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to考研网 资讯 中国在职博士全面概览

中国在职博士全面概览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中国在职博士全面概览的一些知识点,和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即便是已经工作了的在职医师,有很多都会去提升学历。

对于有硕士学历或硕士同等学力的在职医师来说,去申请医学在职博士,就是一个不错的提升学历的方式。

那么,申请医学在职博士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在职博士是一个统称,包括非全日制博士、同等学力博士、中外合作办学博士等等。

不过,国内院校的博士招生通常会把非全日制博士和在职博士区分开来,其中的在职博士一般说的就是同等学力博士,又称为单证博士。

关于医学在职博士的申请条件,虽然各院校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以下几个条件通常是必备的。

1、拥护中国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体健康。这一条是申请任何博士都必备的。

2、有一定年限的相关工作经验,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都要齐全,并且必须仍然在职,报考需获得任职单位的同意。

3、两位专业领域的教授或专家的推荐信。

4、通过全国医学博士外语统一考试。医学在职博士一般都是专业博士,申博必须通过全国医学博士外语统一考试。

只不过,有的院校是在入学前就要通过该考试,而有些院校只要在申请博士学位前通过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该证书的有效期只有三年,若是在申请博士学位时过了有效期,还得重新考试。

另外,有些院校的医学在职博士申请条件中,还要求有一定的学术或科研成果。

可以看出,医学在职博士的申请条件并不低,能满足这些条件的人,基本上也能满足其他医学博士的申请条件。

尽管要求不低,可医学在职博士仍然比较吃香,这是为何呢?

医学在职博士之所以会比较吃香,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首先,就是学医太卷了。

医学是当下的热门学科,学医的人比较多,导致就业市场竞争加剧,让大家不得不去卷更高的学历。

比如现在有些医院招医师,招的都是博士、博士后,对于这些医院没有博士学位的在职医师来说,如果不去读个博士,未来恐怕会很难立足。

其次,就是医学在职博士的用处比较大。

国内比较好的医院,大多是公立医院。对于公立医院的在职医师来说,学历的高低对评职称有很大的影响,若是有博士学位,职位晋升会比较容易。

另外,读医学在职博士,也可以提升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毕竟读在职博士想要拿到博士学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若是在学业期间什么东西都没学到,什么成果都没有,是毕不了业的。

再次,就是医学在职博士有它自身的优势。

医学在职博士入学难度相对较小,有些院校的医学在职博士甚至不需要考试就能入学。

另外,读医学在职博士,不需要牺牲自己的工作,可以让人减少读博的焦虑和风险。

然而,医学在职博士虽好,但招生数量却比较少,也不是每所医学院校都有医学在职博士招生。

医学在职博士招生,多出现在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这些学科上。

因为医学在职博士大多是专业博士,而这些学科拥有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院校又比较多,所以有医学在职博士的院校,大多也是来自有这三类学科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院校。

下方为国内部分医学在职博士招生院校一览表:

以上的这些是根据2024年各院校的招生信息,统计出来的有医学在职博士招生的院校。其中也有不少很不错的院校,比如浙江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等。当然,这些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从专业来看,医学在职博士也确实是以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博士为主。学这几个专业的大多是医院的在职医师,申请医学在职博士既有条件也有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有医学在职博士的院校,也不一定每年都会招生。所以,当年是否会招生,需以院校公布的招生信息为准。

文案编辑:龙小林

深度调查:国内在职博士一览表

在职博士,是指学习方式相对脱产形式而言,即通过正常入学考试(统考或单考)取得入学资格,在培养单位教学或培养方案许可的情况下,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博士生。属于国家计划内招生,有一定的报名和录取控制线。那么,国内有哪些院校开设了在职博士项目呢?以下是一份简要的国内在职博士一览表:

1. 北京大学

作为国内顶尖学府,北京大学开设了多个在职博士项目,涵盖了文、史、哲、经、管、法、理、工等多个学科领域。

2.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在职博士项目同样广泛,特别是在工程、物理、数学、计算机等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声誉。

3.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在机械工程、电子信息、材料科学等领域拥有优秀的在职博士项目。

4.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在职博士项目涵盖了社会科学、医学、法学、文学等多个领域,尤其在社会学、法学、新闻传播学等领域享有盛誉。

5.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以社会科学见长,其在职博士项目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等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积淀。

6.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在职博士项目以工科为主,特别在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领域具有卓越的研究实力。

7.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在职博士项目涵盖了文、史、哲、经、管、法、理、工等多个学科,尤其在文学、历史学、哲学等领域有深厚的学术传统。

8.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在职博士项目以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等为主要特色,尤其在法学、文学、管理学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9.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在职博士项目以医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等领域为主,特别是在医学、法学、管理学等领域享有较高的声誉。

以上仅是国内开设在职博士项目的一部分高校,如果需要在职单证博士的所有方案请您围我的信nhjyjt6 其他高校也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开设了相应的在职博士项目。有意报考在职博士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校和项目。同时,也要注意关注各个高校的招生信息和报名要求,确保自己能够顺利报考。

博士淤了?(附31省占比排名)

即便是在10年前,博士仍然是某些人名片上众多头衔的要素,物以稀为贵,这个名头之所以赢得尊重是因为那时博士实在太少。

“博士满街走,教授多如狗。”是当今大众切身感受的另类吐槽。博士仿佛一夜之间多了,每个人都方员可施。曾经选择工作的博士,也开始被工作选择了。

真的好起来了吗?在中国,博士数量多到如此令人满意的程度了吗?我国到底有多少博士才合理?

1

有一项全球博士比例排名,用数据回答了国人的疑虑。

截至2023年,美国博士人数与总人口数的比率达1.04%,英、德、日、韩等发达国家的比率也都处于0.5-0.4%的高位。

而中国是多少呢?

实际比率只有0.064%,比起我们常拿来调侃隔壁印度阿三的0.024%并没高出多少。

当然要承认,随着我国经济多年的快速发展。很多人都有一种心理,那就是:我们可以同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很多方面比一比了。

一个经济总量上能排在全球排位第二的国家,在其它方面也不会太“孬”吧?

我们理解人们的期待,但还真的不能在任何方面都盲目自信。

美国博士总人数高达343.28万人,与之相对,在当年统计时,中国博士总人数则只有90万人。

一个3亿人口的国家和一个14亿人口的国家相比,博士数量差了近4倍,属实需要我们打起精神来了。

近年,中国高等教育和科研上确实发展迅速。但,要知道我们在很多领域还只是发展中国家水平。

自信是要有的,但自大就不可取了。

2

就像我们总是说,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一样,博士水平在各地发展也极不平衡。

北京市博士数量和占比都是全国第一,比率高达1.04%。

然后,依次是上海、天津、陕西、湖北、江苏、吉林、浙江、辽宁、黑龙江等。

从这个表格我们可以看出,博士主要分布在高校密布地区、科技发达地区以及大企业集中的经济发达地区。

从领域分布看,除了高校和基础研究机构较为集中之外,航空航天、生物光电、互联网和政府服务等领域博士学历和学位比例较高。

一些经济发展缓慢,科技、管理上又亟需人才的领域或省份博士仍然相当缺乏。

有一个令人无奈例子,在北京、上海等地中学教师的博士比率比某些欠发达地区高校教师的博士比率还要高。

3

相关机构推测,按照当前的需求,我国至少需要2000万以上博士或同等学历研究型人才。

从中国每年频繁出台引进博士政策和措施的现状我们足以得出结论:大多数专业的博士仍然奇货可居。

博士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了。

自2025年起,博士生国家补贴标准每年要求不低于12000元,最高不超过30000元。全日制博士研究生还被认定为E类人才,每年有2万元补助,可连续享受3年。在站博士后,每月也有3000元补贴,持续3年。这些待遇体现了国家对博士的重视。

博士人才最为紧缺的新疆、西藏、贵州、青海等地也纷纷推出相应引进政策。

2025年1月2日,新疆发文指出,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引进或聘用国内外优秀博士后,可根据市场标准采用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方式。

河南郑州市从今年开始,加码供应人才公寓,解决博士住房问题。

各个大学也毫不避讳对人才的引进。

清华大学给引进博士人才提供50万元安家费,并给予最高100万元的住房补贴。

北京大学为引进的博士提供40万元安家费,并给予最高80万元住房补贴。

为培养博士生,厦门大学给博士研究生提供了每年1.3万元的学业奖学金以及前三年每年1.2万元的国家助学金;为博士研究生提供了每年1.8万元的校长助学金。

4

既然博士人才缺口极大,为什么人们会有“博士满街走”的错觉呢?

原因很多。比如,博士人才就业的高期待性,造成了某些人认为博士反倒难找工作;另外,博士临时性项目就业较多,工作连续性差。有数据表明,博士临时性就业高达20%;部分企业急功近利,对新项目、新技术的研究不足,对人才重视不足等。

另外,本文在此重点强调的是:近几十年来,中国兴起学历修饰风潮。一些博士学历、学位甚至成为某些官网上简历的“美容滤镜”。

曾经在某些年份出现了博士注水情况,这也是造成博士遍地认知的原因之一。

个别高校把学历、学位当作发财工具,放松对博士培养的严肃性,尤其在职学历培训曾险些一度失控。

中国人民大学知名经济学者吴晓求很早以前就有过吐槽:一些在职博士中,有人读博5年以上还没有论文答辩,更要命的是95%是在职读博官员。

武汉大学北京研究院负责人员说,在职学员没时间上课、没时间写论文,往往需要延期。

湖南某工作人员曾在媒体体上公开表示,考试选拔、专业论文创作和发表难、毕业论文完成都是读官员读博的障碍。但某些有门路的官员,却可以采取考试时找导师关照,录取时找学校照顾,论文则可以找人代写、找关系发表。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用户评论


哥帅但不是蟋蟀

厉害啊!想看看哪个领域的博士占比最多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万象皆为过客

有没有某个大学的研究生的学习经验可以分享?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男神大妈

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细化的统计,比如不同高校之间、不同专业之间的对比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暖瞳

这份榜单真实用,找工作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下。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执念,爱

想了解一下这些博士的薪资水平是怎样的?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百合的盛世恋

厉害!国内科研实力很强啊!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把孤独喂饱

我有一个朋友是读博的,他一直在说读研真的很累,这份表让我对他的情况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人心叵测i

这样一览表真方便,可以直接对比不同地区的博士研究方向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残留の笑颜

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这些博士未来的发展轨迹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肆忌

我还在思考要不要读博,这份表给我了一些参考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恃无恐

这篇文章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国学术界现状。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棃海

我想看看这个榜单中哪些领域的人口最为红火?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り。薆情海

国内博士生数量这么多,看来科研人才市场供不应求!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暮染轻纱

这份图表应该能很有帮助,方便研究工作者获取相关信息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最迷人的危险

希望这些博士能在未来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来瓶年的冰泉

这种数据分析很受欢迎,方便大家对学术界现状有更深入的了解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余笙南吟

我想知道这些博士在毕业后从事哪些工作?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裸睡の鱼

这份清单非常详细,我可以用它来查找我的专业领域的研究者。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拉扯

这篇文章让我对国内科研事业有了更高的认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goto考研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tokaoyan.com/10307.html

作者: 小条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