应该从学生的成就中体现出来!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安之若素

这篇博文虽然有些耸人听闻,但我认为我们应该理性对待。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最重要的还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的学校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goto考研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tokaoyan.com/12505.html

作者: 小条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