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为什么专硕突然变成三年了;专硕变成三年了吗的一些知识点,和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看待专硕已经成为硕士发展主趋势
如何看待专硕已经成为硕士发展主趋势
专硕发展已经成为主趋势,越来越火,越来越重要。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学科教学)教育硕士更是这样,小城率先垂范,体现出对师范生的迫切需求,不要学术型硕士,只要专业型的教育硕士,开始引领新的发展潮流。
专硕招生越来越多,这是不可否认的。教育部的调查报告大数据显示,对将近700所高校的硕士研究生统招计划(不含推免计划)的数据进行分析,2023年只招收专硕的院校占比为11.03%,统招专硕计划占比在60%以上的院校占比为78.4%,这便反馈出一个大趋势:专硕的招生人数超过了学硕,且就招生比例而言,专硕不断上升,学硕不断下降。近十年来,很多高校的学硕缩招或停招非常普遍,越来越多的院校减少了研究型、学术型硕士的数量,有的甚至只愿意接受推免方式或直博攻读,专业型硕士逐渐成为中国统招硕士的主力军。
我国高等院校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做的内在驱动力又是什么?首先我们来了解下学硕和专硕的大概理念。学硕和专硕是研究生教育中的两种主要类型,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别。学硕,即学术型学位硕士,主要侧重于学术研究和理论探讨。学硕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深厚学术背景和科研能力的人才,使他们能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或高级技术工作。学硕的毕业生通常会选择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或在大学或研究机构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专硕,即专业型学位硕士,则更注重实践应用和职业技能培养。专硕的目标是培养具备特定专业领域内实际应用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于特定职业领域的需求。专硕学生通常会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实习项目,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专硕的毕业生则更倾向于直接进入职场,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
在招生条件方面,学硕和专硕也有所不同。学硕通常对申请者的科研经历和学术能力有较高要求,需要提交教授或导师的推荐信,并展示在本科期间的良好学术成绩。而专硕则可能更侧重于申请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和职业技能,部分专业甚至需要申请者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才能报考。此外,学硕和专硕在学制、学费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学硕的学制通常较长,一般为3年,而专硕的学制则相对较短,大部分为2年,但也有一些专业如法律硕士、医学类专硕等为3年。
简单去看,关于学硕与专硕的区别,考过或者读过研究生的人基本耳熟能详:前者是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的,后者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前者重理论,后者重实践;前者的学制往往比后者要长一些。在不少人心目中,学硕似乎要比专硕更加高档,认可度更高一些。但我们可以知晓,从就业角度去看,中国的学硕和专硕并没有太多的区别,就业市场上我们听说过“民办本科”毕业生抱怨被歧视的,或双非考上985、211硕士的抱怨“第一学历歧视”的,我们很少听过同一高校的专硕抱怨没有得到与学硕同等的待遇(除了费用外)。
专硕比例上升,学硕比例下降,其客观原因还是在于学历的贬值、学术下移和普遍化。硕士生越来越多,学术型硕士进入本科院校进行学术研究的越来越少了,本科院校对于教学人员的学历要求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博士要求,学硕培养要贵精不贵多,要能够把真正热爱且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的人筛选出来。而其他那一批更多是想通过提高学历以增强就业优势的,便可以读专硕。专硕学费高、花费多、奖学金比例少,从这个角度去看,校方热衷于扩大专硕招生人数与比例,是有现实和经济考量的。
不同的你,该如何抉择呢?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如果你有学术天赋,并且非常热爱本专业,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的,那便可以去攻读学硕或者在读硕期间直接直博,学费也少,奖学金比例大;反过来,你仅仅是想提升个学历,让自己在就业市场上更有竞争力,考公考编时候可以选择只招研究生的岗位,那么你可以去读专硕。
最后小编再来聊聊专硕学制的延长和适合报考硕的考生特点。有的考生说到“本来还沉浸在能上研究生的幸福中,又突然得知本专业的专硕突然增加了一年,也要读3年,心情顿时就不美丽了。”近几年,国内多所高校开始对研究生的修业年限进行调整,将专硕延长至3年。我们可以关注到,3年制的专硕正在成为趋势,多一年学习时间就要少一年工作时间,是对考生和家庭现实和经济的考量。
究竟哪种类型的考生更适合报考专业硕士呢?
1.英语成绩并不突出,学硕和专硕的英语统考卷子是不一样的,学硕考英语(一),专硕考英语(二)。英语一难度更大,不同考生的感觉并不一样,一般来说同样的考生,英语一和英语二的分差应该在7-12分左右。英语成绩一般的人可以选择英语二,这样分数要高一些,单科线也更容易过。
2.想早点就业的,有的专硕年限并没有调整,还是两年制。再如比较火热的教育硕士,在校期间,导师和学院都会对你进行校内实训,尽早地让你成长为一个合格的专业教师,这样的模式,能提高你学科的专业操作能力,尽早地适应角色变化。
3.专硕毕竟整体要求更低,试卷简单,名额多,适合第一年就想考上的考生,学硕比例基本持续稳定甚至缩招,专硕还是相对更容易上岸一些,也适合跨专业的
多所高校官宣:专硕延长为3年
来源:中国新闻网
“本来还沉浸在过了复试的喜悦中,突然得知自己的专硕3年。”今年3月份,来自江西的考生李雨在社交媒体上如此表达对读研“加时”的心情。
近几年,国内多所高校开始对研究生的修业年限进行调整,将专硕延长至3年。最近,随着多所高校公布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可以注意到,3年制的专硕正在成为趋势。
专硕“加时”,到底是喜是忧?对于考生的个人规划会带来哪些影响?如何应对?
专硕延长为3年成趋势
近日,深圳大学公布《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章程中提到,专业学位学制3年(翻译2年),学习方式分两种,分别是“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而在该校前几年的招生章程中,专业学位的学制都标为2-3年。
这也就意味着,除翻译专业外,从2024年起,该校的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将全面调整为3年。
无独有偶。近日陕西理工大学发布《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宣布所有学科专业(全日制及非全日制)学制均为3年。
根据《高等教育法》规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二至三年,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三至四年。高等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对本学校的修业年限作出调整。
近些年来,多所高校都对专硕的修业年限进行调整,有的如东南大学、中南大学等,规定所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学制均为3年,中南大学还规定全日制研究生的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优秀硕士研究生可以提前半年申请毕业;有的如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等,规定少数专业的学制为2年,其他均为3年;有的则是少量调整,规定部分专业为3年,其他仍为2年。
延长一年,是喜是忧?
调整修业年限的多所高校中,就包括李雨所就读的学校。今年她被上海某高校的影视传媒专业录取,但由于没仔细看招生简章,直到复试时她才知道,她所考的专硕为3年。
“我一开始挺不习惯,因为国内很多这个专业的学制都是两年。我的专业比较注重实践能力,相比在学校学习,我更倾向于去校外参与一些影视项目来提升自己。”李雨说。
在她看来,多出一年会带来很多影响,学生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应对课业压力和找工作的压力,很多专硕的学费还比较高。此外,多出1年也就意味着找工作、考公、考证的时间延后1年,而年龄又是用人单位考量的标准,这是学生们无法忽视的。
“我身边也有一些人选择出国,他们认为出国读研的时间短、收益高。”李雨认为,如果学校只是单纯延长学制,而不从根本的培养质量上入手,延长一年两年可能无济于事。
在上海读研的张菲菲有不同的看法,她认为,3年制比2年制多出1年的缓冲期,时间没有那么赶,能有更好的状态来学习和准备就业。
对于湖北的陈嘉来说,三年制专硕给她的影响更多是年龄上的。“我是毕业后才决定考研的,还是二战,现在24岁,如果今年顺利考上,毕业我就27岁了。身边的同龄人今年基本上读研三或国外读研回来了,难免会让我有些年龄焦虑。”
陈嘉认为,3年制确实能让学生有更多时间专注学业,也有机会多尝试不同的实习,确定今后的就业方向,对个人的成长来说还是很有利的。
不过她拿自己所考的专业举例,一些985高校还是2年制,3年制的很多是211和双非。在她看来,这对于非名校的学生,尤其是二战三战的同学来说,考研加读研的时间成本就有五六年,差距拉得更大了。
“我纠结了很久,后来想到我考研就是想去更多地方看看,多经历一些事情,抱着去体验的心情看待这个事情的话,好像多一年也不是什么大问题。”陈嘉说,她打算接下来全力备考,争取“上岸”。
记者注意到,在社交媒体上,也有网友称因为年龄原因放弃了2024年考研,打算工作之后再考非全日制。
专硕“加时”,影响几何?
高校为何要延长专硕的修业年限?会带来哪些影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刘齐表示,学术硕士重学术科研,专业硕士重实践,两者在课程设置上有所不同。但是,在现实中,很多专硕和学硕的授课老师是一样的,一些学校出于研究生教育开展的便易性,采取了共同交叉的培养方式,从而造成两者有一定程度的同质化。
在此种情况下,有专家认为,修业年限一样,有利于保障专硕的培养质量,提高社会对专硕的认同度。
在刘齐看来,调整专硕的修业年限,一方面为学生在实践环节提供更为充足的时间积累经验;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升在校生质量,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高度融合,更好契合了专硕的培养目标。
“比延长专硕学制更重要的,是明确专硕的培养定位,探索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提高专硕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撰文指出。
修业年限延长后,会降低专硕的报考热吗?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此举有可能会令国内考研热略微降温,但不会很明显。
他认为,此问题需要客观看待。由于高等教育实现普及化,读研者的成分改变与恒定的专业要求之间差距加大,使得一些学校不得不延长修业年限。而读研热是学历热的表征,读研“加时”是否必然获得研究生培养“提质”尚未可确定。相关方面应做好评估,需要从改进教学研究方式和模式上多想办法,提高研究生教育效能。
如何提高专硕的培养质量?刘齐认为,首先应该加强专业学位导师的队伍建设,不仅在学术上有专长,还需要有更多的实践经验,现在很多学校也在尝试开展高校与行业之间的人才交流与共享。其次是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加强专业与行业、社会的衔接。
(应受访者要求,部分人名为化名)
好了,关于为什么专硕突然变成三年了;专硕变成三年了吗和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用户评论
拉扯
我也被这消息恶心到了!本来想着好好休息几个月,现在还要多耗一年时间啊……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巷口酒肆
我今年还打算申请专硕呢,结果现在要学三年了?感觉有点没准备。会不会影响就业啊?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雁過藍天
是不是学校想通过延长学习时间提高收益啊?我觉得这个变化挺现实的,但对学生来说确实压力更大。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幸好是你
我也是个即将毕业的本科生,本来打算读三年专硕,现在要推一年,我感觉自己未来计划都泡汤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海
我一直觉得三年的全日制专硕更合理,因为这样时间更充裕去深入研究专业知识,实践能力也会提升更高吧!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铁树不曾开花
不是说这个变动是为了提高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的吗? 感觉还是有点道理的,毕竟学术界竞争压力大嘛。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高冷低能儿
唉,这变化真的很让人无奈啊,对于想要更快进入职场的毕业生来说,三年专硕无疑是个挑战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城烟柳
这个消息是去年底公布的,为什么现在才开始有人讨论呢?大家当初没有早点关注的吗?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城烟柳
我觉得三年专硕可以让我学习更全面的知识和技能,毕业后更容易适应社会的竞争!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闷骚闷出味道了
我听说很多专业的教学水平都很高,读一年就学完的专科学院也很多…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请在乎我1秒
三年制专硕对学生的负担会增加不少呀! 费用也会更多吧?这真是个让学生们头疼的问题。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自凉丶
会不会是社会需求变大了,需要更精通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导致的吗?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百合的盛世恋
我一直认为读专硕的关键在于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不是时间长度。三年制能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呢? 这一点我很想看到!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仅有的余温
感觉很多学校都还没来得及公布具体的改革方案,信息透明度真的得提高一下啊!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在哪跌倒こ就在哪躺下
我是去年毕业的本科生,现在想读专硕却面临这样的变动,真心觉得有点沮丧…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醉红颜
其实我觉得,无论多久制,最重要的还是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Edinburgh°南空
我认为这跟教育政策改革有关吧!国家需要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提升行业水平。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断秋风
对于很多打算读专硕的学生来说,这个变动确实是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希望以后能有更好的规划和支持措施!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